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劉易的這一句話一說出口,司馬徽便目放奇光,緊緊的盯著劉易,連帶那想移身出去的司馬如煙,也目泛異彩,重又坐了迴去。
這一句話,看似是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可是,卻能一針見血的道出了劉易的見地。並且,又能從劉易的語氣當中,感受得到劉易的那種對百姓苦難感慨歎喟、憤憤不平的悲痛情懷。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同時,也可以從中看出一些更深刻層次的寓意。這八個字,鞭辟入裏,精警異常,恰如黃鍾震鳴,振聾發聵。
劉易見這司馬父女都眼帶異常的看著自己,便接著說道:“其實,小子並無大誌,也沒有諸位名士或是清流人士的那種高尚情懷,所以,對劉易來說,根本就沒有那種什麽的清君側、振朝綱的誌向情操。說句話不怕先生見笑的話,劉易當初見到戲誌才先生的時候,他們幾個大人正在一起談論著這些事,而小子一時忍不住心中的感想,才會大放闕詞。再說一句似乎是有點大逆不道的話,劉易,隻是一個流浪兒,根本就不明白他們所說的什麽清君側、振朝綱。小子從小到大,都是在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靠東乞西討過活,對於百姓的苦,劉易有著非常深刻深切的感受。所以,清不清君側,振不振朝綱,與劉易何幹?”
司馬徽見劉易的神態由激昂沉痛到現在的自我菲薄,甚至乎有點悲觀。他不由打斷了劉易的說話道:“嗬,劉小哥,正因為百姓苦,所以才要立誌鏟除奸佞。以正君上視聽,讓其行振民之仁政,隻有大漢興,百姓才會有好日子過,最少,也總比大漢亡百姓苦來得更好吧?”
劉易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司馬徽所說的話,因為,除了興百百苦,亡百姓苦這句警世名言之外。還有一句寧作太平犬,莫作亂世人這樣的話。在太平盛世,百姓縱苦。也不及亂世的百姓朝不保夕來得更苦。
劉易說道:“其實我跟先生說這句話,就是想說,正因為我劉易知道百姓的苦,對於百姓的這種苦有著深刻深切的感受。所以,在我劉易沒有能力做到先生以及許多名士所說的清君側、振朝綱的事時,我劉易也僅能在能力所及的份上,盡可能的救助一些困苦的百姓。盡劉易的能力,讓一些百姓可以更好的活下去。這對於劉易來說,可以直接讓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這豈不是比那個清君側振朝綱更有意義嗎?”
“當然。如今的世道,想讓那些苦難百姓過上好生活可不容易。”劉易不待司馬徽說話,接著道:“就拿現在流落到洛陽的流民來說吧,他們都是一些沒有辦法才流落到洛陽求生計的百姓,他們的家早就毀了,家鄉也迴不去了。退一萬步來說,我劉易可以傾盡所有,資助他們各自迴自己的家鄉重建家園。讓他們在短期之內可以自力更生,可是。這天災不斷,賊寇叢生的世道。他們又能在各自的家鄉安生幾天?我想。不用多久,他們怕又要流落他鄉。如此,劉易覺得,就有必要把他們集中起來,把這些來自大漢五湖四海的流民集中起來救濟,再集中幫助他們覓地安居,助他們恢複生產。好了,既然是集中起來的,那麽就必須要有管理了。如此一來,就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機會。