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穩穩的幸福—儷超戀、陝漢的推薦。周六了,大家有票趕緊用啊,最好用給我啊。)
圖紙上隻有兩個半圓形的鐵環,中間似乎是凹槽或者鏤空,其他的就什麽也沒有了,如果隻是這樣的話,扶蘇完全沒必要交給墨者來試製。唐固抬起頭看向扶蘇,難道隻是扶蘇表示他與墨家的合作沒有受到影響?
扶蘇也看到了唐固的神情,認真說道:“這是馬蹄鐵,顧名思義是用在馬蹄上的。你不要看著圖紙很簡單,打造起來或者運用起來應該有些難度,我隻知道樣子大概是這樣的,具體怎麽做需要你們墨者研究,它的作用與馬鞍、馬鐙一樣重要,所以和馬鞍、馬鐙一樣要注意保密。”
唐固見扶蘇說的這麽鄭重其事,也認真起來,給扶蘇示意之後,從桌子上拿起一支筆:“還請公子詳細說一下。”
“這些話我隻能在你或者成瞿麵前說,你最後不要用筆記下來。”扶蘇意識到唐固用筆來幹什麽之後說道。
唐固得到提醒之後,有些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把筆放下。
“具體是不是這樣,我自己也不太清楚,隻知道馬蹄鐵是用來保護馬蹄的,也許不是半圓形,而是馬蹄的形狀,而且需要釘子釘到馬蹄上,聽起來似乎對馬蹄有傷害,但真實的作用反而是保護馬蹄。我隻知道有這麽個東西存在,具體如何製造、如何使用,還需要墨者來試驗。”
唐固點點頭,表示已經記在心裏,向扶蘇告辭,在他離去之前,扶蘇卻又一次叫住他,用了最真誠的語氣對他說:
“老唐,我大概知道你讓我加入墨家是為了什麽,但我並不認同你的想法。但我可以給你一些思路,就拿這馬鞍、馬鐙和馬蹄鐵來說,我可以用我‘先知’的身份向你保證,它們對騎兵的戰力將有很大的提高,如果你能把他們作為墨者的研究成果獻給父王,或許能給墨者帶來一些轉機。”
扶蘇製止了唐固想要拒絕的話:“先不要忙著拒絕,我並不需要發明者這樣的頭銜,這些頭銜隨著我年齡漸長,對我隻有壞處沒有好處,因此如果以後我讓墨者研究的東西獻給父王會對墨家有好處,你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不用介意對我的影響,但我希望你們暫時不要將這些東西到處傳播。”
“同時你要注意,或許獻上這些東西會讓墨家暫時安全一點,但一定不要寄希望於墨家憑此就能取得墨子在《天鑒》中所說的儒家會擁有的地位。因為我不認為這樣就能改變你們在父王心中的地位,在我看來,父王並不是一個容易改變想法的人,相反,你們暴露了你們有發明這種大殺器的能力的話,有可能會被黑冰台盯的更緊,甚至如果有朝一日你們透露出遠離秦國朝堂的意思,會給你們帶來殺身之禍。”
唐固認真的看著扶蘇的眼睛,發現他的眼睛裏確實隻有真誠,而且把他提議的優缺點都點了出來,應該是真心為墨家考慮,躬身一禮道:“多謝公子。”
唐固站在門口,卻沒有轉身出去,而是在思考什麽,在離去之前他對扶蘇提醒道:“公子也要小心些,巨子說南墨不會輕易放棄的。”
說完之後,唐固就離開了扶蘇的書房。一陣疲勞襲上扶蘇心頭,他雖然是三十多歲的靈魂,在就是空熬夜慣了,但是這十多年沒有電視、電腦的日子,他早已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像這樣熬夜的時候實在不多,更何況他現在用的是不到十一歲的身體,白天又忙了一天。
孟安本在外邊打盹,唐固的離開讓孟安精神一震,終於走了啊,這都什麽時辰了,想著他就進到扶蘇的書房,卻見扶蘇已經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不由覺得有點心疼,輕手輕腳的走出書房,招來一個護衛,和他一起進去把扶蘇輕輕抬到書房裏側的床上,給扶蘇蓋上薄被,吹息了蠟燭。
蒙家,蒙武書房。
“大人,公子府有消息。”一個鐵鷹衛士在門外向蒙武稟報。
