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兩千精銳,李為帶兵出征!(第三更,新書求收藏,謝謝大家!)
大唐:我能無限複製天賦 作者:佳人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千精兵,是李為經過慎重考慮過的。
此次前往邊關,麵對的是強敵突厥,如果像是李承乾那樣帶領二十萬兵士,根本無法做到如臂使指,反倒會處處遭遇掣肘,根本無法發揮優勢。
但若是兩千精兵。
李為有信心讓他們變成大唐的一把利刃,直戳突厥的心髒,將突厥之地,當做大唐的後院,來如雷霆,去之如風。
畢竟,自己擁有係統!
然而他的話,卻不啻於平地起驚雷。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
不僅是李二驚呆了,文武百官全都驚呆了,難以置信的看著他。
兩千精兵?你當突厥是什麽?大唐每年在邊關耗費的兵力錢帑,養活著幾十萬大軍,都無法震住突厥,你七皇子隻帶兩千精兵,那不是找死麽!
李二迴過神來,眉頭緊皺著道:
“李為,你可知邊界作亂的是突厥,兩千精兵哪能抵禦的了?”
李為微微作揖,頭也不抬一下,語氣擲地有聲道:
“父皇,兒臣知道,兒臣隻要兩千精兵,定能凱旋而歸。”
看著李為如此篤定,李二沉思良久,便道:“好,那朕便依你!”
有二品寶物在身,李為的安危不用去擔心,至於兩千精兵之事,李二也有思忖,邊關有重兵鎮守,隻要李為還在大唐疆土之內,便不怕什麽威脅。
至於邊關之危,到時候另要一批兵馬平定即可。
這一次,權當讓他郊遊吧,也算是當父親的,給他這些時日遭受的委屈,做一個補償。
李為抬頭笑道:“諾。”
他的笑,眾人隻覺得是不自量力,然而滿朝文武以及李二並不知曉,李為心中到底潛藏著怎樣的一隻猛虎。
————
退朝之時,殿外的李承乾已受完杖刑,八十杖打完徹底昏厥,被皇宮侍衛抬著迴去東宮。
接下來,他便麵臨半個月如圈禁般的禁足!
滿朝文武雖然同情,但也不會說什麽,畢竟這次找茬的本就是太子,沒人想被牽扯進去,遭受同樣嚴重懲處。
殿外,李為優哉遊哉的準備迴去。
程咬金追上了李為的腳步,壓低聲音道:“原來七皇子殿下那天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今天這個意思。”
李為腳步一頓,瞅著他道:“盧國公今日在大殿之上為我說話,我會還給你的。”
還這個字,李為咬的格外清晰。
一碼事歸一碼事,李為心裏很清楚,程咬金為他說話,他當然不會落了他的好,但之前這幾位國公坑了自己一把,以及之後竊竊私語惦記自己寶物的那番話,他也不會忘記。
功過相抵這種事。
李為向來都是嗤之以鼻。
程咬金沒有聽出李為話中意思,隻以為自己做法,讓李為記住自己的一個人情,咧嘴樂嗬道:
“舉手之勞而已!倒是七皇子,你今日說你隻帶兩千精兵就去邊界平定戰亂,太自負了。”
李為平靜道:“兩千精兵對於我而言足以。”
“大話也不是這麽說的!”程咬金明顯的不相信。
這時,身後的李靖走上前來,神色凝重道:
“盧國公此話有理,七皇子你有所不知,突厥人陰險狡詐,不是那麽好對付,太子之前要去,陛下都派給太子二十萬精兵,你如今隻要兩千,太少了。”
李為卻絲毫聽不進去一樣,道:“多謝兩位國公關心,隻是我意已決,今天下午便出發,你們不必替我擔心了。”
李為說完了話,便轉身大步離開。
程咬金和李靖站在原地看著李為走遠,不約而同的歎了一口氣。
年輕人,還是道行淺啊!
