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玄陽真君的打量並沒有持續太久,更像是碰見一個什麽不一樣的人好奇打量了下一樣,他很快便記起自己緊著要做的事。


    不過最後在收迴視線時,他還忍不住道:“道君,您這個弟子啊……”他似乎在尋找一個合適的形容詞,可惜沒有成功。


    最後他頗有些意味不明地道:“……也是一個好孩子。”玄陽真君如此定調,讓眾人略有些提著的心一下子就卸了下去,同時也有些疑惑,玄陽真君怎麽看著金林忽然間給了個這樣的評價。


    難道就是因為金林剛才說的那小段話。其中貌似也沒什麽特別突出的內容,隻是一句很尋常的禮貌性客套用語,所以玄陽真君到底是怎麽從中得出這麽個結論。


    玄陽真君這一輩子至今為止見過很多人,什麽樣的人都有,出色出挑的人才比比皆是,但這些人都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立場。


    這些人有的與他結伴的,也有受庇護於他羽翼之下的,亦不乏跟他敵對的,當然更多的自然是萍水相逢之人。


    這些人因為各自的立場問題,跟他的關係也不一。即便是立場相同或相似,亦都有著細微的差別。


    玄陽真君觀察這些人,並且從心有著不一樣的應對方式,以此基建出一套完整的人際關係網絡。此便是玄陽真君為人處世的方式之一。


    他非常善於觀察,甚至能達到將這個習慣融入自身人格的地步。


    不過看得人太多太仔細,很容易就會對人的品格和天性產生懷疑。年少的玄陽就一度因此產生厭世的情緒,也因此對教給他這套處事方法的師尊生出些許怨恨的情緒……他真的有些後悔了。


    當然,這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經過這麽多事,也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他再也不會質疑這來自於老一輩的那套。


    而他的關門弟子林平真也同樣從他這兒學到了一樣的東西。隻是少年的做法似乎跟他的又十分不同,對方顯然能很好地將假設所得的結論和生活分別開來,隻是利用它來更好地生存,而非混淆自己生活的步調。


    他很慶幸自己的弟子比他活得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欲要成仙,首先便要落下凡塵。


    玄陽相信,那孩子會走得比他更遠。


    而玄陽真君今日卻見到了另一位……天生的“觀察者”。


    沒有接受專門的教導,似乎也是無意識間的,但他卻本能地通曉如何去觀察周邊的人,並且如何用合適的方法去應對他們。


    盡管方法和表現方式還是很生嫩,也沒什麽特色,就是很普通的樣子,但眼神和類似的氣息卻是遮蓋不住的。


    而且更難得的是,他是一個本身便擁有一種絕對中位氣質的人。自他身上所有的一切品性都恰到好處,不至於灼傷人的眼球,也不至於隱沒於人海當中。他天生便擁有充當這種“觀察者”的最優條件。


    理論上來說,這是一個本質上比林平真更像他的人。


    可惜了,這樣一名弟子竟然已經是元衡道君的親傳弟子。他也不可能再將其收歸門下了,不然,他大概要破格將對方收下成為他的親傳。


    看來真兒也注定會是他的關門弟子。


    玄陽真君有些失笑地搖了搖頭,今日是為正事而來的,他都在想些什麽。


    經過玄陽真君跟金林這樣一段意味不明的對話,空間內氣氛一時間也有些不尷不尬的。


    元衡道君倒是沒什麽異樣的表情,似乎沒注意到掌門真君與自家弟子那段特殊的對話。他神色溫和地看向在旁邊的寧夏,再度將她摁迴榻邊,詢問起情況來。


    孔瑾瑜見那邊的古怪氛圍終於散了些,這才敢上去向這位曾經的師尊問好。


    這兩人曾是親傳師徒的關係,不過後來因為個人天賦原因,孔瑾瑜最終轉學他道。


    說來這兩人的關係應當還微妙些才對,不過大概因為雙方在這種問題上都是心境開闊之人,尤其孔瑾瑜轉道後的新任師傅還是玄陽真君給引見的……所以兩人的關係是一如既往地好。關係甚至比之從前更為穩固。


    玄陽真君也不避諱眾人向孔瑾瑜詢問了些宗門內的情況。其中……就有不少非常敏感的人或事。


    其實孔瑾瑜覺得這些不便讓這麽多人聽到,奈何玄陽真君卻跟不在意一樣,還仔細追問起來。無奈他隻得照實迴答,反正也是這位祖宗自己不介意的……因而金林等人就聽到了很多他們之前並不曾聽到過的深層隱秘消息。


    ————立刻替換立刻替換——


    當然,這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經過這麽多事,也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他再也不會質疑這來自於老一輩的那套。


    而他的關門弟子林平真也同樣從他這兒學到了一樣的東西。隻是少年的做法似乎跟他的又十分不同,對方顯然能很好地將假設所得的結論和生活分別開來,隻是利用它來更好地生存,而非混淆自己生活的步調。


    他很慶幸自己的弟子比他活得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欲要成仙,首先便要落下凡塵。


    玄陽相信,那孩子會走得比他更遠。


    而玄陽真君今日卻見到了另一位……天生的“觀察者”。


    沒有接受專門的教導,似乎也是無意識間的,但他卻本能地通曉如何去觀察周邊的人,並且如何用合適的方法去應對他們。


    盡管方法和表現方式還是很生嫩,也沒什麽特色,就是很普通的樣子,但眼神和類似的氣息卻是遮蓋不住的。


    而且更難得的是,他是一個本身便擁有一種絕對中位氣質的人。自他身上所有的一切品性都恰到好處,不至於灼傷人的眼球,也不至於隱沒於人海當中。他天生便擁有充當這種“觀察者”的最優條件。


    理論上來說,這是一個本質上比林平真更像他的人。


    可惜了,這樣一名弟子竟然已經是元衡道君的親傳弟子。他也不可能再將其收歸門下了,不然,他大概要破格將對方收下成為他的親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別看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踏歌行人未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踏歌行人未停並收藏修仙別看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