“進來。”
那衛士推開門,拿著一個竹筒走進蒙武的書房,躬身將東西交給蒙武。蒙武拿著竹筒,左右打量了一下,沒有發現問題,拿出匕首挑開封泥,從裏邊取出一張紙。
“公子見墨家巨子成瞿,商議兩個時辰,內容不詳。公子府少庶子唐固疑為墨者。”
蒙武看到紙上的內容,並沒有很意外,扶蘇喜好工匠,舉國皆知,但他並不認為扶蘇有與成瞿見麵的資格。黑冰台本來隻是想確認有墨者風格的刺殺,是不是西墨所為,注意了一下西墨的動向。但黑冰台卻查出,成瞿在扶蘇遇刺後就曾經見過扶蘇,而且從那之後,大批墨者的工匠或是進入扶蘇的博望苑,或是離開鹹陽,分赴秦國各地開辦商鋪,似乎墨者正在與扶蘇全方位合作。
查到這樣的消息,讓蒙武覺得西墨的根基在秦國,現在又與扶蘇打得火熱,應該不是刺殺扶蘇的兇手。但他心中的疑惑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於是派遣了一批精銳的細作前往楚國和齊國,追尋墨家另外兩派的蹤影,但卻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地方,南墨似乎早就已經消失了,而齊國的墨者在儒家的打壓下,隻剩下幾個老人,連弟子都招收不到。
事實好想在證明刺殺扶蘇的人就是趙國人,這些調查讓蒙武很是失望,但卻不願意就此放棄,吩咐了在扶蘇府上的鐵鷹衛士,注意墨家與扶蘇的關係。可是扶蘇看起來是個孩子,做起事來卻滴水不漏,他與成瞿商談事情,從來都在他的書房,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在談什麽。
蒙武在擔心墨者有什麽陰謀,可當他把自己的疑慮向嬴政提起時,嬴政雖然對扶蘇遇刺的真兇很在意,但卻對墨者與扶蘇的合作喜聞樂見。在嬴政看來,墨家應該是感受到了他對墨家的觀感,而扶蘇恰好又對工家之學很感興趣,墨者也許隻是為了投扶蘇所好,為自己找個靠山罷了,不值得興師動眾。
圖紙上隻有兩個半圓形的鐵環,中間似乎是凹槽或者鏤空,其他的就什麽也沒有了,如果隻是這樣的話,扶蘇完全沒必要交給墨者來試製。唐固抬起頭看向扶蘇,難道隻是扶蘇表示他與墨家的合作沒有受到影響?
扶蘇也看到了唐固的神情,認真說道:“這是馬蹄鐵,顧名思義是用在馬蹄上的。你不要看著圖紙很簡單,打造起來或者運用起來應該有些難度,我隻知道樣子大概是這樣的,具體怎麽做需要你們墨者研究,它的作用與馬鞍、馬鐙一樣重要,所以和馬鞍、馬鐙一樣要注意保密。”
唐固見扶蘇說的這麽鄭重其事,也認真起來,給扶蘇示意之後,從桌子上拿起一支筆:“還請公子詳細說一下。”
“這些話我隻能在你或者成瞿麵前說,你最後不要用筆記下來。”扶蘇意識到唐固用筆來幹什麽之後說道。
唐固得到提醒之後,有些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把筆放下。
“具體是不是這樣,我自己也不太清楚,隻知道馬蹄鐵是用來保護馬蹄的,也許不是半圓形,而是馬蹄的形狀,而且需要釘子釘到馬蹄上,聽起來似乎對馬蹄有傷害,但真實的作用反而是保護馬蹄。我隻知道有這麽個東西存在,具體如何製造、如何使用,還需要墨者來試驗。”
唐固點點頭,表示已經記在心裏,向扶蘇告辭,在他離去之前,扶蘇卻又一次叫住他,用了最真誠的語氣對他說:
“老唐,我大概知道你讓我加入墨家是為了什麽,但我並不認同你的想法。但我可以給你一些思路,就拿這馬鞍、馬鐙和馬蹄鐵來說,我可以用我‘先知’的身份向你保證,它們對騎兵的戰力將有很大的提高,如果你能把他們作為墨者的研究成果獻給父王,或許能給墨者帶來一些轉機。”
扶蘇製止了唐固想要拒絕的話:“先不要忙著拒絕,我並不需要發明者這樣的頭銜,這些頭銜隨著我年齡漸長,對我隻有壞處沒有好處,因此如果以後我讓墨者研究的東西獻給父王會對墨家有好處,你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不用介意對我的影響,但我希望你們暫時不要將這些東西到處傳播。”
