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主公真的打算隻留一支新漢軍在上黨?”戲誌才轉念一想,又看著劉易問。


    “太史將軍在上黨地區有十五萬大軍,主公不打算多留些軍馬?一支軍隊,能顧及得了那麽大的地方麽?”荀彧這時也皺著眉。


    “是啊,上黨地區,雖然地廣人稀,可是地勢奇特,我們新漢軍奪取上黨,就是為了提防阻止天下諸侯從上黨地區進攻並州,進而威脅我們的京城洛陽。今天我們可以拿下上黨,明天別人說不定也能奪下。”戲誌才也有些不解,不太明白新漢朝現在並不缺軍隊,但劉易為何僅隻是打算留下一支新漢軍在上黨。


    “上黨地區,土地貧瘠,缺水,不太適宜發展農業,所以,就不適合我們遷徙百姓去居住,與其花太大的力氣在上黨地區,還不如多花些力氣在關中、並州的廣大地區。上黨之地,僅隻是勝在其是戰略要地,哪怕其地有不少地方可以發展的,卻因為其地區的人口所限,其地與外界的聯係不方便,嚴重的影響了上黨地區的發展。將來或者有辦法,可是,現在我們卻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可以改變上黨的麵貌。”劉易給他分析道:“如此,我們留軍在上黨,就僅隻有一個上黨之地是相對重要的戰略兵家必爭的要地。從上黨地區的東南麵向上黨地區攻擊,要比我們從並州方向向上黨地區攻擊容易一些。這也成了我們必須要把上黨控製在手裏。那麽我們要如何控製呢?”


    “首先,就是軍事上的,我們留下一支新漢軍在上黨,建設要塞,阻斷各條從冀州可以向上黨進軍的通路。隻要建好了關隘要塞,一支新漢軍二萬多人就足夠兵力鎮守了。留下太多的軍隊,是一種浪費。”劉易望著戲誌才與荀彧道:“其次,就是對上黨地區的管治的問題。”


    “那主公有何想法?”


    “上黨地區,民風彪悍,多不服教化。別看現在我們新漢軍在上黨之地似乎還挺受歡迎的,但那都是因為上黨的百姓深受張揚壓迫禍害,我們為他們除去了一害的原因。可我們一旦在上黨設立了官府,製定法律條文讓他們去遵守的時候,他們未必會依我們新漢朝的政令來做。”劉易說著,笑問他們道:“知道他們為什麽未必會遵從我們新漢朝的政令麽?就算,依照我們的政令來做。於上黨百姓有許多好處,可是他們也未必會遵從。”


    “這個……還真的不太清楚。”戲誌才抓抓頭道。


    “看看這個吧。對於小數民族的事情,你們還真的不及賈文和、蔡邕大人了解。”劉易從案上拿起一封信,讓旁邊的陰曉拿給戲誌才他們。


    原來賈詡與蔡邕在知道太史慈奪取了上黨之地後,他們一起聯名給劉易寫了一封信,是關於如何治理上黨地區的建議。


    蔡邕當年被靈帝多次流放,其中,就有一次被流放到了上黨地區,他在那兒還生活了差不多一年時候,對上黨當地的情況非常了解。


    上黨地區。其實漢人並不太多,大部份都是小數民族部落,其中,漢人大多都居住在朝廷所設的城鎮上,集中在晉城、長自、屯留等地。而別的地方,大多地方都是被小數民族部落所據,他們。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在族中,一切的事務,都會由族長說了算。這個,也是張揚占據了上黨這麽久,卻一直都沒能發展壯大的原因。因為張揚沒能取得那些散布上黨地區各處的小數部族的支持。


    在上黨。官府還官府,部族還部族,涇渭分明。


    不過,上黨地區的小數民族,他們在上黨生活的曆史很悠久,他們曆來都是自給自足,很少參與天下爭戰。隻要不招惹他們。他們也不會招惹漢人,互相之間,倒能和平共處。


    戲誌才他們分別看了賈詡、蔡邕的信後,都覺有點難辦的道:“那主公你說,上黨地區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如何管治?難不成,我們不在上黨設置官府了?”


    賈詡、蔡邕的信,隻是向劉易介紹了上黨地區的特殊性,並沒有建議對上黨地區應要如何的治理。


    但劉易的心裏已經有了打算。


    劉易說道:“對於上黨地區,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單獨設一個郡,設置官府,但是,我們新漢朝卻不派官員。”


    “啊?我們不派官員?那由誰來管治上黨郡?”戲誌才與荀文若都一臉不解。


    “自治!”劉易神情一整,認真的道:“讓他們民族自治。”


    “自治?這個……具體的如何?”


