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還令平東將軍秦頡率其所部軍馬衛戍京師。
秦頡已經年過五十了,比黃忠的年紀還大,遠征太過勞累,所以,劉易特意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讓他留守京師。還有原來基本都是在虎牢關鎮守的李令,劉易依然讓他留在虎牢關。
如果朝廷並無什麽的變故,那就最好,一旦有所變故,那麽李令立即封鎖虎牢關,如此,起碼可以將京師的變故控製在洛陽一帶的範圍,不會波及到全國。
餘者申勇、耿武、關純,等等,不少二級的軍將,劉易也讓他們留下鎮懾各地。
這樣,追隨劉易遠征的元帥及大將便有,趙雲、太史慈、關羽、張飛、馬超、典韋、許褚、甘寧、顏良、文醜、華雄、徐榮、魏延等等,就連張遼,劉易也著他隨自己出征。劉易也向張合發出邀請,不過,他暫時還很難接受劉易的命令,托病不出。
可以說,這一次遠征,劉易幾乎是猛將齊出,精銳盡遣。當然,劉易也沒有忘記臧霸。著他率其泰山軍一軍精銳,以及廖化、裴元紹等一軍泰山的軍馬,共兩軍人馬,前往徐州,然後坐船到曲阿。
由於劉易一直都在讓朝廷向大漢百姓灌輸一種漢人文明先進的理念,理應以天下為己任的信念。漢人向世界傳播自己的文化是漢人的榮譽與自豪的信息。同時,也常常向大漢百姓宣揚大漢當年開僻絲綢之路,揚我大漢文明及威名的意義。
所以,現在漢軍將要遠征,向全國動員的時候,廣大大漢百姓並沒有咱們去攻打他國是否侵略戰爭的念頭。廣大百姓反而是覺得,自己漢人的大軍麵向世界,這是大漢強盛的體現。何況,從上到下,都從來沒有非議過,大漢軍馬離開漢境外出作戰是否是侵略性的行為。大家都隻會討論,那些如匈奴人、烏桓人一樣落後又殘虐的異族人,的確應該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自己漢人,也有責任,教化那些異族人、野蠻人、原始人,讓他們接受大漢的文明,將他們同化為跟漢人一樣,知禮知恥,平和善良的人。
嗯,大漢是禮義之邦,所以,每一個漢人,都認為自己就是禮義的代表,是正直善良的人類。
所以,那些沒有自己的文明,還沒有開化,還過著原始生活的異族人,他們的確應該接受大漢文化的洗禮改造。
如此,這一次從朝廷京城發出的遠征號召令,獲得了整個大漢百姓的支持。
那個,以上所述,是大漢百姓支持漢軍遠征的重要原因,但還有另外的一些原因,讓大漢百姓相當熱衷於漢軍出境作戰的。
因為,漢軍出境作戰,已經在某一些方麵上給大漢的百姓帶來了不少的好處。
有些好處是很明顯的,比如,漢軍奪取了南洋之後,南洋地區,真的非常適宜種植農作物。近些年,南洋地帶,已經為大漢帶來了不少的糧食。而這些糧食,一個是流向軍方,一個是流向市場的。不少地方的百姓,都能夠購買得到來自南洋地區運輸進來的糧食。此外,便是人口流動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這裏的人口流動,一個是指漢軍所俘獲的異族俘虜。這當中,尤其是以異族的女人居多,漢人當中,除了軍方軍士能夠獲得一些異族的女人為妻妾之外,就是一般的民間百姓,也有機會獲得那些異族的女人為妻,尤其是那些娶不到老婆的適齡漢人男子,官府有時候會通過察看這些人的情況及他們的表現,直接配送一些異族的女人給他們。如此,不管如何,他們都有了女人,能夠為自己傳宗接代。所以,就是這些,都對一般的百姓具有比較大的吸誘力。
