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看來楊玲和宋文之間的關係已經非常明顯了,雖然宋文已經被開除出了學校,但是楊玲和宋文依然保持著聯係,楊玲就是利用宋文的關係替自己介紹有錢的男人,而宋文則從中賺取介紹費,他們之間也算是互惠互利了,可他們又會是什麽原因得罪了同一個人,招來了殺身之禍呢?”
“對了,你們注意到兩名死者的驗屍報告了嗎?上麵還有一個共通之處,兩名死者的身上總有幾處刀傷是在死前造成的,而且他們的嘴裏都有被塞進過布,隻是楊玲嘴裏的布事後被兇手取走了。”孟少輝說道。
“塞布應該是為了避免死者唿救吧!如果在兩名受害人都清醒的狀態下用刀傷害他們的身體,唿喊求救肯定是必然的。”
“但你們別忽略了,兩名死者的後腦都有被錘子襲擊的痕跡,也就是說,在遇害前兩名死者應該是處於昏迷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兇手將他們殺害,相信他們是不可能會有反抗和唿救的機會。如果說兇手在兩名受害人死後用匕首在他們的屍體上亂割是為了泄憤,那麽在受害人活著的時候割的那幾刀要怎麽解釋呢?”孟少輝質疑道。
“會不會也是為了泄憤呢?以兇手的殘忍行兇手法來看,在死者還活著的時候折磨他們,一定比死後破壞屍體更能達到發泄心中仇恨的目的。”
“如果是,那又怎麽解釋兇手在死者死後留下的傷口呢?如果兇手是為了泄憤而趁兩名受害人處於昏迷之際對他們進行傷害,那為什麽不幹脆就直接活活地一刀刀割死他們,那不是更能發泄心中的仇恨嗎?而且兩名死者的手腳都有被捆綁的痕跡。襲擊後腦,嘴裏塞布,捆綁手腳,可以說,在兩名受害人遇害前,他們根本就已經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完全任由兇手擺布,如果兇手真要泄憤,是完全有機會活活折磨死他們的,但是實際的情況顯示兇手卻沒有這麽做,而是在他們生前和死後各造成了一部分的傷害,你們不覺得這其中有什麽問題嗎?”孟少輝皺眉道。
聞言,在場所有的偵查員都紛紛陷入了沉思,可是半天也琢磨出個所以然來,甚至都覺得孟少輝的質疑有種鑽牛角尖的意思,或許兇手隻是因為一時興起才在受害人還活著的時候割了幾刀,之後受害人因為疼痛清醒過來後掙紮,所以兇手才沒有折磨受害人,而是直接殺了人然後再破壞屍體從而達到發泄的目的。畢竟在實施整個殺人的過程中,兇手的思維沒人能琢磨得透。
“孟隊,會不會是你想多了呢?”
“想多了不怕
,就怕想不到啊!”孟少輝說道,“先說楊玲的案子,從我們掌握的線索來看,兇手極有可能是華斯藝術院校裏的人,而且這個人和楊玲也應該很熟悉,或者楊玲有些什麽把柄在兇手的手上,否則那一晚楊玲就不會因為一個電話就匆匆離開酒店,扔下王誌一個人。還有就是從兇手移屍到禮堂這一點來看,兇手不可能是校外的人,因為移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那麽晚的時間裏,根本不可能從正途通過校門進入到校內,也就是說兇手隻有可能翻牆進入校內,可如果隻是兇手一個人還好說,但在那種時候他還帶著一具屍體,要想從校外進入校內可以說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更何況校內還有保安巡邏,由此判斷,兇手很可能就是在校內殺了楊玲,然後再移屍到學校的禮堂。”
“楊玲是在晚上22點到23點之間遇害的,而屍體被搬到禮堂的時間是在死後4至5個小時之間,也就是淩晨3點到4點之間,殺人和移屍之間的間隔時間這麽長,如果兇手是校內的人,那藏屍就是一個關鍵。”
“沒錯。”孟少輝點頭道,“雖然時間很晚了,但是兇手也不可能隨便找個地方藏屍,更何況在楊玲的屍體上還有被捆綁以及死前傷害過的痕跡,也就是說兇手一定會有一個非常安全的地點供其行兇,然後等待時機再移屍。”
“這樣看來兇手就很有可能是學校的老師了,因為學生大都住集體宿舍,而老師的教師宿舍卻都是獨立的。而且老師對學校的環境肯定也是非常地了解。”
“學生也有可能。”孟少輝補充道,“以案發的時間來看,學校的教學樓肯定是空無一人的,兇手完全有可能把楊玲引到教學樓某層的女廁所,然後行兇。要知道,學校的保安大都是男的,再加上深夜的教學樓空蕩而且安靜,如果保安巡邏,那腳步聲一定會很輕易就在整幢樓裏傳開,而且保安巡邏也都隻會留意教室,廁所一般都會被忽略,更何況是女廁所。”
“嗯,有道理,可是孟隊,你說的這些隻能證明兇手是校內的學生和老師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和他們身上生前受到的傷害有什麽關係呢?”偵查員不解地問道。
“問題就在這裏,如果兇手是校內的學生或老師,那麽殺楊玲可以說非常地容易,知道她的手機號也不足為奇,但是宋文早就已經被開除,而且手機號碼也不知道換了多少個,那麽兇手是如何在殺害楊玲後就馬上找到了宋文,並且將其殺害的呢?”