    自治這個詞,對於戲誌才他們來說,還是挺陌生的。按大漢慣例,對於有小數民族的地方,或者是大部份都是小數民族的地方,大漢會對其嚴格的掌控,在當地設置官府,派出軍隊鎮守,朝廷派出官員,管治他們。比如,常設的有什麽護烏桓都尉、護匈奴都尉等等,意思就是打著保護他們的名義,在他們的地方設立官府對他實行實質情的管治。


    不過,從實際來看,這些護什麽的官府,對那些小數民族的掌控是沒有什麽效果的。因為,除了漢廷所設的官府之外,小數民族內部,還是以他們的部族家庭式的族群存在生活,那些小數民族,他們始終都是聽族長的,並且,因為漢人官府的存在,無形中讓一般的小數部族,會受到漢人官府、部族上層族長長老的雙層壓迫剝削,使他們對漢人官府產生一種仇視。這也使得漢人官府在小數民族地方,顯得可有可無,對小數民族的掌控沒有一點效果。


    劉易想了想道:“自治,其實,就是讓這些小數部族,自己治理自己的民政方麵的事務。但是這個自治,是有條件的,要在我們的大漢的基本國法的規定之內,他們這些小數民族可以保留他們的一些行為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在軍事上,要聽從我們新漢朝的調遣,從本質上,他們要從心裏認同我們大漢的統治。要從骨子裏認同他們是屬於我們新漢朝的子民,我們大漢,可以不分人種的三六九等,可以給予他們公平的大漢子民的待遇,亦可以不要求他們拋宗背祖,不會強製性的要他們以漢人自居,但他們必須要承認他們是華夏民族。永遠不能仇視漢人。與我們漢人和平相處,在保留他們一定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基礎上。他們要盡量的吸收我們漢人的優秀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慢慢的,讓他們與我們漢人同化,最終成為一體。”


    劉易說完後,頓了頓,等戲誌才他們消化一下自己給他們所說的話。然後再道:“自治的具體表現在,由他們小數部落的各族的族長選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擔任上黨郡太守,還有郡城當中的各方麵的官職,這些官職。可以根據他們的情況,可以自行任命。我們的新漢朝,則隻派出一小部份官員,給予他們指導,主要是讓他們認識我們大漢的基本國法。至於他們內部要如何治理,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我們派出的人,同時也是監督他們。看他們所自治的方法是否適合,若不適合的話,可以提出更好的治理方案給他們,讓他們采納實行。反正,一句話,他們在名義上。是屬於我們新漢朝的臣子,每年,向我們新漢朝交納一定的賦稅,而向上黨百姓所收取的賦稅,卻要有規定的,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規定收取的賦稅的比率。並規定,不能與官府的名義及他們部族的名義重複收取。”


    “這樣不錯,其實就等於還是他們小數民族的部族結構,隻是換了一個我們新漢朝官府的名義來管治他們罷了。”戲誌才若有所思的道。


    “對,也可以這麽說,隻不過,有了一個我們新漢朝官府的名義所限製,這些小數部族在無形中,就得按我們新漢朝的規矩來辦事,要不然,想讓他們接受我們新漢朝的實際統治,還是有點麻煩的。隻有這樣,才能讓那些小數民族更具有參與感,相信,他們在得到了不少實質的好處之後,一定會慢慢認同我們新漢朝,以我們新漢朝的子民自居。”劉易點了點頭,跟著道:“當然了,他們既然歸附於我們新漢朝,那麽,也必須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與義務。比方說,當新漢朝遭受到別的異族入侵,他們,亦要有責任、義務和新漢軍一起並肩作戰,他們既然享受到與漢人一樣的待遇,就要承擔起一樣的責任。”


    “沒錯,也隻有這樣,才能顯示他們真的歸服於我們新漢朝的統治。”戲誌才同意道。


    “因此,我打算這樣。”劉易道:“上黨之區,就留下一支新漢軍,然後,就由上黨地區的各個小數部落共同組建一支新漢軍,我們給予他們一個正式的編製。這支新漢軍,就是治理維持他們內部秩序的軍隊。比如,一個軍的統製,按照這些小數民族的各族情況,分別分配給他們各個部族一個小隊、大隊或屯、部曲、營級的編製。一千人的部族,給一個小隊的編製,讓他們按新漢軍的要求自行成軍。平時,可以各自留在族內從事生產,維護其族內的秩序,農閑之時,就得要集中起來整訓,一旦有戰事,他們就要聽從命令緊急集結,隨時聽候新漢朝的命令,甚至,要求他們離開上黨地區到別處去征戰,他們也不能有半點違背。”


    “哈哈,主公,你最後說的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自治,能讓小數部族管理好他們的民政就最好,若不能,能讓我們新漢軍多一支軍隊也不錯。戲某本來也擔心若讓那些小數民族自治,擔心他們一旦壯大之後,我們新漢朝就難以抑製,怕他們遲早都會出亂子,但是,如果我們新漢朝能夠牢牢的掌握著由小數民族的人組建的軍隊,我們就不用擔心他們作亂了。”戲誌才聽劉易說了這麽多,覺得劉易最後說的這一點才是最主要的。


