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次當然就會有第二次,繼生駒號裝甲巡洋艦被擊中之後,築波號裝甲巡洋艦也被皮爾巴拉號戰列艦的主炮擊中,這次它傷的比它姐妹還要嚴重,直接被一發是12英寸的穿甲彈擊中主炮塔,將主炮塔的裝甲擊穿後又擊穿了內部的彈藥倉,直接將整個炮塔炸飛了。


    失去兩門主炮的日本艦隊更不是皮爾巴拉號戰列艦和阿克索號裝甲巡洋艦對手,多次被兩艘軍艦的主炮、副炮以及速射炮擊中,猛烈的炮火幾乎掃平了敵艦的絕大多數甲板建築,而作為日軍主要進攻目標的皮爾巴拉號戰列艦則隻被擊中甲板兩次、前側炮塔一次,不過都因為自身甲板就是按照對抗12英寸主炮所設計,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損傷。


    此時日本的商船編隊已經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日本這兩艘裝甲巡洋艦也完成了他們的任務,於是瓜生外吉命令兩艦艦長脫離戰場,返迴日本的海軍基地。


    在後世,日本海軍雖然將這兩艘裝甲巡洋艦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裝甲巡洋艦,但這兩艘軍艦的航速太慢,追不上大多數輕巡洋艦甚至裝甲巡洋艦和戰列艦等主力艦,所以並不能完成戰列巡洋艦所︽≯,承擔的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襲擾和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的任務,隻能說這是一種搭載主力艦主炮的大型巡洋艦,其戰列巡洋艦的身份並不被世界承認,而現在它們的速度將是它們逃生最大的阻力。


    新澳港艦隊最願意麵對的就是這種追逐戰,不過這次他們確實高興過早了。就在新澳港艦隊對那兩艘逃跑的軍艦緊追猛打的時候,在皮爾巴拉號戰列艦桅杆上的觀察哨突然指著前麵的海域對下麵喊道:“海裏有東西冒出來!”


    其實。此時不用觀察士兵預警,甲板上的海軍士兵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從皮爾巴拉號戰列艦正前方不足一公裏的地方冒出來的東西。而皮爾巴拉號戰列艦的艦長看到從水中冒出的東西後大驚失色,也不用傳令兵傳遞自己的命令,直接自己跑到艦長室用電話對航海長喊道:“前麵是潛艇,快轉向!”


    收到命令的航海長還沒有將艦長的命令傳遞下去,就感覺到船體突然一陣晃動,接著船頭方向便發生了猛烈的爆炸,之後軍艦的速度就開始降了下來。


    “艦長,軍艦前側螺旋槳被全部炸毀,軍艦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動力!”軍艦機電長用電話報告道。


    “艦長。軍艦前側水密艙被炸毀三分之一,海水已經通過水密艙漫到船艙內了,我正才派人關閉水密艙,用抽水機抽出艙內海水。”隨後又傳來了軍艦觀通長的匯報。


    “傳我命令,所有炮火對準那艘潛艇,給我擊沉它!”皮爾巴拉號戰列艦艦長氣急敗壞的怒轟道。


    此事的潛艇並不是一種新興的水上武器,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十五到十六實際,但史上第一艘成功炸沉敵艦的潛艇在美國南北戰爭,何瑞斯.勞升.漢利建成漢利號潛艇。


    那是一艘隻有八名乘員。靠手搖柄驅動的潛艇,在作戰的時候,其前端會外伸一個炸藥包,碰觸敵艦即爆炸。此艦在1864年2月17日晚上9時許成功炸沉北方聯邦的豪薩托尼克號護衛艦,但自己卻也因爆炸產生的漩渦而沉沒。


    潛艇發展至此,一直是由人力推進的。因此限製了潛艇的發展,直到內燃機的發明才將潛艇帶到了一個新的裏程。等到19世紀的最後10年中,潛艇已成為至少是具有潛在威懾力量的武器了。


    但是由於當時的英國、美國等海軍大國對潛艇仍持懷疑態度。總認為潛艇隻不過是弱小國家用於偷襲的武器,為此阻礙了潛艇的發展,一直等到1898年法國的古斯塔夫齊德號潛艇用魚雷擊沉了英國戰列艦馬琴他號之後,英國人終於醒悟了,強烈要求英國政府趕快行動,以抗衡法國人正以驚人速度建造潛艇的海上新威脅。


    同樣德國和俄國也在無意之中領悟到潛艇可能將成為一種實用性武器而投入到建造潛艇的熱浪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的時間裏,潛艇終於愈造愈大,愈造愈好,並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著,但是由於潛艇發展到此時,仍然開不快、行不遠,魚雷帶得又很少,更因為不能在水下長期潛航,所以,它所擔負的隻能是保護本國海岸、在基地附近的巡邏的任務。


