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道:“年前太忙,我看過了年再說。”
“娘。我也是這麽想的。”李如意笑的時候,眼角上翹,像隻得意的小狐狸。
趙氏聽到嬰孩啼哭,秀眉微蹙,起身去隔壁臥房,“壞了,我高興的忘記給你弟弟喂奶了。”
李如意也拿著行醫文書離開大廳迴自己臥房,剛才她沒有仔細瞧看燕王府賜的禮物呢。
一對上品玉佩,用的是極好的和田玉,孩兒的巴掌大小,玉上雕有雲紋,顯得高貴典雅。
這樣一對上品玉佩,可以用來當成定情信物,一塊給對方,一塊自留。
一盒珍珠首飾。裝首飾的盒子是雕有小獸圖案的漆盒,高三寸、長半尺,光這漆盒就能值十幾兩銀子。
漆盒裏麵的珍珠首飾共有十件,項鏈、手鏈、釵、簪、步搖各兩件,珍珠為主材,配以黃金、寶石,珍珠都是十分以上的湖珍珠,色澤銀白,形體渾圓,品相極好,最小的手鏈都得價值幾十兩銀子。
十匹綢緞是出自江南的上等綢緞,紅、青、藍、綠、黑各兩匹。
這樣的綢緞在長平縣城都買不著,隻有燕城城府最大的綢緞鋪才有的賣,一匹至少二十兩銀子。
燕王府這迴除去千兩白銀,還給李如意送了價值兩千兩白銀的玉佩、珍珠、綢緞,可見燕王夫妻非常寵愛周莫玄。
“太貴重了。我們家現在這樣的情況不能太高調。”李如意就把禮物都收起來了,珍珠首飾就等逢年過節再戴吧,極品綢緞等以後再做成衣服穿吧,玉佩那就更得等幾年,她的那位還不知道在何方呢。
次日天剛蒙蒙亮,一個高大的身影從李家的籬笆門閃出,順著禮村的村路朝著通往燕城的官道走去。
188敗家孽子
李山胸口熱唿唿的,懷裏揣著二百兩銀票,步伐非常堅定向長平縣城前進。
上次他隻有十幾兩銀子,就買了六畝良田,這迴整整二百兩銀票,他能買六十六畝良田。
他沒想過有朝一日能變成擁有五十畝以上良田的富農。
是的。在燕城擁有五十畝以上良田就是富農,一百畝以上就是小地主,一千畝以上就是中等地主,三千畝以上那就是大地主。
從農民到富農。李山托的是女兒的福。
不過,沒有李山就沒有李如意。總之,這是李家人的大喜事。
“李家列祖列宗保佑,今個我的買地之行一定要順利。”
路上有一些去往長平縣城集市賣東西的外村的村民,隻要是認識李山的,無不熱情似火的跟他打招唿。
“這不是李老爺嗎,這麽早是要去縣城?”
“我去縣城辦點事。”李山還是知道低調的,畢竟身上揣著二百兩銀票呢。
到了縣城,城門剛打開半個時辰,李山順著人流由守門的官兵檢查之後,然後進了縣城。
賣人、賣牲口的地方就有賣地的,李山上次來過,這迴直奔這裏。
他希望能遇到上次那樣一下子賣幾百畝地的賣主,這樣價格能壓得低。
有個專門賣羊、驢子的黑臉漢子朝李山高聲道:“大兄弟,看著你麵熟,是來買大牲口的?”
李山到了這裏,就不藏著掖著,還指望這些人能給提供一些線索呢,直接道:“不是。我是來買地。”
“你買地啊。那我認錯人了。”黑臉漢子有些失望的拍了拍跟前的公驢屁股,不過,仍是好心的道:“昨天有好幾個人賣地,最便宜的一畝地才二兩七分銀子。”
李山驚喜無比,停下腳步,上前來問道:“是良田嗎?”
“當然是良田。劣田可不值錢。”
“哪裏的地?”
“就是縣城城門不遠處的地。”
“這麽便宜?”
