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徐衛所倡導的男女平等就算到了一百多年後的中國也並不能在在大環境內完全實現,有的盡是一些在最底層靠著小性子欺壓一下愛她們的男人,亦或靠著中國因計劃生育而導致的男多女少所形成的物以稀為貴罷了。


    但是就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今天,男女平等卻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這不僅僅是歐美列強這種教育水平很高的國家,就連一向被稱為落後、愚昧的老大中國也有無數的女性在為這個美好的童話做著她們所能夠做出的貢獻。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美好的童話,於是就有了獲得孫中山嘉獎的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被譽為女界孫黃的唐群英,也有了辛亥革命時期女子敢死隊、女子北伐隊在前方甘冒槍林彈雨奮勇殺敵,而後方的女子社團則在不遺餘力地籌糧助餉,動靜之間,寫下無數驚天傳奇,使得目睹辛亥革命女軍陣容的老人感歎,女人也出來造反,世界變了。


    其實,若非徐宗漢、張竹君鼎力相助,黃興的性命恐怕在1911年秋就玩完了。


    然而,童話畢竟是童話,革命之後中華民國的建立、先烈之功,有國史、黨史、碑文紀念,世人皆知,唯獨精忠愛國,鞠躬盡瘁,盡其一生能力以衛國救群之婦女們工作,則未見記錄,而在後世的教科書裏,辛亥女傑更是被濃縮得隻剩下秋瑾這一個名字。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這句出自秋瑾的《鷓鴣天》,也是秋瑾之後被囚禁處死的主要罪證,這闋詞在革命席卷中華大地之前就昭告世人,女子絕對是中國近代第一場民主革命中的偉大力量,她們在曆史上被遮蔽的身影,終將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


    同盟會以華南為活動基地時為發展組織、吸收女學生和家庭婦女,遂於驅除韃虜等十六字政治綱領外,增加了諸如提倡女權、反對家庭****、主張婚姻自由、反對做妾、反對纏足之類的新口號,並針對女性開展宣傳工作。這對於飽受封建家庭壓迫、對舊式婚姻不滿的青年婦女來說,那些提倡女權的宣傳無疑是有吸引力的。


    生長在廣西梧州一個清政府海關官吏家庭的黃扶庸為反抗婚姻,通過其就讀的潔芳女校刺繡教員宋銘黃的介紹,加入了同盟會。來到香港實踐女子學校讀書和工作。


    香山縣的梁國體因與由父母作主完婚的丈夫沒有感情而離家出走,投奔在香港實踐女子學校掛名校長的姐姐梁綺川,入校讀書並加入同盟會,跟蹤而至的丈夫也在梁國體的要求下加入了同盟會,但不久即在行動中犧牲。而梁國體則在廣東光複後,參加了廣東北伐軍女子敢死隊。


    還有些女性加入革命則是受已經參加革命的家人、親友、同窗的影響,更有的是為了追隨心上人。


    陳璧君早鄧惠芳一年加入同盟會,時年十六歲,是會中最年輕的一員,隨後家境優越的陳璧君因為愛慕汪精衛,在入會次年以留學為名,一路追隨汪精衛到日本,不但在會內經費短缺時慷慨解囊,還堅決要求參加汪精衛組織的暗殺團。汪精衛同意後,陳璧君就四處拜師學習柔道、劍術、槍法及炸藥製作,並協助汪精衛實施刺殺滿清攝政王載灃的活動。


    負責刺殺任務的炸彈隊中還有一名女隊員叫嚴珊珊,人們隻知她是香港及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與丈夫黎民偉(共同創辦了影片公司,卻不知這位性情豪爽的名門之後,不僅做了時人瞧不起的戲子,竟還熱衷炸彈和暗殺。


    女性往往不易被清廷密探注意,便於擔任聯絡和運輸工作,這也是同盟會吸收女性加入的原因之一。祖籍廣東、生於上海買辦家庭的徐慕蘭、徐宗漢姐妹,從小受西方文化熏陶,二人分別嫁給了兩廣總督洋務委員李慶春的長子和次子,姐姐徐慕蘭秘密加入同盟會。以富家少奶奶的身份作掩護負責運輸、聯絡,是廣州女革命黨的核心人物,還是廣東女子北伐隊隊長,並率眾與北伐軍共赴戰場,隨後在她的帶動下,徐、李兩家先後有十一人投身革命。【ㄨ】


