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雨璿迴到學校後就後悔了。細想起來,林深一片用心良苦,沒有半點不對,她——雖然不願意承認——生了病,他是比她還操心的人,這樣一個朋友,是她在情感荒漠中唯一能救命的水源,直到現在,她才明白了為什麽會有那麽多歌頌友誼的文章故事,因為,友情,雖然不如親情深厚,但卻比愛情要長久和穩固。
剛才的任性負氣,正如歐陽醫生所說,是過去的迴憶在作祟,她是一個敏感的人,也是一個心思細致的人,然而過分的敏感容易變成猜疑,過分的細致就成了挑剔。有時雨璿也不能容忍自己,她不知道林深會不會已經對她放棄。雨璿掏出手機,想給林深打電話,但她不知該說什麽,因此那個撥號健遲遲按不下去。正當她躊躇不定的時候,林深已經把電話打了過來。
人們有時會遇上這樣的狀況,忽然想要給某人打電話,手機剛拿起時,對方已經先撥了過來,那時你必定會有一種發現心有靈犀的欣喜,與那個人的感情也會增添一份親密。雨璿看著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林深的名字,不由自主就笑了起來,她能猜到,林深不是來“興師問罪”的,這就是老朋友之間的心有靈犀!她最信賴的林深!
雨璿接了電話,果然,林深的第一句就是:“你在哪裏呢?已經迴學校去了嗎?”雨璿“嗯”了一聲算作迴答。林深以為她還有些不愉快,好脾氣地解釋說:“你看,我事先沒跟你說,是因為你本來就不是個喜歡應酬的人,那種談價錢簽合同的事情,我來就行了,我想的是,等一切都辦好了,你點一個頭就行。”雨璿有些內疚,低聲說:“你別說了,我知道了。”林深聽她語氣和緩,不像是在生氣,才放了心,又問:“那我現在征求你的意見,你肯不肯搬來呢?”雨璿聽他假裝公事公辦的語氣,知道他想逗她開心,笑了一聲,說:“好吧,那我就勉為其難同意了。”林深說:“那你準備一下東西吧,我們3號,就是明後兩天搬。”雨璿問:“準備些什麽呢?”林深想了想,說:“東西不用多了,家具什麽的我們買新的,其他東西那裏也全都齊了,你帶一些平時穿的用的就行。”
雨璿雖然有過三年獨自生活的經曆,生活自理能力尚可,然而她是個懶散的人,該帶些什麽,做些什麽,她沒有自己的主意,一概聽林深的。
第二天,他們用了一下午去宜家選了家具。客廳的沙發是很淡的米黃色,然而跟灰藍色的地板一點也不衝突,林深的房間裏隻放一張床和一個簡易的衣櫃,雨璿非逼著林深選一套粉紅色的床上用品,林深說男孩子就該用正經一些的顏色,作了拚死的抵抗,這才讓雨璿放棄。
看著雨璿像小孩子一樣惡作劇的快樂,林深心裏隻希望她能永遠這樣笑下去。
到了雨璿的房間,她也要林深剛才選的那套深藍色的床,林深一麵笑著說:“選明亮一點的顏色吧,不要把把整個房間搞得那麽壓抑。”一麵為雨璿選了一套淡藍色的,底是米黃色,跟客廳沙發一樣讓人覺得清爽。
然而雨璿有些不快:為什麽林深用深藍叫做“正經”,她選深藍就變成了“壓抑”呢?說到底,林深還是把她當病人看呢。她這樣想,不免有些厭煩,剛才的興致也就索然。
雨璿是很容易就對一件事情失去興趣的人。但林深是最了解雨璿的人,看她神情抑鬱,也不點破,隻是迅速去櫃台付了訂金,然後帶著雨璿去附近他們常去的一家店,那裏有雨璿最喜歡的口味的刨冰。
雨璿的脾氣變換無常,但她是個隨性的人,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隻一份紅豆刨冰,就讓她臉上陰霾頓消,恢複燦爛。林深看家具的事大致已經辦好,就陪雨璿到別的地方去轉轉。雨璿雖然是一個女生,也愛逛街,但並不特別喜歡繁華的商場和高檔的品牌店,通常,她隻在街上走一走,如果可以,甚至愛撿人少一些的公園去坐坐,享受清靜。
林深陪著她,但不打擾,一直到天色暗下來,才輕聲提醒到:“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迴去吧。”雨璿看了看他,沒有跟著他一起站起來,反而又抬頭去看天空,天邊沒有晚霞,天色近黑。她默默看了一會兒,忽然問林深:“你知道最藍的顏色是什麽?”