再有,就是從異國他邦獲得的一些金銀財寶等等。
現在大漢,早就已經發行了新錢。這些早前也有提過,劉易已經正式確立,黃金是碰通貨,然後就是銀幣,之後才是銅錢。但暫時沒有紙幣。
現在大漢的錢幣,已經全國推行,原來的什麽五株錢什麽的,將會完全作廢,當然,暫時還可以拿舊朝的錢幣來兌換新錢幣。但是其對換價值是等價的。這個等價,並非是指原來的文錢與現在的發行的錢幣等值兌換,而是有分別的。
原來的銅錢,式樣單一,並且,分別所鑄造的銅錢,價值不一。曆代皇帝都有鑄造銅錢,哪怕後來董卓掌控朝廷的那一段時間,他也命人鑄造了許多劣質的銅錢出來。
按劉易與負責發行大漢錢幣的賈詡、易姬父親易達,甄家姐妹的父親甄逸及糜竺等等官員及商家所統計的曆朝曆代的銅幣價值,劃分了一些兌換的標準。
比如,現在大漢所發行的最低價值的是銅幣,一個銅幣,大約等於後世的一角錢。而按照大漢曆代來所鑄造出來的官方銅幣,最好的,一個銅幣等於三個現在發行的銅幣。而稍差的則是一兌一,當初董卓所鑄造發行的劣質銅幣,則要兩個或是三個才能兌換得到一個現代的銅幣。
而大漢現在所發行的,再上就是銀幣的,這個銀幣,並非是真正的純銀幣,其實隻是渡了一層銀的白色錢幣,一個價值就相當於後世的一元錢。但是,銀幣有幾種,價值是不同的,有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等價值的銀幣。此外,還有金幣,這個金幣就值錢了,一塊金幣價值千元,這個,基本都是收藏幣,市麵上上,很少會拿出金幣來使用的了。
嗯,這裏為何要提銀幣、金幣呢?主要就是,大漢是極少黃金與白銀的。黃金自古來華夏便有,但是,一般人恐怕一輩子都沒能見過黃金,但是,一般人,都知道黃金的價值。所以,古時候便有許多關於黃金的一些說法或比喻。如價比黃金,千金難求等等。另外,白銀在大漢的增多,是行益於大漢時開僻了絲綢之路後,從絲綢之路流進了大量異國他邦的白銀。
就是這個原因了,現在,大漢正式流退銀幣,誰都知道白銀是好東西,是可以拿來換取大量大漢銀幣,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的好東西。而據傳,在異國他邦,這些黃金白銀,在他們當地,隻是一些尋常的東西,就有如大漢的絲綢、茶葉等物品一般尋常的事物。所以,一想到大漢的大軍,前往那些地區,取得大量的黃金白銀迴來。而他們在漢軍中的子弟兵,隨便獲得一塊黃金或是白銀,他們就能一夜暴富。
嗬嗬,雖然,這個原因並非是最主要的,但是,大漢百姓,多少都會有一點這樣的想法。何況,大漢百姓的思想也是比較質撲的。他們都認為,咱們這不是去搶你的,而是帶去我們大漢的文明,帶去我們大漢的商品跟你們這些不識寶的異族人交換罷了。
如此,反正就是基於種種的原因。整個大漢各地的百姓,在獲知大漢朝廷準備遠征之時,可謂舉國振奮。那些原本就有子弟在漢軍當中的百姓,直接催促或者是直接要求自己的子弟,絕對不能退縮,務必要追隨皇帝劉易,將大漢的文明傳播到世界。
如此,所謂的誌願軍,其實就幾乎是每一個漢軍軍士,都湧躍報名參加,幾乎沒有誰說不願意隨劉易遠征的。事實上,在整體的言論大勢之下,這個時候哪一個漢軍將士說不想隨劉易遠征的話,那麽他今後在漢軍中都抬不起頭來,也不好迴去跟自己的父母妻兒父待。
