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袁紹收兵迴營,被曹操割去耳鼻手指的淳於瓊才到了官渡袁紹大營。<>
袁紹見淳於瓊如此慘況,遂問他為何至此。
淳於瓊驚怯不敢言,護送淳於瓊迴來的敗兵,喏喏的將實情道來。
袁紹這才得知烏巢已經被曹操一把火燒了,他在烏巢的所有糧草,已經全被毀去。又聞烏巢之失,居然是淳於瓊宿醉所至,讓人冒充蔣奇混進了烏巢而不自知。當下大怒,立馬命人將淳於瓊押進斬首,任淳於瓊如何哭求,袁紹都無動於衷。恐袁紹此刻的心裏,應是悔不當初,早知道淳於瓊累他失了烏巢糧倉,當年就聽曹操之言,除去淳於瓊,他恐怕都不會有今天之敗。
而這個時候,謀士郭圖,他聞知烏巢糧倉竟然盡被曹操所毀,心裏暗驚。他所驚,並非是烏巢糧草被毀帶給袁軍的影響問題,而是驚於像淳於瓊這樣,對袁紹忠心耿耿,可以說,他應該是追隨袁紹多年的一條最為忠誠的走狗也不為過。但是,麵對烏巢之失,袁紹一點都不顧情麵說斬便斬了。他自己也有點擔心袁紹會責他之罪過。
因為,烏巢出現問題之時,他可是極力反對袁紹派兵往援的。盡管現在已經知道,就算袁紹當時派兵趕援烏巢,亦來不及將火中的糧草救下。可是,郭圖卻擔心,袁紹在盛怒之下,是否也會降罪於他。
特別是,他擔心與他持不同意見的張合、高覽等一眾袁紹的大將也會彈劾他。這樣的情況。真要說起來,他就算是被誣是否是曹操的奸細,他怕也說不通辯不明。因為。烏巢有失,他不急救,反而勸袁紹不救,現在別人問他,他當時是何意?郭圖還真的說不通啊。
當然,如果說,如今袁紹已經奪取了官渡。那就不同了,問題是,夜間大戰。袁紹卻損兵折將,人家曹操早有準備,讓他討不了半點好處。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郭圖失策。
但郭圖卻是一個精明人。他見袁紹斬了淳於瓊。當即對袁紹道:“主公,現在證明,曹操的確是親率軍馬到了烏巢,而且,因為淳於瓊將軍之過失,導致烏巢之失,那時候,就算我軍調運大軍馳援烏巢。恐亦難從大火當中將糧草給救出來。所以,證明郭某之計是可行的。”
“嗯?”袁紹一時倒也沒有想起郭圖的事兒。聽郭圖又說起這個,他不禁皺眉,打算要責問責問郭圖給自己所謀的是什麽的計策,怎麽反而讓他既救不了烏巢,又在攻擊曹軍當中損兵折將的罪過。
不過,追隨袁紹多年的郭圖,不待袁紹責問出來,他就趕緊道:“主公,其實,無論是烏巢還是昨夜攻擊官渡關隘,都皆非戰之罪!”
“哦?這又怎麽說?不是戰之罪,難道就是謀之罪?”袁紹冷眼望了郭圖一眼道。
郭圖此刻強自鎮定的道:“亦非謀之罪。主公,且說郭某說,烏巢之失,能稱得上是戰之罪麽?方才淳於瓊已經說得很清楚,偷襲烏巢的,隻是曹操與五千精兵罷了。如果是正常的攻戰烏巢,憑我軍數萬的軍馬,曹操能輕易燒毀烏巢的糧草麽?恐怕他連我們外圍都攻擊不進去吧?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我們的糧草。何況,昨夜的情況,大火一起,主公就是派出我們全軍數十萬軍馬前往烏巢,怕亦不能挽迴我們的損失了吧?所以,郭某提議,不馳援烏巢,那就並非謀之罪。”
“嗯……”袁紹點頭,覺得郭圖所說的有點道理,他問道:“那你認為,那是誰之罪?”