“聽說……”黑臉漢子也不避諱,大大咧咧的道:“敵國的皇帝要死了,那個太子放話隻要他登基,就發兵從北邊打過來,一直打到燕城。這不,燕城的地就不值錢了,有錢人都去南方了,他們把地賣的很賤。”
一個賣大牲口的人竟然能知道敵國這樣機密的大事?
其實這個流言已經傳了好幾年了,李山前年在燕城砌城牆時就聽說過了,去年、今年砌城牆又聽說了,前前後後都聽了十幾迴了。
流言就是從前些年燕城砌城牆開始傳起來的,而且每到過年就傳得很兇,現在禮村的人都聽說。
隻是大家都不把這個流言當迴事,因為敵國的皇帝還活得好好的。
“這樣啊。”李山真是哭笑不得。他壓根不信會打仗,仍是向黑臉漢子道謝。
黑臉大漢用商量的口氣跟李山道:“我說大兄弟,你要是買地,真打起仗來,地沒有蹄子又走不了,還不如買我的羊、驢子,你看羊、驢子都生著四個蹄子,你走到哪裏都能帶上它們。”
李山婉拒道:“你的羊、驢子都很好,不過,我家已經有了三頭驢子、兩頭羊、兩隻狗。”心道:還有四個仆人,這麽多張嘴,每天要吃很多的糧食,我要是再買羊、驢子,又得添丁,消耗的糧食更加多,這可絕對不行。
“大兄弟,我一直在這裏賣大牲口,迴頭你想買大牲口就來找我,我給你算便宜些。”黑臉大漢苦笑著目送李山離開。
兩個時辰之後,李山跟著一個穿著黑衣孝服的青年去縣城衙門辦理過戶地契手續。
地剛才已經出縣城瞧過了,就在長平縣城外麵,離上次他買的六畝地不遠。
地契的主人是燕城大戶人家的老太爺,已在前幾日病逝。
名下的幾千畝地成為遺產留給幾個兒子。
穿黑衣孝服的青年就是老太爺的管家。
青年叫趙冬泉,是老太爺在冬天在一口溫泉邊撿的孤兒。
“娘。我也是這麽想的。”李如意笑的時候,眼角上翹,像隻得意的小狐狸。
趙氏聽到嬰孩啼哭,秀眉微蹙,起身去隔壁臥房,“壞了,我高興的忘記給你弟弟喂奶了。”
李如意也拿著行醫文書離開大廳迴自己臥房,剛才她沒有仔細瞧看燕王府賜的禮物呢。
一對上品玉佩,用的是極好的和田玉,孩兒的巴掌大小,玉上雕有雲紋,顯得高貴典雅。
這樣一對上品玉佩,可以用來當成定情信物,一塊給對方,一塊自留。
一盒珍珠首飾。裝首飾的盒子是雕有小獸圖案的漆盒,高三寸、長半尺,光這漆盒就能值十幾兩銀子。
漆盒裏麵的珍珠首飾共有十件,項鏈、手鏈、釵、簪、步搖各兩件,珍珠為主材,配以黃金、寶石,珍珠都是十分以上的湖珍珠,色澤銀白,形體渾圓,品相極好,最小的手鏈都得價值幾十兩銀子。
十匹綢緞是出自江南的上等綢緞,紅、青、藍、綠、黑各兩匹。
這樣的綢緞在長平縣城都買不著,隻有燕城城府最大的綢緞鋪才有的賣,一匹至少二十兩銀子。
燕王府這迴除去千兩白銀,還給李如意送了價值兩千兩白銀的玉佩、珍珠、綢緞,可見燕王夫妻非常寵愛周莫玄。
“太貴重了。我們家現在這樣的情況不能太高調。”李如意就把禮物都收起來了,珍珠首飾就等逢年過節再戴吧,極品綢緞等以後再做成衣服穿吧,玉佩那就更得等幾年,她的那位還不知道在何方呢。
次日天剛蒙蒙亮,一個高大的身影從李家的籬笆門閃出,順著禮村的村路朝著通往燕城的官道走去。
188敗家孽子
李山胸口熱唿唿的,懷裏揣著二百兩銀票,步伐非常堅定向長平縣城前進。
上次他隻有十幾兩銀子,就買了六畝良田,這迴整整二百兩銀票,他能買六十六畝良田。
他沒想過有朝一日能變成擁有五十畝以上良田的富農。
是的。在燕城擁有五十畝以上良田就是富農,一百畝以上就是小地主,一千畝以上就是中等地主,三千畝以上那就是大地主。
從農民到富農。李山托的是女兒的福。
不過,沒有李山就沒有李如意。總之,這是李家人的大喜事。
“李家列祖列宗保佑,今個我的買地之行一定要順利。”
路上有一些去往長平縣城集市賣東西的外村的村民,隻要是認識李山的,無不熱情似火的跟他打招唿。
“這不是李老爺嗎,這麽早是要去縣城?”
