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算是看清了沃洛吉斯五世的心思,可是他卻沒有半點辦法。
畢竟,作為安息帝國的皇帝,他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帝都,這個亦是人之常情。在眼下,他亦沒有辦法強行要求沃洛吉斯五世放棄帝都,隨他的大軍撤迴到幼發拉底河的西岸布防。
說到底,現在沃洛吉斯五世的安息帝國雖然已經是丟失了絕大部份的國土,可是他手上依然還掌握著百萬大軍的軍權。對於將來他們要抵抗來勢洶洶的漢軍來說,這百萬大軍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現在的安息帝國的情況也盡管是壞到不可能再壞的地步了。可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希望,安息帝國方麵能夠盡可能的發揮出作用。
最起碼,如果這一次帝國聯軍能夠阻擊於漢軍於底格裏斯河岸,那麽就是他們的最大勝利,就不會直接威脅到他們羅馬帝國的本土。
所以,沒有辦法,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隻能在無奈之下,決定讓帝國聯軍就在底格裏斯河西岸布防。
但是,如此倉促布防,他卻沒有太大的信心可以阻擊得住漢軍的攻擊。他覺得還應該要有第二手準備。事實上,麵對如此強大的大漢帝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無論是怎麽樣都是沒有太大的信心的。
如此,他根本就沒有再跟沃洛吉斯五世商量,派出快馬,將現在的情況,向羅馬帝國方麵進行了匯報。特別向羅馬帝國皇帝提出,他對於在底格裏斯河抵敵漢軍的事沒有太大的信心的事實。所以,得要盡快構建第二道防線。他請羅馬帝國方麵,及時召集更多的帝國軍馬,火速開到幼發拉底河西岸布置防線,盡快將安息帝國西北方麵的防線連成一線。
而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明言,一旦漢軍的攻勢太過猛烈,他或者會裹挾著沃洛吉斯五世及他的軍馬,放棄安息帝國帝都將軍馬撤迴到幼發拉底河西岸。盡可能的為羅馬帝國保存下更多的力量。
事到如今,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隱隱知道,他的羅馬帝國方麵肯定得要跟漢軍有一場大決戰。隻是,現在決戰的時機還沒有來臨。又或者說,決戰的主動權似乎並不在他們羅馬帝國方麵。
這些事卻是他們掌控不了的。
如果可以的話,他更希望現在就殺過底格裏斯河東岸去。可是,他們卻沒有這樣的條件。尤其是親眼見識到了漢軍的厲害之後,他也並不認為殺過河去是一件對他們帝國聯軍有利的事。一個不好,他們就會麵臨全軍覆滅的下場。
如果他們現在的軍馬有什麽的損失,那麽就更加不要談將來了。
所以,他現在也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真正決戰,還得要等羅馬帝國方麵準備好了,又或者是大漢帝國逼得他們不得不戰了,這才會打得起來。
而現在,他除了盡可能的為帝國聯軍方麵保存更多的實力,就是盡可能的拖延一點跟漢軍決戰的時間,讓帝國聯軍方麵盡快的組建更多的軍馬前來。
這一戰,他知道必然是曠世的一戰,將會決定這個世界誰屬的一戰。
可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漢軍能給機會他們著手準備嗎?