就像戲誌才先生,他現在雖然並不是真正的朝庭官員,可是他卻能在涿郡涿縣管治上十萬的百姓。而管治這些百姓,那麽就必須要像正常的官府那樣,要有處理一般事務相當於官府衙門的職能機構,同樣,也得要有軍隊來保護這些百姓,保護他們不用再受到那些山賊強盜的迫害,在受到天災之時,也可以有效的統一進行抗災互救。縱上所述,如果做好了,就等於有了一個穩足的先決條件,因為戲誌才先生所管治的十萬百姓以及他所轄之下的類同於官府的一個職能機構,卻是一個更純粹清廉的,為了大漢百姓服務的職能機構,和一般的官府有很大的分別,卻又和官府互不統屬,不受官府控製。也就是說,不受朝中的奸佞控製,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如果有更多像戲誌才先生管治之下的職能機構,如果每一個管治者都是懷著同一個目的,懷著清君側、振興大漢的目的,那麽,到時候就可以互相聯合起來,武將鏟除朝中奸佞,清淨皇上視聽,如此,奸佞一除,朝綱便可得到重整,此時,大漢各地*的官員,腐爛的官府,便可撤免並棄,把像戲誌才先生這樣的有才華才能又忠直清明這樣的人才正式命名為官員,如果是完全腐爛了的官府,則幹脆讓像戲誌才先生治下的職能機構取蒂原來的官府,讓這樣更精練清廉的職能機構代替原來的官府治理地方。這個,就是劉易目前所能夠想到的。如何先穩足,再談清君側,振興大漢的總體計劃。”
還真的是一翻長編大論了,劉易自己說得都有點口幹,連連的喝了幾杯酒潤喉。
劉易說的這一翻話,夠這對父女消化一會了,對於像司馬徽這些的大隱士,他們的學識是相當豐富的,跟他們說一些假大空不切實際的話,他們必然會看不起劉易。看不起劉易,必然就不會輔助劉易。劉易現在不求這個司馬徽本人為自己效力,卻也希望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一個好一點的印象,以其他今後推薦他的學生來投效自己。
說實在,有這個司馬徽的一句話,隻要他一句話,可能就會有許多文人謀士自己找上門來投效。這比自己東尋西找,高唿大喊也難以尋到收服到一個文人謀士好得多了。
“嗯。很有想法,不錯,這可能還真的是一個長久之計,不知道戲誌才在涿郡涿縣做得怎麽樣?”司馬徽一邊沉思著一邊點頭道。
對於司馬徽來說。劉易所說的,的確是一種他前所沒有聽說過的說法,似乎已經正在實行,都是一些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當然,其中似乎也有不少漏洞,但總的來說,要比那些隻懂喊著清君側,振朝綱的人好多了,也有用多了。最不濟的。也可以讓一些生活難以為繼的百姓得到救助,讓一部份百姓可活得下去。
不過,司馬徽也覺得劉易所想的。有點太過理想了,如果真要做到劉易所說的那個地步,都不知道要等到什麽的時候。而且,他也隱隱的有一種感覺,把握到了劉易所說的重點所在,這個重點就是武裝鏟除奸佞。武裝即武力吧,如果劉易真的可以做得到可以武力解決了那些奸佞。那麽就是說。劉易的勢力就要比那些奸佞更加的大了。到那時,這個劉易還會把政權交迴給皇上麽?誰能保證,這個劉易不會像那些奸佞一樣,把持朝政?還有。誰又能保證劉易所說的,所謂的職能機構會自始至終的純粹清廉?
劉易的整翻說話,都沒有說到造反的關鍵詞,可是,他所說的取蒂官府,實際上不就等於是造反了麽?嗬嗬,官府是可以說取蒂就取蒂的麽?這不是造反又是什麽?