李為迴了宮中,便即刻讓趙高給自己收拾幾件換洗的衣物,下午就要開始出發。
趙高一早聽到了消息,說七皇子要帶兵前往邊界平定戰亂,趙高心裏擔心的要命,給李為收拾好了東西,有些忐忑道:“七皇子,您這一去可一定要平安歸來。”
李為隨手將仇人名單放在袖子裏,聽了這話,忍不住笑了一聲,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意味深長道:
“當然會平安迴來,不但是平安迴來,還是凱旋而歸。”
說完話,李為便起身拿起了包袱,轉身離開。
長安城門口,今日下午熱鬧非凡。
在這個人人有熱搜令的朝代,消息堪比現代的信息時代,上午才在朝廷上公布了李為要帶兵前往邊界平定叛亂的事情,下午,幾乎整個大唐都知道了。
李為一身銀白色鎧甲,坐在馬上。
李二和一眾官員站在後麵,看著李為,李二笑容淡然,仿佛隻覺得他要去郊遊,道:“朕在長安等你的好消息。”
李為點頭道:“父皇放心,兒臣自當凱旋歸來!”
說完話,便直接轉身,起碼離開。
身後跟隨的是兵部此次下批的兩千精兵。
李為並不知道,此次與他同行的精兵,一個個非同尋常!
浩浩蕩蕩的人馬,伴隨著旌旗烈烈離開,李二注視著一道道身影由近及遠,直到徹底消失不見,方才唿出一口氣。
這個兒子從民間而來,長這麽大自己未曾教導過,如今就帶著兩千精兵前去上戰場,麵對的還是陰險狡詐的突厥人,李二的心中著實有些擔心。
可是想到李為在大殿之上對自己保證之時的言之鑿鑿,李二的心中又有了一些寬慰。
有抱負是好事!
不過還是等下一次為好,這次就當郊遊吧。
李二忽然道:“傳旨,衛國公李靖,率藍田大營八萬精銳,即刻出發,務必將突厥敵寇趕出我大唐疆土,為我大唐子民換來一地之安!”
“臣,遵旨!”
在他身後的衛國公李靖,神色肅然的作揖道。
ps:第三更奉上,新書求收藏,求鮮花,求評價票,謝謝大家!
此次前往邊關,麵對的是強敵突厥,如果像是李承乾那樣帶領二十萬兵士,根本無法做到如臂使指,反倒會處處遭遇掣肘,根本無法發揮優勢。
但若是兩千精兵。
李為有信心讓他們變成大唐的一把利刃,直戳突厥的心髒,將突厥之地,當做大唐的後院,來如雷霆,去之如風。
畢竟,自己擁有係統!
然而他的話,卻不啻於平地起驚雷。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
不僅是李二驚呆了,文武百官全都驚呆了,難以置信的看著他。
兩千精兵?你當突厥是什麽?大唐每年在邊關耗費的兵力錢帑,養活著幾十萬大軍,都無法震住突厥,你七皇子隻帶兩千精兵,那不是找死麽!
李二迴過神來,眉頭緊皺著道:
“李為,你可知邊界作亂的是突厥,兩千精兵哪能抵禦的了?”
李為微微作揖,頭也不抬一下,語氣擲地有聲道:
“父皇,兒臣知道,兒臣隻要兩千精兵,定能凱旋而歸。”
看著李為如此篤定,李二沉思良久,便道:“好,那朕便依你!”
有二品寶物在身,李為的安危不用去擔心,至於兩千精兵之事,李二也有思忖,邊關有重兵鎮守,隻要李為還在大唐疆土之內,便不怕什麽威脅。
至於邊關之危,到時候另要一批兵馬平定即可。
這一次,權當讓他郊遊吧,也算是當父親的,給他這些時日遭受的委屈,做一個補償。
李為抬頭笑道:“諾。”
他的笑,眾人隻覺得是不自量力,然而滿朝文武以及李二並不知曉,李為心中到底潛藏著怎樣的一隻猛虎。
————
退朝之時,殿外的李承乾已受完杖刑,八十杖打完徹底昏厥,被皇宮侍衛抬著迴去東宮。
接下來,他便麵臨半個月如圈禁般的禁足!
