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昌有些頭疼地看著林清給他的一厚疊紙,他是個大老粗,和他兒子的聰慧不一樣,他一看到字就頭疼。可是林清給他的任務單上,全都是密密麻麻地小字,而且是一條接著一條,讓他每日都要匯報進度,想要輕忽都不行。
李順昌輕輕咳了一下,站在高台上對著下麵列著的一排排兵丁道:“巡撫大人預備成立一支火|槍隊,專門對付瓦剌騎兵,需要在你們這些人中,選拔出一千人,有意願的可自行站出來!”
這次的選拔,連帶著跟在林清身邊的禁軍還有李順昌的親兵一起選拔。林清身邊的禁軍這一路上早就體會過火|槍的威力,有些年輕小夥又是熱血當頭,一聽說要用火|槍在戰場上和瓦剌幹仗,立即站了出來。
李順昌的親兵們雖然不知道這火|槍隊如何運作,但是出於對自家將軍的支持,也有一小部分人站了出來。可是銅城原本的守備軍們,本來就對使用火|槍有所忌憚,雖然有三千人之眾,可是站出來的人隻是寥寥。
李順昌馬上讓手下下去清點,並且將每個將士的名字給報了上來,這也是林清要求的,說是為了統計。
最後一共有六百七十二名將士願意參加火|槍隊,離林清定下的一千人,還差了三百二十八人。
原本下麵的人以為人員不滿可能也就算了,誰知道李順昌接下去又道:“凡是加入火|槍隊的將士,軍餉為一月三兩!”
這句話一出,全場頓時躁動起來!三兩銀子啊!他們銅城的普通士兵一月軍餉也就一兩銀子,現在竟然整整翻了三倍!一時間,剛剛還有所遊移或者不感興趣的士兵們,紛紛站了出來,示意自己有加入火|槍隊的意願。
李順昌再次派人清點,這次統計上來的人一共有五百六十人,比他們預期的還要超了二百三十二人。看來用不著念林清下麵一條招收的好處條件,可以直接進入淘汰環節了。
“此次火|槍隊的組建,巡撫大人隻要一千人,除了剛剛第一批站出來的六百七十二人,第二批的五百六十人需要通過各種考核,才能加入。其餘人等,全部散去!”
一直都沒站出來的人有些好奇地看了一眼需要通過考核的那幫子人,不過也就是看了下,還是很快四散開來。
李順昌的效率很高,選拔的方式也非常簡單粗暴,就是進行軍營裏常規的各項體能訓練,但凡有動作不到位或者堅持不住的,就馬上篩除,一直到最後選出正好一千人為止。
等那一千人的名單確認好之後,李順昌叫人將他們的名字一一登記好,讓他們三日之後再來校場集合,便讓他們也散了。
所有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心裏想著叫麽叫火|槍隊,但是現在連火|槍都沒有發一支,這算什麽火|槍隊?也不知道這新來的巡撫大人和李將軍在搞什麽鬼。隻是由於林清的餘威還在,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提出什麽質疑。
三日後,這一千人再次來到校場,而這天林清也到場了。
李順昌先是拍了拍手,然後就有一隊士兵扛著好幾包大包袱一批批地運送進來,李順昌解釋道:“這是林大人親自命人去做的訓練服,往後大家就穿上統一的訓練服進行訓練。”
這套訓練服比起他們平日裏穿的士兵服,料子要好的多,而且行動之間也頗為方便。好幾個兵丁領到衣服之後,心中頗為歡喜,沒想到還有這等好處,不僅銀子能多拿,還免費發一身衣服!
他們不知道的是,苦的還在後頭等著他們呢!