這個,劉易自然也不會明說。如果真的能做到如劉易所想的,那麽到時候。自然是要武力奪取政權了。不這樣的話,那些奸佞權官會眼巴巴的等著讓你去殺了?哪怕是地方的官府。他們都不會束手待斃,武力解決是必須的。
事實上,當然是做不到全大漢各地都像劉易所說的這樣,劉易這麽說,隻是給司馬徽一個整體的藍圖想法,間接的向他證明自己也有著大誌罷了。實則,劉易也隻是想建起一兩個屬於自己的穩固基地,以供自己發展而已。隻不過,大漢今後的發展,似乎也和劉易所說的有點相象,因為,群雄並起的時候,每一個梟雄,其實他們就等於是成立了一個脫離朝庭官府的政治機構,各自占領著一地。也做到了同時聯合起兵,鏟除了奸佞,隻可惜,群雄是各自為政的,也同樣是如司馬徽所擔心的那樣,勢力大的人,把持了朝政。
劉易沒有讓司馬徽多想,說道:“其實我說的,未必可以做得到,我劉易也隻能做到眼下的地步,想辦法賺點錢,然後購些糧食接濟一下那些流民,盡力的幫助那些流民恢複生產,讓他們可以自力更生,別的,太遠的事情,我也懶得去多想。反正,我現在已經盡自己之力了。要說,現在如果還有更多的流民的話,我劉易也無能為力,愛莫能助了。”
“嗬,也是,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難以救濟得了全天下的流民,能向劉小哥你這樣可以散盡家財的人並不多。我自己,也枉別人稱老夫為好好先生,因為,老夫也做不到像劉小哥你這樣,散盡家財救助別人。”司馬徽聽劉易這麽一說,心裏也頓時釋然,也知道自己想得太多了,劉易現在能夠做到這一步,的確已經很讓人佩服。
“哈哈,老夫也隻是問問而已,劉小哥也別多心,來,喝酒。”
劉易也舉杯,向司馬徽遙敬了一下。
大大幾百裏的水路,正午時分出發,半天的時間是難以到達江陵的。主要是河道不好航行的問題,所以,都不能航行得太快,每艘船上,都有兩三個船夫,他們在控製著船速。
在天黑的時候,十來艘船靠岸停下。
岸邊不遠,有一個小村子,船夫和村子的人很相熟,估計平時他們沒少在村子裏借宿過夜。
小村子隻有二十來戶人家,劉易這二百多個官兵自然是住不下的,所以,劉易也沒有進村,隻讓三十多個船夫到村子裏去借宿,便順安排水鏡先生父女到村子裏過夜。
劉易看得出,這個水鏡先生決不是隻是略通劍道,恐怕他還會是一個劍道高手,因為他下船的時候,劉易就看到他從船上一躍起下,動作敏捷瀟灑。連同他的女兒司馬如煙。怕也是一個劍道高手,盡管他們已經掩飾得很好了,但劉易偶爾還是能夠感應得到他們體內散發出來的強勁氣息。
所以,水鏡先生和他的女兒司馬如煙也到村子裏去過夜。劉易也不用擔心他們的安全。
劉易讓人就在河邊紮起了營帳,順便也可以看守著船隻。自然,也派出了警哨到四圍去警戒,因為張合帶著幾千人正在想襲殺他呢。也不知道黃敘是否已經把張合引到別處去,但張合有大大七千人馬,恐怕還有餘力分兵,劉易就怕他們知道自己乘船沿河而下,他們也會沿河追來,所以,劉易把警戒放到遠遠的上遊去。以防萬一。
這隻是安全起見,實際上,劉易等乘船而下。已經走出了好幾百裏,這還是水路,如果是陸路的話,怕更要多走幾百裏路,就算是讓他們追,怕也難以追得上。
劉易的這兩百死士,有不少人是北方旱鴨子。從來都沒有坐過船的,坐了大半天的船,還是有不少人暈船。人一暈船,便會嘔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劉易可不想這些士兵坐一次船便成了病貓,所以,親自出手,叫了一群士兵來幫忙,在河裏網了不少魚上來。晚上,劉易就在河邊點起一堆堆的火堆,親自教士兵們如何烤魚。
古時候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話雖然這麽說。並不是說靠山的人就會經常可吃到山裏的獵物,靠水的人就頓頓都可以大魚大肉。特別是現在的世道。百姓們能有點吃的就不錯了,肉是很少吃的。在這大漢的時候,許多烹食的方法還沒有流行,許多調味香料,也還沒有正式被采用,這魚嘛,腥味重,如果沒有生薑什麽的東西去腥,是很難入口的。
現在是在行軍的時候,誰會帶著如生薑這類的調味品?