滿朝文武雖然同情,但也不會說什麽,畢竟這次找茬的本就是太子,沒人想被牽扯進去,遭受同樣嚴重懲處。
殿外,李為優哉遊哉的準備迴去。
程咬金追上了李為的腳步,壓低聲音道:“原來七皇子殿下那天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今天這個意思。”
李為腳步一頓,瞅著他道:“盧國公今日在大殿之上為我說話,我會還給你的。”
還這個字,李為咬的格外清晰。
一碼事歸一碼事,李為心裏很清楚,程咬金為他說話,他當然不會落了他的好,但之前這幾位國公坑了自己一把,以及之後竊竊私語惦記自己寶物的那番話,他也不會忘記。
功過相抵這種事。
李為向來都是嗤之以鼻。
程咬金沒有聽出李為話中意思,隻以為自己做法,讓李為記住自己的一個人情,咧嘴樂嗬道:
“舉手之勞而已!倒是七皇子,你今日說你隻帶兩千精兵就去邊界平定戰亂,太自負了。”
李為平靜道:“兩千精兵對於我而言足以。”
“大話也不是這麽說的!”程咬金明顯的不相信。
這時,身後的李靖走上前來,神色凝重道:
“盧國公此話有理,七皇子你有所不知,突厥人陰險狡詐,不是那麽好對付,太子之前要去,陛下都派給太子二十萬精兵,你如今隻要兩千,太少了。”
李為卻絲毫聽不進去一樣,道:“多謝兩位國公關心,隻是我意已決,今天下午便出發,你們不必替我擔心了。”
李為說完了話,便轉身大步離開。
程咬金和李靖站在原地看著李為走遠,不約而同的歎了一口氣。
年輕人,還是道行淺啊!
李為迴了宮中,便即刻讓趙高給自己收拾幾件換洗的衣物,下午就要開始出發。
趙高一早聽到了消息,說七皇子要帶兵前往邊界平定戰亂,趙高心裏擔心的要命,給李為收拾好了東西,有些忐忑道:“七皇子,您這一去可一定要平安歸來。”
李為隨手將仇人名單放在袖子裏,聽了這話,忍不住笑了一聲,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意味深長道:
“當然會平安迴來,不但是平安迴來,還是凱旋而歸。”
說完話,李為便起身拿起了包袱,轉身離開。
長安城門口,今日下午熱鬧非凡。
在這個人人有熱搜令的朝代,消息堪比現代的信息時代,上午才在朝廷上公布了李為要帶兵前往邊界平定叛亂的事情,下午,幾乎整個大唐都知道了。
李為一身銀白色鎧甲,坐在馬上。
李二和一眾官員站在後麵,看著李為,李二笑容淡然,仿佛隻覺得他要去郊遊,道:“朕在長安等你的好消息。”
李為點頭道:“父皇放心,兒臣自當凱旋歸來!”
說完話,便直接轉身,起碼離開。
身後跟隨的是兵部此次下批的兩千精兵。
李為並不知道,此次與他同行的精兵,一個個非同尋常!
浩浩蕩蕩的人馬,伴隨著旌旗烈烈離開,李二注視著一道道身影由近及遠,直到徹底消失不見,方才唿出一口氣。
這個兒子從民間而來,長這麽大自己未曾教導過,如今就帶著兩千精兵前去上戰場,麵對的還是陰險狡詐的突厥人,李二的心中著實有些擔心。
可是想到李為在大殿之上對自己保證之時的言之鑿鑿,李二的心中又有了一些寬慰。
有抱負是好事!
不過還是等下一次為好,這次就當郊遊吧。
李二忽然道:“傳旨,衛國公李靖,率藍田大營八萬精銳,即刻出發,務必將突厥敵寇趕出我大唐疆土,為我大唐子民換來一地之安!”
“臣,遵旨!”
在他身後的衛國公李靖,神色肅然的作揖道。
ps:第三更奉上,新書求收藏,求鮮花,求評價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