很明顯,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漢軍西征,打到了現在,這個大勢已成。整體的布局已經完成了。
帝國聯軍支援安息帝國帝都的消息,很快就傳迴到了拉伊聖地阿莫勒。直接送到了劉易的手上。
劉易看到了這個情報之後,卻沒有惱怒印度軍團遭受到帝國聯軍的攻擊而不得不退迴到底格裏斯河的東岸。相反,劉易卻有點高興。
因為劉易覺得,這才是西方帝國方麵應該有的反應。一個在曆史同期,可以說是並不弱於同期大漢的羅馬帝國,如果他們真的任由漢軍一路攻殺到他們的領土,自始至終都沒有一點像樣的抵抗,那才真的是怪事。
何況,劉易始終都認為,與其像打安息帝國方麵,滿世界的去攻打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勢力力量,還不如一次過解決了羅馬帝國的問題。
有時候,不同地區的帝國,或者說是不同的部族人種。又或者是不同的文明種族,所要采取的策略應該是不同的。
對待貴霜帝國,對待安息帝國,以及對待羅馬帝國,甚至是將來對待整個西歐地區的民族。這個政策是有所不同,有著不少的分別的。
這麽說吧,南洋地區,印緬地區,這些地區的民族,他們都是亞裔民族,在膚色上都可以算是黃色人種。所以,對待這些地區的民族,大漢可以采取一些更懷揉的政策來統治他們。盡可能的使他們漢化。
待將來,這些地區的人徹底漢化之後,盡管他們在相貌特征上跟真正的漢人多少都還有分別。可是,卻不會影響到他們對大漢的歸屬感。
而安息帝國方麵,這個算是中亞地區了,事實上他們依然是屬於亞裔的民族。隻可惜,他們遭受到西方的民族入侵太甚,已經從他們的人種基因上改變了他們。所以,將來他們無論怎麽樣,都不太可能變得成真正的漢人。
哪怕對大漢有歸屬感,可是這種歸屬感,也不太可能會讓他們將大漢當成是他們自己的國度。
但是,從整體上來說,他們的帝國民眾,當中還是有很大一部份民眾還依然是黃色人種的人。所以,隻要大漢能夠對他們保持一種強大的統治力,那麽他們最終還是會跟漢人融為一體的。
當然,這些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確保大漢的強盛,要保持對這些地區的長久性的有效統治力。
換句話來說,大漢對待南洋地區的人,是可以完全吸納,讓他們最終成為真正的漢人。而對待印緬地區的人,就得要看情況,可以通過一些強迫性的政策,讓他們強行跟漢人融合。
而對安息帝國等中亞地區的民眾,大漢就得要保持著一種較高度的警惕,在盡可能的漢化他們的同時,也要在軍事上對他們形成一定的威壓,要讓他們老老實實,安份守己。
那麽,將來對整個西方帝國,也就是西方的白色人種。
這個,卻是不太可能真正的漢化了。
因為人的膚色,就已經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真正的成為漢人。
哪怕那些白色人種,最後能夠漢化,但也隻會是文化上的漢化,卻絕對不可能是根源上的漢化。
所以,對待這些民族,大漢就必須要永久性對他們保持著一種高度的警惕。
將來,或者也一樣可以將他們治理得很好,讓他們能夠過上相對文明富裕的生活。可是,在一些政治權力方麵,他們西方的民族,是不能夠享有的。尤其是軍事力量上,他們是不能夠有屬於他們自主的軍事力量的。
對待西方帝國,能讓他們擁有一定的個人人身自由,但是,他們將來的發展。又或者說他們的民族,在將來的人類社會上的價值。將會是向著一種經濟發展的方向發展的。他們可以在文化、科技、工業或是一般的生產上麵有著很大的建樹。但是,他們將會完全處於大漢帝國的高度統治控製當中。不會有政治話語權,更不會有軍事話語權。
這個,就是劉易對西方白色人種的民族定下來的基調。
而要做到對西歐的絕對統治控製。那麽就必須要對他們進行最大的打擊。要一舉打擊掉他們西方帝國人的那種天生的優越感。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漢,要以一種絕對的征服者的姿態,君臨西方,打掉他們的那種傲氣,要讓他們永遠對大漢臣服。
這一點,劉易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事實上,後世兩千來年之後。又或者說一直來都是如此吧。
白色人種,似乎對別的膚色的民族,總會帶著一種仿似他們天生下來就有的優越感。
別看後世的時候,華夏掘起,成了世界強國之一。可是,卻很難從根本上改變這樣的一個狀況。那就是西方人,對漢人,甚至是整個亞裔的人種,都會帶著一定的岐視偏見。尤其是針對黑人更甚。
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普遍現象。
別說華人到別的西方國度了,就說那些西方人來到華夏,都是一種趾高氣揚的姿態。還真的不知道誰給他們的優越感。
自然,這個也跟漢人被滿人奴役了數百年有關。使得漢人骨子裏,似乎總會有一種崇洋媚外的潛意識心態。
這個,也跟一些國情有關,因為,哪怕是那時候的官府,特麽的一聽到外賓的這兩個字,就特麽的如哈巴狗一般的去捧著,生怕洋大人不高興。
事實上,有漢人還沒有被滿人奴役之前,那些洋人,在漢人的眼中,都是一些可笑的夷蠻化外之人。漢人在他們的麵前,那絕對是一種主人的心態看著一些奴才的態度。
劉易很痛恨後世的這一點。所以,他要從現在開始,就從根子上打掉西方人的那種骨子裏的傲慢,打掉他們的那種可惱的天生優越感。
劉易要讓他們,從此隻能成為漢人的一個附屬民族。
他們西方帝國,不是以文明自居,不是以體形要比漢人強壯為傲,看不起別的膚色的民族人麽?