不過,劉易的烤魚,卻不用生薑去腥,烤著的時候,散發出的香味,都已經吸引得那些食欲不振的士兵猛咽口水了。
魚肉含有大量的豐富養份,多吃魚肉也可以讓士兵們的體質得到增強,現在要到南方來,將來又要在湖邊建立基地,今後魚將會是他們主要的肉食,所以,必須要先培養他們喜歡吃魚的習慣。
劉易的烤魚,曾經讓易姬、甘倩、長社公主三女忍不住口,所以,這次弄出來的一個全魚烤宴的香味,不隻是讓暈船的士兵產生了食欲,猛咽著口水,同時,也引來了紗巾蒙臉的司馬如煙。
白天見到司馬如煙的時候,劉易看她是帶著一把佩劍的,不過,此時手上拿著的不是劍,而是一根笛子。
她人沒到,劉易便聞到了她身上傳過來的一股幽幽的香味,一股比劉易手裏烤魚更誘人的香味。看她的秀發還有點濕潤的樣子,劉易便知道她應該是剛剛洗浴過一翻才出來的。
“如煙小姐,手裏拿著笛子,可否為我們兄弟吹奏一曲?”劉易在司馬徽的麵前恭謹,但是在這個司馬如煙的麵前就沒有那個必要了,所以,劉易揚了揚手裏的烤魚,對司馬如煙擠眉弄眼的笑道。
要是一般的女人,和劉易呆在一起的一眾士兵怕要馬上起哄了,可是,對於這個名士的女兒,他們卻不敢,反而是縮了縮脖子,拿起自己的烤魚一哄而散,湊到了別的火堆上去。當然,他們忍不住時不時的迴頭狠狠的盯兩眼司馬如煙這高挑的身影。
“拿著。”司馬如煙蹙了一下額眉,把她手上的笛子一把塞到了劉易的懷內,然後一手奪過了劉易手上的烤魚道:“要不你給本姑娘吹奏一首曲子,本姑娘賞臉嚐試一下你的烤魚怎麽樣?”
“額,司馬先生說的還真不錯,看來,司馬小姐除了有點性……子冷淡之外,還真的有點刁蠻……”劉易對她苦著臉道:“你看我像是懂得吹笛子的人麽?”
“哼!你不是挺能的麽?跟我爹說什麽的賺錢,其實是訛詐那宦官的,還以為你會作詩呢,誰知道卻是別人作的。你不是也會釀啊什麽的?我現在都有點懷疑是不是你自己釀出來的,對對,聽說你也在青樓為一個青樓妓女作過歌曲,哼,會作歌曲的人,不會吹笛子麽?”也不知道劉易什麽時候得罪了這個司馬如煙,她一連幾個冷哼,曆數劉易的不是。
“哦?如煙似乎對劉易很熟悉的樣子,我們以前見過?”劉易想不到這個與自己素未貌麵,似乎也隻是萍水相逢的女子會這麽清楚自己,居然自己那麽多的事。
“哼,你忘了戲誌才及荀文若都是我的師兄?他們在學院裏求學的時候,我就跟他們約定了,他們在外麵如果碰到一些有趣的事,就一定要跟我說說,讓我也長長見識的。”司馬如煙把烤魚放在她的鼻子上,隔著一層紗布聞了聞又道:“誰知道,他們兩人的書信中,都是說著你的事,就好像你就是他們在外麵見到的最大的趣事似的,把你說得無事不曉,樣樣精通似的,可是今天見到,也不過如此。嘿,連個笛子都不會吹。”
暈,自己何時說過無事不曉?就算是樣樣精通,也未必就要吹笛子吧?該死的戲誌才荀文若,他們沒事跟這個所謂的師妹說自己幹什麽?難不成是想給自己做媒人?可若是這樣的話,自己都沒有聽他們說起過有這樣的一個師妹。
不過,被女人看不起,劉易不禁頭腦一熱,衝口而出的道:“誰說的?誰說我真的不會吹笛子?好,我吹,吹給你看,我吹了你也要給吹簫。”
.