“孟隊,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就是楊玲
身上那幾處生前造成的傷口極有可能是兇手實施的嚴刑逼供,目的就是讓楊玲說出宋文的下落,因為以楊玲和宋文間的關係來看,她非常有可能知道宋文的住處,否則的話如果宋文換了手機不告訴她,那她就等於找不到人替她聯絡那些有錢的男人了,而宋文也一定會和楊玲保持著密切的聯係,畢竟宋文就是靠介紹女人給那些有錢人,然後從中賺取介紹費過活。而當楊玲說出宋文的下落後,兇手才將其殺害,然後在屍體上發泄憤怒以及移屍。”孟少輝大膽地猜測著,雖然大膽,但卻也合情合理。
“孟隊,按你這麽說,那宋文身上的幾處生前造成的傷痕難不成也是兇手在嚴刑逼供?那也就是說兇手還要繼續殺人?”
“不會吧?從楊玲身上得到宋文的下落,那從宋文的身上兇手想知道誰的下落呢?”
“宋文說白了就是個拉皮條的,如果兇手真想從他身上得到誰的下落,那也不外乎是那些個通過他和女大學生搭上線的有錢男人。”
“對了,有查到杜雨寒和宋文間有聯係嗎?”孟少輝突然問道。
“暫時還不清楚,沒有找到宋文的手機,他現在用的是什麽號碼暫時還不清楚,之前那些通過宋文認識楊玲的男人雖然都提供了宋文的聯係方式,但是那些號碼都已經停機了,我們已經將那些手機卡交給相關部門調查了,暫時還沒有結果。”
“還有,從楊玲的通話記錄中發現的宋文的號碼也已經關機和停機了,也就是說宋文很可能是在遇害前剛換了手機號碼,還沒來得及使用就遇害了,而兇手拿走手機以及電腦硬盤,就是為了增加我們調查的難度,拖延時間,以方便他的行動。”
“孟隊,你還是懷疑案件和杜雨寒有關嗎?”
“應該不會吧?如果說楊玲的案件和杜雨寒的自殺案有關還能說的通的話,那宋文應該和杜雨寒的自殺案沒有關係吧?杜雨寒自殺的時候,宋文早就被開除了,他知不知道杜雨寒自殺還是一迴事呢!”
“是啊!而且杜雨寒的同學和老師都說她是一個聽話的好學生,她怎麽會和宋文那種拉皮條的人扯上關係呢?”