    妹妹徐宗漢在丈夫病故後脫離家庭。於三十一歲時加入同盟會,隨後她與高劍父、潘達微等開辦裱畫店,掩護革命活動,在廣州起義時,徐宗漢與外甥及莊漢翹、卓國興、黃悲漢、李晚援等女革命者在香港製造炸彈,她還扮作新娘,明辦嫁妝,暗運武器,最終交到其他女革命者手中送至各地敢死隊。


    浙江光複會會員尹銳誌、尹維峻姐妹主辦銳峻學社,作為起義的聯絡機關,她們一起參加了攻打上海警察局的戰鬥,並參與策劃了杭州起義,不足雙十年華的姐妹倆在光複浙江時身先士卒,尹維峻第一個將炸彈擲入城內,欲炸撫衙衛隊,殺桂福,為師父秋瑾報仇。


    在後世,辛亥以革命始,以妥協終,未能真正改變封建****統治基礎,自然也沒能帶給女性真正的解放和幸福,除英年早逝者如張漢英、尹銳誌等,辛亥女傑們的晚景可謂天壤之別。


    有些女性在革命中遇到誌同道合的伴侶,甚至還成了革命元勳的夫人,比如張默君四十一歲時與孫中山私人機要秘書、國民黨立法委員邵元衝結婚,而上海女子敢死隊隊長沈警音也成了******的結拜兄弟、國民黨要員黃郛的夫人,湯國梨則在孫中山、黃興、蔡元培等人的見證下,與名士章太炎結為百年之好。


    黃興在世時,徐宗漢在黃興的幫助下在南京創立貧兒教養院,負責收養、教育烈土遺孤和戰時難童,而黃興早逝後,徐宗漢又在張竹君的幫助下,創設了上海貧兒教養院,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兒童教養事業。


    鄧惠芳於1912年1月當選為廣東省組織臨時議會的議員,隨後被選送赴日公費留學,進入東京女子音樂學校專攻音樂,之後兩次迴國參加了討伐龍濟光的戰鬥,二十六歲那年。孫中山在上海環龍路四十四號中央黨部親自為她和夏重民主持婚禮。


    孑然一身的唐群英,則變賣全部家產,先後辦了五種女子刊物,創建了十所女子學校和一個女子工藝廠。張竹君則終身未嫁,一生致力於救死濟危,以及女性教育、女權鬥爭。


    令人唏噓的是,辛亥革命之後,現實的人們對於這些女傑的關注。亦從新聞轉向緋聞,其中,唐群英的《長沙日報》風波,沈佩貞的風流案,張竹君的韻事,最是一片喧嘩。


    與那些出身名門的女子不同,當時許多逃出家庭的女子,之後可以說是無家可歸的,其對於革命成功所抱期待和幻想,是不難想象的。


    她們之前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因而希望能出國留學,也盼著能在社會上獲得一份職業,以自食其力,但時間一天天過去,除了領到一張同盟會證書和一枚黃銅質的證章外,鼓動她們參加革命、為她們描繪美好世界的人們大多已成國民黨要員,各忙各的,似乎已經忘了她們的存在。


    於是,很多人晚景淒涼,如張淡如遁入空門。從此青燈古佛,好歹也算是有了個歸處,而廣東女子北伐隊隊員梁荃芳,當年逃脫家庭壓迫。投身革命,革命之後無家可歸,淪為妓女,她的隊友許劍魂則在嫁給鄒魯後,不幸在港遭人暗殺。


    至於黃撫庸、鄧慕芬二女,原本被安置在女子教育院工作。但討袁軍事行動失敗,龍濟光入粵大肆捕殺同盟會員,二人避走港、澳,從此失業,更兼無家可歸,絕望中二人相約至肇慶鼎湖山上攜手同沉於飛水潭。


    革命的終曲,唱到最後,竟是這樣收場。


    數千年的封建禮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的,徐衛對自己手下的將士說了這麽多其實有用的有多少他也不知道,但是有一點他是非常確定的,那就是他的以身作則可以暫時壓製住軍隊內的發對聲音,至於以後怎麽樣就要靠他慢慢地去改變了。