劉易的這一句話一說出口,司馬徽便目放奇光,緊緊的盯著劉易,連帶那想移身出去的司馬如煙,也目泛異彩,重又坐了迴去。
這一句話,看似是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可是,卻能一針見血的道出了劉易的見地。並且,又能從劉易的語氣當中,感受得到劉易的那種對百姓苦難感慨歎喟、憤憤不平的悲痛情懷。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同時,也可以從中看出一些更深刻層次的寓意。這八個字,鞭辟入裏,精警異常,恰如黃鍾震鳴,振聾發聵。
劉易見這司馬父女都眼帶異常的看著自己,便接著說道:“其實,小子並無大誌,也沒有諸位名士或是清流人士的那種高尚情懷,所以,對劉易來說,根本就沒有那種什麽的清君側、振朝綱的誌向情操。說句話不怕先生見笑的話,劉易當初見到戲誌才先生的時候,他們幾個大人正在一起談論著這些事,而小子一時忍不住心中的感想,才會大放闕詞。再說一句似乎是有點大逆不道的話,劉易,隻是一個流浪兒,根本就不明白他們所說的什麽清君側、振朝綱。小子從小到大,都是在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靠東乞西討過活,對於百姓的苦,劉易有著非常深刻深切的感受。所以,清不清君側,振不振朝綱,與劉易何幹?”
司馬徽見劉易的神態由激昂沉痛到現在的自我菲薄,甚至乎有點悲觀。他不由打斷了劉易的說話道:“嗬,劉小哥,正因為百姓苦,所以才要立誌鏟除奸佞。以正君上視聽,讓其行振民之仁政,隻有大漢興,百姓才會有好日子過,最少,也總比大漢亡百姓苦來得更好吧?”
劉易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司馬徽所說的話,因為,除了興百百苦,亡百姓苦這句警世名言之外。還有一句寧作太平犬,莫作亂世人這樣的話。在太平盛世,百姓縱苦。也不及亂世的百姓朝不保夕來得更苦。
劉易說道:“其實我跟先生說這句話,就是想說,正因為我劉易知道百姓的苦,對於百姓的這種苦有著深刻深切的感受。所以,在我劉易沒有能力做到先生以及許多名士所說的清君側、振朝綱的事時,我劉易也僅能在能力所及的份上,盡可能的救助一些困苦的百姓。盡劉易的能力,讓一些百姓可以更好的活下去。這對於劉易來說,可以直接讓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這豈不是比那個清君側振朝綱更有意義嗎?”
“當然。如今的世道,想讓那些苦難百姓過上好生活可不容易。”劉易不待司馬徽說話,接著道:“就拿現在流落到洛陽的流民來說吧,他們都是一些沒有辦法才流落到洛陽求生計的百姓,他們的家早就毀了,家鄉也迴不去了。退一萬步來說,我劉易可以傾盡所有,資助他們各自迴自己的家鄉重建家園。讓他們在短期之內可以自力更生,可是。這天災不斷,賊寇叢生的世道。他們又能在各自的家鄉安生幾天?我想。不用多久,他們怕又要流落他鄉。如此,劉易覺得,就有必要把他們集中起來,把這些來自大漢五湖四海的流民集中起來救濟,再集中幫助他們覓地安居,助他們恢複生產。好了,既然是集中起來的,那麽就必須要有管理了。如此一來,就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機會。