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 作者:容姝姑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半部分,月亮湖,明珠中學湖和湖西村原址這一片,要建大量的圍欄,與集市隔絕開,這一片是教學場地,湖西村的居民,全部搬遷到前半部分的集市上,我用我名下的土地來和他們交換。”
緊接著,宋玉安說了他的設想。
夏市以後會發展旅遊業,宋玉安打算親自投資。時間不會太久遠,最多十年,這個行業就會熱門起來,到時候幾個曆史遺跡,還有瀑布,溫泉都可以發展成一條線的風景區。
而月亮湖的抗浪魚,金線鲃到那個時候可以培育得很好,和明珠中學,千畝果園一樣,成為明珠鎮的三大特色,吸引遊人過來消費。
遊客們可以進入果園賞花,采果,而村民們現在蓋得小樓就可以開設客棧,酒樓,做遊客的生意。
到時候村民們再發展點家鄉特產,比如說果脯,火腿,香腸,熏兔什麽的。
女孩子也可以像後世景點學習,做做繡花鞋墊啊,小布鞋啊,都是個進項。
畢竟湖東村這邊許多姑娘女紅還是很好的。
這就是宋玉安對於明珠鎮的規劃,類似於一個以采集為主的農家樂形式。
要是真的發展起來,還可以種些西瓜草莓這樣的一年生水果。
但明珠中學是孩子上學的地方,明珠鎮一旦繁榮起來,到時候人來人往的,孩子不安全。
所以宋玉安打算把把這一片區與集市區隔開來。校園區拒絕遊人進入,也能給孩子們一個保障。
至於湖西村的那一片土地,宋玉安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沒有和任何人說。
說好是換地,那就是宋玉安的私人地盤,所以村民們也不關注,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五層小樓要多少錢建造,萬一錢不夠的要怎麽辦。
還有就是大家都想開店,可是具體開什麽店呢?人人都開雜貨店肯定是不行的,你見誰家鎮上是清一色雜貨店的。
這邊房子還隻是一個設想呢,那邊村民們已經計劃著下一個集去別的鎮上看看,人家都有些什麽鋪子,掙錢不掙錢。
圖紙還在計劃中,但是材料可以先準備起來。今年整個夏市都要擴建,建築材料緊張。
就拿磚來說,農村使用的是普通磚瓦廠燒製的青磚。這種磚頭製作十分複雜,首先要踩泥,就是蒙著牛的眼睛拉著它在泥潭裏一直轉圈圈。
踩完之後壓丕,要用力的拍打幾次,才能壓出光滑的泥丕,接下來還要陰幹,不能淋雨,半幹的時候入窯,猛火燒製幾天,才能得到一爐青磚。
宋玉安當初蓋房子用的就是這種磚,它比城裏用的紅磚貴,也比紅磚耐用。
但是製作太慢了,眼下這種大批量的建築,幾十個窯也跟不上。
夏市裏倒是有一家紅磚廠,前幾年才開的,用的是機械化設備,產量很高,現在整個市區建設都是去那裏拉磚,價格也不貴。
但宋玉安知道,在過幾十年,國家就會限製使用紅磚,因為太高的樓層紅磚承重力不行。
最後宋玉安把目光對準了灰砂磚,這是六十年代的工藝。灰砂磚是一種技術成熟、性能優良、節能的新型建築材料,承重力高過紅磚,造價卻比紅磚低。
宋玉安讓趙剛派了個師弟去北京采購量了幾套灰砂磚的機械化設備迴來,在離湖東村幾公裏的山腳處開了一個大型的磚廠。
