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班長招唿幾個膽大的把巨蟒拖了出去,有人用繩子把它吊起在放電影掛銀幕的杆子上,巨蟒有四、五米長,比碗口還粗。有人去磨刀,準備開剝。正在這時,施工的部隊收工迴來了,都好奇地圍上來。
連長、指導員總是出工時走在隊伍前頭,收工時走在最後,等他倆走過來看到情況,問明原因。魏天亮說:“這可不能吃,這關係到群眾紀律,尤其在國外,更關係到軍威國威的大事,連長你看呢?”
方連長說:“指導員說得對,我們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影響我們部隊的形象,指導員你說怎麽辦吧?”
魏天亮說:“我看是不是送到人民軍醫院去?一來物歸原主,二來也能為人民軍的傷員們改善一下生活。”
方連長說:“這個主意好!我同意,老白你看呢?”
白副指導員說:“代指導員高見,我有什麽不同意的哩?”
魏天亮說:“那副指導員您就辛苦一趟,對外聯係您是專家。吃完午飯您和黃翻譯同去,帶上幾個同誌,抬著這東西,人民軍的同誌們生活很艱苦,是不是再帶上些肉,一方麵作為節前拜訪,再順便聯係一下雙方聯歡事宜,您看行不?”
方連長說:“再帶上些蔬菜和大米。”
白副指導員說:“軍命執行!”
午飯後,白副指導員和黃翻譯叫上幾個戰士,抬上東西去了人民軍醫院。
這幾天,炊事班除了改造“馬蹄迴風灶”之外,為了適應戰地需要,又在研製一部“萬用戰備車”。這是班長牛大海看了電影《南征北戰》中的支前群眾推的獨輪車,受到啟發萌生的想法。他想:這不僅適用戰地野炊,如果能用在胡誌明小道上,那將是一件多麽有意義的事情。就這樣他反複揣摸,多次征求全班的意見。為了不影響大家休息,他爬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筒畫圖紙,幾經改進,終覺滿意,就急忙來向連領導匯報,征求領導意見。
連長和指導員看了很是高興。他們覺得我們的戰士多麽可敬,炊事班工作這麽緊張,還考慮得這麽多,這麽遠,這不正是立足本職,胸懷全球的革命覺悟嗎?二人歪著脖兒看了半天,覺得戰士們還真大動了腦筋,想得很周到,考慮得很具體。魏天亮說:“先放下吧,等晚上迴來,我好好學習學習。”
牛大海說:“本來不忍心再給領導增添麻煩,領導整天太辛苦了。可是又想得到領導的指點,尤其是魏指導員,您可得多提寶貴意見,您是有名的發明家哩。”
魏天亮說:“不要錢的高帽,你就隻管戴吧,我真要好好研究研究哩。”正說著,白副指導員帶著戰士們迴來了。隻見又把大蟒蛇抬了迴來,還帶來了香蕉、菠蘿和雞蛋。白副指導員老遠就說:“人民軍的同誌真是熱情,盛情難卻呀!”見連長、指導員都在,便講起到人民軍醫院的經過,他說:“見到人民軍醫院的領導,說明來意,黃翻譯詳細說明了打死大蟒和黃羊的經過。醫院領導聽了,伸著大拇指連垮中國、毛主席好,他說:‘你們真是人民的好軍隊,軍紀如此嚴明,實屬少有。這樣的軍隊才是戰無不勝的軍隊。’他說:‘你們的心意我們收下了,但是我們的心意,你們也得收下。’他指著蟒蛇說:‘這東西我們常見,你們卻很少見,我知道你們的隊伍中多為中國北方人,拿迴去吃個稀罕。用你們中國人的一句俗話,見麵分半,黃羊我們留下了,可是這些東西你們也得帶走’。他指著準備好的香蕉、菠蘿、雞蛋說:‘這是我們的一點兒小小的心意,要不帶走,那就是嫌少了。’他見我們執意推辭便說:‘東西要是不帶走,人也就別想走了。’沒辦法隻得恭敬不如從命了。另外,聯歡會定於九月二日晚,因為考慮到節假日更應提高警惕,以防敵人搗亂,地點選在便於疏散的叢林中。”
