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現在的年紀並不大,其實就僅比劉易大一點罷了,絕不過二十五歲。【他現在才娶妻生子,在這個時代來說,應算是非常晚婚晚育的那種了。


    如果還沒有妻小,他或許對於追隨誰為主並沒有太多想法,可有了妻小之後,他就不得不為自己的妻小著想了。


    從哥追隨自覺不成大事的袁紹,他覺得絕對不是長久之計。何謂大事?那可是爭霸天下的大事,世人常說成王敗寇,一旦不成事,那就是失敗的下場。而他作為袁紹的帳下謀臣,將來傾巢之下豈有完卵?他及他的家人妻小,亦要遭殃。


    但是如果追隨了劉易呢?按他所觀察,劉易要比袁紹更有雄主之姿,劉易一直來的所作所為,都是世人有目共見,無一不是真正的為了大漢百姓著想,如此,劉易要比袁紹便值得追隨。


    所以,他的確動心了。並且,劉易親自到他家來招攬,還帶了夫人前來,由此便足可見劉易的誠意,以及劉易對他的重視。


    他想了想道:“太傅,某去洛陽也未必不可,隻是,這事我還得與大哥商議,可否容我考慮幾天?”


    他沒敢就答應下來,怎麽說,他來投大哥的,總不能一聲不吭的就隨易走了。劉易與袁紹不對付,他投了劉易,誰知道會不會對自己的大哥有影響?如果袁紹因自己而惱了大哥,害了大哥,那麽他就百死莫贖了。


    而劉易也為辛毗考慮到此點,因為,這世上沒有幾個劉備,劉備三顧茅廬才得到了諸葛亮,是諸葛亮才讓他獲得了一個落腳地盤,可以說,劉備最終可鼎足三國,幾乎就是諸葛亮之功。所以。劉備對諸葛亮是無條件信任的。對諸葛亮的大哥諸葛謹在東吳為官的事,並沒有太多的猜忌,沒有因為兩兄弟事不同之主而失去對諸葛亮的信任。


    但是,袁紹不是劉備。辛評亦不是諸葛亮,他沒到達那種可以讓袁紹無條件信任的地步。若當袁紹知道辛毗投了劉易之後,不要說袁紹會不會殺了辛評,但從此之後,不再重用辛評是肯定的。他也不敢用啊。


    所以,劉易理解的道:“佐治先生,這個你大可放心。不用太急,我在冀州怕還要待上一段時間,到時候先生你決定了,知會劉某一聲便可,某必有周詳安排。到時候,你可稱說欲返迴故鄉,帶家小離開信都,然後。我會派人把先生你一家人接走,如果先生願意,我也可讓先生不會讓袁紹知道你的去向。不會知道你與投我的事實。你看如何?”


    辛毗一聽,覺得如此更為妥當,特別是看到劉易居然為自己有這麽多安排,心裏便有了定數,道:“如此,那……我就決定追隨太傅吧,等我與大哥說清楚,希望他也能看清袁紹不成大事的事實,希望大哥也可隨我一起離去吧。”


    “嗯,若能說服辛評先生那就更好了。劉某亦不會待丙。說真的,辛評先生之才,某亦非常欣賞的,隻可惜,他此時已經隨袁紹一起出征,要不然。亦可見其一麵了。”


    “我大哥心中執著,不知道他會否同意背棄袁紹,我看機會不大,某亦隻能盡力勸說了。如果大哥不同意,某隻能帶妻小獨投太傅,望太傅別見怪。”


    “這哪的話,先生能來投,我歡喜都來不及啊。”劉易知道辛毗已經答應,心裏不禁大喜,轉而說道:“聞先生得一女,何不抱來讓某見見?不怕先生笑話,某亦已經有了好幾個兒女,現有在洛陽,有在洞庭湖,分隔千裏,還真的想念了呢。”


    “哈,想不到太傅亦是一個戀家之人,好,剛才你幾位夫人已經進後堂去了,我讓人去叫我夫人一同與她們出來。”辛毗見劉易年紀比自己小,卻妻妾成群,想必兒女亦比自己多了,如今為了大事奔波,沒能膝下承歡,想見見小孩子,以寄思自己的兒女,亦是正常之事,也由此可見,劉易也是一個性情中人。


    天地作證,劉易的確是一個性情中人,平時亦常有想念自己那些不在身邊的妻兒,但劉易要見辛毗之女,絕對不是想寄思什麽,乃是劉易這家夥想先看看這個未來智女的樣子,心裏可是帶著一種猥瑣之念來看的。