之所以選擇這裏,是因為以後國家修高鐵,要移的兩座山,就在這裏。
宋玉安現在挖山燒磚,也算是移山的先頭部隊了。
磚廠這邊,宋玉安交給了何寶貴的大兒子何大來管理,當初何寶貴拋妻棄子走了,何大為了養家,去青磚廠當過學徒,他做青磚的手藝不錯。
後來何耀宗和宋玉安組織掃盲,何大積極響應,不僅按時去上課,專心聽講,下了課還經常和他弟弟學習鞏固,聽說已經自學完成了初中課本上的知識。
一開始他在養殖場工作,後來趙剛發現這個小夥子不錯,就把人要了過去。
他居然很快就學會了挖掘機,鏟車的使用,趙剛曾經和宋玉安感歎,以這個小夥子對機械的敏感,如果當初能好好上學,能有什麽樣的成就還說不定呢。
但小夥子已經娶妻生子,他也不想再進學校了。宋玉安當時就留了一個心,現在磚廠開了,又全部是新設備,宋玉安覺得,交給何大管理,再適合不過。
他當初對何家,算是雪中送炭,雖然承包了他們的土地,但是半點沒讓他們吃虧。
去年何寶貴被當初勾搭的那個小姐卷完了錢跑了,窮困潦倒的迴來糾纏他們,還是宋玉安幫忙把人弄走的。
這幾年何大的娘不論做什麽好吃的,都會惦記著給宋家宋一些。是知恩圖報的人家。
把磚廠交給何大管理,宋玉安放心。
果然何大也沒叫他們失望,跟著北京宋機器過來的師傅學了一個多星期,就牢牢記住了機械的使用方法,泥土的硬度,濕度各項數據也背得清清楚楚。
這邊迴磚廠開工,那一天的生產量完全不是普通小窯能比的,更別談它的價格隻要青磚的一半。
別說小的那些青磚廠了,少了宋玉安這個大客戶,紅磚廠的生意都沒有以前火爆了。
宋玉安不願意把人逼到絕路,所以就和十裏八鄉的小窯廠說了,願意接收他們的工人。
這種小窯廠掙得也就是個苦力錢,經常是一家老小的上,宋玉安開的工資算下來和他們燒磚也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沒那些辛苦。他們考慮了之後也就同意了。
其中還有人是打著來偷師的打算的,但是真的上手了以後才知道,這設備不是一般的貴,至少現在他們買不起,隻能靜下心來乖乖做起了工人。
圖紙交給徐師傅負責,磚廠交給了何大,宋玉安又一頭紮進了研究所,他今年培育的石榴成果不錯,十四種父本,有八種授粉成功,現在十石榴已經長得核桃那麽大了。
楊教授的幾個學生每天做記錄,施肥澆水抓蟲都不假於人手,就怕請來的人弄壞了他們的寶貝石榴。
這麽多科研人員,今年的成果也不少,楊教授帶著兩個學生研究了幾年的糯玉米,采用了玉安1號的一部分基因,現在已經成功背包,且70%的背了雙包,隻等成熟以後看口感如何。
還有另外一個研究人員,他研究的是黃豆,今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宋玉安的這個研究院,越來越有前景了。
第99章
剛剛進了立夏,村子裏的娃就對著宋玉安的果園流口水,隻見枝頭一片紅豔豔的櫻桃,晶瑩剔透,水潤誘人。
村裏其他村民種的還是梨樹桃樹多一些,那些果子現在都還青呢,這一片櫻桃和漸漸呈現出粉紅色的楊梅在一片綠海中尤為顯眼,炎炎烈日下見了這花兒一樣的果子,誰都想摘兩個嚐嚐。
等櫻桃成熟,宋玉安照例村裏一家送去一小碗叫他們嚐嚐味道。
“以前你們都怕這櫻桃運不出去不好賣,可你們看現在夏縣都變成夏市了,以後人會越來越多。