“將之罪!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說的,就是像淳於瓊將軍這樣的人。其實,淳於瓊將軍,嗜酒誤事,已經不是一次半次,並且,他因為自持是主公心腹大將,多有輕慢同僚,欺壓共臣之事,隻是,眾臣忍而不發罷了。”郭圖道。
對於郭圖將過錯推往淳於瓊的身上,袁紹無話可說,再說,現在淳於瓊已經被斬,屬於死無對證,郭圖要怎麽樣說都已經無所謂了。
不過,聽郭圖的意思,似乎另有所指,不禁眉頭一皺,道:“郭先生,你是想說……”
“主公,你不覺得,攻擊官渡關隘,其實亦非戰之罪、謀之罪麽?”郭圖一臉淡定的道。
“什麽?你的意思是……袁某大將張合、高覽亦是無能之將?”袁紹有點色變的道。
現在,張合與高覽,可是袁紹最為重要的大將了,如果連此兩將都無能,那麽,自己還有哪些大將可用?
“非也,主公不知,非是兩位將軍無能,相反,此兩位將軍,可是主公軍中柱石,有若我軍的定海神針。但隻可惜……嗬嗬。”
“你這是何意?”袁紹有點想發怒了。
“何意?現在主公兵敗,估計兩位將軍正高興得緊呢。”郭圖一臉冷笑的道。
“何出此言?”袁紹壓下心裏的怒火,問郭圖。
郭圖也好,張合、高覽也好,都是跟隨袁紹多年的老人了,這些舊部,平時鮮有互相攻訐的事。可是如今,郭圖卻似要說張合與高覽的不對?
郭圖好整以暇的道:“主公,勿忘了,張合、高覽兩位將軍,他們當年亦與曹操有過故交,據聞,他們早有投曹操之意,因此,今遣他們攻擊曹寨,他們不肯竟全力而已。所以,是非戰之罪。嗯,淳於瓊,是自己輕心醉臥犯下大錯,是他自己無能,可是,以張合、高覽兩位將軍之能,若能三軍用命,在曹軍官渡兵力空虛之際,還能攻擊不下來麽?就算是攻不下來,也不致於慘敗,損兵折將啊。”
“呃……這個……”袁紹被郭圖這麽一說,心裏還真的覺得是自己的三軍將士不怎麽用命才致自己之敗。要知道,自己的軍馬,要比曹操多了多少?就算不能戰勝。也不應戰敗啊。
“可能是曹軍早有準備,料到我們會趁夜擊寨,埋下伏兵才致我們兵敗吧?”袁紹自己都不太肯定的道。
“縱曹操有伏兵又如何?我軍數十萬大軍,還怕了曹操?假若曹操有伏兵,那就更證明官渡關防兵力空虛,隻要我們擊敗了曹操的軍馬,官渡自然就唾手可得。可是……嗬嗬。主公看到了?”郭圖不遺餘力的引導袁紹,向張合與高覽有反意,不肯全力作戰的方向上引。
袁紹終於對張合與高覽產生了懷疑。微怒的道:“速召二人前來述罪!”
郭圖生怕自己會被袁紹降罪,如果當真的與張合、高覽二將對質的話,恐怕更加難蒙混過關。所以,他又怎肯讓張合與高覽當真的前來與他麵對麵在袁紹的麵前對話?
