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郎!”
“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沒有敬畏之心,真是什麽都敢說!”
“我們的學生不能像他們這樣!”
北山書院的院長、師長立即把學生召集起來,下令他們不得效仿北華書院的學子。
偏偏有學子心裏憤憤不平,不聽囑咐,特意提前溜出書院,然後被守在門口的北華書院的人拉去在聯名書上簽名按了手印。
李家少年等人散學出來時,十幾個北華書院的學子蜂擁而上攔住。
“我們北華書院已有百名師生在萬人書上簽名,你們北山書院擔心什麽,怎麽不在上麵簽名?”
“這是關係到我們所有讀書人命運的大事,隻要我們的萬人書送至燕王府,燕王看到後反了朝廷自立為帝,到時,燕城便是國都,重開科考,我們在燕城就能參加科考,於我們百利無一弊。”
“連簽名都躲,讀書人怎麽一點血性骨氣都沒有?”
李家少年練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能夠拉動的,便是如此,也被這陣勢嚇了一跳。
李英華不悅的叫道:“你們怎能強拉人在萬人書上簽名!”
李健安見這些人當中沒有熟悉的身影,不過仍擔憂的自語道:“不知金海、誌高有沒有簽名?”
李福康也是擔心的很,跺腳道:“大哥,你、我迴家跟爹娘說一聲就去找金海、誌高。”
李敏寒道:“你們這就去。我與三哥迴去跟爹娘說。”
李英華、李敏寒迴到家裏,麵色懨懨將此事告訴李山夫妻與李如意。
537兩條人命
趙氏似哭非哭,有氣無力的自語道:“怎麽就取消科考了呢?”
李如意直搖頭,“陛下年事已高,老年喪子,心情悲痛,怕是精神失常,下了這麽一道失人心的聖旨。”
李山不知如何安慰妻兒。這就好比突然間不讓他種地一樣。唉,這皇帝也太不顧讀書人死活了。
王燕問道:“你們大哥也哭了?”
李英華點頭。
今日不止是北山書院的學子,還有眾位師長、院長均是滿臉是淚,悲傷不已。
王燕目光黯淡,又問道:“隻是明年取消了,再過幾年仍會讓考吧?”
李敏寒飛快的抹一把眼淚,十分消沉的道:“打內戰,不知何時才能恢複科考。”
一家人沒心情吃晚飯,到了晚上,李健安、李福康紅著眼睛迴來了。
“北華書院有個老學子,考了五迴沒考中,立誓明年科考定要考中,家裏人湊了銀子供他讀書,就等著明年他考出來,誰知科考取消,他悲憤之下跳井死了。”
“還有一個中年學子,已經不惑之齡,受不了不能科考的刺激,在書院樹林上吊死了。”
“一連出了兩條人命,北華書院的幾位老師氣憤難平,帶頭寫了萬人書,眾位學子在上麵簽名。”
“金海與中年學子是同窗,去叫中年學子的家人來收屍,沒來得及在萬人書上簽名。”
“誌高昨晚著涼,半夜腹瀉,早上起來虛弱沒力氣,白天就在學舍呆著沒去上課。那些人把他忘記了,沒讓他在萬人書上麵簽名。”
王燕一聽急眼了,道:“我弟弟現在人呢?”
李健安道:“我把他送迴你娘家,還讓三狗子給他瞧了瞧,說是已經止泄,緩兩日就好了。”
李如意道:“嫂子,誌高迴到家裏是最安全的。你不用擔心。”
李福康跟家人道:“我逼著金海迴家,讓他趕緊沐浴去屍氣。他說明日就要去簽萬人書,我讓張爺爺拘著他,別讓他去。”
“張金海親眼目睹同窗的屍體,心情沉痛,覺得不簽萬人書就對不起死去的同窗。”李如意板著臉道:“不過,他怎麽沒想到,以一個小小學子的身份膽敢煽動燕王謀反,就算朝廷不追查,光是燕王府追查就足矣令他丟掉性命。”
萬人書可以向朝廷提建議,但絕對不能辱罵詆毀朝廷,更不能騸動親王謀反。
小小的北華書院竟敢公開的騸動親王謀反,這是任何上位者不能承受的事。
瞧瞧北山書院的師長一聽此事,立即非常冷靜的叮囑學生不得參與此事。
這就是北山書院與北華書院的區別。
李福康道:“妹妹,我得再去一趟張家,我得給金海說清楚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不然,以他的性子,肯定會偷偷跑出去簽萬人書。”
“讓他不要再去北華書院。”李如意又道:“大哥,你跟誌高說,他也不要再去北華書院。”
趙氏擔憂的道:“大晚上的,你們路上千萬小心。把大牛、二牛叫上一起去。”
大牛、二牛能夠劍刃天子護龍衛,有他們保護李健安、李福康,那就安全多了。
李英華待大哥、二哥走後,狐疑道:“北華書院的那幾個師長為何要教唆學生聯名上萬人書呢?”
李如意搖搖頭,“不知道。”
李敏寒道:“我們去問問江哥哥,他一定知道什麽。”
李如意道:“前些天他一直在燕王府住宿,今晚正好迴了江府,你們可去向他請教此事。”
可以想象的出,兩個哥哥見到江青雲會痛哭出聲。
雖然之前江青雲透露消息關於科考的事,但說的是延遲,不是聖旨上麵說的取消。
她不會跟過去,就讓江青雲好好安慰兩個哥哥。
“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沒有敬畏之心,真是什麽都敢說!”
