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的風雞便宜,可是味道遠不如李家風雞。
這是李如意意料當中的事,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李家風雞的口碑做出來。
這次兩千隻風雞上市,相信更多的人吃到李家風雞,心裏就會有了計較。
李家風雞貴,但貴有貴的道理。
“這下太好了,李家風雞有兩千隻,夠我們幾個分的!”
“管家,我們幾家把兩千隻風雞包了,能不能每隻便宜些?”
“是啊。我們都是老主顧了,每迴一來都是大筆的進貨,這次的風雞你們家便宜點。”
幾個大商販眼珠子亂轉,心裏都想要李家降價。
“風雞十隻以上起賣,一兩銀子一隻,童叟無欺。我跟你們幾位交個底,我們家的風雞所剩不多,錯過今日興許就買不到了。”伍餘年並非嚇唬他們,雞棚的公雞數量有限,賣光了就要等到明年去了。
333聞名全國
幾個大商販盯著伍餘年,想從他的表情看出真假,“真的假的?”
“伍管家這樣說話就不厚道了!”
“我聽說你們家與江家的雞棚可養了幾十萬隻雞。”
“幾十萬隻雞怎麽可能一下子賣光?”
“不是幾百萬隻雞嗎,怎麽變成幾十萬隻了?”
“外麵以訛傳訛你們也信?”伍餘年哭笑不得,“幾十萬隻雞,那雞棚得建得跟縣城一樣大才行。我們家、江家隻養了一萬多隻雞,其中一半是母雞,隻有幾千隻是公雞。我們李家用來製作風雞的是肥美的公雞。”
“隻有幾千隻公雞?”
“不會吧,怎麽公雞這麽少?”
“這些村民說瞎話可把我害死了!”
“你們兩家的公雞合起來才幾千隻?”
幾人麵麵相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伍餘年一本正經的道:“我騙你們做什麽,風雞跟蘑菇醬都不多,賣得差不多就不對外賣了。”
這下幾人急了,壓根不再提降價的事,一個個衝上前拉著伍餘年瘋搶。
“哎呀,伍大管家,你可真是個好人,告訴兄弟說了這麽重要的事,給兄弟來六百隻風雞,一隻一兩銀子,兄弟帶了銀票,這就給你。”
“伍大管家,給我來八百隻風雞。”
有個大商販不合時宜的叫道:“我不買風雞,我要買三萬個鬆花皮蛋。”
鬆花皮蛋比風雞出來的早,已經上了國都、南地的各大城府富貴人家的飯桌。
北地的特產少,美食就更少,鬆花皮蛋以新奇美味還有被文人認定的雅致在短短的幾個月名揚大周國。
南地的才子甚至給皮蛋做了詩,不過現在還沒有傳到李家人的耳朵裏。
就連李如意本人都沒想到,前世所會的美食在今世做出來售賣,鬆花皮蛋竟是第一個聞名全國。
這個大商販從南地千裏迢迢來到長平縣李家就是為了買鬆花皮蛋。
眾人扭頭望向這個大商販,借著燈光見他身材矮小瘦幹穿著綢緞也不像富人,非常的其貌不揚,沒想到一下子就要買三萬個皮蛋,那得賣多少天?
伍餘年也有些震驚。
之前來李家的商販買鬆花皮蛋頂多幾千個。
燕王府曾經一次買了兩萬個,但那是堂堂的燕王府,燕王府的交際非常廣,要送禮賞賜的人很多。
這個操著濃鬱南方口音的大商販一開口就是三萬個鬆花皮蛋,這是一筆幾百兩銀子的大買賣。
“我們家的鬆花皮蛋沒有那麽多,具體數量我得問問我家主子。”
“那就勞煩伍管家。”
伍餘年體貼的道:“天氣太冷,你上午再來,我給你話。”
天蒙蒙亮,李家四少年坐著驢車去書院讀書,他們的驢車混在十幾個商販的驢、騾、馬車當中一點不顯眼。
已經成親兩個月的李健安在多了一個丈夫的身份之後,越發的內向沉穩。
他跟書院成了親的同齡學子一樣,重心放在學業上麵,大部分的時光都在讀書,沒有功夫跟新婚妻子花前月下。
李福康、李英華、李敏寒在進入書院後,天天跟師長、學子在一起,迴到家裏有時跟江青雲在一起,氣質起了一定的變化,變得有儒雅有書卷氣。
書院午飯夥食好,李家的早飯、晚飯夥食更好,四個少年的個子又長高了,肩膀也漸漸寬厚起來。
自從李家的買賣添了皮蛋收入增加之後,趙氏不再麵色擔憂,這讓心思細膩的四個少年能夠安心讀書。
不知不覺到了北山書院的大門,高高在上的紅匾上麵用金粉寫著北山書院四個大字,莊重大氣,這是燕王周冰親筆題的字。
這裏是北地無數少年夢寐以求的學府,也是給北地培養一批批人才的地方。
曾幾何時,李家四少年根本不敢想象能成為北山書院的一分子。
一天的學業從早晨開始,李家四少年與同窗一起走進了教室。
這是李如意意料當中的事,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李家風雞的口碑做出來。
這次兩千隻風雞上市,相信更多的人吃到李家風雞,心裏就會有了計較。
李家風雞貴,但貴有貴的道理。
“這下太好了,李家風雞有兩千隻,夠我們幾個分的!”