他借故到了一旁。暗囑一個親信去見張合、高覽兩將。
古時候的戰爭。戰勝之將,揚名立萬,載之史策,功垂行秋的有許多。
可是,不是當事人不知道,有戰爭當中,因戰敗而被斬殺的將軍會更多。
特別是在華夏,古今如此。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就總要有人承擔起失敗的責任。每一場戰爭,失敗的一方,的確就是成王敗寇,敗,就等於是死亡。
之前,張合白馬之敗,高覽延津之敗,兩將的心裏,都在擔心如何迴去向袁紹複命,都在擔心袁紹會因為他們失敗而降罪。那高覽,就幹脆不敢迴見袁紹,他就是擔心迴見袁紹之後,會被袁紹問斬。
有時候,一次失敗,饒幸躲過大難,可是,誰都不敢保證,第二次失敗之後,自己的主上是否還會饒得了他們。
當然,原本,他們兩將都想著,他們與袁紹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交情了,追隨袁紹這麽多年,沒有苦功都有苦勞,不管怎麽不說,都應該不會就此要降罪於他們。
可是,在此追隨袁紹的時間更長久的淳於瓊居然就被袁紹斬了,而郭圖的親信又來對他們說,袁紹要拿他們問罪。這一下,可就真的將兩將給嚇得一驚,兩人就仿似是驚弓之鳥。
得到郭圖親信的報信,兩將都驚疑不定,一時不辯真假,心裏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不一會,袁紹果然派了使者前來。
如果是平時,袁紹派了使者來召喚張合與高覽前去相見,那些使者,自然是不敢輕慢,有問必答,還要恭恭敬敬的。
可是,也不知道此兩將心有所思的關係,他們越看前來相召的使者,就越覺得有點不對勁。
這個疑心一起,就總覺得會有一些什麽事發生似的。
他們問那使者,問袁紹召他們前去相見所為何事。可是,那個使者卻似懶得迴答應,神色有點冷意的說不知道。
使者的神態表情,讓張合與高覽都有點誤會,都覺得這一次袁紹相召,恐怕不會是那麽的簡單。
兩人遲疑不定,未敢馬上前行,但那使者,卻似不耐煩的催促,說主公在等侯多時,著他們趕緊前去述罪。
述罪?
高覽見此使者,說了後又此是有點失言的住了口,使得高覽竟然就認為袁紹要像斬淳於瓊那般的斬了他與張合,當下撥劍將那使者斬殺於地。
天見可憐,袁紹其實並非要斬殺張合與高覽,隻要召他們前去質問質問,述罪,隻是袁紹一時有點心急所言。這個使者,其實也挺正常的,並沒有別的意思,可是,他的表現,落在張合、高覽的眼中,卻似是心裏有鬼的樣子,如此,便遭橫禍。
張合見高覽殺了使者,不禁大驚道:“高將軍,你怎麽可殺了他?現在殺了他,我等怕是再也說不清了。”
“呸!張將軍,我等為袁紹多翻浴血證戰,所立戰功無數,可是,你沒看他現在要將我們問罪麽?袁紹聽信饞言,優柔寡斷,不是成事之人,他日必被曹操所擒!如今他欲如斬淳於瓊一般斬殺我等,我們難道還要坐而待死?殺了此使者。我們亦再也沒有迴頭路,不如,就此投了曹操。如何?”高覽真的很怕死,他不想就如此被袁紹所殺。何況,跟著袁紹這麽久,真的或多或少的看到袁紹非是明君的本質,眼下,烏巢已經失,其大軍在此久戰不下。他日曹操反攻,袁紹如何能敵?滅亡,怕也就不遠矣。
這些。張合要比高覽看得更加的透徹,因為,他看到了曹操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其帳下猛將如雲。隨便派出一個,都非他張合可敵。如今,袁紹還要殺自己?別說殺了自己之後,袁紹是否還是曹操之敵,哪怕是現在,任袁紹軍馬再多,怕也不再是曹操之敵矣。
兩軍交戰之後,親自參戰的軍將。心裏都清楚,自己與敵軍孰強孰弱的問題。