    唉,說起來還真的罪過,這家夥,看著人家一個才不幾月大的小女嬰,居然還帶著一種猥瑣的念頭,心裏麵幻想著人家那可愛女嬰長大後的禽獸之念。盯著那小辛憲英來看時,連劉易的幾個夫人都覺得劉易有點異樣,因為兩眼是放光的。


    好色至劉易如斯,世上怕還真的少有了。


    見到小辛憲英,人家也僅隻是懂得了笑,一對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清純可愛,實在想不明白,劉易為什麽會對這麽一個小女嬰居然能夠產生得了邪念。


    嗯,先說一句題外話,那是將來,劉易納辛憲英為妃之時,辛毗差點沒氣得氣得操刀子要跟老牛吃嫩草的劉易拚命……為此,一度鬧得朝堂上沸沸揚揚,使得朝中眾臣,人人自危,莫不死死盯緊自己的後輩女兒,免得遭受劉易這好色君的禍害。


    又得到了辛毗的投效,接下來兩天,劉易分別拜訪了不少韓馥原來的舊部將領,雙得到了趙浮、程渙的投效。


    這些武將,可不同於那些謀士,他們既然願意投效劉易,當即便馬上派人把家型走,自己直接就跟從在劉易的身邊。這樣一來,便讓郭圖、張合知道了劉易為何明知道袁紹不在,卻還要在信都城等候的目的,弄得他們氣急敗壞。知道如此下去,恐怕不用多久,整個信都城不用打,就改袁姓劉了。


    可是,他們也不敢去和劉易鬧,隻好嚴令下麵的人,不許任何人再與劉易私下會麵,否則,當與背叛之名處死。這樣一來,劉易見能收的人都收得差不多,便終止了這種公然挖角的行動。免得到時會將矛盾激化。


    不過。將投兵散,許多原本跟著已經投劉易將領的軍士,他們亦有想隨自己將軍投了劉易的意思。但是劉易考慮到,如果接收了一些軍隊。這就如起義背叛差不多,想郭圖與張合肯定不會答應,為此,劉易隻好作罷,暫沒有答應讓韓馥舊將率軍一起投了自己。


    而這個時候,袁紹與公孫瓚之戰,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兩軍互派軍士。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試探性的攻擊,在磐河兩岸,軍士互有死傷,鮮血,都已經有河流給染紅了。


    這日,公孫瓚決定發起越河攻戰,他手提長槊,跨騎白馬。立於磐河界橋之上。


    袁紹亦不某示弱,知道此時退不得,一退。公孫瓚騎兵殺過河,那便是他大軍的未日,所以,也大軍盡出,戰鼓隆隆,雙方軍士呐喊震天。


    公孫瓚見袁紹引軍出營來對持,不禁怒指袁紹大唿道:“袁紹爾這背義之徒,竟然還有麵目來見我?”


    袁紹遠遠策騎,在一眾武將的護衛之下,走近了一點。應道:“哈哈……好笑伯何來背義之言?似是爾先率軍來攻伐冀州在先吧?無端起戰事,居然還敢反咬一口,說某背義?”


    “呸可惡爾還敢抵賴?先是密約與某共討韓馥,說與某平分冀州,不料竟敢出賣某,暗害了某之弟公孫越。還敢可笑的說是董卓派人所為?想不到,爾竟然惡毒奸詐如斯,某識人不明,誤信了你這惡賊”公孫瓚想起自己從弟公孫越的死,不由雙目赤紅,憤慨的罵道。


    “不可胡言”袁紹斷言道:“誰與你有約?你我鈞是朝臣,地是朝廷之地,誰敢說分某某地?分明是你自己狼子野心,借故來侵犯冀州而已。”


    “哎呀呀可惱事到如今,爾竟敢矢口否認?竟還厚臉至此,說不敢分某某地,可你如今謀奪了冀州又怎麽解說?”公孫瓚被袁紹氣得不輕,幾欲吐血。


    輪言辯,公孫瓚怎會是袁紹的對手?吃虧受氣是在所難免的。


    袁紹忽一指公孫瓚,喝道:“韓馥自知無才,治理不好冀州,知吾才能,讓冀州與吾,某如今領了冀州,與你何幹?居然敢派軍前來索要冀州一半土地,簡直是豈有此理。你從弟無禮,威脅某在信都立足不穩,吾亦沒與之計較,還陪送了諸多禮物,禮送他迴幽州,誰知道董卓早有伏兵潛在路上,刺殺了他,這又與我袁紹何幹?莫不是你當初率先攻下虎牢關,人家董卓記恨於你,特派人來刺殺你從弟,這在情理之中,爾焉可不分清紅皂白,非要率軍與我分一個勝負?”袁紹的狡辯,似有理有據。