就像戲誌才先生,他現在雖然並不是真正的朝庭官員,可是他卻能在涿郡涿縣管治上十萬的百姓。而管治這些百姓,那麽就必須要像正常的官府那樣,要有處理一般事務相當於官府衙門的職能機構,同樣,也得要有軍隊來保護這些百姓,保護他們不用再受到那些山賊強盜的迫害,在受到天災之時,也可以有效的統一進行抗災互救。縱上所述,如果做好了,就等於有了一個穩足的先決條件,因為戲誌才先生所管治的十萬百姓以及他所轄之下的類同於官府的一個職能機構,卻是一個更純粹清廉的,為了大漢百姓服務的職能機構,和一般的官府有很大的分別,卻又和官府互不統屬,不受官府控製。也就是說,不受朝中的奸佞控製,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如果有更多像戲誌才先生管治之下的職能機構,如果每一個管治者都是懷著同一個目的,懷著清君側、振興大漢的目的,那麽,到時候就可以互相聯合起來,武將鏟除朝中奸佞,清淨皇上視聽,如此,奸佞一除,朝綱便可得到重整,此時,大漢各地*的官員,腐爛的官府,便可撤免並棄,把像戲誌才先生這樣的有才華才能又忠直清明這樣的人才正式命名為官員,如果是完全腐爛了的官府,則幹脆讓像戲誌才先生治下的職能機構取蒂原來的官府,讓這樣更精練清廉的職能機構代替原來的官府治理地方。這個,就是劉易目前所能夠想到的。如何先穩足,再談清君側,振興大漢的總體計劃。”
還真的是一翻長編大論了,劉易自己說得都有點口幹,連連的喝了幾杯酒潤喉。
劉易說的這一翻話,夠這對父女消化一會了,對於像司馬徽這些的大隱士,他們的學識是相當豐富的,跟他們說一些假大空不切實際的話,他們必然會看不起劉易。看不起劉易,必然就不會輔助劉易。劉易現在不求這個司馬徽本人為自己效力,卻也希望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一個好一點的印象,以其他今後推薦他的學生來投效自己。
說實在,有這個司馬徽的一句話,隻要他一句話,可能就會有許多文人謀士自己找上門來投效。這比自己東尋西找,高唿大喊也難以尋到收服到一個文人謀士好得多了。
“嗯。很有想法,不錯,這可能還真的是一個長久之計,不知道戲誌才在涿郡涿縣做得怎麽樣?”司馬徽一邊沉思著一邊點頭道。
對於司馬徽來說。劉易所說的,的確是一種他前所沒有聽說過的說法,似乎已經正在實行,都是一些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當然,其中似乎也有不少漏洞,但總的來說,要比那些隻懂喊著清君側,振朝綱的人好多了,也有用多了。最不濟的。也可以讓一些生活難以為繼的百姓得到救助,讓一部份百姓可活得下去。
不過,司馬徽也覺得劉易所想的。有點太過理想了,如果真要做到劉易所說的那個地步,都不知道要等到什麽的時候。而且,他也隱隱的有一種感覺,把握到了劉易所說的重點所在,這個重點就是武裝鏟除奸佞。武裝即武力吧,如果劉易真的可以做得到可以武力解決了那些奸佞。那麽就是說。劉易的勢力就要比那些奸佞更加的大了。到那時,這個劉易還會把政權交迴給皇上麽?誰能保證,這個劉易不會像那些奸佞一樣,把持朝政?還有。誰又能保證劉易所說的,所謂的職能機構會自始至終的純粹清廉?
劉易的整翻說話,都沒有說到造反的關鍵詞,可是,他所說的取蒂官府,實際上不就等於是造反了麽?嗬嗬,官府是可以說取蒂就取蒂的麽?這不是造反又是什麽?
