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我就是怕有人學了此書,超過了老臣啊。”


    桓齮此話一出,朝堂之再次震驚,跪坐在朝堂兩側的大臣甚至開始交頭接耳,這次震驚的程度明顯大於剛剛過去的一次。


    “扶蘇不可無禮,當向桓將軍請罪。”嬴政明顯是猜到了扶蘇嘀咕了什麽。


    “桓將軍數攻趙國,盡皆取地而還,為我大秦立下戰無數,河南地的鮮血都還沒有幹,何以如此自輕!”嬴政對有功之臣一向重視,這位桓將軍又剛剛為秦國取得河南地,這是誇功之時,豈會讓他受委屈。


    “大王誤會了。”


    桓齮沒有領嬴政的情,用一種我當你是知己,你卻不懂我的心的眼神看著嬴政,接著一歎,看著扶蘇道:“公子想必知道,天下一統,已經是必然之事,無論是我秦人還是山東之人,似乎都已認定,平定天下的必是我大秦,可是老臣我卻不這麽想。”


    說了這些也不理會嬴政在王位上臉色已經開始變黑,不停歇的繼續道:“臣做將軍已經數十年,做三軍主帥也已經三年,雖然可以說是屢戰屢勝,罕有敗績。但隨著打的仗越多,領的兵越多,越是不敢確定自己下一場戰爭還是必勝,總想著敵人會怎麽把我打敗,此之謂‘未慮勝,先慮敗’。”


    “現在天下人把目光都聚集在鹹陽,這裏稍有風吹草動,六國都能迅速知曉,臣在河南地甚至繳獲了趙國將軍的玉製象棋,這不過是兩年前公子發明的,現在已經風靡天下。大王,公子,可曾想過,此書一出,六國會在多久之後拿到手?”


    “現如今,天下俊才雲集鹹陽,六國將帥少有賢能,正是一統天下的好時機。我觀公子之書雖然自稱三十六計,然則在我眼中,其內變化無窮,不能以數計;更為可怕的是此書簡單明了,一讀便懂,即使是一小兵讀此之後也必有所得,用在戰場上,也不過是看誰用的靈活熟練罷了。”


    “我大秦猛將多如雲,此書縱有些便利,對現在的大秦也沒有什麽大用處;可六國之人若是得之,誰能斷定不會出一兩個名將,成為我大秦將士的大敵。”桓齮侃侃而談,誰也插不上嘴,都沒想到平時隻懂得打仗的桓大將軍,今天竟然成了個善談之士,也正因為這樣,朝堂之上的將領們對桓齮手中的書更是好奇,時不時的都要瞟上一眼,想知道裏邊到底是什麽內容,能讓秦國的元帥及將軍這樣激動。


    其實聽到這裏,扶蘇已經明白了桓齮的意思,他沒想到,桓齮不把他當趙括,還把這本書看的這麽重要,便猛然想到了以前上學時曆史老師講過的一個不算正史的小故事。


    話說蒙元和蠻清兩個民族入主中原之前,過著的是遊獵生活,既沒有自己的文字也沒有自己的曆史。部落之間的征戰同樣也處於原始階段,如果不是有漢奸(一些無良晉商)偷偷的販運鐵器、兵器、糧食等物資給他們,估計他們隻能拿著木頭棒子去打仗,更談不上在戰場上使用什麽計謀。


    可是隨著他們與漢族的交往,漢族的一本書幫了他們大忙,這就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描寫了大量的戰爭故事和計謀手段的運用,比如說美人計、苦肉計、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


    對漢族來說這些故事耳熟能詳,但大家都隻是當成故事,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才會誰也不放在心上;可是對這些少數民族來說就是幫了大忙了,他們沒有文字,寫不了兵書戰策,他們就是憑著說書人口口相傳的這本書,學會了大量的軍事計謀,並用在了對漢族的軍事戰爭中。


    他們本來就有遠勝漢族的野蠻體魄,現在又用這種巧妙的方式文明了自己的戰爭精神,打敗漢族,入主中原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這個故事有些地方不符合曆史事實,但在一定程度帶上能說明一些問題,雖然不能算是牆內開花牆外香,但明顯漢族的東西加速了當時漢族政權的衰落。中國曆史上這種自己的東西結果別人用的更好,甚至被別人當成自己的東西的實在是太多了。


    明顯桓齮將自己的三十六計當成了六國可以用來訓練將領的《三國演義》了,擔心這本簡單易學,戰例為主的兵書會造就六國將領,給秦國統一戰爭帶來不必要的敵人,因此竭力阻止此書的流傳,甚至連朝堂上的將領也不信任,把書死死的握在自己手裏,不敢放鬆。


    嬴政坐在王位上,眉頭漸漸鬆開,默默的迴憶他剛剛讀過的內容,發現確實如桓齮所說,簡單易學,對秦國這樣兵多將廣的國家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可是對目前的六國來說堪稱雪中送炭了。他不得不考慮,桓齮說的將此書銷毀,是否可行。


    “桓將軍,不必如此緊張,此書對六國雖有些用處,但是無礙大局,當不得大用。”嬴政簡單思索之後,還是決定成就自己長子的名聲,讓扶蘇的威名更上層樓。


    他已經不是那個坐在王位上,看著呂不韋施政的少年了。數年的親政,讓他對國家之間的戰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尤其是魏繚來了之後,他更是明白,國家之間的戰爭,將士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一國政治狀況、經濟能力反而是在長期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基礎。


    想到此處便大聲道:“韓趙魏三國在我大秦攻擊之下,已經膽破心寒,隻顧得想盡辦法求和;齊國一向置身事外,與秦國交好,不理外事;燕國雖有心參戰,但遠在北地,又與趙國糾纏不清;楚國雖然國力強盛,但近年來昏君頻出,奸臣當道,有些遠見的人,卻無力左右朝堂。”


    “六國如此局麵,隻要寡人兢兢業業,諸將士用命,統一六國不過早晚之事,六國多一兩個將領,也無礙大局。”心裏還加了一句:“何不成全了扶蘇的神童之名,讓六國知道,我秦王的長子是天命之人,反而能動搖六國民心。”


    “不行,絕對不行。”桓齮竟然跟脾氣日漸暴躁的嬴政對上了,說完也不顧嬴政不好看的臉色,竟然動手將書撕扯的粉碎,讓人再也無法分辨其中記述了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在皿上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在皿上曰並收藏扶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