“同時你要注意,或許獻上這些東西會讓墨家暫時安全一點,但一定不要寄希望於墨家憑此就能取得墨子在《天鑒》中所說的儒家會擁有的地位。因為我不認為這樣就能改變你們在父王心中的地位,在我看來,父王並不是一個容易改變想法的人,相反,你們暴露了你們有發明這種大殺器的能力的話,有可能會被黑冰台盯的更緊,甚至如果有朝一日你們透露出遠離秦國朝堂的意思,會給你們帶來殺身之禍。”
唐固認真的看著扶蘇的眼睛,發現他的眼睛裏確實隻有真誠,而且把他提議的優缺點都點了出來,應該是真心為墨家考慮,躬身一禮道:“多謝公子。”
唐固站在門口,卻沒有轉身出去,而是在思考什麽,在離去之前他對扶蘇提醒道:“公子也要小心些,巨子說南墨不會輕易放棄的。”
說完之後,唐固就離開了扶蘇的書房。一陣疲勞襲上扶蘇心頭,他雖然是三十多歲的靈魂,在就是空熬夜慣了,但是這十多年沒有電視、電腦的日子,他早已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像這樣熬夜的時候實在不多,更何況他現在用的是不到十一歲的身體,白天又忙了一天。
孟安本在外邊打盹,唐固的離開讓孟安精神一震,終於走了啊,這都什麽時辰了,想著他就進到扶蘇的書房,卻見扶蘇已經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不由覺得有點心疼,輕手輕腳的走出書房,招來一個護衛,和他一起進去把扶蘇輕輕抬到書房裏側的床上,給扶蘇蓋上薄被,吹息了蠟燭。
蒙家,蒙武書房。
“大人,公子府有消息。”一個鐵鷹衛士在門外向蒙武稟報。
“進來。”
那衛士推開門,拿著一個竹筒走進蒙武的書房,躬身將東西交給蒙武。蒙武拿著竹筒,左右打量了一下,沒有發現問題,拿出匕首挑開封泥,從裏邊取出一張紙。
“公子見墨家巨子成瞿,商議兩個時辰,內容不詳。公子府少庶子唐固疑為墨者。”
蒙武看到紙上的內容,並沒有很意外,扶蘇喜好工匠,舉國皆知,但他並不認為扶蘇有與成瞿見麵的資格。黑冰台本來隻是想確認有墨者風格的刺殺,是不是西墨所為,注意了一下西墨的動向。但黑冰台卻查出,成瞿在扶蘇遇刺後就曾經見過扶蘇,而且從那之後,大批墨者的工匠或是進入扶蘇的博望苑,或是離開鹹陽,分赴秦國各地開辦商鋪,似乎墨者正在與扶蘇全方位合作。
查到這樣的消息,讓蒙武覺得西墨的根基在秦國,現在又與扶蘇打得火熱,應該不是刺殺扶蘇的兇手。但他心中的疑惑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於是派遣了一批精銳的細作前往楚國和齊國,追尋墨家另外兩派的蹤影,但卻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地方,南墨似乎早就已經消失了,而齊國的墨者在儒家的打壓下,隻剩下幾個老人,連弟子都招收不到。
事實好想在證明刺殺扶蘇的人就是趙國人,這些調查讓蒙武很是失望,但卻不願意就此放棄,吩咐了在扶蘇府上的鐵鷹衛士,注意墨家與扶蘇的關係。可是扶蘇看起來是個孩子,做起事來卻滴水不漏,他與成瞿商談事情,從來都在他的書房,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在談什麽。
蒙武在擔心墨者有什麽陰謀,可當他把自己的疑慮向嬴政提起時,嬴政雖然對扶蘇遇刺的真兇很在意,但卻對墨者與扶蘇的合作喜聞樂見。在嬴政看來,墨家應該是感受到了他對墨家的觀感,而扶蘇恰好又對工家之學很感興趣,墨者也許隻是為了投扶蘇所好,為自己找個靠山罷了,不值得興師動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