    也的確如此,後世的毛太祖說過,槍杆子出政權。隻要掌握了這些小數民族的力量,就不用擔心其中某個有野心的部族首領作亂了。小數民族部落眾多,他們肯定是互不服誰的,現在把他們的人抽調成一軍,這不可以很好的掌控住他們所有的部落。


    “我跟你們說吧。我們華夏的小數民族部族,數以百計,我們漢人。就算能稱雄世界,也總不可能把他們全都滅掉吧?所以,如果讓那些小數民族與我們漢人和平相處,慢慢融為一體,到最後,沒有漢人與小數民族之分,大家都是華夏民族。隻有這樣,才是我們所想要的世界。民族之間。互相攻伐,恩恩相報何時了?說到底,不近是漢人或者是小數民族,大家都是喝著黃河水、長江水長大的,同宗同源,縱有一些生活方式不同,但是,我們也應當要有包容之心,不能岐視、鄙夷。”劉易說完。站起來,似凝望著遠處道:“華夏文明,應該更璀燦奪目、更加的強盛。”


    戲誌才、荀彧、荀爽、李儒四人,肅然起敬,他們同時站起,上前拜下道:“主公胸懷廣闊,目光長遠。我等受教了。”


    “唉,任重而道遠啊。起來吧,咱話是這麽說,可是,要想做到卻不容易。”劉易歎了一口氣道:“你們要記住了,我所說的。隻是一些可以教化同化的小數民族,這些民族,他們本心善良,向往我們漢人的文明文化,願意與我們漢人交好,融為一體。隻要這樣的民族,我們才能包容。可是。針對個別的兇殘民族,我們是絕對不能手軟的,特別是對於他們有著無數惡劣前科的異民族,千百年來,對我們漢人中土虎視眈眈,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我們迫害的異族,我們必須要予與堅決的消滅,哪怕是將他們滅族,也在所不惜,一切,都為了我們漢人的長治久盛為主。”


    劉易歎氣,是因為想到後世,哪怕是看似和平的後現代,其地域、民族,人種,甚至是語言,都一直沒有停止過爭執、岐視、爭鬥。


    這些情況,劉易現在隻是與戲誌才他們說說罷了,真正要做到讓各民族和平共處,還真的不知道有沒有那樣的一天。


    “算了,先不說這些,我們現在,就等於把上黨作為一個試驗點來治理。因為,大漢各地的異民族實在是太多了。西涼、漠北、北方的大草原、遼東的大森林,甚至我們南方的山越人、還有交州、益州等地的異民族。將來大漢有機會收複那些地方的時候,如果管治那些異民族,將會是我們重中之重的問題。如果上黨地區的治理有效果,那麽,將來也可以在那些地區實行這樣的管治。”劉易道。


    華夏北方的大草原、大森林,西方的高原、南方的廣闊原始森林,都隱含著無數的豐富資源。雖然大漢現在用不上,占據了那些地方,隻能說是增加大漢的領土麵積,於大漢現在的發展,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幫助。不過,劉易覺得,那些地方都是華夏的,就得要去收複,現在沒用得上,將來一定會用得上。


    並且,收複那些地方,無限的增加大漢的領土麵積,於劉易來說,也是一種榮耀。而也隻要把那些地方都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裏,才有可能消除將來異民族禍亂華夏的事發生。


    劉易的心裏,其實已經有點迫不及待的想出兵占據那些地方了。


    “主公,既然上黨已經收複,又打算隻能一支新漢軍在上黨地區,那麽,子義將軍的這二十來萬大軍,主公又準備如何安頓?還是留在並州支持並州的生產事宜?還是……”


    戲誌才終於問到了關鍵之處。


    現在,新漢軍已經有了三十來軍。基本上,每一支新漢軍的軍隊,現在都有著各自的任務。可上黨之地收複之後,就變得有十多二十萬的大軍處於一種閑置的情況。


    這麽多軍隊,放著白吃糧自然是不太好。這也是新漢軍整編成軍,經過訓練,使軍隊形成了戰鬥力之後,第一次出現了空閑的,不知道做什麽的二十來萬大軍。


    戲誌才是新漢朝太尉,看到了這個,他自然不會讓這多麽軍隊閑著,如果不是留在並州繼續參加勞作,他倒想把這些大漢抽調來,讓這支大軍進入西涼,與黃敘、典韋一起順勢奪取西涼算了。


    所以,戲誌才試探的問:“主公,如果不是留在並州不如就把他們調來關中吧,讓子義他們一起收複關中,順勢向西涼進軍。西涼動亂了這麽久,也是時候收歸朝廷統治了。”


    “別別……”荀彧卻急道:“目前,我們關中都還沒有真正的治理好,又多了一個情況複雜的西涼,我們若打下來卻沒能管治好,會對我們新漢朝有負麵的影響。”(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兵之霸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級煙槍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級煙槍王並收藏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