城裏人都喜歡稀罕的水果,這櫻桃你們嚐嚐看,是不是比蘋果和梨子好吃多了?而且這櫻桃也能泡酒喝呢,酸酸甜甜的,據說女人家喝了美容。”
現在外村種的果樹越來越多了,比起蘋果和梨,宋玉安還是希望村裏種些別的水果,發展多元化。
別說,嚐了味道以後,還真有不少人動心的,不說賣,就是給自己娃吃那也是好的。
而且村民們雖然不懂市場飽和,但是他們也知道,東西多了,也就不值錢了。
現在大家都種蘋果橘子梨了,宋玉安叫種櫻桃楊梅,那肯定沒錯,以前不種那不是不知道味道好不好嗎。
寧嘉嘉最近不忙,聽說櫻桃熟了之後,她又往明珠鎮跑了一趟,這次她自己來不算,還帶著男朋友來。除了櫻桃,這位大小姐還盯上了山裏剛剛出的香覃,就是野生的香菇。非要拉著宋玉安和寶珠去上山去撿香覃。
“我說大小姐,這村裏買點吃不行嗎?還非得上山,你小嬸好不容易有個周末呢。”
宋玉安背著背藍拉著寶珠一邊走一邊抱怨,這又快到畢業季了,寶珠最近又是忙的要命,一周也就放一天假,宋玉安還想叫她好好歇歇呢。
“少來,別以為我不知道,就小嬸這敬業的性子,我不拉她來她還不是在辦公室忙,就連你都得跑到辦公室去陪她,那何必呢,學校少了小嬸一天又不會辦不下去,出來走走玩玩得多好。”
宋玉安也不在爭論,寶珠確實是好久都沒出來運動了。
“寶珠,聽說你哥和米家那閨女要結婚了?到時候你們上北京不?”
寧嘉嘉說的是葉平國和米多多,兩人畢業也有三年了,這兩三年雖然偶爾也有爭吵,米多多有一次半夜還打電話來給寶珠吐槽葉平國淨惹她生氣,但感情越吵越好,三嬸已經催了好幾次,米家那邊也著急了,婚期就定在今年。
“去的,三叔說,在北京多多家裏辦一次,算是出門,完了之後再迴明珠鎮來辦一次,算是進門。一邊是哥哥一邊是同學的,再忙也不能不去啊。”
寶珠還挺想米多多的,當初宿舍那麽多同學,畢瀅就不說了,其餘幾人畢業以後沒怎麽聯係。就米多多,一來她們關係最好,二來對方又成了她的嫂子,所以一直沒什麽距離感,三天兩頭的寫信打電話。
“那到時候我帶你去玩,不帶他們男人去,我知道好多好玩的地方呢。”
兩個女人說話,宋玉安和寧嘉嘉的男朋友於柯就跟在後頭,時不時的聊一聊今年的新聞。
寧嘉嘉的男朋友是軍人,還是那種特別有軍人氣質的軍人,嚴肅,自律,一板一眼。
宋玉安和他,也就隻有聊國家新聞了,比如今年的沿海開放區,晚間新聞開播,還有那場失敗了的春晚,美國上了天的衛星。
“對了小叔,你的商業街是不是要招商了?”
路過小溪邊休息的時候,寧嘉嘉忽然問了一句。
“你消息這麽快,聽誰說的?”宋玉安這還沒對外發布消息呢。
“嘿,還能聽誰,安之那小子最近往這邊運貨呢,他跟何耀宗就是穿一條褲子的,拿我這聰明腦袋稍微一想,夏市現在不是你那商業街還能是哪裏。”
都是一個院裏長大的,安之和她也算熟人,做生意以後三不五時的還搞搞合作,對方有動向,她自然有所察覺。
“何耀宗確實在我這邊給他要了十個鋪麵,據說是賣百貨。”
“咱們都這麽熟了,你跟我透個底,這鋪麵打算怎麽賣。”寧嘉嘉人都到這邊來了,自然考察過這邊的服裝市場,大多是小打小鬧的鋪子,沒有搞批發的。
他跟宋玉安合作,時不時的就會往這邊跑,機會就在眼前,怎著也得抓住。
“隻租不賣。”宋玉安眼皮都沒眨的迴道。
“隻租不賣!!!那麽大的商業街,幾百間鋪子,你跟我說隻租不賣!”