張合天人交戰了好一會。終還是想到,既然袁紹都不顧念他追隨多年,現在竟然還要斬殺他,這樣的主上,跟著他還有什麽的意思?能苟活著,誰也不想死。當下張合道:“吾亦有此心久矣。”
斬殺了袁紹使者,兩將都已經沒有了選擇,既然已經有了決斷,就馬上行動。
兩將皆有本部軍馬,在袁紹軍中,其威望亦是非常高的。說此兩將是袁紹的一軍之魂也不為過。所以,此兩將率本部軍馬離開袁紹大營,袁紹的軍馬自然不敢相攔,放任兩將率軍而去。
嗯,當中,還有不少並非張合、高覽的本部軍馬,他們聽說張合、高覽要叛逃投靠曹操,居然亦跟著張合與高覽一起投敵。
張合與高覽一同離開袁紹大營投敵的事,在袁紹軍營當中有如被投下了一顆大石,激起了軒然大波。使得本來就士氣低落的袁軍,軍心一下子就渙散。
袁紹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他聽聞張合、高覽斬殺了他的使者,率軍投敵,他當場被刺激得大吐一口鮮血。
而郭圖,則心裏暗喜,因為此兩將一去,他將再無虞了。
嗯,郭圖之所以被稱為“毒士”,那就是因為他所謀之計,往往都是損人又不利已。誰家諸侯,若有郭圖這樣的謀士,豈會有不敗之理?他如此輕鬆的就逼反了袁紹的兩員大將,可以說,郭圖恐怕就是官渡之戰當中,最大的一個臥底。
張合與高覽,率軍投往官渡關隘,守關大將夏侯惇,飛報已經潛迴官渡關隘的曹操。曹操因見袁紹大軍並沒有因為烏巢被毀而馬上敗退,自己的大軍亦沒有一舉擊敗袁紹,沒能渡過黃河,他便潛迴了官渡。
夏侯惇心疑張合、高覽此刻前來相投恐有詐,不過曹操卻接受了張合與高覽兩將的歸降,並對夏侯惇道:“吾以恩待之,雖有異心,亦可變矣。曹某待昔日關羽能如此,今日為何就不能待張合、高覽如此,何況,某不信此世上人人如關羽那般,對其兄如此忠義。”
如此,夏侯惇沒再有異議。
曹操欲得張合久矣,現在卻是買一送一,多了一個武藝不凡的高覽,曹操更是大喜。當即,當兩將拜於他麵前之時,他馬上就封張合為偏將軍,都亭侯;亦封高覽為偏將軍,東萊侯。
兩將見曹操如此重視他們,甫一見麵,就拜將封侯,亦是大喜,遂向曹操再表忠心。
相比起來,袁紹軍此刻卻有如有一片愁雲慘霧一般。
要知道,原本在與曹操開戰之前,袁紹帳下謀士如林,猛將如雲,兵多糧廣。
可是,看看現在?袁紹的處境,就足叫人為袁紹揪心。
與沮授反目,現在沮授還在押。許攸投曹,張合、高覽投曹,還帶去了數萬軍馬。
淳於瓊被斬,蔣奇、眭元進、趙睿被殺,與淳於瓊一起鎮守烏巢的韓莒子、呂威璜等軍將,因畏罪而逃,還沒有歸營。
這樣一來,袁紹還有什麽軍將可用?數十萬的大軍,又靠誰來替他統率?
現在,真正還勉強算得上是大將的,恐怕就隻有韓猛了,再加上留在鄴城的麴義,其他的,如牽招、高幹、馬延、焦觸、張南等等,皆非大將。
謀士方麵,現在袁紹還有郭圖、審配、逢紀、辛評等數人。嗯,當中逢紀,他事實早已經和新漢朝有點說不清道不明了,在楊鳳的攛撮之下,隨時都有可能叛逃到新漢朝去。
此刻的袁紹,可謂是四麵楚歌了,他焦頭爛額,有點弄不清楚目前的狀況。
隻是,怕曹操是不給他機會慢慢的疏理好自己的事了。
何況,曹操雖然已經獲得了一個大好的局麵,可是,曹操的一些實實在在的困難,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的。他此次偷襲烏巢,隻是燒毀了袁紹的軍糧,他自己的軍的軍糧用盡之事,卻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嗯,說起來還真的讓曹操亦有一種吐血之感,自己的軍隊都斷糧了,此刻正是需要軍糧供給的時候,可是,他卻親手將無數的糧草燒毀。一邊餓著肚子,一邊燒毀無數糧食,這世上還有如此鬱悶的事麽?
