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傳來兩個小家夥的叫聲,“姨,你等著,我們很快的。”“姨,你好久沒來我們家了。”


    趙氏拉著馬氏去了堂屋,“這些天我們家裏做買賣,幾個孩子忙的腳不離地,我廚藝不好想幫忙都幫不上,就在家裏呆著,好歹能讓他們有個主心骨。”


    “這個我聽五狗子說了。”馬氏停頓一下,感激道:“你們家如意真是好的,教五狗子識草藥挖草藥。”家裏已經吃了好幾頓的涼拌馬齒莧、苦菜等,以前這個時節愛上火嘴巴裏生口瘡,現在都不生了。


    “如意那是鬧著玩的。不過,五狗子認識些草藥,有幾個治小病的藥方傍身也好。”


    馬氏語氣裏充滿了羨慕與感慨,“五狗子要是能有如意的一成本事就好了。”她是知道李家賣的餅是李如意做出來的。


    許家的孩子動作很麻利,七歲的六狗子、五歲的七狗子每人雙手抱著一捆蔥,從後院走至,把蔥放在了李健安的腳下。


    六狗子仰著流鼻涕髒兮兮的小臉,問道:“哥,夠不夠?”


    李健安笑道:“這有三、四斤,足夠用幾天了。”拉著六狗子、七狗子去許家廚房水缸,給他們倆洗臉。每迴來許家,這是必做的事情。


    馬氏不像趙氏愛收拾幹淨,許家從裏到外都髒,許家人從大到小都不幹淨。


    李健安帶著兩個洗得幹幹淨淨的小孩子出來,馬氏把剛才從臥房裏上鎖櫃子裏麵取出來的一把炒花生塞進他的手裏。


    趙氏見瘦的臘黃色小臉沒有一點肉的六狗子、七狗子眼巴巴的望著李健安手裏的花生,“馬姐,炒花生你留給你兒女吃。”


    李健安臉微紅,“姨,我都多大了,還吃零嘴呢。”


    馬氏毫不在意的道:“他們都是餓死鬼投胎,給他們吃多少都吃不夠。”


    趙氏沒花一個銅錢得了一捆蔥,迴到家裏就跟李如意道:“你馬姨死活不收蔥錢,這可如何是好?”


    之前趙氏沒有從許家收白麵、雞蛋,就是怕馬氏不收銀錢。瞧瞧,這麽多蔥要是放到冬天,一斤能賣兩個銅錢,四斤就是八個銅錢。


    “馬姨還給我一把炒花生。”李健安有些感慨道:“馬姨家一點都不富裕,對咱們家總是這麽大方。”


    “富人不見得大方,窮人不見得小氣。”李如意說出這句話,問道:“咱們家要蓋房,得管人兩頓飯,要不給馬姨銀錢,讓人去她們家吃飯?”


    趙氏苦笑道:“你馬姨的廚藝還不如我。”


    “蒸黑麵饅頭、煮雞蛋、青菜玉米麵粥總能做好吧?”


    趙氏露出笑容,“那能。是個人就能。”


    李如意接著緩緩道:“我都想好了,給幹活的人每頓吃四個黑麵饅頭、一個煮雞蛋、一碗青菜玉米麵糊糊。”


    李健安驚詫道:“那每人每天可就是兩個煮雞蛋了!”


    李如意道:“讓他們吃了雞蛋就好好給咱們家幹活。”


    李英華從廚房裏麵探出腦袋,問道:“娘,我們家什麽時候開始修建房子?”


    趙氏的目光在長子與寶貝女兒身上打轉,再一次問道:“這麽大的事真不等你爹迴來辦了?”


    31修房打搖井


    下午,趙氏就派李健安去把豐氏請到家裏說了要修建房子的事,最後道:“你家認識的人多,材料什麽的你家幫我家買,我家絕對信任你家。修建房子的人工也你家幫我找,我家給每人一天九個銅錢、包兩頓飯。”


    豐氏心裏無比的震驚歡喜,連忙道:“我說妹妹,你找我可就找對了。你放心,最多半個月,肯定給你把房子修建的堅固結實。”


    趙氏又把馬氏請來,把給建房短工的飯全部包給馬氏,當場付了馬氏二百個銅錢。


    大熱天,王海滿頭大汗的從外村收了白麵、雞蛋迴來,一進家門聽豐氏說了李家要修建房子的事,驚得半天合不攏嘴,緩過勁來定定瞧著豐氏問道:“賣餅這麽賺銀錢?”


    豐氏低聲道:“趙氏悄悄跟我說,賣餅賺不了多少,都是辛苦銀錢,這蓋房的銀錢是貴人賞的。她們家怕錢多亂花掉,幹脆修建房子。”


    王海想到昨天晚上去李家,堂屋四個角落都瀝瀝啦啦的漏著雨,房子落敗的不行了,再不修建可就出大事,點了點頭道:“趙氏做的對。”


    豐氏問道:“鍋裏有我熬的菊花茶,你喝不喝?”


    “菊花茶?”王海知道家裏有茶,那也是去年的茶葉,就是最普通的磚茶,把碎茶葉烘幹合成磚塊形狀,一兩需三個銅錢,用來款待有身份的客人,可沒聽說過菊花茶。


    豐氏有些得意的解釋道:“李家給的菊花茶,山裏的菊花曬幹,用開水衝泡喝,能解暑還能明目。”


    王海喝了一大碗溫熱的帶有淡淡花香的菊花茶,覺得身體的燥熱都少了些,就出門去找族人買建房材料。


    不到半日,李家要修建房的事就在禮村傳遍了。


    “鎮裏建房一天八個銅錢,還不管飯呢。李家建房給人每天九個銅錢還管兩頓飯。”


    “趙氏真是膽大,李山不在家,她一個婦人就敢修建房子!”


    “我家那口子已經去裏正家裏報名給李家修建房子。”


    “李家發達了,做吃食買賣才幾天,就有銀錢修建房子!”


    一群人在村口的榆樹下談天,人人都在說李家修建房子的事。


    “金雞鎮的劉大人昨個今個兩迴到李家,聽說貴人愛吃李家的餅,特意買了八百張。”


    “誰說的八百張,明明是一千張。”


    “什麽一千張,明明是五千張,不然李家哪來的銀錢一夜之間就能修建房子!”


    “李家的餅是什麽做的,就那麽好吃,連貴人都要買五千張吃吃?”


    這些村人越說越玄乎,明明是八百張餅,不到一會兒功夫就傳成五千張,也不想一想,五千張餅得烙多長時間,李家就一個灶眼,一個晚上時間能烙得出來嗎。


    王海辦事效益很高,到了晚上就把材料的單子、打工的人名單子都列出來了,讓豐氏母子三人拿著去了李家。


    豐氏把一張寫滿字的黃紙交給趙氏,笑眯眯道:“修建房子的材料八兩三分銀錢足夠了,打工的十二人,就算半個月的活,再加上飯錢,二兩銀錢也夠了。我家老頭說,全部下來十一兩銀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香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香憶並收藏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