寧嘉嘉覺得自己出現幻覺了。
“我一直以為自己挺有錢的,今天才發現,我這算什麽有錢啊,怕是連你宋老板的零頭都沒有吧!”
別看寧嘉嘉生意做這麽大,買了不少店鋪開商場,但她也貸了不少款。宋玉安說隻租不賣代表什麽,代表這商業街他沒有貸款,或是已經還完了貸款。
產權完完整整的在他那裏,而且他還不差錢,所以不想賣。
“還好吧,都買地了搞研究了,現在也沒什麽錢。”
宋玉安自然不會賣,動車一響,黃金萬兩。夏市是未來的交通樞紐,隻要熬過了這些年,那土地的價格會漲到一個令人害怕的地步。
這時候賣一間鋪子的錢可能到時候一年兩年的租金就迴來了,他是瘋了才會在這個時候把它賣了。
寧嘉嘉的話還真沒說錯,他不缺錢。
寶珠可是福女啊!
地窖裏那堆石頭著實開出了不少好東西來,最好的就不說了,帝王綠,最次的在市場上也能排個中等貨。
宋玉安上北京采購灰磚廠設備的時候,找人出手了幾塊好的,設備就夠了。采購農科院設備的時候出過一批。現在空間裏還留有一小半。
再說他投資那些新廠,宋玉安買的很多廠房都是二手的,就是原來的國企倒閉之後的老廠,而且這錢還是分期給的。
有廠有車間,工人嘛,他在去港城的時候,就交代原罐頭廠的廠長,現在的大區經理開始物色。
簽了合同以後他就開工,飲料廠和食品廠都已經盈利好幾個月了。
再加上罐頭廠,靈秀酒廠這些出息,他每月雖說存不下什麽錢,但是還一還剩下的欠款是夠了,效益好了還能買塊地。
退一萬步,真缺錢了他也肯定是出手空間裏剩下的翡翠啊,就算是把王發財當年抵給他的東西都出手了,也不能去賣地,更別提現在還不到那個份上呢。
對於他這種財大氣粗,寧嘉嘉不得不服氣,既然不賣,租就租吧。聰明人可不僅僅何耀宗一個,對於夏市的前景,她也是很看好的。
緊接著,宋玉安說了他的設想。
夏市以後會發展旅遊業,宋玉安打算親自投資。時間不會太久遠,最多十年,這個行業就會熱門起來,到時候幾個曆史遺跡,還有瀑布,溫泉都可以發展成一條線的風景區。
而月亮湖的抗浪魚,金線鲃到那個時候可以培育得很好,和明珠中學,千畝果園一樣,成為明珠鎮的三大特色,吸引遊人過來消費。
遊客們可以進入果園賞花,采果,而村民們現在蓋得小樓就可以開設客棧,酒樓,做遊客的生意。
到時候村民們再發展點家鄉特產,比如說果脯,火腿,香腸,熏兔什麽的。
女孩子也可以像後世景點學習,做做繡花鞋墊啊,小布鞋啊,都是個進項。
畢竟湖東村這邊許多姑娘女紅還是很好的。
這就是宋玉安對於明珠鎮的規劃,類似於一個以采集為主的農家樂形式。
要是真的發展起來,還可以種些西瓜草莓這樣的一年生水果。
但明珠中學是孩子上學的地方,明珠鎮一旦繁榮起來,到時候人來人往的,孩子不安全。
所以宋玉安打算把把這一片區與集市區隔開來。校園區拒絕遊人進入,也能給孩子們一個保障。
至於湖西村的那一片土地,宋玉安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沒有和任何人說。
說好是換地,那就是宋玉安的私人地盤,所以村民們也不關注,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五層小樓要多少錢建造,萬一錢不夠的要怎麽辦。
還有就是大家都想開店,可是具體開什麽店呢?人人都開雜貨店肯定是不行的,你見誰家鎮上是清一色雜貨店的。
這邊房子還隻是一個設想呢,那邊村民們已經計劃著下一個集去別的鎮上看看,人家都有些什麽鋪子,掙錢不掙錢。
