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安從村外的菜地迴來,聽到堂屋裏傳來家人的笑聲,有些急迫的推門進去,問道:“咱們的買賣如何?”


    李福康見長兄滿頭大汗,看樣子剛才在菜地沒少賣力氣,起身道:“自是很好。妹妹做的雞蛋灌餅,鎮裏的人都沒有吃過,吃了之後都誇讚。”


    李健安心裏鬆了一口氣,又問道:“賣餛飩的老爺爺會不會跟著咱們家賣雞蛋灌餅?”


    “他啊。”李敏寒笑得有些幸災樂禍,“今個都沒出餛飩攤子。”


    李健安噗嗤笑出聲來,“昨天下大雨,他出攤子,今個天晴卻不出了。這個老爺爺真是有些奇怪。”


    “估計是昨個淋著雨,身子不舒服,今個就沒能出攤。”李如意想了想,問道:“二哥、四哥,老爺爺沒有出攤子,你們的餅怎麽賣了這麽久?”


    李福康、李敏寒相視對望,還是前者開口道:“妹妹,我們聽說鎮裏的麵館從昨個下午開始賣蔥花餅了。”


    趙氏的心又提了起來,鎮裏的麵館開的年頭比老頭的餛飩攤還要久,沒想到他們看到蔥花餅好賣賺銀錢,竟是也跟著賣起來。


    李健安的眉頭緊蹙,“怎麽都來學咱們家。”


    李如意雲淡風輕的道:“無妨。有競爭才有進步。今個我們家弄出了雞蛋灌餅,看看麵館多久能弄出來。”


    趙氏望著小小的寶貝女兒,擔憂的問道:“萬一明個麵館就弄出雞蛋灌餅了呢?”


    李如意自信的笑道:“雞蛋灌餅的做法比蔥花餅的難,還有想烙出雞蛋灌餅得有一定的技巧,麵館的人不可能那麽快偷師。沒事,我會的麵食多著呢。不怕。”


    李福康安慰道:“娘,你不要操心了。我們兄妹的買賣肯定不會被麵館擠掉。”


    “下午的白麵還沒有著落呢。”李如意數出九十個銅錢,環視三個哥哥,“你們去裏正家買白麵,順便問問有沒有雞蛋,要是有的話,十一個銅錢兩斤就買,破蛋三個算一個銅錢。”


    趙氏眼睛一亮,“王海家養了許多雞,肯定有雞蛋。如意說的這個價錢比鎮裏收雞蛋的高,王海家肯定願意賣給我們家。”


    這是李家第一次去王海家買白麵。李健安幹脆帶著兩個弟弟一起去,路過許家,還把聽四狗子訴苦的李英華也叫上。


    四兄弟一起去了王海家。


    豐氏一直在留意李家的動靜,剛才聽親生的女兒王燕說李福康、李敏寒從鎮裏迴來了,就等著李家來人買白麵呢。


    李家倒是麻利,這麽快就來了,一來還是四個少年。


    李健安是長子,就由他出麵跟豐氏說話。


    雙方迫切希望交易成功,都十分的有誠意。


    豐氏想著跟李家長久的做買賣,壓根沒有扣稱的心思,稱給的高高的。


    很快,四兄弟就把三十斤白麵買到手並付了七十五個銅錢。


    豐氏又聽李健安說要買雞蛋,笑意更濃,“我家的雞蛋新鮮還好吃,賣到鎮裏是一斤四個銅錢,隻是鎮裏收的量很大,一次收二十斤。你們家要的量小,我就賣你們家九個銅錢兩斤。怎麽樣?”


    李健安心裏暗喜,“好。嬸子家要是有新鮮的破蛋,我們家也收,三個一個銅錢。”


    豐氏微笑道“破蛋正好有兩個,這樣吧,這次你們就拿走,等下次再有一個破蛋,你們給我一個銅錢。”


    李家兄弟從王海家裏買了白麵、雞蛋走了。


    豐氏一下子得了八十四個銅錢,跟誰說話都透著喜意。


    王燕等著兩個前來打探嫂子走後,特意問道:“娘,李家明天還來咱們家買麵買雞蛋嗎?”


    “瞧我這腦子,竟是忘了問這事。”豐氏輕輕拍了拍腦門。


    王燕提醒道:“要是他們天天能來買,一個月就是二兩多銀子,都夠交弟弟一年束脩費。”二兩多銀子拋開成本,利潤不少,總之比直接賣給鎮裏合算太多。


    20氣說分家


    豐氏給王海生了一兒一女。


    女兒王燕今年十四歲,容貌體型都隨了豐氏,十分普通,不過十分聰明,繡技在禮村同齡女子當中是最好的。


    兒子王誌高今年十二歲,身材高大,容貌周正,如今在鎮裏的學堂讀書。


    豐氏的希望都放在了王誌高的身上,家裏省吃儉用供王誌高讀書。


    王海的長子王立冬、王春分鬧了許多次分家,王海被鬧得煩了有些鬆動,豐氏卻因為要供王誌高讀書,怕一分家銀錢不夠用,死活不同意。


    這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個屋簷下麵,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煩也煩死了。


    王誌高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能靜下心來讀書,不止一次跟王燕說過同意分家,也跟豐氏說過。


    豐氏要是手裏有銀錢,自是願意分家,可是手裏沒有多少,又擔心王海歲數大了,萬一去世了,她與兒女連個靠的都沒有。


    豐氏低聲道:“我們家的白麵隻夠賣一個多月,雞蛋的話,到了冬天,雞下的蛋會減少。”


    王燕輕聲道:“你可以勸說爹從外村收白麵、雞蛋。”


    豐氏問道:“我們從外麵收白麵雞蛋,再賣給李家?”


    “對。這樣也能賺些銀錢。”王燕俯在豐氏耳邊道:“李家跟許家關係最好,可是卻第一個買咱們家的麵、雞蛋,還不是看在爹是裏正的麵上嗎?”


    豐氏點點頭。


    當年,她設計了王海嫁給他,名聲上麵有損,趙氏骨子裏清高,多少有點瞧不起,就疏遠她了。


    不然,趙氏與她的關係是最好的。


    “爹現在是裏正,跟各村的裏正都熟,去各村收白麵、雞蛋,也很便利。”王燕特意道:“我們家掙的是跑腿銀錢,不怕被人說道。”


    “容我好好想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香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香憶並收藏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