所以,曹操此刻,亦不敢有半戰輕心,想解決自己軍的糧食危機,就隻能馬上對袁紹發起總攻,以劣勢的兵力,擊敗袁紹,方可使自己的困境得到真正的解決。(未完待續。。)
袁紹見淳於瓊如此慘況,遂問他為何至此。
淳於瓊驚怯不敢言,護送淳於瓊迴來的敗兵,喏喏的將實情道來。
袁紹這才得知烏巢已經被曹操一把火燒了,他在烏巢的所有糧草,已經全被毀去。又聞烏巢之失,居然是淳於瓊宿醉所至,讓人冒充蔣奇混進了烏巢而不自知。當下大怒,立馬命人將淳於瓊押進斬首,任淳於瓊如何哭求,袁紹都無動於衷。恐袁紹此刻的心裏,應是悔不當初,早知道淳於瓊累他失了烏巢糧倉,當年就聽曹操之言,除去淳於瓊,他恐怕都不會有今天之敗。
而這個時候,謀士郭圖,他聞知烏巢糧倉竟然盡被曹操所毀,心裏暗驚。他所驚,並非是烏巢糧草被毀帶給袁軍的影響問題,而是驚於像淳於瓊這樣,對袁紹忠心耿耿,可以說,他應該是追隨袁紹多年的一條最為忠誠的走狗也不為過。但是,麵對烏巢之失,袁紹一點都不顧情麵說斬便斬了。他自己也有點擔心袁紹會責他之罪過。
因為,烏巢出現問題之時,他可是極力反對袁紹派兵往援的。盡管現在已經知道,就算袁紹當時派兵趕援烏巢,亦來不及將火中的糧草救下。可是,郭圖卻擔心,袁紹在盛怒之下,是否也會降罪於他。
特別是,他擔心與他持不同意見的張合、高覽等一眾袁紹的大將也會彈劾他。這樣的情況。真要說起來,他就算是被誣是否是曹操的奸細,他怕也說不通辯不明。因為。烏巢有失,他不急救,反而勸袁紹不救,現在別人問他,他當時是何意?郭圖還真的說不通啊。
當然,如果說,如今袁紹已經奪取了官渡。那就不同了,問題是,夜間大戰。袁紹卻損兵折將,人家曹操早有準備,讓他討不了半點好處。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郭圖失策。
但郭圖卻是一個精明人。他見袁紹斬了淳於瓊。當即對袁紹道:“主公,現在證明,曹操的確是親率軍馬到了烏巢,而且,因為淳於瓊將軍之過失,導致烏巢之失,那時候,就算我軍調運大軍馳援烏巢。恐亦難從大火當中將糧草給救出來。所以,證明郭某之計是可行的。”
“嗯?”袁紹一時倒也沒有想起郭圖的事兒。聽郭圖又說起這個,他不禁皺眉,打算要責問責問郭圖給自己所謀的是什麽的計策,怎麽反而讓他既救不了烏巢,又在攻擊曹軍當中損兵折將的罪過。
不過,追隨袁紹多年的郭圖,不待袁紹責問出來,他就趕緊道:“主公,其實,無論是烏巢還是昨夜攻擊官渡關隘,都皆非戰之罪!”
“哦?這又怎麽說?不是戰之罪,難道就是謀之罪?”袁紹冷眼望了郭圖一眼道。
郭圖此刻強自鎮定的道:“亦非謀之罪。主公,且說郭某說,烏巢之失,能稱得上是戰之罪麽?方才淳於瓊已經說得很清楚,偷襲烏巢的,隻是曹操與五千精兵罷了。如果是正常的攻戰烏巢,憑我軍數萬的軍馬,曹操能輕易燒毀烏巢的糧草麽?恐怕他連我們外圍都攻擊不進去吧?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我們的糧草。何況,昨夜的情況,大火一起,主公就是派出我們全軍數十萬軍馬前往烏巢,怕亦不能挽迴我們的損失了吧?所以,郭某提議,不馳援烏巢,那就並非謀之罪。”
“嗯……”袁紹點頭,覺得郭圖所說的有點道理,他問道:“那你認為,那是誰之罪?”