圖紙還在計劃中,但是材料可以先準備起來。今年整個夏市都要擴建,建築材料緊張。
就拿磚來說,農村使用的是普通磚瓦廠燒製的青磚。這種磚頭製作十分複雜,首先要踩泥,就是蒙著牛的眼睛拉著它在泥潭裏一直轉圈圈。
踩完之後壓丕,要用力的拍打幾次,才能壓出光滑的泥丕,接下來還要陰幹,不能淋雨,半幹的時候入窯,猛火燒製幾天,才能得到一爐青磚。
宋玉安當初蓋房子用的就是這種磚,它比城裏用的紅磚貴,也比紅磚耐用。
但是製作太慢了,眼下這種大批量的建築,幾十個窯也跟不上。
夏市裏倒是有一家紅磚廠,前幾年才開的,用的是機械化設備,產量很高,現在整個市區建設都是去那裏拉磚,價格也不貴。
但宋玉安知道,在過幾十年,國家就會限製使用紅磚,因為太高的樓層紅磚承重力不行。
最後宋玉安把目光對準了灰砂磚,這是六十年代的工藝。灰砂磚是一種技術成熟、性能優良、節能的新型建築材料,承重力高過紅磚,造價卻比紅磚低。
宋玉安讓趙剛派了個師弟去北京采購量了幾套灰砂磚的機械化設備迴來,在離湖東村幾公裏的山腳處開了一個大型的磚廠。
之所以選擇這裏,是因為以後國家修高鐵,要移的兩座山,就在這裏。
宋玉安現在挖山燒磚,也算是移山的先頭部隊了。
磚廠這邊,宋玉安交給了何寶貴的大兒子何大來管理,當初何寶貴拋妻棄子走了,何大為了養家,去青磚廠當過學徒,他做青磚的手藝不錯。
後來何耀宗和宋玉安組織掃盲,何大積極響應,不僅按時去上課,專心聽講,下了課還經常和他弟弟學習鞏固,聽說已經自學完成了初中課本上的知識。
一開始他在養殖場工作,後來趙剛發現這個小夥子不錯,就把人要了過去。
他居然很快就學會了挖掘機,鏟車的使用,趙剛曾經和宋玉安感歎,以這個小夥子對機械的敏感,如果當初能好好上學,能有什麽樣的成就還說不定呢。
但小夥子已經娶妻生子,他也不想再進學校了。宋玉安當時就留了一個心,現在磚廠開了,又全部是新設備,宋玉安覺得,交給何大管理,再適合不過。
他當初對何家,算是雪中送炭,雖然承包了他們的土地,但是半點沒讓他們吃虧。
去年何寶貴被當初勾搭的那個小姐卷完了錢跑了,窮困潦倒的迴來糾纏他們,還是宋玉安幫忙把人弄走的。
這幾年何大的娘不論做什麽好吃的,都會惦記著給宋家宋一些。是知恩圖報的人家。
把磚廠交給何大管理,宋玉安放心。
果然何大也沒叫他們失望,跟著北京宋機器過來的師傅學了一個多星期,就牢牢記住了機械的使用方法,泥土的硬度,濕度各項數據也背得清清楚楚。
這邊迴磚廠開工,那一天的生產量完全不是普通小窯能比的,更別談它的價格隻要青磚的一半。
別說小的那些青磚廠了,少了宋玉安這個大客戶,紅磚廠的生意都沒有以前火爆了。
宋玉安不願意把人逼到絕路,所以就和十裏八鄉的小窯廠說了,願意接收他們的工人。
這種小窯廠掙得也就是個苦力錢,經常是一家老小的上,宋玉安開的工資算下來和他們燒磚也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沒那些辛苦。他們考慮了之後也就同意了。
其中還有人是打著來偷師的打算的,但是真的上手了以後才知道,這設備不是一般的貴,至少現在他們買不起,隻能靜下心來乖乖做起了工人。
圖紙交給徐師傅負責,磚廠交給了何大,宋玉安又一頭紮進了研究所,他今年培育的石榴成果不錯,十四種父本,有八種授粉成功,現在十石榴已經長得核桃那麽大了。