“我去縣城辦點事。”李山還是知道低調的,畢竟身上揣著二百兩銀票呢。
到了縣城,城門剛打開半個時辰,李山順著人流由守門的官兵檢查之後,然後進了縣城。
賣人、賣牲口的地方就有賣地的,李山上次來過,這迴直奔這裏。
他希望能遇到上次那樣一下子賣幾百畝地的賣主,這樣價格能壓得低。
有個專門賣羊、驢子的黑臉漢子朝李山高聲道:“大兄弟,看著你麵熟,是來買大牲口的?”
李山到了這裏,就不藏著掖著,還指望這些人能給提供一些線索呢,直接道:“不是。我是來買地。”
“你買地啊。那我認錯人了。”黑臉漢子有些失望的拍了拍跟前的公驢屁股,不過,仍是好心的道:“昨天有好幾個人賣地,最便宜的一畝地才二兩七分銀子。”
李山驚喜無比,停下腳步,上前來問道:“是良田嗎?”
“當然是良田。劣田可不值錢。”
“哪裏的地?”
“就是縣城城門不遠處的地。”
“這麽便宜?”
“聽說……”黑臉漢子也不避諱,大大咧咧的道:“敵國的皇帝要死了,那個太子放話隻要他登基,就發兵從北邊打過來,一直打到燕城。這不,燕城的地就不值錢了,有錢人都去南方了,他們把地賣的很賤。”
一個賣大牲口的人竟然能知道敵國這樣機密的大事?
其實這個流言已經傳了好幾年了,李山前年在燕城砌城牆時就聽說過了,去年、今年砌城牆又聽說了,前前後後都聽了十幾迴了。
流言就是從前些年燕城砌城牆開始傳起來的,而且每到過年就傳得很兇,現在禮村的人都聽說。
隻是大家都不把這個流言當迴事,因為敵國的皇帝還活得好好的。
“這樣啊。”李山真是哭笑不得。他壓根不信會打仗,仍是向黑臉漢子道謝。
黑臉大漢用商量的口氣跟李山道:“我說大兄弟,你要是買地,真打起仗來,地沒有蹄子又走不了,還不如買我的羊、驢子,你看羊、驢子都生著四個蹄子,你走到哪裏都能帶上它們。”
李山婉拒道:“你的羊、驢子都很好,不過,我家已經有了三頭驢子、兩頭羊、兩隻狗。”心道:還有四個仆人,這麽多張嘴,每天要吃很多的糧食,我要是再買羊、驢子,又得添丁,消耗的糧食更加多,這可絕對不行。
“大兄弟,我一直在這裏賣大牲口,迴頭你想買大牲口就來找我,我給你算便宜些。”黑臉大漢苦笑著目送李山離開。
兩個時辰之後,李山跟著一個穿著黑衣孝服的青年去縣城衙門辦理過戶地契手續。
地剛才已經出縣城瞧過了,就在長平縣城外麵,離上次他買的六畝地不遠。
地契的主人是燕城大戶人家的老太爺,已在前幾日病逝。
名下的幾千畝地成為遺產留給幾個兒子。
穿黑衣孝服的青年就是老太爺的管家。
青年叫趙冬泉,是老太爺在冬天在一口溫泉邊撿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