衣服換好後,火|槍隊顯得非常的統一,然後將一千人隨機地分成了五個小隊,兩百人一組,林清這才站起來發話:“諸位聽著,現在一共有五支隊伍,每支隊伍兩百人。而我手頭隻有六百支火|槍,所以有兩支隊伍作為替補。正式的隊伍成員一月五兩銀子軍餉,替補隊伍一月二兩銀子。在一開始,我對大家一視同仁,每個人這個月都是三兩銀子,但是一月之後,就開始分正式成員和替補成員。”
林清話音一落,很多人心裏頭就開始琢磨怎麽成為正式成員,然後林清就接著拿出一疊紙在手中揮了揮道:“你們每日的表現,都會由李將軍派人記錄到這些紙上,上麵分為軍紀、訓練、測驗等幾個方麵,每一個方麵滿分是三分,若是當天不守軍紀,集合遲到等,那麽就要扣分,訓練我們也有標準,達到什麽對應的標準就得什麽分。總的來說,零分最差,三分最好。最後我們一月後統計所有的分數,由高至低進行排列,前六百名就是正式成員,後四百名則為替補。當然,這也不是固定的,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評比,訓練偷懶的,不守軍紀的,或者表現不夠好的,都會被後來者居上,若是替補中連續三個月處於最後二十名,那就被直接踢出火|槍隊,大家好自為之。”
林清將現代kpi考核的製度用在了火|槍隊中,一時間原本都覺得無所謂的人,都打起了精神,開始聽林清講述規則。其實林清的話也非常好理解,就是要他們每天都認真完成訓練、遵規守紀,還要盡力表現優越,否則很有可能就會被踢到替補裏麵去。
大家吃大鍋飯的時候,很多事情就隻能靠自己自覺,可是這世上自覺的人畢竟是在少數,隻有引入了競爭機製,才能讓所有人都打起精神來,並且明確地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不夠努力不夠認真,那麽下一個被替換下來人就是你;也讓那些處於替補的人有一線希望,隻要表現夠好,他們也有可能拿五兩銀子一個月的軍餉。
而且這個機製形成之後,慢慢地,這也不僅僅是軍餉多少的問題,還涉及到一個人的顏麵和尊嚴問題。從替補變成正式自然算是一種榮耀,可是從正式迴到替補,那就讓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了。於是乎,為了不被淘汰下去,那些正式成員就會拚了命去訓練,保證自己的地位。
現代很多學生都會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些小朋友不知道的是,在距離他們好幾百年前的大明,有一群將士們已經將這個分數當作自己的命根。如今在軍隊裏麵最受歡迎的不是李將軍,也不是林巡撫,而是每天記錄分數的幾個文書,隻要他們一出現,必然會有一幫子兵丁湧過來,就是為了問一下他們到現在的分數是多少。雖然每個月月末都會貼榜公布分數,但是還是忍不住想提前知道自己的分數情況。
很多非火|槍隊的人,根本不了解,為何他們這些人對所謂的分數如此癡迷,他們隻是震驚於這支隊伍的訓練刻苦程度!每日天不亮都不用軍號來叫起床,他們就已經整齊地列隊開始晨練,然後進行每日的常規訓練,沒有一人會如同之前般私下講話或是偷懶,一個個都要練到滿頭大汗、實在練不動為止。更為可怕的是,到了下午,他們就會有一個什麽裝彈訓練,什麽都不幹,就是反複地裝火|槍的子彈,誰裝的越快越好。
仿佛和過家家似的的項目,可是那些火|槍隊的人卻是訓練的無比認真,一練就可以煉一個時辰,誰能最快裝完,簡直就像是自己成了大英雄般,到處歡唿雀躍,看的外人一頭霧水。
練完裝子彈後,他們就練立定和齊步走,所有一切聽從軍令,幾百個人整齊地跟一個人似的。有些人心中還暗暗嗤笑這種練法,在戰場上又不是誰整齊誰贏,練得都是些什麽亂七八糟的。
可惜現在火|槍隊的人,都是住在另外一邊的軍營裏,他們也隻能偶爾觀望一下,具體情況也是不了解,隻是覺得那幫子人刻苦地可怕。