林深聽她這樣問,知道她想起了白天選家具的事。這問題問得怪,也問得傻,看著雨璿認真又稚氣地表情,林深知道雨璿並不真的要他迴答,於是很聰明地順著她的意思問:“是什麽?”果然,雨璿早已有了答案,隻等他問這句話,然後說:“是天和海!”
雨璿問的是“顏色”,但她自己答的又是“天”和“海”,這一問一答非要在語法上追究,是有語病的,但林深哪管這些呢?他隻求能讓雨璿想什麽就說什麽,隨她高興就好。他問:“為什麽?”雨璿半仰著頭,輕輕閉上眼睛,微微笑著,好像在斟酌將要說的詞句,但實際上她早已有了答案,她說:“天,一開始是淡藍的,越到傍晚,顏色越深,就像現在,到了極致,再深一步,就變成黑;海,在海麵也是淡藍,越往深處,陽光越難到達,顏色也就越深,直到臨近海底,再深一步,就變成黑。你看,什麽事情,總是應該有隨時準備失去的覺悟,因為即使它再美好,也是不能永遠為你所有的。就像走在懸崖邊緣,雖然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但如果不滿足,還要貪多的話,也會有掉下去的危險。”
雨璿說“你看”這句話的時候,林深也下意識地看了看天,天空幽藍,並且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全黑下來,沒有星星的天空,隻像一張黑幕。他知道雨璿的感慨純屬心血來潮,沒有什麽實際意義,於是沒有多想,也不再接話,等她說完,又提醒到:“好了,該迴去了。”
從最廣大的天空到最深邃的海洋,又轉向絕處深淵,雨璿的腦袋裏天馬行空地一通胡思亂想,天空和海洋,超越了及至的廣度和深度,人與之相比,顯得渺小和可悲,她於是感到一絲淡淡的憂鬱,聽了林深的話,沒有再出聲,隻是默默站起來。
難得的傍晚,他們沒有坐車,而是安靜地走在路邊人行道上,昏黃燈光下,雨璿感覺像是迴到父母身邊,一家人在散步,她的思緒有一些恍惚。林深也在想著一些別的事情,於是兩個人一路無話,倒也融洽。
剛才的任性負氣,正如歐陽醫生所說,是過去的迴憶在作祟,她是一個敏感的人,也是一個心思細致的人,然而過分的敏感容易變成猜疑,過分的細致就成了挑剔。有時雨璿也不能容忍自己,她不知道林深會不會已經對她放棄。雨璿掏出手機,想給林深打電話,但她不知該說什麽,因此那個撥號健遲遲按不下去。正當她躊躇不定的時候,林深已經把電話打了過來。
人們有時會遇上這樣的狀況,忽然想要給某人打電話,手機剛拿起時,對方已經先撥了過來,那時你必定會有一種發現心有靈犀的欣喜,與那個人的感情也會增添一份親密。雨璿看著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林深的名字,不由自主就笑了起來,她能猜到,林深不是來“興師問罪”的,這就是老朋友之間的心有靈犀!她最信賴的林深!