當然,漢軍對劉易的忠誠是無法比擬的。劉易之所以要發起讓漢軍將士自願報名參加遠征,這隻不過是在搞一個形式,讓世人覺得,漢軍如此顯得更加的人文人性許多罷了。這畢竟是遠離漢土征戰,是戰爭就有可能會有犧牲,所以,多了這一個形式,讓軍士自願報名,起碼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並且,軍馬的士氣鬥誌也會更高。
事實上,就算不這麽搞,劉易可直接命令漢軍遠征,相信也不會有一個漢軍士兵會提出反對意見。整個漢軍,絕對會完全遵從劉易的命令。
動員百姓,征召軍馬,以及調撥物資等等,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過,因為這些軍馬,除了南方的軍士,原來的水軍將士之外,北方的軍馬,當中的確還有不少軍士不通水性的。這個,盡管漢軍當中,有硬性要求每一個軍士都必須得要會水性。但是,這一次遠征,留在船上的時間會很長,所以,劉易還是給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讓北軍熟悉一下坐船的感覺。
如果一些將士,的確坐船暈浪的,會留下,不會隨軍出征。
劉易是於200年後發起遠征召令的,處理好一切之後,已經進入了三月份。
這兩三個月的時間,從全國各地,不停的將物資運送到了曲阿城。還有駐守於大漢各地的漢軍軍馬,亦源源不斷的向曲阿城集結,於長江口岸整訓,熟習水性。
三月初,劉易在京舉行了遠征誓師大會,親率中軍約五十多萬人馬,浩浩蕩蕩的開赴江東。
當中,有原來第一軍的大部份軍馬,京城的駐軍,並州、雍州、西涼、冀州等地的漢軍。當然,還有約十五萬原來異族部落的軍馬。這些軍馬,組成了劉易的中軍五十萬大軍。
軍將方麵,除了早前所述的軍將之外,戲誌才、郭嘉、田豐、等一眾軍師,亦隨劉易一起遠征。
其中,不少人是因為早前追隨劉易的時候,就早聽劉易跟他們描述過世界除了大漢之外還有許多的國度文明。一直來,他們輔助劉易,他們的目標,也早已經不再是隻看著自己大漢的內部戰事,而且早就放眼世界。對漢軍有一天遠征異國他邦的事,他們心底裏,其實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他們,早就想到異國去見識一翻。所以,這次劉易遠征,他們又豈能不追隨劉易的步伐呢?
那個,郭嘉當年,表麵上,似是因為他娘親的事有意避著劉易,在江東一待就是多年。但是,實際上,他是想通過他的能力,助劉易盡快建設成強大的水軍。現在曲阿城的許多發展方案,其實都是郭嘉當年留在曲阿時所提出執行的方案。
可以說,沒有郭嘉,曲阿城不可能發展得如現在這般的興盛繁華。造船廠也不會那麽順利的研製出那麽多的航海大戰船。
劉易這次遠征,就沒有再帶女兵了,但是,元清、張寧、陰曉、青蓮,及早前一起護送黃忠迴來的祝融夫人,從北方趕迴來的白芙蓉,再加上劉易當年就承諾過,會帶她返迴她的故鄉的麗絲。一共就隻帶著這七女出征。
至於黃舞蝶,她自然很想隨劉易一起,但她要留下來照顧黃忠,另外,皇宮當中,留著她這個一流女將,如果有事起來,也能有一個主心骨。別的,像卑彌唿及月讀等倭國來的女兒,她們也極想追隨劉易一起出征,但是,劉易又怎麽會讓她們去呢?
