這是寧夏迴家的第二日。
洗漱過後,寧夏跟著寧母到了飯廳,李玉禾帶著孩子們已經在那等著了。
寧夏左右看,發現昨天那些幾個幫工不見蹤影,似乎隻有方才路過院子見到兩個人在掃地。難道這個時候是清潔的時候?
“小姑起來了。”李玉禾對寧夏柔柔地道,抱著小的,一邊哄另外一個用輔食。看得出兩個孩子都比較靜,同時進行也沒出什麽亂子。
聽到對方的叫法,寧夏有些不習慣,不過這也確實是最合適且規矩的稱唿了。
“早。”寧夏道。
寧母麻利地捧了一托盤進來,上邊碗碗碟碟的,堆了不少東西,晃晃地發出細碎的脆響。
寧夏連忙迎上去要接活:“阿娘,你就別忙活了。怎麽不叫別人做?行行行,我來放……”說罷她穩穩地將那份量和重量並不小的托盤放到炕上。
她本以為寧母出去是去弄什麽,沒想到竟然是給她拿吃的。早知道就把她給截住了,現在以她的修為真的不用吃什麽了,而凡俗食物也完全沒法滿足她的需求。
但寧母的一片心意,寧夏也不好拒絕,隻能通通笑納了。
定睛一看,東西雖多,竟然都隻是一人的量。可別說都是給她一人吃的?她真吃不了這麽多東西啊。
然後看寧母果然將東西都給擺到她一個人麵前……真的都是給她一個人的?!
“娘、娘,怎麽了這是?就我一個人吃,你們不用麽?”
“我跟阿玉早吃完了,你也不看看現在都什麽時間了。這些我都是特地給你做的,快嚐嚐阿娘的手藝有沒有退步。”寧母無不期待地道。
“這些都是您做的?”難怪這香氣聞著都有些熟悉,原來是母親才能有的味道:“唉,辛苦您了,明天就不用操勞了。您年紀也不小了,手腳素來都不好,莫要為我操勞了。或者你可以讓別人做也可以……”
寧夏忍不住絮叨了下。寧母的身體隨她母親,底子就不大好,偶有小病,而且換季容易受寒,手腳關節年紀輕輕就入了寒,老是疼。
寧夏前幾年迴來有兩迴都碰上她正巧生病,對於母親病弱的印象已經十分深刻了。說起來雇請雜役幫工就是她的主意,本來她想親自挑人的,不過後來卻被一些事情給耽擱了。
“操勞什麽啊,都是一起做的。早飯都是我跟阿玉輪流做的,你要不想阿娘的手藝,這幾天我就請阿玉來做,你總該高興了罷。”沒想到寧母聞言卻是有幾分不高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說氣話。
輪流做?!分工挺明確的嘛……隨即她又很快反應過來:“昨日我迴來不是有見到家裏雇了雜役幫工麽?您身體不好,嫂子又忙著帶孩子,您不妨請他們去做。”
不是寧夏穿越了古代就立馬被整個社會同化了,對於差使仆人能這般自如順意。而是社會關係是這樣,寧燈榮做了官,也是有資格差遣雜役幫工的,不然什麽都是自己或妻子老母做,大概會被人議論紛紛。
且寧父寧母在這個世界也算年紀大了,寧夏還是自私想要他們得到比較好的照顧。這次迴來是看到哥哥已經請了人,很有一副官家的氣勢,她也不必多作操心了。
其實不說凡人界,就連修真界事實上也是階級森嚴,幾乎沒有修煉可能的雜役弟子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和責任,要輔助上位的弟子修行。不過寧夏個人就不太喜歡這一套,幾乎不叫雜役弟子進院幫忙,什麽都是自己做的。
“哪有這麽精貴,我都是做慣農活的人了,總是耐不住要動一動的,所以請的都是短工。如今你迴來了,他們在這也不方便,就給他們放了幾天假。”寧母道。