雨璿接了電話,果然,林深的第一句就是:“你在哪裏呢?已經迴學校去了嗎?”雨璿“嗯”了一聲算作迴答。林深以為她還有些不愉快,好脾氣地解釋說:“你看,我事先沒跟你說,是因為你本來就不是個喜歡應酬的人,那種談價錢簽合同的事情,我來就行了,我想的是,等一切都辦好了,你點一個頭就行。”雨璿有些內疚,低聲說:“你別說了,我知道了。”林深聽她語氣和緩,不像是在生氣,才放了心,又問:“那我現在征求你的意見,你肯不肯搬來呢?”雨璿聽他假裝公事公辦的語氣,知道他想逗她開心,笑了一聲,說:“好吧,那我就勉為其難同意了。”林深說:“那你準備一下東西吧,我們3號,就是明後兩天搬。”雨璿問:“準備些什麽呢?”林深想了想,說:“東西不用多了,家具什麽的我們買新的,其他東西那裏也全都齊了,你帶一些平時穿的用的就行。”
雨璿雖然有過三年獨自生活的經曆,生活自理能力尚可,然而她是個懶散的人,該帶些什麽,做些什麽,她沒有自己的主意,一概聽林深的。
第二天,他們用了一下午去宜家選了家具。客廳的沙發是很淡的米黃色,然而跟灰藍色的地板一點也不衝突,林深的房間裏隻放一張床和一個簡易的衣櫃,雨璿非逼著林深選一套粉紅色的床上用品,林深說男孩子就該用正經一些的顏色,作了拚死的抵抗,這才讓雨璿放棄。
看著雨璿像小孩子一樣惡作劇的快樂,林深心裏隻希望她能永遠這樣笑下去。
到了雨璿的房間,她也要林深剛才選的那套深藍色的床,林深一麵笑著說:“選明亮一點的顏色吧,不要把把整個房間搞得那麽壓抑。”一麵為雨璿選了一套淡藍色的,底是米黃色,跟客廳沙發一樣讓人覺得清爽。
然而雨璿有些不快:為什麽林深用深藍叫做“正經”,她選深藍就變成了“壓抑”呢?說到底,林深還是把她當病人看呢。她這樣想,不免有些厭煩,剛才的興致也就索然。
雨璿是很容易就對一件事情失去興趣的人。但林深是最了解雨璿的人,看她神情抑鬱,也不點破,隻是迅速去櫃台付了訂金,然後帶著雨璿去附近他們常去的一家店,那裏有雨璿最喜歡的口味的刨冰。
雨璿的脾氣變換無常,但她是個隨性的人,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隻一份紅豆刨冰,就讓她臉上陰霾頓消,恢複燦爛。林深看家具的事大致已經辦好,就陪雨璿到別的地方去轉轉。雨璿雖然是一個女生,也愛逛街,但並不特別喜歡繁華的商場和高檔的品牌店,通常,她隻在街上走一走,如果可以,甚至愛撿人少一些的公園去坐坐,享受清靜。
林深陪著她,但不打擾,一直到天色暗下來,才輕聲提醒到:“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迴去吧。”雨璿看了看他,沒有跟著他一起站起來,反而又抬頭去看天空,天邊沒有晚霞,天色近黑。她默默看了一會兒,忽然問林深:“你知道最藍的顏色是什麽?”
林深聽她這樣問,知道她想起了白天選家具的事。這問題問得怪,也問得傻,看著雨璿認真又稚氣地表情,林深知道雨璿並不真的要他迴答,於是很聰明地順著她的意思問:“是什麽?”果然,雨璿早已有了答案,隻等他問這句話,然後說:“是天和海!”
雨璿問的是“顏色”,但她自己答的又是“天”和“海”,這一問一答非要在語法上追究,是有語病的,但林深哪管這些呢?他隻求能讓雨璿想什麽就說什麽,隨她高興就好。他問:“為什麽?”雨璿半仰著頭,輕輕閉上眼睛,微微笑著,好像在斟酌將要說的詞句,但實際上她早已有了答案,她說:“天,一開始是淡藍的,越到傍晚,顏色越深,就像現在,到了極致,再深一步,就變成黑;海,在海麵也是淡藍,越往深處,陽光越難到達,顏色也就越深,直到臨近海底,再深一步,就變成黑。你看,什麽事情,總是應該有隨時準備失去的覺悟,因為即使它再美好,也是不能永遠為你所有的。就像走在懸崖邊緣,雖然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但如果不滿足,還要貪多的話,也會有掉下去的危險。”
雨璿說“你看”這句話的時候,林深也下意識地看了看天,天空幽藍,並且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全黑下來,沒有星星的天空,隻像一張黑幕。他知道雨璿的感慨純屬心血來潮,沒有什麽實際意義,於是沒有多想,也不再接話,等她說完,又提醒到:“好了,該迴去了。”
從最廣大的天空到最深邃的海洋,又轉向絕處深淵,雨璿的腦袋裏天馬行空地一通胡思亂想,天空和海洋,超越了及至的廣度和深度,人與之相比,顯得渺小和可悲,她於是感到一絲淡淡的憂鬱,聽了林深的話,沒有再出聲,隻是默默站起來。
難得的傍晚,他們沒有坐車,而是安靜地走在路邊人行道上,昏黃燈光下,雨璿感覺像是迴到父母身邊,一家人在散步,她的思緒有一些恍惚。林深也在想著一些別的事情,於是兩個人一路無話,倒也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