他們不知道,林清就是要用這種方式,訓練處一支如臂指使的軍隊,讓他們能徹徹底底地聽從軍令的號召,在戰場上也要保持軍令的傳達,養成一種慣性,這樣他才能真正發揮出這支火|槍隊的威力。
槍|支射擊不難訓練,難訓練的是在射擊的同時保持軍令的輸出和戰士內心素質的穩定性,這才是林清需要他們做到的。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是三個月,秦雪容的肚子已經開始一天天變大,林清既要兼顧著軍營裏的事物,又要每日關心秦雪容的身體,忙得也是團團轉。
這日林清剛剛迴到別館,就看到墨竹匆匆而來,雙手捧著一封厚厚的信件交給林清,低聲道:“少爺,這是京裏咱嶽家老爺傳來的信。”
每次秦啟楨這邊來信,林清都讓墨竹第一時間送過來,而這次的信件特別厚,林清一摸到信件的時候,心裏就有一股不祥的預感——一般他嶽父說話都是言簡意賅,給他的信都是講一些現在朝政上發生的事情,等於也是提點他,但從不會給他如此厚的信件,這還是他到了銅城三個月,第一次收到這樣的信。
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清迴到了書房, 屏退左右, 定了定心神,才拆開了這封信,開始飛速得閱讀起來, 花了一刻鍾時間讀完之後,他才知道自己這位一向言簡意賅的嶽父大人為何寫了這麽長一封信了。
蓋因他也舉棋不定啊!
事情的起因來自於一月前永康帝的再次病倒。其實這次的生病早就已經有了先兆,人說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永康帝雖然年紀不算太大, 但是之前一直大把大把地磕丹藥,就算再怎麽保養,這個底子也是被掏空了。用林清的話來講, 就是這些丹毒日積月累地積澱了下來,身體已經有重金屬中毒的反應了。
可是讓人覺得神奇的是, 上次永康帝一下子病倒,隻是過了兩三天就又恢複如常。這裏麵可能有永康帝掩飾自己虛弱的成分, 但是更多的倒是真的覺得身體並沒有什麽大礙。可是這次病倒卻是來勢洶洶, 先是高燒不退了三天,將這個後宮嬪妃們都嚇得不輕,太子和皇後整日在床榻邊侍疾。三天之後, 永康帝的燒終於退了, 可是人卻一下子虛弱了不少,更是染上了咳疾,隻要一受風, 那就咳嗽不斷。據宮裏傳出來的消息,永康帝自此之後,性情大變,以前最是不愛上朝的一個皇帝,現在卻是隔三差五地要上朝。但凡上朝,隻要有大臣有什麽地方做的不對,那就是一場暴風驟雨般的申斥,不說別人了,就連太子趙賢,也被嗬斥了兩次辦事不力,質疑太子的能力,甚至有一次還直言太子無能不孝,對太子的名聲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三皇子這邊有有點蠢蠢欲動的跡象,有好多大臣的天平正在往三皇子趙炎這邊傾斜,甚至也有人開始拉攏秦啟楨和工部上下等人;朝堂這邊自從沈暉坐上了內閣輔臣的位置後,沈家父子尤其地活躍,成為了繼黃友仁之後,永康帝另外特別器重的一位內閣輔臣。
秦啟楨這封信,沒有給林清任何的結論性語言,隻是將眼前所有的情況都一五一十地寫了下來告訴林清,讓林清自己去分析。這就說明,如今朝堂的局勢已經混亂到了秦啟楨也沒辦法立馬決斷這個時候該如何行事比較好。
確實,這個局麵是很多朝臣們都非常惶恐忐忑的一個局麵,雖然不敢說,但是心裏卻已經是在暗暗揣測永康帝的身體狀況,還有需要思考站隊的問題。這是新舊交替之時,必須要做的抉擇,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這個時候不做抉擇,那麽一旦永康帝發生點意外薨了,那麽到時候就是沒有做出選擇的朝臣被動的時候。畢竟每一個官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有人得勢就有人失勢。而比起沒有做出選擇,更加讓人害怕的是做錯了選擇,那結局將會更加的慘烈!