“我們的學生不能像他們這樣!”
北山書院的院長、師長立即把學生召集起來,下令他們不得效仿北華書院的學子。
偏偏有學子心裏憤憤不平,不聽囑咐,特意提前溜出書院,然後被守在門口的北華書院的人拉去在聯名書上簽名按了手印。
李家少年等人散學出來時,十幾個北華書院的學子蜂擁而上攔住。
“我們北華書院已有百名師生在萬人書上簽名,你們北山書院擔心什麽,怎麽不在上麵簽名?”
“這是關係到我們所有讀書人命運的大事,隻要我們的萬人書送至燕王府,燕王看到後反了朝廷自立為帝,到時,燕城便是國都,重開科考,我們在燕城就能參加科考,於我們百利無一弊。”
“連簽名都躲,讀書人怎麽一點血性骨氣都沒有?”
李家少年練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能夠拉動的,便是如此,也被這陣勢嚇了一跳。
李英華不悅的叫道:“你們怎能強拉人在萬人書上簽名!”
李健安見這些人當中沒有熟悉的身影,不過仍擔憂的自語道:“不知金海、誌高有沒有簽名?”
李福康也是擔心的很,跺腳道:“大哥,你、我迴家跟爹娘說一聲就去找金海、誌高。”
李敏寒道:“你們這就去。我與三哥迴去跟爹娘說。”
李英華、李敏寒迴到家裏,麵色懨懨將此事告訴李山夫妻與李如意。
537兩條人命
趙氏似哭非哭,有氣無力的自語道:“怎麽就取消科考了呢?”
李如意直搖頭,“陛下年事已高,老年喪子,心情悲痛,怕是精神失常,下了這麽一道失人心的聖旨。”
李山不知如何安慰妻兒。這就好比突然間不讓他種地一樣。唉,這皇帝也太不顧讀書人死活了。
王燕問道:“你們大哥也哭了?”
李英華點頭。
今日不止是北山書院的學子,還有眾位師長、院長均是滿臉是淚,悲傷不已。
王燕目光黯淡,又問道:“隻是明年取消了,再過幾年仍會讓考吧?”
李敏寒飛快的抹一把眼淚,十分消沉的道:“打內戰,不知何時才能恢複科考。”
一家人沒心情吃晚飯,到了晚上,李健安、李福康紅著眼睛迴來了。
“北華書院有個老學子,考了五迴沒考中,立誓明年科考定要考中,家裏人湊了銀子供他讀書,就等著明年他考出來,誰知科考取消,他悲憤之下跳井死了。”
“還有一個中年學子,已經不惑之齡,受不了不能科考的刺激,在書院樹林上吊死了。”
“一連出了兩條人命,北華書院的幾位老師氣憤難平,帶頭寫了萬人書,眾位學子在上麵簽名。”
“金海與中年學子是同窗,去叫中年學子的家人來收屍,沒來得及在萬人書上簽名。”
“誌高昨晚著涼,半夜腹瀉,早上起來虛弱沒力氣,白天就在學舍呆著沒去上課。那些人把他忘記了,沒讓他在萬人書上麵簽名。”
王燕一聽急眼了,道:“我弟弟現在人呢?”
李健安道:“我把他送迴你娘家,還讓三狗子給他瞧了瞧,說是已經止泄,緩兩日就好了。”
李如意道:“嫂子,誌高迴到家裏是最安全的。你不用擔心。”
李福康跟家人道:“我逼著金海迴家,讓他趕緊沐浴去屍氣。他說明日就要去簽萬人書,我讓張爺爺拘著他,別讓他去。”
“張金海親眼目睹同窗的屍體,心情沉痛,覺得不簽萬人書就對不起死去的同窗。”李如意板著臉道:“不過,他怎麽沒想到,以一個小小學子的身份膽敢煽動燕王謀反,就算朝廷不追查,光是燕王府追查就足矣令他丟掉性命。”
萬人書可以向朝廷提建議,但絕對不能辱罵詆毀朝廷,更不能騸動親王謀反。
小小的北華書院竟敢公開的騸動親王謀反,這是任何上位者不能承受的事。
瞧瞧北山書院的師長一聽此事,立即非常冷靜的叮囑學生不得參與此事。
這就是北山書院與北華書院的區別。
李福康道:“妹妹,我得再去一趟張家,我得給金海說清楚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不然,以他的性子,肯定會偷偷跑出去簽萬人書。”
“讓他不要再去北華書院。”李如意又道:“大哥,你跟誌高說,他也不要再去北華書院。”
趙氏擔憂的道:“大晚上的,你們路上千萬小心。把大牛、二牛叫上一起去。”
大牛、二牛能夠劍刃天子護龍衛,有他們保護李健安、李福康,那就安全多了。
李英華待大哥、二哥走後,狐疑道:“北華書院的那幾個師長為何要教唆學生聯名上萬人書呢?”
李如意搖搖頭,“不知道。”
李敏寒道:“我們去問問江哥哥,他一定知道什麽。”
李如意道:“前些天他一直在燕王府住宿,今晚正好迴了江府,你們可去向他請教此事。”
可以想象的出,兩個哥哥見到江青雲會痛哭出聲。
雖然之前江青雲透露消息關於科考的事,但說的是延遲,不是聖旨上麵說的取消。
她不會跟過去,就讓江青雲好好安慰兩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