“將之罪!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說的,就是像淳於瓊將軍這樣的人。其實,淳於瓊將軍,嗜酒誤事,已經不是一次半次,並且,他因為自持是主公心腹大將,多有輕慢同僚,欺壓共臣之事,隻是,眾臣忍而不發罷了。”郭圖道。
對於郭圖將過錯推往淳於瓊的身上,袁紹無話可說,再說,現在淳於瓊已經被斬,屬於死無對證,郭圖要怎麽樣說都已經無所謂了。
不過,聽郭圖的意思,似乎另有所指,不禁眉頭一皺,道:“郭先生,你是想說……”
“主公,你不覺得,攻擊官渡關隘,其實亦非戰之罪、謀之罪麽?”郭圖一臉淡定的道。
“什麽?你的意思是……袁某大將張合、高覽亦是無能之將?”袁紹有點色變的道。
現在,張合與高覽,可是袁紹最為重要的大將了,如果連此兩將都無能,那麽,自己還有哪些大將可用?
“非也,主公不知,非是兩位將軍無能,相反,此兩位將軍,可是主公軍中柱石,有若我軍的定海神針。但隻可惜……嗬嗬。”
“你這是何意?”袁紹有點想發怒了。
“何意?現在主公兵敗,估計兩位將軍正高興得緊呢。”郭圖一臉冷笑的道。
“何出此言?”袁紹壓下心裏的怒火,問郭圖。
郭圖也好,張合、高覽也好,都是跟隨袁紹多年的老人了,這些舊部,平時鮮有互相攻訐的事。可是如今,郭圖卻似要說張合與高覽的不對?
郭圖好整以暇的道:“主公,勿忘了,張合、高覽兩位將軍,他們當年亦與曹操有過故交,據聞,他們早有投曹操之意,因此,今遣他們攻擊曹寨,他們不肯竟全力而已。所以,是非戰之罪。嗯,淳於瓊,是自己輕心醉臥犯下大錯,是他自己無能,可是,以張合、高覽兩位將軍之能,若能三軍用命,在曹軍官渡兵力空虛之際,還能攻擊不下來麽?就算是攻不下來,也不致於慘敗,損兵折將啊。”
“呃……這個……”袁紹被郭圖這麽一說,心裏還真的覺得是自己的三軍將士不怎麽用命才致自己之敗。要知道,自己的軍馬,要比曹操多了多少?就算不能戰勝。也不應戰敗啊。
“可能是曹軍早有準備,料到我們會趁夜擊寨,埋下伏兵才致我們兵敗吧?”袁紹自己都不太肯定的道。
“縱曹操有伏兵又如何?我軍數十萬大軍,還怕了曹操?假若曹操有伏兵,那就更證明官渡關防兵力空虛,隻要我們擊敗了曹操的軍馬,官渡自然就唾手可得。可是……嗬嗬。主公看到了?”郭圖不遺餘力的引導袁紹,向張合與高覽有反意,不肯全力作戰的方向上引。
袁紹終於對張合與高覽產生了懷疑。微怒的道:“速召二人前來述罪!”
郭圖生怕自己會被袁紹降罪,如果當真的與張合、高覽二將對質的話,恐怕更加難蒙混過關。所以,他又怎肯讓張合與高覽當真的前來與他麵對麵在袁紹的麵前對話?