楊教授的幾個學生每天做記錄,施肥澆水抓蟲都不假於人手,就怕請來的人弄壞了他們的寶貝石榴。
這麽多科研人員,今年的成果也不少,楊教授帶著兩個學生研究了幾年的糯玉米,采用了玉安1號的一部分基因,現在已經成功背包,且70%的背了雙包,隻等成熟以後看口感如何。
還有另外一個研究人員,他研究的是黃豆,今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宋玉安的這個研究院,越來越有前景了。
第99章
剛剛進了立夏,村子裏的娃就對著宋玉安的果園流口水,隻見枝頭一片紅豔豔的櫻桃,晶瑩剔透,水潤誘人。
村裏其他村民種的還是梨樹桃樹多一些,那些果子現在都還青呢,這一片櫻桃和漸漸呈現出粉紅色的楊梅在一片綠海中尤為顯眼,炎炎烈日下見了這花兒一樣的果子,誰都想摘兩個嚐嚐。
等櫻桃成熟,宋玉安照例村裏一家送去一小碗叫他們嚐嚐味道。
“以前你們都怕這櫻桃運不出去不好賣,可你們看現在夏縣都變成夏市了,以後人會越來越多。
城裏人都喜歡稀罕的水果,這櫻桃你們嚐嚐看,是不是比蘋果和梨子好吃多了?而且這櫻桃也能泡酒喝呢,酸酸甜甜的,據說女人家喝了美容。”
現在外村種的果樹越來越多了,比起蘋果和梨,宋玉安還是希望村裏種些別的水果,發展多元化。
別說,嚐了味道以後,還真有不少人動心的,不說賣,就是給自己娃吃那也是好的。
而且村民們雖然不懂市場飽和,但是他們也知道,東西多了,也就不值錢了。
現在大家都種蘋果橘子梨了,宋玉安叫種櫻桃楊梅,那肯定沒錯,以前不種那不是不知道味道好不好嗎。
寧嘉嘉最近不忙,聽說櫻桃熟了之後,她又往明珠鎮跑了一趟,這次她自己來不算,還帶著男朋友來。除了櫻桃,這位大小姐還盯上了山裏剛剛出的香覃,就是野生的香菇。非要拉著宋玉安和寶珠去上山去撿香覃。
“我說大小姐,這村裏買點吃不行嗎?還非得上山,你小嬸好不容易有個周末呢。”
宋玉安背著背藍拉著寶珠一邊走一邊抱怨,這又快到畢業季了,寶珠最近又是忙的要命,一周也就放一天假,宋玉安還想叫她好好歇歇呢。
“少來,別以為我不知道,就小嬸這敬業的性子,我不拉她來她還不是在辦公室忙,就連你都得跑到辦公室去陪她,那何必呢,學校少了小嬸一天又不會辦不下去,出來走走玩玩得多好。”
宋玉安也不在爭論,寶珠確實是好久都沒出來運動了。
“寶珠,聽說你哥和米家那閨女要結婚了?到時候你們上北京不?”
寧嘉嘉說的是葉平國和米多多,兩人畢業也有三年了,這兩三年雖然偶爾也有爭吵,米多多有一次半夜還打電話來給寶珠吐槽葉平國淨惹她生氣,但感情越吵越好,三嬸已經催了好幾次,米家那邊也著急了,婚期就定在今年。
“去的,三叔說,在北京多多家裏辦一次,算是出門,完了之後再迴明珠鎮來辦一次,算是進門。一邊是哥哥一邊是同學的,再忙也不能不去啊。”
寶珠還挺想米多多的,當初宿舍那麽多同學,畢瀅就不說了,其餘幾人畢業以後沒怎麽聯係。就米多多,一來她們關係最好,二來對方又成了她的嫂子,所以一直沒什麽距離感,三天兩頭的寫信打電話。
“那到時候我帶你去玩,不帶他們男人去,我知道好多好玩的地方呢。”
兩個女人說話,宋玉安和寧嘉嘉的男朋友於柯就跟在後頭,時不時的聊一聊今年的新聞。
寧嘉嘉的男朋友是軍人,還是那種特別有軍人氣質的軍人,嚴肅,自律,一板一眼。
宋玉安和他,也就隻有聊國家新聞了,比如今年的沿海開放區,晚間新聞開播,還有那場失敗了的春晚,美國上了天的衛星。
“對了小叔,你的商業街是不是要招商了?”