這個,劉易自然也不會明說。如果真的能做到如劉易所想的,那麽到時候。自然是要武力奪取政權了。不這樣的話,那些奸佞權官會眼巴巴的等著讓你去殺了?哪怕是地方的官府。他們都不會束手待斃,武力解決是必須的。
事實上,當然是做不到全大漢各地都像劉易所說的這樣,劉易這麽說,隻是給司馬徽一個整體的藍圖想法,間接的向他證明自己也有著大誌罷了。實則,劉易也隻是想建起一兩個屬於自己的穩固基地,以供自己發展而已。隻不過,大漢今後的發展,似乎也和劉易所說的有點相象,因為,群雄並起的時候,每一個梟雄,其實他們就等於是成立了一個脫離朝庭官府的政治機構,各自占領著一地。也做到了同時聯合起兵,鏟除了奸佞,隻可惜,群雄是各自為政的,也同樣是如司馬徽所擔心的那樣,勢力大的人,把持了朝政。
劉易沒有讓司馬徽多想,說道:“其實我說的,未必可以做得到,我劉易也隻能做到眼下的地步,想辦法賺點錢,然後購些糧食接濟一下那些流民,盡力的幫助那些流民恢複生產,讓他們可以自力更生,別的,太遠的事情,我也懶得去多想。反正,我現在已經盡自己之力了。要說,現在如果還有更多的流民的話,我劉易也無能為力,愛莫能助了。”
“嗬,也是,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難以救濟得了全天下的流民,能向劉小哥你這樣可以散盡家財的人並不多。我自己,也枉別人稱老夫為好好先生,因為,老夫也做不到像劉小哥你這樣,散盡家財救助別人。”司馬徽聽劉易這麽一說,心裏也頓時釋然,也知道自己想得太多了,劉易現在能夠做到這一步,的確已經很讓人佩服。
“哈哈,老夫也隻是問問而已,劉小哥也別多心,來,喝酒。”
劉易也舉杯,向司馬徽遙敬了一下。
大大幾百裏的水路,正午時分出發,半天的時間是難以到達江陵的。主要是河道不好航行的問題,所以,都不能航行得太快,每艘船上,都有兩三個船夫,他們在控製著船速。
在天黑的時候,十來艘船靠岸停下。
岸邊不遠,有一個小村子,船夫和村子的人很相熟,估計平時他們沒少在村子裏借宿過夜。
小村子隻有二十來戶人家,劉易這二百多個官兵自然是住不下的,所以,劉易也沒有進村,隻讓三十多個船夫到村子裏去借宿,便順安排水鏡先生父女到村子裏過夜。
劉易看得出,這個水鏡先生決不是隻是略通劍道,恐怕他還會是一個劍道高手,因為他下船的時候,劉易就看到他從船上一躍起下,動作敏捷瀟灑。連同他的女兒司馬如煙。怕也是一個劍道高手,盡管他們已經掩飾得很好了,但劉易偶爾還是能夠感應得到他們體內散發出來的強勁氣息。
所以,水鏡先生和他的女兒司馬如煙也到村子裏去過夜。劉易也不用擔心他們的安全。
劉易讓人就在河邊紮起了營帳,順便也可以看守著船隻。自然,也派出了警哨到四圍去警戒,因為張合帶著幾千人正在想襲殺他呢。也不知道黃敘是否已經把張合引到別處去,但張合有大大七千人馬,恐怕還有餘力分兵,劉易就怕他們知道自己乘船沿河而下,他們也會沿河追來,所以,劉易把警戒放到遠遠的上遊去。以防萬一。
這隻是安全起見,實際上,劉易等乘船而下。已經走出了好幾百裏,這還是水路,如果是陸路的話,怕更要多走幾百裏路,就算是讓他們追,怕也難以追得上。
劉易的這兩百死士,有不少人是北方旱鴨子。從來都沒有坐過船的,坐了大半天的船,還是有不少人暈船。人一暈船,便會嘔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劉易可不想這些士兵坐一次船便成了病貓,所以,親自出手,叫了一群士兵來幫忙,在河裏網了不少魚上來。晚上,劉易就在河邊點起一堆堆的火堆,親自教士兵們如何烤魚。
古時候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話雖然這麽說。並不是說靠山的人就會經常可吃到山裏的獵物,靠水的人就頓頓都可以大魚大肉。特別是現在的世道。百姓們能有點吃的就不錯了,肉是很少吃的。在這大漢的時候,許多烹食的方法還沒有流行,許多調味香料,也還沒有正式被采用,這魚嘛,腥味重,如果沒有生薑什麽的東西去腥,是很難入口的。
現在是在行軍的時候,誰會帶著如生薑這類的調味品?