如果永康帝一直支持太子趙賢,對他的太子之位沒有任何動搖,那麽按照林清這麽幾年下來給太子經營的人設,趙賢可以安穩地接替這個權柄。可是壞就壞在永康帝現在對太子很是看不順眼,幾次嗬斥之後,讓朝臣心中又開始活絡起來。
而那位三皇子趙炎,林清蹙眉想了一下,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明年就要到弱冠之年了。大明對這些成年皇子都有規定,一旦成年後,就要去封底,輕易不得入京。這也是為了保護下一任繼承人的需要,一旦三皇子離開了京城,那麽在想迴來,那可就千難萬難了。
所以,也難怪如今朝堂裏的這潭水越攪越混,有些人心急了。
林清讀罷信件後,忍不住揉了揉眉心,身體往太師椅後麵靠去。
銅城的軍務已經沾滿了林清太多的時間,剩下的一點個人時間都給了秦雪容和未出生的小家夥。雖然林清也想時時刻刻盯著朝堂的動態,他和他的手下還有秦啟楨、顧寧等人也一直在聯係,可是畢竟人不在京城,頗有點鞭長莫及的感覺。
而現在的朝堂又是瞬息萬變的時候,一旦行差踏錯一步,那就是無盡深淵!尤其是林清苦心經營了那麽久,一旦趙賢在這次皇位爭奪戰裏麵失敗了,那麽他也會跟著一起萬劫不複!既然一開始押寶就押在了趙賢身上,那麽此刻就是已無退路。
朝堂關係太過紛亂,一下子就連林清都有些迷惑。隻是林清一向是一個思維冷靜的人,很快他就鋪開一張白紙,提起筆,開始將朝堂上每一個關鍵人的名字以樹狀圖的形式給寫了下來,並且以利益為鏈接,將他們串聯起來。
林清從政這麽些年,悟出的一條非常深刻的道理就是,政客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也最愛算計的生物,正是因為這樣的特質,他們永遠可以為了自身的利益去妥協或者爭取。利益就是他們下一步行動的指向標,隻要掌握了這一條準則,那麽他們詭譎的陰謀詭計,便也不再那麽神秘莫測。
林清越整理,腦子裏的思路就越清晰,最後他在幾個重點人物上畫了一個圈,視線落在沈暉身上時,又頓了一下。
李順昌輕輕咳了一下,站在高台上對著下麵列著的一排排兵丁道:“巡撫大人預備成立一支火|槍隊,專門對付瓦剌騎兵,需要在你們這些人中,選拔出一千人,有意願的可自行站出來!”
這次的選拔,連帶著跟在林清身邊的禁軍還有李順昌的親兵一起選拔。林清身邊的禁軍這一路上早就體會過火|槍的威力,有些年輕小夥又是熱血當頭,一聽說要用火|槍在戰場上和瓦剌幹仗,立即站了出來。
李順昌的親兵們雖然不知道這火|槍隊如何運作,但是出於對自家將軍的支持,也有一小部分人站了出來。可是銅城原本的守備軍們,本來就對使用火|槍有所忌憚,雖然有三千人之眾,可是站出來的人隻是寥寥。
李順昌馬上讓手下下去清點,並且將每個將士的名字給報了上來,這也是林清要求的,說是為了統計。
最後一共有六百七十二名將士願意參加火|槍隊,離林清定下的一千人,還差了三百二十八人。
原本下麵的人以為人員不滿可能也就算了,誰知道李順昌接下去又道:“凡是加入火|槍隊的將士,軍餉為一月三兩!”
這句話一出,全場頓時躁動起來!三兩銀子啊!他們銅城的普通士兵一月軍餉也就一兩銀子,現在竟然整整翻了三倍!一時間,剛剛還有所遊移或者不感興趣的士兵們,紛紛站了出來,示意自己有加入火|槍隊的意願。
李順昌再次派人清點,這次統計上來的人一共有五百六十人,比他們預期的還要超了二百三十二人。看來用不著念林清下麵一條招收的好處條件,可以直接進入淘汰環節了。
“此次火|槍隊的組建,巡撫大人隻要一千人,除了剛剛第一批站出來的六百七十二人,第二批的五百六十人需要通過各種考核,才能加入。其餘人等,全部散去!”