何況,劉易帶著這七女,都有著一定的作用的。
元清,是劉易的貼身護衛高手,陰曉與張寧,都可以助劉易分析軍情。青蓮的作用更大了,她對於自然天氣變化有著獨特的感應,帶著她,在航海的過程當中,能讓劉易提前預知一些不可預測的天氣變化。
祝融夫人與白芙蓉,她們都懂不少的語言,加上兩女本身體武藝不錯,劉易帶著她們,是想看看,她們懂的那些異族語言,跟中東及西方地區的民族語言有沒有共通之處。麗絲呢,除了當年承諾過她之外,她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翻譯人員。
在大漢境內,漢軍通行無阻,行軍速度自然是很快的。加上,需要攜帶的物資早就已經送到了曲阿,所以,大漢是輕裝上陣的。尤其是大軍經過一天時間到達宛城之後,便是可以登船順流而下,一直到江夏再換坐在等著的大戰船。
很快,劉易便率軍趕到了江東曲阿城。(未完待續。)
秦頡已經年過五十了,比黃忠的年紀還大,遠征太過勞累,所以,劉易特意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讓他留守京師。還有原來基本都是在虎牢關鎮守的李令,劉易依然讓他留在虎牢關。
如果朝廷並無什麽的變故,那就最好,一旦有所變故,那麽李令立即封鎖虎牢關,如此,起碼可以將京師的變故控製在洛陽一帶的範圍,不會波及到全國。
餘者申勇、耿武、關純,等等,不少二級的軍將,劉易也讓他們留下鎮懾各地。
這樣,追隨劉易遠征的元帥及大將便有,趙雲、太史慈、關羽、張飛、馬超、典韋、許褚、甘寧、顏良、文醜、華雄、徐榮、魏延等等,就連張遼,劉易也著他隨自己出征。劉易也向張合發出邀請,不過,他暫時還很難接受劉易的命令,托病不出。
可以說,這一次遠征,劉易幾乎是猛將齊出,精銳盡遣。當然,劉易也沒有忘記臧霸。著他率其泰山軍一軍精銳,以及廖化、裴元紹等一軍泰山的軍馬,共兩軍人馬,前往徐州,然後坐船到曲阿。
由於劉易一直都在讓朝廷向大漢百姓灌輸一種漢人文明先進的理念,理應以天下為己任的信念。漢人向世界傳播自己的文化是漢人的榮譽與自豪的信息。同時,也常常向大漢百姓宣揚大漢當年開僻絲綢之路,揚我大漢文明及威名的意義。
所以,現在漢軍將要遠征,向全國動員的時候,廣大大漢百姓並沒有咱們去攻打他國是否侵略戰爭的念頭。廣大百姓反而是覺得,自己漢人的大軍麵向世界,這是大漢強盛的體現。何況,從上到下,都從來沒有非議過,大漢軍馬離開漢境外出作戰是否是侵略性的行為。大家都隻會討論,那些如匈奴人、烏桓人一樣落後又殘虐的異族人,的確應該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自己漢人,也有責任,教化那些異族人、野蠻人、原始人,讓他們接受大漢的文明,將他們同化為跟漢人一樣,知禮知恥,平和善良的人。
嗯,大漢是禮義之邦,所以,每一個漢人,都認為自己就是禮義的代表,是正直善良的人類。
所以,那些沒有自己的文明,還沒有開化,還過著原始生活的異族人,他們的確應該接受大漢文化的洗禮改造。
如此,這一次從朝廷京城發出的遠征號召令,獲得了整個大漢百姓的支持。
那個,以上所述,是大漢百姓支持漢軍遠征的重要原因,但還有另外的一些原因,讓大漢百姓相當熱衷於漢軍出境作戰的。
因為,漢軍出境作戰,已經在某一些方麵上給大漢的百姓帶來了不少的好處。
有些好處是很明顯的,比如,漢軍奪取了南洋之後,南洋地區,真的非常適宜種植農作物。近些年,南洋地帶,已經為大漢帶來了不少的糧食。而這些糧食,一個是流向軍方,一個是流向市場的。不少地方的百姓,都能夠購買得到來自南洋地區運輸進來的糧食。此外,便是人口流動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這裏的人口流動,一個是指漢軍所俘獲的異族俘虜。這當中,尤其是以異族的女人居多,漢人當中,除了軍方軍士能夠獲得一些異族的女人為妻妾之外,就是一般的民間百姓,也有機會獲得那些異族的女人為妻,尤其是那些娶不到老婆的適齡漢人男子,官府有時候會通過察看這些人的情況及他們的表現,直接配送一些異族的女人給他們。如此,不管如何,他們都有了女人,能夠為自己傳宗接代。所以,就是這些,都對一般的百姓具有比較大的吸誘力。