那好,現在就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集結更多的軍馬,然後,漢軍一次性打掉他們所有的軍事力量。如此,讓他們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有一個更沉重的打擊。劉易要由此打下一個,讓他們西方帝國永遠都不能翻身的基礎,讓他們永遠都畏懼漢人。
對,就是畏懼。
既然因為膚色的問題,西方白種人不可能會對大漢產生真正的歸屬感,不可能真正的徹底漢化。那麽大漢就要讓他們永遠對漢人畏懼,並由此永遠臣服於大漢的統治。
有時候,劉易覺得,自己能夠穿越迴到這個三國時代真的太好了。因為,在這個時期,世界上還沒有後世的那麽多的製約,隻要自己的大漢夠強,那麽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征服這個世界。
不似後世,如北美,他們不停的對世界各地發動戰爭,可是,強如他們,卻不能公然的直接侵戰他國,每一次戰爭,都還得要假惺惺的找一些借口才能發動。要不然,就言不正名不順,會遭受到國際上的反對抗議。
又如華夏,在北美的挑唆之下,周邊的一些小國,總是不停的挑畔著自己。但是卻礙於種種原因,總不能真正的出兵滅了他們。
雖說,那些小國的挑畔,並不能影響到華夏的發展,他們就如一些跳梁小醜,奈何不了華夏。可是,這些終究是一些讓人感到惡心的事,總會讓人感到憋著一肚子氣,心裏不痛快。
當然,這裏麵,的確還有著許多因素製約著的原因。畢竟,在後世,華夏雖為強國之一,可是卻也沒有強大到可以無視世界那些強國的時候。
但現在卻不一樣。現在,大漢強盛,哪個帝國不服?哪個民族不服?丫的咱就打到你服。
並且,這個也不是打了就算,咱還得要奴役他們。
劉易覺得,現在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年代。
底格裏斯河有著百多萬的印度軍團以及一部份的漢軍,足可以牽製住開到了安息帝國帝都的西方帝國聯軍。
從他們不敢渡河攻擊這一點上,亦可以看得出西方帝國聯軍的底氣不足。
所以,這個也就給了機會大漢,讓大漢馬上調動大軍前來,跟他們打一場大決戰,一戰定江山的機會。
另外,劉易也不想在西方拖延太久了。這不僅僅是劉易感到不太耐煩,就是下麵的軍馬也都感到有些不耐了。
現在的漢軍,明明有實力可以滅了那些西方帝國,這特麽的還有必要為了能夠更好的統治他們而放緩進攻的步伐麽?
用許多漢人的話來說。特麽的,他們西方人的死活跟我們漢人何幹?咱們前來統治他們,給予他們更好的活路,這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優渥了,還想咱們像對待大爺一般的對待他們?