一直都沒站出來的人有些好奇地看了一眼需要通過考核的那幫子人,不過也就是看了下,還是很快四散開來。
李順昌的效率很高,選拔的方式也非常簡單粗暴,就是進行軍營裏常規的各項體能訓練,但凡有動作不到位或者堅持不住的,就馬上篩除,一直到最後選出正好一千人為止。
等那一千人的名單確認好之後,李順昌叫人將他們的名字一一登記好,讓他們三日之後再來校場集合,便讓他們也散了。
所有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心裏想著叫麽叫火|槍隊,但是現在連火|槍都沒有發一支,這算什麽火|槍隊?也不知道這新來的巡撫大人和李將軍在搞什麽鬼。隻是由於林清的餘威還在,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提出什麽質疑。
三日後,這一千人再次來到校場,而這天林清也到場了。
李順昌先是拍了拍手,然後就有一隊士兵扛著好幾包大包袱一批批地運送進來,李順昌解釋道:“這是林大人親自命人去做的訓練服,往後大家就穿上統一的訓練服進行訓練。”
這套訓練服比起他們平日裏穿的士兵服,料子要好的多,而且行動之間也頗為方便。好幾個兵丁領到衣服之後,心中頗為歡喜,沒想到還有這等好處,不僅銀子能多拿,還免費發一身衣服!
他們不知道的是,苦的還在後頭等著他們呢!
衣服換好後,火|槍隊顯得非常的統一,然後將一千人隨機地分成了五個小隊,兩百人一組,林清這才站起來發話:“諸位聽著,現在一共有五支隊伍,每支隊伍兩百人。而我手頭隻有六百支火|槍,所以有兩支隊伍作為替補。正式的隊伍成員一月五兩銀子軍餉,替補隊伍一月二兩銀子。在一開始,我對大家一視同仁,每個人這個月都是三兩銀子,但是一月之後,就開始分正式成員和替補成員。”
林清話音一落,很多人心裏頭就開始琢磨怎麽成為正式成員,然後林清就接著拿出一疊紙在手中揮了揮道:“你們每日的表現,都會由李將軍派人記錄到這些紙上,上麵分為軍紀、訓練、測驗等幾個方麵,每一個方麵滿分是三分,若是當天不守軍紀,集合遲到等,那麽就要扣分,訓練我們也有標準,達到什麽對應的標準就得什麽分。總的來說,零分最差,三分最好。最後我們一月後統計所有的分數,由高至低進行排列,前六百名就是正式成員,後四百名則為替補。當然,這也不是固定的,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評比,訓練偷懶的,不守軍紀的,或者表現不夠好的,都會被後來者居上,若是替補中連續三個月處於最後二十名,那就被直接踢出火|槍隊,大家好自為之。”
林清將現代kpi考核的製度用在了火|槍隊中,一時間原本都覺得無所謂的人,都打起了精神,開始聽林清講述規則。其實林清的話也非常好理解,就是要他們每天都認真完成訓練、遵規守紀,還要盡力表現優越,否則很有可能就會被踢到替補裏麵去。
大家吃大鍋飯的時候,很多事情就隻能靠自己自覺,可是這世上自覺的人畢竟是在少數,隻有引入了競爭機製,才能讓所有人都打起精神來,並且明確地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不夠努力不夠認真,那麽下一個被替換下來人就是你;也讓那些處於替補的人有一線希望,隻要表現夠好,他們也有可能拿五兩銀子一個月的軍餉。