    在徐衛的腦海中,潛艇一直是德國人的利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德結盟之後才將潛艇的技術傳給日本,而在整個二戰中日本也是深受美國潛艇的摧殘,所以他雖然非常重視潛艇的發展,卻忘記了將他的重視傳遞給正在與日軍對戰的海軍軍官。


    此時的潛艇雖然有了很大的戰鬥力,但相對於後世的潛艇而言依然非常的脆弱,在兩艘軍艦猛烈的炮火下,這艘還在慢慢潛進水中的潛艇很快就成了四分五裂的鋼鐵碎片,而在潛艇內的日本海軍士兵則將成為鯊魚的美餐。


    現在皮爾巴拉號戰列艦已經受到重創,動力係統雖然隻損失了三分之一,其速度卻下降了一半,並且軍艦水密艙受損,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於是皮爾巴拉號戰列艦艦長在無奈之下隻能返航。


    就現在而言,整個遠東能夠維修軍艦的地方隻有四處,一處是英國設在香港的維修所,一處是法國設在安南的軍港,一處是位於福州的馬尾造船廠,最後一處是德國人設在青島的軍港內的維修廠。


    安南和香港距離日本海域委實太過遙遠,馬尾造船廠又是非常不待見徐衛的清政府所有,也不是徐衛的選擇。最終徐衛與德國政府簽訂了維修協議,規定凡是新澳港艦隊的軍艦。其維修工作都可由青島軍港內的維修廠承擔。


    在第一次抵達上海的時候,徐衛就將這個協議通告給了整個艦隊。皮爾巴拉號戰列艦戰列艦的艦長雖然是新任艦長,依然知道這個協議,為此遠在英國的阿斯奎斯還專門詢問徐衛到底與德國簽訂了什麽秘密協議,才使發起“黃禍論”的德皇威廉二世同意讓徐衛這個黃種人的艦隊到他的軍港內維修軍艦,不過阿斯奎斯的詢問被徐衛推搡了過去。


    此時的皮爾巴拉號戰列艦隻能以十節的航速行駛,並且為了防止軍艦突然沉沒,軍艦上的所有武器都將處於禁止使用狀態,也就是說現在的皮爾巴拉號戰列艦還不如一艘武裝商船有戰鬥力,因此在返航的途中必須有軍艦護航。


    阿克索號裝甲巡洋艦作為主力艦使用委實是一個好手。但用它作為護衛艦可就有點不專業了,在麵對靈活輕便的驅逐艦時,它甚至不如一艘輕巡洋艦更有殺傷力,所以護航的任務除了需要對抗大型軍艦的阿克索號之外,還要有專業承做護航任務的輕巡洋艦和驅逐艦。


    通過艦內無線電的聯係,皮爾巴拉號戰列艦的艦長知道了據此一百海裏的水域內也在上演著一場同樣精彩的海戰,而海戰的主角則是新澳港艦隊的兩艘輕巡洋艦和七艘驅逐艦以及日本海軍的五艘驅逐艦。


    日本海軍的發展理念是進攻,所以他們將幾乎所有的海軍預算都用來發展更適合進攻的戰列艦和巡洋艦,至於驅逐艦則依然屬於十九世紀末期的水平。排水量隻有五百到八百噸左右,武器也隻有一座76毫米火炮和三座47毫米火炮以及一座三聯裝450毫米魚雷發射管,不過其動力還是改成了現下在小型軍艦比較流行的燃油蒸汽動力,在速度上甚至比新澳港的驅逐艦還要快一點。


    新澳港艦隊的驅逐艦屬於一千噸級的軍艦。其裝備了一座單聯102毫米艦炮、三座單聯82毫米火炮以及兩具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不管是在活力還是在排水量上都是完勝日軍驅逐艦,最重要的一點是新澳港艦隊這一方還有兩艘五千多噸的輕巡洋艦。


    如果單憑速度。新澳港的艦隊或許不能夠追的上日本的這五艘驅逐艦,但日本的這五艘驅逐艦卻承擔著保護貨輪編隊的任務。並不能獨自逃生。


    這場戰爭甚至比主力艦隊的戰爭還要簡單,單單新澳港的七艘驅逐艦就已經可以完虐日本軍艦。再加上兩艘威力更大的輕巡洋艦的助陣,不過半個小時的時間就講日軍的五艘驅逐艦送去見他們的天照大神了。