“管家,我們幾家把兩千隻風雞包了,能不能每隻便宜些?”
“是啊。我們都是老主顧了,每迴一來都是大筆的進貨,這次的風雞你們家便宜點。”
幾個大商販眼珠子亂轉,心裏都想要李家降價。
“風雞十隻以上起賣,一兩銀子一隻,童叟無欺。我跟你們幾位交個底,我們家的風雞所剩不多,錯過今日興許就買不到了。”伍餘年並非嚇唬他們,雞棚的公雞數量有限,賣光了就要等到明年去了。
333聞名全國
幾個大商販盯著伍餘年,想從他的表情看出真假,“真的假的?”
“伍管家這樣說話就不厚道了!”
“我聽說你們家與江家的雞棚可養了幾十萬隻雞。”
“幾十萬隻雞怎麽可能一下子賣光?”
“不是幾百萬隻雞嗎,怎麽變成幾十萬隻了?”
“外麵以訛傳訛你們也信?”伍餘年哭笑不得,“幾十萬隻雞,那雞棚得建得跟縣城一樣大才行。我們家、江家隻養了一萬多隻雞,其中一半是母雞,隻有幾千隻是公雞。我們李家用來製作風雞的是肥美的公雞。”
“隻有幾千隻公雞?”
“不會吧,怎麽公雞這麽少?”
“這些村民說瞎話可把我害死了!”
“你們兩家的公雞合起來才幾千隻?”
幾人麵麵相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伍餘年一本正經的道:“我騙你們做什麽,風雞跟蘑菇醬都不多,賣得差不多就不對外賣了。”
這下幾人急了,壓根不再提降價的事,一個個衝上前拉著伍餘年瘋搶。
“哎呀,伍大管家,你可真是個好人,告訴兄弟說了這麽重要的事,給兄弟來六百隻風雞,一隻一兩銀子,兄弟帶了銀票,這就給你。”
“伍大管家,給我來八百隻風雞。”
有個大商販不合時宜的叫道:“我不買風雞,我要買三萬個鬆花皮蛋。”
鬆花皮蛋比風雞出來的早,已經上了國都、南地的各大城府富貴人家的飯桌。
北地的特產少,美食就更少,鬆花皮蛋以新奇美味還有被文人認定的雅致在短短的幾個月名揚大周國。
南地的才子甚至給皮蛋做了詩,不過現在還沒有傳到李家人的耳朵裏。
就連李如意本人都沒想到,前世所會的美食在今世做出來售賣,鬆花皮蛋竟是第一個聞名全國。
這個大商販從南地千裏迢迢來到長平縣李家就是為了買鬆花皮蛋。
眾人扭頭望向這個大商販,借著燈光見他身材矮小瘦幹穿著綢緞也不像富人,非常的其貌不揚,沒想到一下子就要買三萬個皮蛋,那得賣多少天?
伍餘年也有些震驚。
之前來李家的商販買鬆花皮蛋頂多幾千個。
燕王府曾經一次買了兩萬個,但那是堂堂的燕王府,燕王府的交際非常廣,要送禮賞賜的人很多。
這個操著濃鬱南方口音的大商販一開口就是三萬個鬆花皮蛋,這是一筆幾百兩銀子的大買賣。
“我們家的鬆花皮蛋沒有那麽多,具體數量我得問問我家主子。”
“那就勞煩伍管家。”
伍餘年體貼的道:“天氣太冷,你上午再來,我給你話。”
天蒙蒙亮,李家四少年坐著驢車去書院讀書,他們的驢車混在十幾個商販的驢、騾、馬車當中一點不顯眼。
已經成親兩個月的李健安在多了一個丈夫的身份之後,越發的內向沉穩。
他跟書院成了親的同齡學子一樣,重心放在學業上麵,大部分的時光都在讀書,沒有功夫跟新婚妻子花前月下。
李福康、李英華、李敏寒在進入書院後,天天跟師長、學子在一起,迴到家裏有時跟江青雲在一起,氣質起了一定的變化,變得有儒雅有書卷氣。
書院午飯夥食好,李家的早飯、晚飯夥食更好,四個少年的個子又長高了,肩膀也漸漸寬厚起來。
自從李家的買賣添了皮蛋收入增加之後,趙氏不再麵色擔憂,這讓心思細膩的四個少年能夠安心讀書。
不知不覺到了北山書院的大門,高高在上的紅匾上麵用金粉寫著北山書院四個大字,莊重大氣,這是燕王周冰親筆題的字。
這裏是北地無數少年夢寐以求的學府,也是給北地培養一批批人才的地方。
曾幾何時,李家四少年根本不敢想象能成為北山書院的一分子。
一天的學業從早晨開始,李家四少年與同窗一起走進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