而且這個機製形成之後,慢慢地,這也不僅僅是軍餉多少的問題,還涉及到一個人的顏麵和尊嚴問題。從替補變成正式自然算是一種榮耀,可是從正式迴到替補,那就讓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了。於是乎,為了不被淘汰下去,那些正式成員就會拚了命去訓練,保證自己的地位。
現代很多學生都會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些小朋友不知道的是,在距離他們好幾百年前的大明,有一群將士們已經將這個分數當作自己的命根。如今在軍隊裏麵最受歡迎的不是李將軍,也不是林巡撫,而是每天記錄分數的幾個文書,隻要他們一出現,必然會有一幫子兵丁湧過來,就是為了問一下他們到現在的分數是多少。雖然每個月月末都會貼榜公布分數,但是還是忍不住想提前知道自己的分數情況。
很多非火|槍隊的人,根本不了解,為何他們這些人對所謂的分數如此癡迷,他們隻是震驚於這支隊伍的訓練刻苦程度!每日天不亮都不用軍號來叫起床,他們就已經整齊地列隊開始晨練,然後進行每日的常規訓練,沒有一人會如同之前般私下講話或是偷懶,一個個都要練到滿頭大汗、實在練不動為止。更為可怕的是,到了下午,他們就會有一個什麽裝彈訓練,什麽都不幹,就是反複地裝火|槍的子彈,誰裝的越快越好。
仿佛和過家家似的的項目,可是那些火|槍隊的人卻是訓練的無比認真,一練就可以煉一個時辰,誰能最快裝完,簡直就像是自己成了大英雄般,到處歡唿雀躍,看的外人一頭霧水。
練完裝子彈後,他們就練立定和齊步走,所有一切聽從軍令,幾百個人整齊地跟一個人似的。有些人心中還暗暗嗤笑這種練法,在戰場上又不是誰整齊誰贏,練得都是些什麽亂七八糟的。
可惜現在火|槍隊的人,都是住在另外一邊的軍營裏,他們也隻能偶爾觀望一下,具體情況也是不了解,隻是覺得那幫子人刻苦地可怕。
他們不知道,林清就是要用這種方式,訓練處一支如臂指使的軍隊,讓他們能徹徹底底地聽從軍令的號召,在戰場上也要保持軍令的傳達,養成一種慣性,這樣他才能真正發揮出這支火|槍隊的威力。
槍|支射擊不難訓練,難訓練的是在射擊的同時保持軍令的輸出和戰士內心素質的穩定性,這才是林清需要他們做到的。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是三個月,秦雪容的肚子已經開始一天天變大,林清既要兼顧著軍營裏的事物,又要每日關心秦雪容的身體,忙得也是團團轉。
這日林清剛剛迴到別館,就看到墨竹匆匆而來,雙手捧著一封厚厚的信件交給林清,低聲道:“少爺,這是京裏咱嶽家老爺傳來的信。”
每次秦啟楨這邊來信,林清都讓墨竹第一時間送過來,而這次的信件特別厚,林清一摸到信件的時候,心裏就有一股不祥的預感——一般他嶽父說話都是言簡意賅,給他的信都是講一些現在朝政上發生的事情,等於也是提點他,但從不會給他如此厚的信件,這還是他到了銅城三個月,第一次收到這樣的信。
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清迴到了書房, 屏退左右, 定了定心神,才拆開了這封信,開始飛速得閱讀起來, 花了一刻鍾時間讀完之後,他才知道自己這位一向言簡意賅的嶽父大人為何寫了這麽長一封信了。
蓋因他也舉棋不定啊!