魏天亮說:“很好,安排得很周到。既然人家真情實意,我們硬是推辭,也就有失敬意了。炊事班長,下午就把它做了,讓全連開頓蛇葷吧。”
下午,收工迴來,人們老遠就聞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蟒肉是專門請一位gd籍戰士做的。每個班都連肉帶湯打迴去一大盆。起初北方戰士誰都不好意思先吃,因為吃長蟲(蛇)在北方有罵人的意思,及至一人下手,大家也就跟著搶了起來,一頓蟒肉讓大家吃得都很開心。
魏天亮看了“萬用戰備車”的圖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牛大海帶領著炊事班反複研究改進,終於把“萬用戰備車”製造出來了,很有些技術含量,每個部件都是一項炊事工具,並且有多種功用,象挑水的扁擔,擀麵杖裝在車上就是兩個車把,填煤鏟、捅火棍用來連接車體,鍋放在哪兒?糧食裝在哪兒?水桶掛在哪兒?如何固定?都經過反複推敲,小到一個羅絲、羅母,也是一物多用,很是科學。裝好後幾次進行野外實地破壞性試驗,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對易損部件,羅釘羅母,所需工具添置了備用箱,以備急需。做到了“輕便、快捷、多載、實用”,為戰地野炊創造了有利條件。
“馬蹄迴風灶”也多次改進,如風道尺寸,風口調控,爐膛大小,煙道寬窄等反複驗證,終於得到了滿意效果。不但做飯的速度快了,而且火力隨心調控,就連煙道中的些許餘熱也被迴收,用來燒水。爐膛內烈火熊熊,營區內卻不見一縷炊煙。尤其是煤燃燒透徹,沒有煤核,最後隻剩一把白灰,大大縮減了用煤量,經反複驗證,準確計算,全連每天人均用煤量竟達到一兩三錢。這個數字要擴及幾十萬援越部隊,不僅有力地支援了國內的社會主義建設,而且大大減少了運輸量。為此炊事班被評為全支隊的“節煤標兵”,並榮獲“模範炊事班”的光榮稱號。出席了支隊在國內金平召開的“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份子代表大會”。ka連有兩名代表參加,一名是炊事班長牛大海,另一名是抱起定時炸彈的大力士,五班副班長趙孟秋。
連長、指導員總是出工時走在隊伍前頭,收工時走在最後,等他倆走過來看到情況,問明原因。魏天亮說:“這可不能吃,這關係到群眾紀律,尤其在國外,更關係到軍威國威的大事,連長你看呢?”
方連長說:“指導員說得對,我們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影響我們部隊的形象,指導員你說怎麽辦吧?”
魏天亮說:“我看是不是送到人民軍醫院去?一來物歸原主,二來也能為人民軍的傷員們改善一下生活。”
方連長說:“這個主意好!我同意,老白你看呢?”
白副指導員說:“代指導員高見,我有什麽不同意的哩?”
魏天亮說:“那副指導員您就辛苦一趟,對外聯係您是專家。吃完午飯您和黃翻譯同去,帶上幾個同誌,抬著這東西,人民軍的同誌們生活很艱苦,是不是再帶上些肉,一方麵作為節前拜訪,再順便聯係一下雙方聯歡事宜,您看行不?”
方連長說:“再帶上些蔬菜和大米。”
白副指導員說:“軍命執行!”