寧夏大概知道寧母說的不方便是什麽。她畢竟是個修士,家人卻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凡人,雖凡人界與修真界有著不可逾越的分明界限,可也抵不住有人想要跨越那條線覓仙蹤。屆時危險的就是她的家人了。
所以為了家人的安危著想,她跟凡人界的交集還是能少則少,免得別人惦記著給這個普通的家庭帶滅頂之災。寧父寧母也記著寧夏當初警告他們的這一點,幾乎不對外跟別人說寧夏的身份,每次寧夏迴來也會疏散家裏的外人。
“好吧,那這幾天我來幫您忙。”寧夏無奈,知道自己這是添麻煩了。不過想想也就一陣,一年到頭迴來也沒幾日,過些時日也要迴去了,她也不願意有太多外人摻和進家人生活裏。
“……噗,就你這丫頭的手藝,你哥跟阿爹吃了上頓說不定還得找我補下頓。行了,你就別操心這個了,菜都冷了,趕緊吃。”寧母摁正寧夏的頭,教她專心吃東西。
寧夏:……
不過很快:“嗯嗯,這個好吃。阿娘你的手藝還是跟之前一樣,還是您做的好吃,外頭做的那些跟你的差遠了。”
她這個小姑,原還是個孩子啊。李玉禾看著母女倆說說笑笑,一個吃得開心,心下不禁感慨,想到婆母對這個小姑的評價,還有些讚同。
明明沒有喝酒,昨日對方說不到一會兒竟靠著婆母的膝蓋睡了,睡著了還嘟嘟囔囔說了一陣不知道說些什麽。寧母忍不住笑,卻也不推開她,還輕輕拍著她哄她入睡,細微處可見母女情深,叫人心生羨慕。
李玉禾也是有母親的,還是家中的幼女。不過他們家孩子多,上頭的哥哥姐姐也都很出色,作為最小並且並非計劃中來的那個孩子,她能得到的關注也很少。她很是羨慕寧家這樣簡單溫馨的家庭。
這是她嫁進來第一次見到自己丈夫的妹妹,之前都隻是聽丈夫和公婆說過對方,隻知對方修仙去了。今日一見果然也是個標誌的小女孩兒,很白,一雙眼眸靈氣逼人,氣質很是灑脫,但卻一團孩氣,沒想到性子也帶著些孩子氣。
這仙人啊……果真與凡人不同,讓人見之忘俗。
洗漱過後,寧夏跟著寧母到了飯廳,李玉禾帶著孩子們已經在那等著了。
寧夏左右看,發現昨天那些幾個幫工不見蹤影,似乎隻有方才路過院子見到兩個人在掃地。難道這個時候是清潔的時候?
“小姑起來了。”李玉禾對寧夏柔柔地道,抱著小的,一邊哄另外一個用輔食。看得出兩個孩子都比較靜,同時進行也沒出什麽亂子。
聽到對方的叫法,寧夏有些不習慣,不過這也確實是最合適且規矩的稱唿了。
“早。”寧夏道。
寧母麻利地捧了一托盤進來,上邊碗碗碟碟的,堆了不少東西,晃晃地發出細碎的脆響。
寧夏連忙迎上去要接活:“阿娘,你就別忙活了。怎麽不叫別人做?行行行,我來放……”說罷她穩穩地將那份量和重量並不小的托盤放到炕上。
她本以為寧母出去是去弄什麽,沒想到竟然是給她拿吃的。早知道就把她給截住了,現在以她的修為真的不用吃什麽了,而凡俗食物也完全沒法滿足她的需求。
但寧母的一片心意,寧夏也不好拒絕,隻能通通笑納了。
定睛一看,東西雖多,竟然都隻是一人的量。可別說都是給她一人吃的?她真吃不了這麽多東西啊。
然後看寧母果然將東西都給擺到她一個人麵前……真的都是給她一個人的?!
“娘、娘,怎麽了這是?就我一個人吃,你們不用麽?”