他借故到了一旁。暗囑一個親信去見張合、高覽兩將。
古時候的戰爭。戰勝之將,揚名立萬,載之史策,功垂行秋的有許多。
可是,不是當事人不知道,有戰爭當中,因戰敗而被斬殺的將軍會更多。
特別是在華夏,古今如此。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就總要有人承擔起失敗的責任。每一場戰爭,失敗的一方,的確就是成王敗寇,敗,就等於是死亡。
之前,張合白馬之敗,高覽延津之敗,兩將的心裏,都在擔心如何迴去向袁紹複命,都在擔心袁紹會因為他們失敗而降罪。那高覽,就幹脆不敢迴見袁紹,他就是擔心迴見袁紹之後,會被袁紹問斬。
有時候,一次失敗,饒幸躲過大難,可是,誰都不敢保證,第二次失敗之後,自己的主上是否還會饒得了他們。
當然,原本,他們兩將都想著,他們與袁紹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交情了,追隨袁紹這麽多年,沒有苦功都有苦勞,不管怎麽不說,都應該不會就此要降罪於他們。
可是,在此追隨袁紹的時間更長久的淳於瓊居然就被袁紹斬了,而郭圖的親信又來對他們說,袁紹要拿他們問罪。這一下,可就真的將兩將給嚇得一驚,兩人就仿似是驚弓之鳥。
得到郭圖親信的報信,兩將都驚疑不定,一時不辯真假,心裏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不一會,袁紹果然派了使者前來。
如果是平時,袁紹派了使者來召喚張合與高覽前去相見,那些使者,自然是不敢輕慢,有問必答,還要恭恭敬敬的。
可是,也不知道此兩將心有所思的關係,他們越看前來相召的使者,就越覺得有點不對勁。
這個疑心一起,就總覺得會有一些什麽事發生似的。
他們問那使者,問袁紹召他們前去相見所為何事。可是,那個使者卻似懶得迴答應,神色有點冷意的說不知道。
使者的神態表情,讓張合與高覽都有點誤會,都覺得這一次袁紹相召,恐怕不會是那麽的簡單。
兩人遲疑不定,未敢馬上前行,但那使者,卻似不耐煩的催促,說主公在等侯多時,著他們趕緊前去述罪。
述罪?
高覽見此使者,說了後又此是有點失言的住了口,使得高覽竟然就認為袁紹要像斬淳於瓊那般的斬了他與張合,當下撥劍將那使者斬殺於地。
天見可憐,袁紹其實並非要斬殺張合與高覽,隻要召他們前去質問質問,述罪,隻是袁紹一時有點心急所言。這個使者,其實也挺正常的,並沒有別的意思,可是,他的表現,落在張合、高覽的眼中,卻似是心裏有鬼的樣子,如此,便遭橫禍。
張合見高覽殺了使者,不禁大驚道:“高將軍,你怎麽可殺了他?現在殺了他,我等怕是再也說不清了。”
“呸!張將軍,我等為袁紹多翻浴血證戰,所立戰功無數,可是,你沒看他現在要將我們問罪麽?袁紹聽信饞言,優柔寡斷,不是成事之人,他日必被曹操所擒!如今他欲如斬淳於瓊一般斬殺我等,我們難道還要坐而待死?殺了此使者。我們亦再也沒有迴頭路,不如,就此投了曹操。如何?”高覽真的很怕死,他不想就如此被袁紹所殺。何況,跟著袁紹這麽久,真的或多或少的看到袁紹非是明君的本質,眼下,烏巢已經失,其大軍在此久戰不下。他日曹操反攻,袁紹如何能敵?滅亡,怕也就不遠矣。
這些。張合要比高覽看得更加的透徹,因為,他看到了曹操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其帳下猛將如雲。隨便派出一個,都非他張合可敵。如今,袁紹還要殺自己?別說殺了自己之後,袁紹是否還是曹操之敵,哪怕是現在,任袁紹軍馬再多,怕也不再是曹操之敵矣。
兩軍交戰之後,親自參戰的軍將。心裏都清楚,自己與敵軍孰強孰弱的問題。
張合天人交戰了好一會。終還是想到,既然袁紹都不顧念他追隨多年,現在竟然還要斬殺他,這樣的主上,跟著他還有什麽的意思?能苟活著,誰也不想死。當下張合道:“吾亦有此心久矣。”