不過,劉易的烤魚,卻不用生薑去腥,烤著的時候,散發出的香味,都已經吸引得那些食欲不振的士兵猛咽口水了。
魚肉含有大量的豐富養份,多吃魚肉也可以讓士兵們的體質得到增強,現在要到南方來,將來又要在湖邊建立基地,今後魚將會是他們主要的肉食,所以,必須要先培養他們喜歡吃魚的習慣。
劉易的烤魚,曾經讓易姬、甘倩、長社公主三女忍不住口,所以,這次弄出來的一個全魚烤宴的香味,不隻是讓暈船的士兵產生了食欲,猛咽著口水,同時,也引來了紗巾蒙臉的司馬如煙。
白天見到司馬如煙的時候,劉易看她是帶著一把佩劍的,不過,此時手上拿著的不是劍,而是一根笛子。
她人沒到,劉易便聞到了她身上傳過來的一股幽幽的香味,一股比劉易手裏烤魚更誘人的香味。看她的秀發還有點濕潤的樣子,劉易便知道她應該是剛剛洗浴過一翻才出來的。
“如煙小姐,手裏拿著笛子,可否為我們兄弟吹奏一曲?”劉易在司馬徽的麵前恭謹,但是在這個司馬如煙的麵前就沒有那個必要了,所以,劉易揚了揚手裏的烤魚,對司馬如煙擠眉弄眼的笑道。
要是一般的女人,和劉易呆在一起的一眾士兵怕要馬上起哄了,可是,對於這個名士的女兒,他們卻不敢,反而是縮了縮脖子,拿起自己的烤魚一哄而散,湊到了別的火堆上去。當然,他們忍不住時不時的迴頭狠狠的盯兩眼司馬如煙這高挑的身影。
“拿著。”司馬如煙蹙了一下額眉,把她手上的笛子一把塞到了劉易的懷內,然後一手奪過了劉易手上的烤魚道:“要不你給本姑娘吹奏一首曲子,本姑娘賞臉嚐試一下你的烤魚怎麽樣?”
“額,司馬先生說的還真不錯,看來,司馬小姐除了有點性……子冷淡之外,還真的有點刁蠻……”劉易對她苦著臉道:“你看我像是懂得吹笛子的人麽?”
“哼!你不是挺能的麽?跟我爹說什麽的賺錢,其實是訛詐那宦官的,還以為你會作詩呢,誰知道卻是別人作的。你不是也會釀啊什麽的?我現在都有點懷疑是不是你自己釀出來的,對對,聽說你也在青樓為一個青樓妓女作過歌曲,哼,會作歌曲的人,不會吹笛子麽?”也不知道劉易什麽時候得罪了這個司馬如煙,她一連幾個冷哼,曆數劉易的不是。
“哦?如煙似乎對劉易很熟悉的樣子,我們以前見過?”劉易想不到這個與自己素未貌麵,似乎也隻是萍水相逢的女子會這麽清楚自己,居然自己那麽多的事。
“哼,你忘了戲誌才及荀文若都是我的師兄?他們在學院裏求學的時候,我就跟他們約定了,他們在外麵如果碰到一些有趣的事,就一定要跟我說說,讓我也長長見識的。”司馬如煙把烤魚放在她的鼻子上,隔著一層紗布聞了聞又道:“誰知道,他們兩人的書信中,都是說著你的事,就好像你就是他們在外麵見到的最大的趣事似的,把你說得無事不曉,樣樣精通似的,可是今天見到,也不過如此。嘿,連個笛子都不會吹。”
暈,自己何時說過無事不曉?就算是樣樣精通,也未必就要吹笛子吧?該死的戲誌才荀文若,他們沒事跟這個所謂的師妹說自己幹什麽?難不成是想給自己做媒人?可若是這樣的話,自己都沒有聽他們說起過有這樣的一個師妹。
不過,被女人看不起,劉易不禁頭腦一熱,衝口而出的道:“誰說的?誰說我真的不會吹笛子?好,我吹,吹給你看,我吹了你也要給吹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