“我跟阿玉早吃完了,你也不看看現在都什麽時間了。這些我都是特地給你做的,快嚐嚐阿娘的手藝有沒有退步。”寧母無不期待地道。
“這些都是您做的?”難怪這香氣聞著都有些熟悉,原來是母親才能有的味道:“唉,辛苦您了,明天就不用操勞了。您年紀也不小了,手腳素來都不好,莫要為我操勞了。或者你可以讓別人做也可以……”
寧夏忍不住絮叨了下。寧母的身體隨她母親,底子就不大好,偶有小病,而且換季容易受寒,手腳關節年紀輕輕就入了寒,老是疼。
寧夏前幾年迴來有兩迴都碰上她正巧生病,對於母親病弱的印象已經十分深刻了。說起來雇請雜役幫工就是她的主意,本來她想親自挑人的,不過後來卻被一些事情給耽擱了。
“操勞什麽啊,都是一起做的。早飯都是我跟阿玉輪流做的,你要不想阿娘的手藝,這幾天我就請阿玉來做,你總該高興了罷。”沒想到寧母聞言卻是有幾分不高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說氣話。
輪流做?!分工挺明確的嘛……隨即她又很快反應過來:“昨日我迴來不是有見到家裏雇了雜役幫工麽?您身體不好,嫂子又忙著帶孩子,您不妨請他們去做。”
不是寧夏穿越了古代就立馬被整個社會同化了,對於差使仆人能這般自如順意。而是社會關係是這樣,寧燈榮做了官,也是有資格差遣雜役幫工的,不然什麽都是自己或妻子老母做,大概會被人議論紛紛。
且寧父寧母在這個世界也算年紀大了,寧夏還是自私想要他們得到比較好的照顧。這次迴來是看到哥哥已經請了人,很有一副官家的氣勢,她也不必多作操心了。
其實不說凡人界,就連修真界事實上也是階級森嚴,幾乎沒有修煉可能的雜役弟子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和責任,要輔助上位的弟子修行。不過寧夏個人就不太喜歡這一套,幾乎不叫雜役弟子進院幫忙,什麽都是自己做的。
“哪有這麽精貴,我都是做慣農活的人了,總是耐不住要動一動的,所以請的都是短工。如今你迴來了,他們在這也不方便,就給他們放了幾天假。”寧母道。
寧夏大概知道寧母說的不方便是什麽。她畢竟是個修士,家人卻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凡人,雖凡人界與修真界有著不可逾越的分明界限,可也抵不住有人想要跨越那條線覓仙蹤。屆時危險的就是她的家人了。
所以為了家人的安危著想,她跟凡人界的交集還是能少則少,免得別人惦記著給這個普通的家庭帶滅頂之災。寧父寧母也記著寧夏當初警告他們的這一點,幾乎不對外跟別人說寧夏的身份,每次寧夏迴來也會疏散家裏的外人。
“好吧,那這幾天我來幫您忙。”寧夏無奈,知道自己這是添麻煩了。不過想想也就一陣,一年到頭迴來也沒幾日,過些時日也要迴去了,她也不願意有太多外人摻和進家人生活裏。
“……噗,就你這丫頭的手藝,你哥跟阿爹吃了上頓說不定還得找我補下頓。行了,你就別操心這個了,菜都冷了,趕緊吃。”寧母摁正寧夏的頭,教她專心吃東西。
寧夏:……
不過很快:“嗯嗯,這個好吃。阿娘你的手藝還是跟之前一樣,還是您做的好吃,外頭做的那些跟你的差遠了。”
她這個小姑,原還是個孩子啊。李玉禾看著母女倆說說笑笑,一個吃得開心,心下不禁感慨,想到婆母對這個小姑的評價,還有些讚同。
明明沒有喝酒,昨日對方說不到一會兒竟靠著婆母的膝蓋睡了,睡著了還嘟嘟囔囔說了一陣不知道說些什麽。寧母忍不住笑,卻也不推開她,還輕輕拍著她哄她入睡,細微處可見母女情深,叫人心生羨慕。
李玉禾也是有母親的,還是家中的幼女。不過他們家孩子多,上頭的哥哥姐姐也都很出色,作為最小並且並非計劃中來的那個孩子,她能得到的關注也很少。她很是羨慕寧家這樣簡單溫馨的家庭。
這是她嫁進來第一次見到自己丈夫的妹妹,之前都隻是聽丈夫和公婆說過對方,隻知對方修仙去了。今日一見果然也是個標誌的小女孩兒,很白,一雙眼眸靈氣逼人,氣質很是灑脫,但卻一團孩氣,沒想到性子也帶著些孩子氣。
這仙人啊……果真與凡人不同,讓人見之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