斬殺了袁紹使者,兩將都已經沒有了選擇,既然已經有了決斷,就馬上行動。
兩將皆有本部軍馬,在袁紹軍中,其威望亦是非常高的。說此兩將是袁紹的一軍之魂也不為過。所以,此兩將率本部軍馬離開袁紹大營,袁紹的軍馬自然不敢相攔,放任兩將率軍而去。
嗯,當中,還有不少並非張合、高覽的本部軍馬,他們聽說張合、高覽要叛逃投靠曹操,居然亦跟著張合與高覽一起投敵。
張合與高覽一同離開袁紹大營投敵的事,在袁紹軍營當中有如被投下了一顆大石,激起了軒然大波。使得本來就士氣低落的袁軍,軍心一下子就渙散。
袁紹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他聽聞張合、高覽斬殺了他的使者,率軍投敵,他當場被刺激得大吐一口鮮血。
而郭圖,則心裏暗喜,因為此兩將一去,他將再無虞了。
嗯,郭圖之所以被稱為“毒士”,那就是因為他所謀之計,往往都是損人又不利已。誰家諸侯,若有郭圖這樣的謀士,豈會有不敗之理?他如此輕鬆的就逼反了袁紹的兩員大將,可以說,郭圖恐怕就是官渡之戰當中,最大的一個臥底。
張合與高覽,率軍投往官渡關隘,守關大將夏侯惇,飛報已經潛迴官渡關隘的曹操。曹操因見袁紹大軍並沒有因為烏巢被毀而馬上敗退,自己的大軍亦沒有一舉擊敗袁紹,沒能渡過黃河,他便潛迴了官渡。
夏侯惇心疑張合、高覽此刻前來相投恐有詐,不過曹操卻接受了張合與高覽兩將的歸降,並對夏侯惇道:“吾以恩待之,雖有異心,亦可變矣。曹某待昔日關羽能如此,今日為何就不能待張合、高覽如此,何況,某不信此世上人人如關羽那般,對其兄如此忠義。”
如此,夏侯惇沒再有異議。
曹操欲得張合久矣,現在卻是買一送一,多了一個武藝不凡的高覽,曹操更是大喜。當即,當兩將拜於他麵前之時,他馬上就封張合為偏將軍,都亭侯;亦封高覽為偏將軍,東萊侯。
兩將見曹操如此重視他們,甫一見麵,就拜將封侯,亦是大喜,遂向曹操再表忠心。
相比起來,袁紹軍此刻卻有如有一片愁雲慘霧一般。
要知道,原本在與曹操開戰之前,袁紹帳下謀士如林,猛將如雲,兵多糧廣。
可是,看看現在?袁紹的處境,就足叫人為袁紹揪心。
與沮授反目,現在沮授還在押。許攸投曹,張合、高覽投曹,還帶去了數萬軍馬。
淳於瓊被斬,蔣奇、眭元進、趙睿被殺,與淳於瓊一起鎮守烏巢的韓莒子、呂威璜等軍將,因畏罪而逃,還沒有歸營。
這樣一來,袁紹還有什麽軍將可用?數十萬的大軍,又靠誰來替他統率?
現在,真正還勉強算得上是大將的,恐怕就隻有韓猛了,再加上留在鄴城的麴義,其他的,如牽招、高幹、馬延、焦觸、張南等等,皆非大將。
謀士方麵,現在袁紹還有郭圖、審配、逢紀、辛評等數人。嗯,當中逢紀,他事實早已經和新漢朝有點說不清道不明了,在楊鳳的攛撮之下,隨時都有可能叛逃到新漢朝去。
此刻的袁紹,可謂是四麵楚歌了,他焦頭爛額,有點弄不清楚目前的狀況。
隻是,怕曹操是不給他機會慢慢的疏理好自己的事了。
何況,曹操雖然已經獲得了一個大好的局麵,可是,曹操的一些實實在在的困難,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的。他此次偷襲烏巢,隻是燒毀了袁紹的軍糧,他自己的軍的軍糧用盡之事,卻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嗯,說起來還真的讓曹操亦有一種吐血之感,自己的軍隊都斷糧了,此刻正是需要軍糧供給的時候,可是,他卻親手將無數的糧草燒毀。一邊餓著肚子,一邊燒毀無數糧食,這世上還有如此鬱悶的事麽?
所以,曹操此刻,亦不敢有半戰輕心,想解決自己軍的糧食危機,就隻能馬上對袁紹發起總攻,以劣勢的兵力,擊敗袁紹,方可使自己的困境得到真正的解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