午飯後,白副指導員和黃翻譯叫上幾個戰士,抬上東西去了人民軍醫院。
這幾天,炊事班除了改造“馬蹄迴風灶”之外,為了適應戰地需要,又在研製一部“萬用戰備車”。這是班長牛大海看了電影《南征北戰》中的支前群眾推的獨輪車,受到啟發萌生的想法。他想:這不僅適用戰地野炊,如果能用在胡誌明小道上,那將是一件多麽有意義的事情。就這樣他反複揣摸,多次征求全班的意見。為了不影響大家休息,他爬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筒畫圖紙,幾經改進,終覺滿意,就急忙來向連領導匯報,征求領導意見。
連長和指導員看了很是高興。他們覺得我們的戰士多麽可敬,炊事班工作這麽緊張,還考慮得這麽多,這麽遠,這不正是立足本職,胸懷全球的革命覺悟嗎?二人歪著脖兒看了半天,覺得戰士們還真大動了腦筋,想得很周到,考慮得很具體。魏天亮說:“先放下吧,等晚上迴來,我好好學習學習。”
牛大海說:“本來不忍心再給領導增添麻煩,領導整天太辛苦了。可是又想得到領導的指點,尤其是魏指導員,您可得多提寶貴意見,您是有名的發明家哩。”
魏天亮說:“不要錢的高帽,你就隻管戴吧,我真要好好研究研究哩。”正說著,白副指導員帶著戰士們迴來了。隻見又把大蟒蛇抬了迴來,還帶來了香蕉、菠蘿和雞蛋。白副指導員老遠就說:“人民軍的同誌真是熱情,盛情難卻呀!”見連長、指導員都在,便講起到人民軍醫院的經過,他說:“見到人民軍醫院的領導,說明來意,黃翻譯詳細說明了打死大蟒和黃羊的經過。醫院領導聽了,伸著大拇指連垮中國、毛主席好,他說:‘你們真是人民的好軍隊,軍紀如此嚴明,實屬少有。這樣的軍隊才是戰無不勝的軍隊。’他說:‘你們的心意我們收下了,但是我們的心意,你們也得收下。’他指著蟒蛇說:‘這東西我們常見,你們卻很少見,我知道你們的隊伍中多為中國北方人,拿迴去吃個稀罕。用你們中國人的一句俗話,見麵分半,黃羊我們留下了,可是這些東西你們也得帶走’。他指著準備好的香蕉、菠蘿、雞蛋說:‘這是我們的一點兒小小的心意,要不帶走,那就是嫌少了。’他見我們執意推辭便說:‘東西要是不帶走,人也就別想走了。’沒辦法隻得恭敬不如從命了。另外,聯歡會定於九月二日晚,因為考慮到節假日更應提高警惕,以防敵人搗亂,地點選在便於疏散的叢林中。”
魏天亮說:“很好,安排得很周到。既然人家真情實意,我們硬是推辭,也就有失敬意了。炊事班長,下午就把它做了,讓全連開頓蛇葷吧。”
下午,收工迴來,人們老遠就聞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蟒肉是專門請一位gd籍戰士做的。每個班都連肉帶湯打迴去一大盆。起初北方戰士誰都不好意思先吃,因為吃長蟲(蛇)在北方有罵人的意思,及至一人下手,大家也就跟著搶了起來,一頓蟒肉讓大家吃得都很開心。
魏天亮看了“萬用戰備車”的圖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牛大海帶領著炊事班反複研究改進,終於把“萬用戰備車”製造出來了,很有些技術含量,每個部件都是一項炊事工具,並且有多種功用,象挑水的扁擔,擀麵杖裝在車上就是兩個車把,填煤鏟、捅火棍用來連接車體,鍋放在哪兒?糧食裝在哪兒?水桶掛在哪兒?如何固定?都經過反複推敲,小到一個羅絲、羅母,也是一物多用,很是科學。裝好後幾次進行野外實地破壞性試驗,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對易損部件,羅釘羅母,所需工具添置了備用箱,以備急需。做到了“輕便、快捷、多載、實用”,為戰地野炊創造了有利條件。
“馬蹄迴風灶”也多次改進,如風道尺寸,風口調控,爐膛大小,煙道寬窄等反複驗證,終於得到了滿意效果。不但做飯的速度快了,而且火力隨心調控,就連煙道中的些許餘熱也被迴收,用來燒水。爐膛內烈火熊熊,營區內卻不見一縷炊煙。尤其是煤燃燒透徹,沒有煤核,最後隻剩一把白灰,大大縮減了用煤量,經反複驗證,準確計算,全連每天人均用煤量竟達到一兩三錢。這個數字要擴及幾十萬援越部隊,不僅有力地支援了國內的社會主義建設,而且大大減少了運輸量。為此炊事班被評為全支隊的“節煤標兵”,並榮獲“模範炊事班”的光榮稱號。出席了支隊在國內金平召開的“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份子代表大會”。ka連有兩名代表參加,一名是炊事班長牛大海,另一名是抱起定時炸彈的大力士,五班副班長趙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