不管那麽多,咱們先打敗他們再談其他。
劉易深以為然,覺得軍中的這些流言,也是這麽的一個道理。
畢竟,作為安息帝國的皇帝,他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帝都,這個亦是人之常情。在眼下,他亦沒有辦法強行要求沃洛吉斯五世放棄帝都,隨他的大軍撤迴到幼發拉底河的西岸布防。
說到底,現在沃洛吉斯五世的安息帝國雖然已經是丟失了絕大部份的國土,可是他手上依然還掌握著百萬大軍的軍權。對於將來他們要抵抗來勢洶洶的漢軍來說,這百萬大軍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現在的安息帝國的情況也盡管是壞到不可能再壞的地步了。可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希望,安息帝國方麵能夠盡可能的發揮出作用。
最起碼,如果這一次帝國聯軍能夠阻擊於漢軍於底格裏斯河岸,那麽就是他們的最大勝利,就不會直接威脅到他們羅馬帝國的本土。
所以,沒有辦法,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隻能在無奈之下,決定讓帝國聯軍就在底格裏斯河西岸布防。
但是,如此倉促布防,他卻沒有太大的信心可以阻擊得住漢軍的攻擊。他覺得還應該要有第二手準備。事實上,麵對如此強大的大漢帝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無論是怎麽樣都是沒有太大的信心的。
如此,他根本就沒有再跟沃洛吉斯五世商量,派出快馬,將現在的情況,向羅馬帝國方麵進行了匯報。特別向羅馬帝國皇帝提出,他對於在底格裏斯河抵敵漢軍的事沒有太大的信心的事實。所以,得要盡快構建第二道防線。他請羅馬帝國方麵,及時召集更多的帝國軍馬,火速開到幼發拉底河西岸布置防線,盡快將安息帝國西北方麵的防線連成一線。
而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明言,一旦漢軍的攻勢太過猛烈,他或者會裹挾著沃洛吉斯五世及他的軍馬,放棄安息帝國帝都將軍馬撤迴到幼發拉底河西岸。盡可能的為羅馬帝國保存下更多的力量。
事到如今,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隱隱知道,他的羅馬帝國方麵肯定得要跟漢軍有一場大決戰。隻是,現在決戰的時機還沒有來臨。又或者說,決戰的主動權似乎並不在他們羅馬帝國方麵。
這些事卻是他們掌控不了的。
如果可以的話,他更希望現在就殺過底格裏斯河東岸去。可是,他們卻沒有這樣的條件。尤其是親眼見識到了漢軍的厲害之後,他也並不認為殺過河去是一件對他們帝國聯軍有利的事。一個不好,他們就會麵臨全軍覆滅的下場。
如果他們現在的軍馬有什麽的損失,那麽就更加不要談將來了。
所以,他現在也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真正決戰,還得要等羅馬帝國方麵準備好了,又或者是大漢帝國逼得他們不得不戰了,這才會打得起來。
而現在,他除了盡可能的為帝國聯軍方麵保存更多的實力,就是盡可能的拖延一點跟漢軍決戰的時間,讓帝國聯軍方麵盡快的組建更多的軍馬前來。
這一戰,他知道必然是曠世的一戰,將會決定這個世界誰屬的一戰。
可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漢軍能給機會他們著手準備嗎?