    公孫瓚給氣得渾身顫抖,指著袁紹,卻說不過,隻好轉而罵道:“卑鄙卑鄙,敢做不敢當當初某以為爾忠義,推你為盟主,但是你今日之所為,實是狼心狗肺之事,不知道你還有何麵目立於世間”


    騙公孫瓚起兵,與及他謀奪了冀州,襲殺公孫越,從頭到尾,的確是袁紹所為。袁紹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他也知道,明眼的人,肯定是知道一切都是他袁紹所為,所以,被公孫瓚直罵他卑鄙,狼心狗肺。他也有點發怒了。不由喝道:“如今情況,爾不肯退兵,非要進犯我冀州,多說無益,還是手下見真章吧誰與我擒下公孫瓚此賊”


    公孫瓚武勇,袁紹手下能敵得過公孫瓚的亦沒有幾將。沒有了顏良、文醜,張合還在信都城,這頭陣隻能是高覽上了。


    高覽是河北四名將之一,雖然排名最未,但是卻是一流武將。不是一般的武將可敵的。


    並且,這段時間與公孫瓚大軍隔河相望,他早已經留意到,似乎公孫瓚並沒請得那劉備、關羽、張飛前來助戰,心裏大定。


    高覽提槍躍馬,衝殺上橋與公孫瓚交戰。


    兩人鈞是一流武將,頓時相戰激烈,在橋上你來我往,一連戰了幾十會合。最終,還是高覽藝高一著,一槍桃中公孫瓚大腿,公孫瓚受創,知道不敵,大叫一聲拍馬而迴。


    高覽見公孫瓚敗退,不由信心大漲,又想到或可立一大功,也不多想,拍馬便追,揮軍殺過橋,殺進了公孫瓚大營。


    沒有真正的超一流武將的情況之下,像高覽這樣的一流武將,在衝陣之中亦算是無敵的。如果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越沒死,或可與高覽一戰,可此時,卻無人是高覽之敵。


    公孫瓚陣中,有四將齊出,其中一將叫陳蔣,亦是追隨公孫瓚多年的猛將,但他可能是準備不足,被一路猛衝殺過來的高覽一招擊殺,另三將見狀,不由一驚,紛紛策馬閃避。他們一避,追隨在高覽身後的大軍乘機殺過了河,直撲公孫瓚本陣。


    公孫瓚扭頭見高覽追得急,又見大軍已經殺來,急喝令手下副將,引軍敵住過河袁兵,他自引高覽向一旁逃奔,以免高覽引軍衝擊了本陣。


    公孫瓚知道自己敗,僅隻是自己大意,沒有想到河北四名將之一的高覽武藝更勝自己,但自己敗不要緊,隻要大軍不敗,待自己擺脫了他之後,返歸大陣便可再引軍攻殺袁紹。


    但公孫瓚才剛剛奔至一山穀,沒有想到高覽的射術也厲害,忽聽到背後弓矢之聲,驚駭之下,後頭一望,卻見一箭如飛一般射來,他一側頭,叮的一聲,弓箭竟然正中他頭部,把他的戰盔給擊飛了。若沒有帶頭盔,此刻公孫瓚成了這一箭的亡魂了。


    雖不致命,公孫瓚亦痛得大叫一聲,哎呀一聲摔下馬去。


    “公孫瓚納命來”高覽見公孫瓚被自己一箭擊下馬,急拍馬挺槍,直取公孫瓚。


    公孫瓚摔落馬下,頭已經有點摔得昏乎乎了,手上長槊亦不知摔落何處,想抽佩劍相敵,卻在摔落馬之時亦丟失,用力甩甩頭,想使自己清醒一點,但卻看到眼前一杆泛著寒芒的長槍急刺而來,那似泛著點血光的槍尖,急劇的在他的瞳孔之中放大。


    公孫瓚驚得魂飛魄散,心裏不禁無奈的歎一聲:我命休矣(未完待續。。)


    (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兵之霸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級煙槍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級煙槍王並收藏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