“這話是沒錯,不過我始終認為杜雨寒的自殺案有些蹊蹺,她自殺的原因是什麽?她肚子裏的孩子又是誰的呢?還有她在自殺前幾個月往銀行裏存的錢是哪兒來的?而楊玲被兇手殺害又移屍到禮堂的舞台上,那裏又是杜雨寒自殺的地方,這又該如何解釋?而殺害宋文的兇手很可能和殺害楊玲的是同一個人,
那麽行兇動機是什麽?又為什麽要用那麽殘忍的方法?還有,到底是誰給那名記者寄去了匿名信揭露了話劇劇本創作的真相,最主要的是在信中還提到杜雨寒的自殺很可能是楊玲用了某種卑鄙的手段導致的,而就在真相被揭穿的當晚,楊玲就遇害了,從時間上來看,太過巧合了。表麵看來杜雨寒的自殺案和這兩起兇案的確沒有什麽關係,但實際上杜雨寒的自殺案卻像一根線似的零亂的纏繞在案件上,隻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線頭在哪裏而已。”孟少輝說道。
“對了,你們注意到兩名死者的驗屍報告了嗎?上麵還有一個共通之處,兩名死者的身上總有幾處刀傷是在死前造成的,而且他們的嘴裏都有被塞進過布,隻是楊玲嘴裏的布事後被兇手取走了。”孟少輝說道。
“塞布應該是為了避免死者唿救吧!如果在兩名受害人都清醒的狀態下用刀傷害他們的身體,唿喊求救肯定是必然的。”
“但你們別忽略了,兩名死者的後腦都有被錘子襲擊的痕跡,也就是說,在遇害前兩名死者應該是處於昏迷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兇手將他們殺害,相信他們是不可能會有反抗和唿救的機會。如果說兇手在兩名受害人死後用匕首在他們的屍體上亂割是為了泄憤,那麽在受害人活著的時候割的那幾刀要怎麽解釋呢?”孟少輝質疑道。
“會不會也是為了泄憤呢?以兇手的殘忍行兇手法來看,在死者還活著的時候折磨他們,一定比死後破壞屍體更能達到發泄心中仇恨的目的。”
“如果是,那又怎麽解釋兇手在死者死後留下的傷口呢?如果兇手是為了泄憤而趁兩名受害人處於昏迷之際對他們進行傷害,那為什麽不幹脆就直接活活地一刀刀割死他們,那不是更能發泄心中的仇恨嗎?而且兩名死者的手腳都有被捆綁的痕跡。襲擊後腦,嘴裏塞布,捆綁手腳,可以說,在兩名受害人遇害前,他們根本就已經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完全任由兇手擺布,如果兇手真要泄憤,是完全有機會活活折磨死他們的,但是實際的情況顯示兇手卻沒有這麽做,而是在他們生前和死後各造成了一部分的傷害,你們不覺得這其中有什麽問題嗎?”孟少輝皺眉道。
聞言,在場所有的偵查員都紛紛陷入了沉思,可是半天也琢磨出個所以然來,甚至都覺得孟少輝的質疑有種鑽牛角尖的意思,或許兇手隻是因為一時興起才在受害人還活著的時候割了幾刀,之後受害人因為疼痛清醒過來後掙紮,所以兇手才沒有折磨受害人,而是直接殺了人然後再破壞屍體從而達到發泄的目的。畢竟在實施整個殺人的過程中,兇手的思維沒人能琢磨得透。
“孟隊,會不會是你想多了呢?”
“想多了不怕
,就怕想不到啊!”孟少輝說道,“先說楊玲的案子,從我們掌握的線索來看,兇手極有可能是華斯藝術院校裏的人,而且這個人和楊玲也應該很熟悉,或者楊玲有些什麽把柄在兇手的手上,否則那一晚楊玲就不會因為一個電話就匆匆離開酒店,扔下王誌一個人。還有就是從兇手移屍到禮堂這一點來看,兇手不可能是校外的人,因為移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那麽晚的時間裏,根本不可能從正途通過校門進入到校內,也就是說兇手隻有可能翻牆進入校內,可如果隻是兇手一個人還好說,但在那種時候他還帶著一具屍體,要想從校外進入校內可以說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更何況校內還有保安巡邏,由此判斷,兇手很可能就是在校內殺了楊玲,然後再移屍到學校的禮堂。”
“楊玲是在晚上22點到23點之間遇害的,而屍體被搬到禮堂的時間是在死後4至5個小時之間,也就是淩晨3點到4點之間,殺人和移屍之間的間隔時間這麽長,如果兇手是校內的人,那藏屍就是一個關鍵。”
“沒錯。”孟少輝點頭道,“雖然時間很晚了,但是兇手也不可能隨便找個地方藏屍,更何況在楊玲的屍體上還有被捆綁以及死前傷害過的痕跡,也就是說兇手一定會有一個非常安全的地點供其行兇,然後等待時機再移屍。”
“這樣看來兇手就很有可能是學校的老師了,因為學生大都住集體宿舍,而老師的教師宿舍卻都是獨立的。而且老師對學校的環境肯定也是非常地了解。”
“學生也有可能。”孟少輝補充道,“以案發的時間來看,學校的教學樓肯定是空無一人的,兇手完全有可能把楊玲引到教學樓某層的女廁所,然後行兇。要知道,學校的保安大都是男的,再加上深夜的教學樓空蕩而且安靜,如果保安巡邏,那腳步聲一定會很輕易就在整幢樓裏傳開,而且保安巡邏也都隻會留意教室,廁所一般都會被忽略,更何況是女廁所。”
“嗯,有道理,可是孟隊,你說的這些隻能證明兇手是校內的學生和老師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和他們身上生前受到的傷害有什麽關係呢?”偵查員不解地問道。
“問題就在這裏,如果兇手是校內的學生或老師,那麽殺楊玲可以說非常地容易,知道她的手機號也不足為奇,但是宋文早就已經被開除,而且手機號碼也不知道換了多少個,那麽兇手是如何在殺害楊玲後就馬上找到了宋文,並且將其殺害的呢?”