很明顯,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漢軍西征,打到了現在,這個大勢已成。整體的布局已經完成了。
帝國聯軍支援安息帝國帝都的消息,很快就傳迴到了拉伊聖地阿莫勒。直接送到了劉易的手上。
劉易看到了這個情報之後,卻沒有惱怒印度軍團遭受到帝國聯軍的攻擊而不得不退迴到底格裏斯河的東岸。相反,劉易卻有點高興。
因為劉易覺得,這才是西方帝國方麵應該有的反應。一個在曆史同期,可以說是並不弱於同期大漢的羅馬帝國,如果他們真的任由漢軍一路攻殺到他們的領土,自始至終都沒有一點像樣的抵抗,那才真的是怪事。
何況,劉易始終都認為,與其像打安息帝國方麵,滿世界的去攻打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勢力力量,還不如一次過解決了羅馬帝國的問題。
有時候,不同地區的帝國,或者說是不同的部族人種。又或者是不同的文明種族,所要采取的策略應該是不同的。
對待貴霜帝國,對待安息帝國,以及對待羅馬帝國,甚至是將來對待整個西歐地區的民族。這個政策是有所不同,有著不少的分別的。
這麽說吧,南洋地區,印緬地區,這些地區的民族,他們都是亞裔民族,在膚色上都可以算是黃色人種。所以,對待這些地區的民族,大漢可以采取一些更懷揉的政策來統治他們。盡可能的使他們漢化。
待將來,這些地區的人徹底漢化之後,盡管他們在相貌特征上跟真正的漢人多少都還有分別。可是,卻不會影響到他們對大漢的歸屬感。
而安息帝國方麵,這個算是中亞地區了,事實上他們依然是屬於亞裔的民族。隻可惜,他們遭受到西方的民族入侵太甚,已經從他們的人種基因上改變了他們。所以,將來他們無論怎麽樣,都不太可能變得成真正的漢人。
哪怕對大漢有歸屬感,可是這種歸屬感,也不太可能會讓他們將大漢當成是他們自己的國度。
但是,從整體上來說,他們的帝國民眾,當中還是有很大一部份民眾還依然是黃色人種的人。所以,隻要大漢能夠對他們保持一種強大的統治力,那麽他們最終還是會跟漢人融為一體的。
當然,這些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確保大漢的強盛,要保持對這些地區的長久性的有效統治力。
換句話來說,大漢對待南洋地區的人,是可以完全吸納,讓他們最終成為真正的漢人。而對待印緬地區的人,就得要看情況,可以通過一些強迫性的政策,讓他們強行跟漢人融合。
而對安息帝國等中亞地區的民眾,大漢就得要保持著一種較高度的警惕,在盡可能的漢化他們的同時,也要在軍事上對他們形成一定的威壓,要讓他們老老實實,安份守己。
那麽,將來對整個西方帝國,也就是西方的白色人種。
這個,卻是不太可能真正的漢化了。
因為人的膚色,就已經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真正的成為漢人。
哪怕那些白色人種,最後能夠漢化,但也隻會是文化上的漢化,卻絕對不可能是根源上的漢化。
所以,對待這些民族,大漢就必須要永久性對他們保持著一種高度的警惕。
將來,或者也一樣可以將他們治理得很好,讓他們能夠過上相對文明富裕的生活。可是,在一些政治權力方麵,他們西方的民族,是不能夠享有的。尤其是軍事力量上,他們是不能夠有屬於他們自主的軍事力量的。
對待西方帝國,能讓他們擁有一定的個人人身自由,但是,他們將來的發展。又或者說他們的民族,在將來的人類社會上的價值。將會是向著一種經濟發展的方向發展的。他們可以在文化、科技、工業或是一般的生產上麵有著很大的建樹。但是,他們將會完全處於大漢帝國的高度統治控製當中。不會有政治話語權,更不會有軍事話語權。
這個,就是劉易對西方白色人種的民族定下來的基調。
而要做到對西歐的絕對統治控製。那麽就必須要對他們進行最大的打擊。要一舉打擊掉他們西方帝國人的那種天生的優越感。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漢,要以一種絕對的征服者的姿態,君臨西方,打掉他們的那種傲氣,要讓他們永遠對大漢臣服。
這一點,劉易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事實上,後世兩千來年之後。又或者說一直來都是如此吧。
白色人種,似乎對別的膚色的民族,總會帶著一種仿似他們天生下來就有的優越感。
別看後世的時候,華夏掘起,成了世界強國之一。可是,卻很難從根本上改變這樣的一個狀況。那就是西方人,對漢人,甚至是整個亞裔的人種,都會帶著一定的岐視偏見。尤其是針對黑人更甚。
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普遍現象。
別說華人到別的西方國度了,就說那些西方人來到華夏,都是一種趾高氣揚的姿態。還真的不知道誰給他們的優越感。
自然,這個也跟漢人被滿人奴役了數百年有關。使得漢人骨子裏,似乎總會有一種崇洋媚外的潛意識心態。
這個,也跟一些國情有關,因為,哪怕是那時候的官府,特麽的一聽到外賓的這兩個字,就特麽的如哈巴狗一般的去捧著,生怕洋大人不高興。
事實上,有漢人還沒有被滿人奴役之前,那些洋人,在漢人的眼中,都是一些可笑的夷蠻化外之人。漢人在他們的麵前,那絕對是一種主人的心態看著一些奴才的態度。
劉易很痛恨後世的這一點。所以,他要從現在開始,就從根子上打掉西方人的那種骨子裏的傲慢,打掉他們的那種可惱的天生優越感。
劉易要讓他們,從此隻能成為漢人的一個附屬民族。
他們西方帝國,不是以文明自居,不是以體形要比漢人強壯為傲,看不起別的膚色的民族人麽?