再有,就是從異國他邦獲得的一些金銀財寶等等。
現在大漢,早就已經發行了新錢。這些早前也有提過,劉易已經正式確立,黃金是碰通貨,然後就是銀幣,之後才是銅錢。但暫時沒有紙幣。
現在大漢的錢幣,已經全國推行,原來的什麽五株錢什麽的,將會完全作廢,當然,暫時還可以拿舊朝的錢幣來兌換新錢幣。但是其對換價值是等價的。這個等價,並非是指原來的文錢與現在的發行的錢幣等值兌換,而是有分別的。
原來的銅錢,式樣單一,並且,分別所鑄造的銅錢,價值不一。曆代皇帝都有鑄造銅錢,哪怕後來董卓掌控朝廷的那一段時間,他也命人鑄造了許多劣質的銅錢出來。
按劉易與負責發行大漢錢幣的賈詡、易姬父親易達,甄家姐妹的父親甄逸及糜竺等等官員及商家所統計的曆朝曆代的銅幣價值,劃分了一些兌換的標準。
比如,現在大漢所發行的最低價值的是銅幣,一個銅幣,大約等於後世的一角錢。而按照大漢曆代來所鑄造出來的官方銅幣,最好的,一個銅幣等於三個現在發行的銅幣。而稍差的則是一兌一,當初董卓所鑄造發行的劣質銅幣,則要兩個或是三個才能兌換得到一個現代的銅幣。
而大漢現在所發行的,再上就是銀幣的,這個銀幣,並非是真正的純銀幣,其實隻是渡了一層銀的白色錢幣,一個價值就相當於後世的一元錢。但是,銀幣有幾種,價值是不同的,有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等價值的銀幣。此外,還有金幣,這個金幣就值錢了,一塊金幣價值千元,這個,基本都是收藏幣,市麵上上,很少會拿出金幣來使用的了。
嗯,這裏為何要提銀幣、金幣呢?主要就是,大漢是極少黃金與白銀的。黃金自古來華夏便有,但是,一般人恐怕一輩子都沒能見過黃金,但是,一般人,都知道黃金的價值。所以,古時候便有許多關於黃金的一些說法或比喻。如價比黃金,千金難求等等。另外,白銀在大漢的增多,是行益於大漢時開僻了絲綢之路後,從絲綢之路流進了大量異國他邦的白銀。
就是這個原因了,現在,大漢正式流退銀幣,誰都知道白銀是好東西,是可以拿來換取大量大漢銀幣,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的好東西。而據傳,在異國他邦,這些黃金白銀,在他們當地,隻是一些尋常的東西,就有如大漢的絲綢、茶葉等物品一般尋常的事物。所以,一想到大漢的大軍,前往那些地區,取得大量的黃金白銀迴來。而他們在漢軍中的子弟兵,隨便獲得一塊黃金或是白銀,他們就能一夜暴富。
嗬嗬,雖然,這個原因並非是最主要的,但是,大漢百姓,多少都會有一點這樣的想法。何況,大漢百姓的思想也是比較質撲的。他們都認為,咱們這不是去搶你的,而是帶去我們大漢的文明,帶去我們大漢的商品跟你們這些不識寶的異族人交換罷了。
如此,反正就是基於種種的原因。整個大漢各地的百姓,在獲知大漢朝廷準備遠征之時,可謂舉國振奮。那些原本就有子弟在漢軍當中的百姓,直接催促或者是直接要求自己的子弟,絕對不能退縮,務必要追隨皇帝劉易,將大漢的文明傳播到世界。
如此,所謂的誌願軍,其實就幾乎是每一個漢軍軍士,都湧躍報名參加,幾乎沒有誰說不願意隨劉易遠征的。事實上,在整體的言論大勢之下,這個時候哪一個漢軍將士說不想隨劉易遠征的話,那麽他今後在漢軍中都抬不起頭來,也不好迴去跟自己的父母妻兒父待。
當然,漢軍對劉易的忠誠是無法比擬的。劉易之所以要發起讓漢軍將士自願報名參加遠征,這隻不過是在搞一個形式,讓世人覺得,漢軍如此顯得更加的人文人性許多罷了。這畢竟是遠離漢土征戰,是戰爭就有可能會有犧牲,所以,多了這一個形式,讓軍士自願報名,起碼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並且,軍馬的士氣鬥誌也會更高。