事情的起因來自於一月前永康帝的再次病倒。其實這次的生病早就已經有了先兆,人說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永康帝雖然年紀不算太大, 但是之前一直大把大把地磕丹藥,就算再怎麽保養,這個底子也是被掏空了。用林清的話來講, 就是這些丹毒日積月累地積澱了下來,身體已經有重金屬中毒的反應了。
可是讓人覺得神奇的是, 上次永康帝一下子病倒,隻是過了兩三天就又恢複如常。這裏麵可能有永康帝掩飾自己虛弱的成分, 但是更多的倒是真的覺得身體並沒有什麽大礙。可是這次病倒卻是來勢洶洶, 先是高燒不退了三天,將這個後宮嬪妃們都嚇得不輕,太子和皇後整日在床榻邊侍疾。三天之後, 永康帝的燒終於退了, 可是人卻一下子虛弱了不少,更是染上了咳疾,隻要一受風, 那就咳嗽不斷。據宮裏傳出來的消息,永康帝自此之後,性情大變,以前最是不愛上朝的一個皇帝,現在卻是隔三差五地要上朝。但凡上朝,隻要有大臣有什麽地方做的不對,那就是一場暴風驟雨般的申斥,不說別人了,就連太子趙賢,也被嗬斥了兩次辦事不力,質疑太子的能力,甚至有一次還直言太子無能不孝,對太子的名聲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三皇子這邊有有點蠢蠢欲動的跡象,有好多大臣的天平正在往三皇子趙炎這邊傾斜,甚至也有人開始拉攏秦啟楨和工部上下等人;朝堂這邊自從沈暉坐上了內閣輔臣的位置後,沈家父子尤其地活躍,成為了繼黃友仁之後,永康帝另外特別器重的一位內閣輔臣。
秦啟楨這封信,沒有給林清任何的結論性語言,隻是將眼前所有的情況都一五一十地寫了下來告訴林清,讓林清自己去分析。這就說明,如今朝堂的局勢已經混亂到了秦啟楨也沒辦法立馬決斷這個時候該如何行事比較好。
確實,這個局麵是很多朝臣們都非常惶恐忐忑的一個局麵,雖然不敢說,但是心裏卻已經是在暗暗揣測永康帝的身體狀況,還有需要思考站隊的問題。這是新舊交替之時,必須要做的抉擇,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這個時候不做抉擇,那麽一旦永康帝發生點意外薨了,那麽到時候就是沒有做出選擇的朝臣被動的時候。畢竟每一個官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有人得勢就有人失勢。而比起沒有做出選擇,更加讓人害怕的是做錯了選擇,那結局將會更加的慘烈!
如果永康帝一直支持太子趙賢,對他的太子之位沒有任何動搖,那麽按照林清這麽幾年下來給太子經營的人設,趙賢可以安穩地接替這個權柄。可是壞就壞在永康帝現在對太子很是看不順眼,幾次嗬斥之後,讓朝臣心中又開始活絡起來。
而那位三皇子趙炎,林清蹙眉想了一下,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明年就要到弱冠之年了。大明對這些成年皇子都有規定,一旦成年後,就要去封底,輕易不得入京。這也是為了保護下一任繼承人的需要,一旦三皇子離開了京城,那麽在想迴來,那可就千難萬難了。
所以,也難怪如今朝堂裏的這潭水越攪越混,有些人心急了。
林清讀罷信件後,忍不住揉了揉眉心,身體往太師椅後麵靠去。
銅城的軍務已經沾滿了林清太多的時間,剩下的一點個人時間都給了秦雪容和未出生的小家夥。雖然林清也想時時刻刻盯著朝堂的動態,他和他的手下還有秦啟楨、顧寧等人也一直在聯係,可是畢竟人不在京城,頗有點鞭長莫及的感覺。
而現在的朝堂又是瞬息萬變的時候,一旦行差踏錯一步,那就是無盡深淵!尤其是林清苦心經營了那麽久,一旦趙賢在這次皇位爭奪戰裏麵失敗了,那麽他也會跟著一起萬劫不複!既然一開始押寶就押在了趙賢身上,那麽此刻就是已無退路。
朝堂關係太過紛亂,一下子就連林清都有些迷惑。隻是林清一向是一個思維冷靜的人,很快他就鋪開一張白紙,提起筆,開始將朝堂上每一個關鍵人的名字以樹狀圖的形式給寫了下來,並且以利益為鏈接,將他們串聯起來。
林清從政這麽些年,悟出的一條非常深刻的道理就是,政客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也最愛算計的生物,正是因為這樣的特質,他們永遠可以為了自身的利益去妥協或者爭取。利益就是他們下一步行動的指向標,隻要掌握了這一條準則,那麽他們詭譎的陰謀詭計,便也不再那麽神秘莫測。
林清越整理,腦子裏的思路就越清晰,最後他在幾個重點人物上畫了一個圈,視線落在沈暉身上時,又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