    日本的這支貨輪編隊其實是一支武裝商船,船上裝備了對付海盜船所用的75毫米步兵炮,這種火炮對付那種破破爛爛的海盜船還是非常實用的,但對付真正的軍艦卻有點不夠看了,甚至麵對比它們小十幾倍的驅逐艦也是被虐的命運。


    這次為日本運輸軍用物資的貨輪都是日本本土的運輸公司,貨輪上的水手也是日本海軍士兵臨時充任的,麵對氣勢洶洶的新澳港艦隊他們並沒有像上幾次白人那樣直接投降,而是毫不猶豫的用甲板上的步兵炮射擊新澳港軍艦,不過很快就被艦隊的火炮打的死傷慘重,最終所有的貨船都沉入海底。


    雖然沒能截獲這批數量龐大的軍用物資比較遺憾,但艦隊的任務卻是完成了,隨後艦隊就在皮爾巴拉號戰列艦電台的號召下返迴到主力艦隊交戰的海域,找到了被炸成龜速的皮爾巴拉號戰列艦和他旁邊的阿克索號裝甲巡洋艦,最終在這支艦隊的護衛下返迴到德國在青島的軍港。


    十五日的考慮期很快就到了,日本卻由於新澳港艦隊在自己海域內的破交作業而沒能準備好所需的軍用物資,於是日本內閣一邊忍下心痛用海關作抵押在英、美、德、法四國銀行聯合貸了一千萬英鎊的貸款用於購買軍用物資,一邊以外務省大臣小村壽太郎為全權議和大臣在英、美、法、俄、德、意、奧等駐上海領事的調節下在上海英國駐滬領事管展開了議和會議。


    在會議的當天,日本外務省大臣小村壽太郎就以議和的名義要求駐紮在漢城西側的新澳港陸軍退迴到濟物浦,這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要求,各國領事都表示支持這項提議,不過鑒於此刻朝鮮義兵還沒有攻克日本在朝鮮北部最後一個據點平壤,徐衛將這個撤兵計劃推遲到三天以後,如果三天以後朝鮮義兵還沒有攻克平壤,徐衛依然會用各種借口推遲退兵時間。


    在朝鮮義兵進入朝鮮的時候,閔誌雄為新澳港陸軍準備的向導已經與漢城反日勢力取得了聯係,準備在軍隊進攻全麵進攻漢城的時候作為內應,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徐衛壓根就沒有進入漢城的打算。


    在屯駐在漢城西側的這段時間,閔誌雄為新澳港陸軍提供的向導在閔誌雄不斷下達的指令下多次催促隋勇下達進攻漢城的命令,不過都讓隋勇以武器彈藥緊缺為由推脫了,對於隋勇的這一點閔誌雄派來的向導也很無奈,蓋因新澳港在這段時間為義兵運送了三次步槍彈藥,用隋勇的解釋這些都是為新澳港陸軍準備,因為感覺這些彈藥對義兵的用處更大一點就以大公無私的精神運到了義兵手中,他的軍隊現在隻有炮彈比較充足了。


    情況好似真的像隋勇所說,新澳港炮兵在與城內的日軍對壘的這半個月內向城內發射了兩萬多發炮彈,在數量上幾乎是日本士兵的一半,而新澳港的步兵則在漢城西側大肆修建防禦陣地,這種狀態更像是在訓練士兵的土木作業。


    在對峙的半個月內,隋勇除了每天固定的炮擊之外,還讓向導為他在漢城尋找有朝鮮王朝王室血脈的家庭,借口就是為了防止日本兵敗時將朝鮮國王和王子帶到日本導致朝鮮無主,引起全國動蕩。


    對於隋勇的這個要求,不管是城外的向導,還是城內的反日大臣都覺得日本確實有可能這樣做,當年琉球王國的國王就被日本帶迴國內,至此琉球王國完全被日本吞並,於是就動用所有的關係在漢城尋找有王室血脈的家族秘密送到城外的新澳港軍大營內。


    朝鮮王國自建立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曆史了,正如中國當年的大漢王朝一樣,遍布都是擁有王室血統的李氏人員,日本人隻是將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高宗和純宗的血脈上,並不在意這些所謂的王室人員,所以在沒有引起日本人注意的情況下,城內的反日大臣很快就將一家與高宗血脈比較近的王室成員送到隋勇的大營。


    對於徐衛的特殊要求,隋勇當然不好直接與漢城內的反日大臣明說,所以隋勇隻好用各種理由讓反日大臣帶出更多的擁有王室血脈的家庭,直到第四次尋找的一家三口引起了隋勇的注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氏純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氏純情並收藏清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