    長沙的事情在徐家強行借糧開始就算是結束了,之後的歐美列強和日本都沒有再提武力幹涉的事情,而波斯的事務也在徐衛強勢的幹預下落下帷幕,不管是胡齊斯坦省,還是洛雷斯坦省,就目前而言基本上都已經處於徐衛的絕對統治之下,至於巴布教的勢力還在以病毒的速度向周邊傳播,相信不久之後整個波斯南方都會是巴布教的天下。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天下太平、萬事大吉的時候,徐衛卻又在阿巴丹放出了一個強大的彈幕,他要與原波斯國王的大女兒、現任波斯國王的姐姐、波斯長公主尤利婭在阿巴丹於近期結婚,這尼瑪是要天天搶頭版頭條的節奏。


    不管徐衛是不是要天天搶世界頭版頭條,他這一次的結婚是已經既定的事實,當然,這件事之所以這麽快能夠定下來還要得益於原波斯國王穆罕默德·阿裏·沙的順利迴歸。


    相比於之前在朝鮮那場聲勢浩大的婚姻,徐衛在波斯的這個第二次婚姻就顯得平淡的多了,參與這場婚姻的除了他在波斯王國的各大要員,雙方的親屬隻有出任******銀行總裁的林誌祥和尤利婭的父親穆罕默德·阿裏·沙,至於徐衛的父母和其他親屬依然處於缺席之中。


    這場婚禮的具體內容由於和諧神獸的出沒而不便過多的表述,隨後徐衛便開始了返迴新澳港的準備。


    徐衛這次離開波斯的聲勢比以往都要浩大,隨行的不僅有他的新婚妻子尤利婭和老丈人穆罕默德·阿裏·沙,還有暫時居住在阿巴丹的軍屬,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及肉爛在鍋裏的思想,就連那些被徐衛新的軍事婚姻法解放的烈士家屬在沒有找到下家的情況下也被他請到了新澳港。


    處於節約資源的考慮,徐衛在離開阿巴丹之前從八萬多軍隊中抽調了一千多名略微懂得用波斯語簡單交流的單身官兵組建了一支新的部隊,部隊的番號為波斯獨·立營,主要任務是保障胡齊斯坦省的油田、輸油管道以及煉油廠的安全,在歸屬上已經脫離了原來的野戰部隊,受石油公司在波斯的最高領導雷諾茲的管轄。


    前幾天徐衛的朝鮮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對峙之時,徐衛為了加強自己孤注一擲的說服力讓自己在阿巴丹和新澳港的軍艦做出了一些遠洋出征的異動,不過隨後在以英國為首的歐美列強態度軟化以及日本聯合艦隊的退卻的情況下,兩地的軍艦在波斯灣和新澳港近海轉了一個圈之後便返迴了各自的駐地,這也讓大家都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事情真的像大家所想的那樣煙消雲散了嗎?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


    徐衛之前對日本的妥協更多的是因為本身實力的問題,那個時候他如果不是首先消滅了日本的聯合艦隊,讓日本無法大規模的從本土向朝鮮輸送兵力,丹丹僅靠手中的兵力不要說登陸日本,就連阻擋日本大軍登陸朝鮮的可能都沒有。


    不過現在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在結束與日本戰爭的這段時間內,徐衛在新澳港和新華港都設置了新兵招募處招募新兵,到目前為止,除了已經成軍的第三師和第四師外,新的步兵第五師和第六師也已經訓練完畢。


    除此之外,應澳大利亞土著各部落多次請求,徐衛從土著部落內再次招募了一萬多名士兵,這些士兵依然是按照負責衝鋒的摩托化步兵訓練,隨後這支剛剛成軍的部隊與到達新澳港的裝甲第二旅合並組成一支新的部隊,部隊的番號為摩托化步兵第一師,該師的師長是原裝甲第二旅的旅長彭鑫,至於其下屬的兩個摩托化步兵旅的旅長則是已經成為了一名合格高級軍官的薩曼和哈裏斯。


    相對應的,徐衛依照原有的裝甲第一旅再次訓練出了一支相同的部隊,隨後兩支部隊混編成為了一支新的裝甲部隊,其番號為機械化步兵第一師,師長為原裝甲第一旅旅長徐遠文,徐衛嫡係中的嫡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氏純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氏純情並收藏清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