那好,現在就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集結更多的軍馬,然後,漢軍一次性打掉他們所有的軍事力量。如此,讓他們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有一個更沉重的打擊。劉易要由此打下一個,讓他們西方帝國永遠都不能翻身的基礎,讓他們永遠都畏懼漢人。
對,就是畏懼。
既然因為膚色的問題,西方白種人不可能會對大漢產生真正的歸屬感,不可能真正的徹底漢化。那麽大漢就要讓他們永遠對漢人畏懼,並由此永遠臣服於大漢的統治。
有時候,劉易覺得,自己能夠穿越迴到這個三國時代真的太好了。因為,在這個時期,世界上還沒有後世的那麽多的製約,隻要自己的大漢夠強,那麽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征服這個世界。
不似後世,如北美,他們不停的對世界各地發動戰爭,可是,強如他們,卻不能公然的直接侵戰他國,每一次戰爭,都還得要假惺惺的找一些借口才能發動。要不然,就言不正名不順,會遭受到國際上的反對抗議。
又如華夏,在北美的挑唆之下,周邊的一些小國,總是不停的挑畔著自己。但是卻礙於種種原因,總不能真正的出兵滅了他們。
雖說,那些小國的挑畔,並不能影響到華夏的發展,他們就如一些跳梁小醜,奈何不了華夏。可是,這些終究是一些讓人感到惡心的事,總會讓人感到憋著一肚子氣,心裏不痛快。
當然,這裏麵,的確還有著許多因素製約著的原因。畢竟,在後世,華夏雖為強國之一,可是卻也沒有強大到可以無視世界那些強國的時候。
但現在卻不一樣。現在,大漢強盛,哪個帝國不服?哪個民族不服?丫的咱就打到你服。
並且,這個也不是打了就算,咱還得要奴役他們。
劉易覺得,現在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年代。
底格裏斯河有著百多萬的印度軍團以及一部份的漢軍,足可以牽製住開到了安息帝國帝都的西方帝國聯軍。
從他們不敢渡河攻擊這一點上,亦可以看得出西方帝國聯軍的底氣不足。
所以,這個也就給了機會大漢,讓大漢馬上調動大軍前來,跟他們打一場大決戰,一戰定江山的機會。
另外,劉易也不想在西方拖延太久了。這不僅僅是劉易感到不太耐煩,就是下麵的軍馬也都感到有些不耐了。
現在的漢軍,明明有實力可以滅了那些西方帝國,這特麽的還有必要為了能夠更好的統治他們而放緩進攻的步伐麽?
用許多漢人的話來說。特麽的,他們西方人的死活跟我們漢人何幹?咱們前來統治他們,給予他們更好的活路,這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優渥了,還想咱們像對待大爺一般的對待他們?
不管那麽多,咱們先打敗他們再談其他。
劉易深以為然,覺得軍中的這些流言,也是這麽的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