“孟隊,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就是楊玲
身上那幾處生前造成的傷口極有可能是兇手實施的嚴刑逼供,目的就是讓楊玲說出宋文的下落,因為以楊玲和宋文間的關係來看,她非常有可能知道宋文的住處,否則的話如果宋文換了手機不告訴她,那她就等於找不到人替她聯絡那些有錢的男人了,而宋文也一定會和楊玲保持著密切的聯係,畢竟宋文就是靠介紹女人給那些有錢人,然後從中賺取介紹費過活。而當楊玲說出宋文的下落後,兇手才將其殺害,然後在屍體上發泄憤怒以及移屍。”孟少輝大膽地猜測著,雖然大膽,但卻也合情合理。
“孟隊,按你這麽說,那宋文身上的幾處生前造成的傷痕難不成也是兇手在嚴刑逼供?那也就是說兇手還要繼續殺人?”
“不會吧?從楊玲身上得到宋文的下落,那從宋文的身上兇手想知道誰的下落呢?”
“宋文說白了就是個拉皮條的,如果兇手真想從他身上得到誰的下落,那也不外乎是那些個通過他和女大學生搭上線的有錢男人。”
“對了,有查到杜雨寒和宋文間有聯係嗎?”孟少輝突然問道。
“暫時還不清楚,沒有找到宋文的手機,他現在用的是什麽號碼暫時還不清楚,之前那些通過宋文認識楊玲的男人雖然都提供了宋文的聯係方式,但是那些號碼都已經停機了,我們已經將那些手機卡交給相關部門調查了,暫時還沒有結果。”
“還有,從楊玲的通話記錄中發現的宋文的號碼也已經關機和停機了,也就是說宋文很可能是在遇害前剛換了手機號碼,還沒來得及使用就遇害了,而兇手拿走手機以及電腦硬盤,就是為了增加我們調查的難度,拖延時間,以方便他的行動。”
“孟隊,你還是懷疑案件和杜雨寒有關嗎?”
“應該不會吧?如果說楊玲的案件和杜雨寒的自殺案有關還能說的通的話,那宋文應該和杜雨寒的自殺案沒有關係吧?杜雨寒自殺的時候,宋文早就被開除了,他知不知道杜雨寒自殺還是一迴事呢!”
“是啊!而且杜雨寒的同學和老師都說她是一個聽話的好學生,她怎麽會和宋文那種拉皮條的人扯上關係呢?”
“這話是沒錯,不過我始終認為杜雨寒的自殺案有些蹊蹺,她自殺的原因是什麽?她肚子裏的孩子又是誰的呢?還有她在自殺前幾個月往銀行裏存的錢是哪兒來的?而楊玲被兇手殺害又移屍到禮堂的舞台上,那裏又是杜雨寒自殺的地方,這又該如何解釋?而殺害宋文的兇手很可能和殺害楊玲的是同一個人,
那麽行兇動機是什麽?又為什麽要用那麽殘忍的方法?還有,到底是誰給那名記者寄去了匿名信揭露了話劇劇本創作的真相,最主要的是在信中還提到杜雨寒的自殺很可能是楊玲用了某種卑鄙的手段導致的,而就在真相被揭穿的當晚,楊玲就遇害了,從時間上來看,太過巧合了。表麵看來杜雨寒的自殺案和這兩起兇案的確沒有什麽關係,但實際上杜雨寒的自殺案卻像一根線似的零亂的纏繞在案件上,隻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線頭在哪裏而已。”孟少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