路過小溪邊休息的時候,寧嘉嘉忽然問了一句。
“你消息這麽快,聽誰說的?”宋玉安這還沒對外發布消息呢。
“嘿,還能聽誰,安之那小子最近往這邊運貨呢,他跟何耀宗就是穿一條褲子的,拿我這聰明腦袋稍微一想,夏市現在不是你那商業街還能是哪裏。”
都是一個院裏長大的,安之和她也算熟人,做生意以後三不五時的還搞搞合作,對方有動向,她自然有所察覺。
“何耀宗確實在我這邊給他要了十個鋪麵,據說是賣百貨。”
“咱們都這麽熟了,你跟我透個底,這鋪麵打算怎麽賣。”寧嘉嘉人都到這邊來了,自然考察過這邊的服裝市場,大多是小打小鬧的鋪子,沒有搞批發的。
他跟宋玉安合作,時不時的就會往這邊跑,機會就在眼前,怎著也得抓住。
“隻租不賣。”宋玉安眼皮都沒眨的迴道。
“隻租不賣!!!那麽大的商業街,幾百間鋪子,你跟我說隻租不賣!”
寧嘉嘉覺得自己出現幻覺了。
“我一直以為自己挺有錢的,今天才發現,我這算什麽有錢啊,怕是連你宋老板的零頭都沒有吧!”
別看寧嘉嘉生意做這麽大,買了不少店鋪開商場,但她也貸了不少款。宋玉安說隻租不賣代表什麽,代表這商業街他沒有貸款,或是已經還完了貸款。
產權完完整整的在他那裏,而且他還不差錢,所以不想賣。
“還好吧,都買地了搞研究了,現在也沒什麽錢。”
宋玉安自然不會賣,動車一響,黃金萬兩。夏市是未來的交通樞紐,隻要熬過了這些年,那土地的價格會漲到一個令人害怕的地步。
這時候賣一間鋪子的錢可能到時候一年兩年的租金就迴來了,他是瘋了才會在這個時候把它賣了。
寧嘉嘉的話還真沒說錯,他不缺錢。
寶珠可是福女啊!
地窖裏那堆石頭著實開出了不少好東西來,最好的就不說了,帝王綠,最次的在市場上也能排個中等貨。
宋玉安上北京采購灰磚廠設備的時候,找人出手了幾塊好的,設備就夠了。采購農科院設備的時候出過一批。現在空間裏還留有一小半。
再說他投資那些新廠,宋玉安買的很多廠房都是二手的,就是原來的國企倒閉之後的老廠,而且這錢還是分期給的。
有廠有車間,工人嘛,他在去港城的時候,就交代原罐頭廠的廠長,現在的大區經理開始物色。
簽了合同以後他就開工,飲料廠和食品廠都已經盈利好幾個月了。
再加上罐頭廠,靈秀酒廠這些出息,他每月雖說存不下什麽錢,但是還一還剩下的欠款是夠了,效益好了還能買塊地。
退一萬步,真缺錢了他也肯定是出手空間裏剩下的翡翠啊,就算是把王發財當年抵給他的東西都出手了,也不能去賣地,更別提現在還不到那個份上呢。
對於他這種財大氣粗,寧嘉嘉不得不服氣,既然不賣,租就租吧。聰明人可不僅僅何耀宗一個,對於夏市的前景,她也是很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