事實上,就算不這麽搞,劉易可直接命令漢軍遠征,相信也不會有一個漢軍士兵會提出反對意見。整個漢軍,絕對會完全遵從劉易的命令。
動員百姓,征召軍馬,以及調撥物資等等,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過,因為這些軍馬,除了南方的軍士,原來的水軍將士之外,北方的軍馬,當中的確還有不少軍士不通水性的。這個,盡管漢軍當中,有硬性要求每一個軍士都必須得要會水性。但是,這一次遠征,留在船上的時間會很長,所以,劉易還是給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讓北軍熟悉一下坐船的感覺。
如果一些將士,的確坐船暈浪的,會留下,不會隨軍出征。
劉易是於200年後發起遠征召令的,處理好一切之後,已經進入了三月份。
這兩三個月的時間,從全國各地,不停的將物資運送到了曲阿城。還有駐守於大漢各地的漢軍軍馬,亦源源不斷的向曲阿城集結,於長江口岸整訓,熟習水性。
三月初,劉易在京舉行了遠征誓師大會,親率中軍約五十多萬人馬,浩浩蕩蕩的開赴江東。
當中,有原來第一軍的大部份軍馬,京城的駐軍,並州、雍州、西涼、冀州等地的漢軍。當然,還有約十五萬原來異族部落的軍馬。這些軍馬,組成了劉易的中軍五十萬大軍。
軍將方麵,除了早前所述的軍將之外,戲誌才、郭嘉、田豐、等一眾軍師,亦隨劉易一起遠征。
其中,不少人是因為早前追隨劉易的時候,就早聽劉易跟他們描述過世界除了大漢之外還有許多的國度文明。一直來,他們輔助劉易,他們的目標,也早已經不再是隻看著自己大漢的內部戰事,而且早就放眼世界。對漢軍有一天遠征異國他邦的事,他們心底裏,其實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他們,早就想到異國去見識一翻。所以,這次劉易遠征,他們又豈能不追隨劉易的步伐呢?
那個,郭嘉當年,表麵上,似是因為他娘親的事有意避著劉易,在江東一待就是多年。但是,實際上,他是想通過他的能力,助劉易盡快建設成強大的水軍。現在曲阿城的許多發展方案,其實都是郭嘉當年留在曲阿時所提出執行的方案。
可以說,沒有郭嘉,曲阿城不可能發展得如現在這般的興盛繁華。造船廠也不會那麽順利的研製出那麽多的航海大戰船。
劉易這次遠征,就沒有再帶女兵了,但是,元清、張寧、陰曉、青蓮,及早前一起護送黃忠迴來的祝融夫人,從北方趕迴來的白芙蓉,再加上劉易當年就承諾過,會帶她返迴她的故鄉的麗絲。一共就隻帶著這七女出征。
至於黃舞蝶,她自然很想隨劉易一起,但她要留下來照顧黃忠,另外,皇宮當中,留著她這個一流女將,如果有事起來,也能有一個主心骨。別的,像卑彌唿及月讀等倭國來的女兒,她們也極想追隨劉易一起出征,但是,劉易又怎麽會讓她們去呢?
何況,劉易帶著這七女,都有著一定的作用的。
元清,是劉易的貼身護衛高手,陰曉與張寧,都可以助劉易分析軍情。青蓮的作用更大了,她對於自然天氣變化有著獨特的感應,帶著她,在航海的過程當中,能讓劉易提前預知一些不可預測的天氣變化。
祝融夫人與白芙蓉,她們都懂不少的語言,加上兩女本身體武藝不錯,劉易帶著她們,是想看看,她們懂的那些異族語言,跟中東及西方地區的民族語言有沒有共通之處。麗絲呢,除了當年承諾過她之外,她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翻譯人員。
在大漢境內,漢軍通行無阻,行軍速度自然是很快的。加上,需要攜帶的物資早就已經送到了曲阿,所以,大漢是輕裝上陣的。尤其是大軍經過一天時間到達宛城之後,便是可以登船順流而下,一直到江夏再換坐在等著的大戰船。
很快,劉易便率軍趕到了江東曲阿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