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逗逼——陶轂】
968年11月,趙匡胤“有事於南郊”,錢弘俶派兒子錢惟浚、大將孫承佑等入貢助祭,趙匡胤賜誥於錢弘俶,其中有“車書混一”等辭,錢弘俶同學,請翻譯翻譯什麽叫車書混一。大宋誌在統一,不可能允許任何形式的藩鎮割據——難道吳越國就可以例外嘛。
970年,趙匡胤發起了對南漢的軍事打擊,恰逢錢弘俶派兒子錢惟浚入貢,趙匡胤就給錢弘俶發來了新任務:起兵攻打富州(南漢),配合王師作戰。
錢弘俶隨即集結部隊,準備響應,但很快趙匡胤又發來了最新消息:路途遙遠,你就別來了,心意領了。
有意思的是大宋派來的這位使者是著名的“外交逗逼”——陶轂。陶轂就是那位功利心極強、為了上位而不擇手段,但又特別能“裝”的人,出使南唐的時候中了韓熙載的美人計,使自己淪為千古笑柄……他這次出使吳越國,自然也少不了給後世留下一個大笑話。
鑒於吳越國與大宋之間微妙的親密關係,錢弘俶非常重視這次宴請,將陶轂同誌奉為上賓,提前打探他想吃什麽,陶轂說既然來到魚米之鄉,就想吃點兒水產海鮮之類的。一句話,人家錢弘俶“宴以水族數百器”,一樣吃一口,也能撐死他。
陶轂皺著眉頭看了一圈,說汴州也有湖泊河流,不缺魚蝦,我聽說你們這裏的大閘蟹挺有名的,我想吃點兒螃蟹。
沒問題,安排上!
梭子蟹、大閘蟹、河蟹、沙蟹……共計十餘種,可以說除了哥斯拉和東海龍王,所有品種都齊了。
不出所料,陶轂又開始犯壞了,他假裝不懂螃蟹的品種,向錢弘俶詢問。錢弘俶則親自充當解說員,“歡迎來到舌尖上的吳越國,這是大閘蟹……”由稀有到普通、由貴到賤、由大到小,依次向陶轂做了詳盡地介紹。
陶轂於是一語雙關道:“哎,一蟹不如一蟹啊!”說完就無比得意地望了錢弘俶一眼。
錢弘俶先是一愣,然後從陶轂輕蔑的眼神中讀懂了答案。陶轂暗諷錢氏統治者是一代不如一代。
錢弘俶強壓怒火,假裝沒聽懂,繼續陪笑飲宴,宴席臨近尾聲時,錢弘俶說道:“食蟹過多容易內寒體虛,所以我們通常會在食蟹之後喝一碗熱湯羹保養身體,我特意讓廚師做了一碗頗為美味的湯羹,請慢用。”
等服務生把湯碗遞到陶轂麵前時,還貼心地為他報菜名:“葫蘆羹。”
“啊?”陶轂差點兒沒端穩,險些把碗摔了。
前文有雲,陶轂屢次求拜相而不得,還被趙匡胤嘲笑為依葫蘆畫瓢,而他也憤然題詩雲“年年依樣畫葫蘆”,從此之後,陶轂諱葫蘆。錢弘俶說是特意為他做的葫蘆湯,難道是故意針對他?
還沒等陶轂反應過來,錢弘俶又神補刀道:“這是先王(錢鏐)時禦廚發明的做法,現在這些廚師不太會了,做不出當年的味道,隻是比著樣子罷了。”
依葫蘆畫瓢。陶轂終究沒有讓我們失望,憑本事把自己活成了笑話。
另有一種記載,說是錢弘俶與陶轂行酒令,錢弘俶出上聯: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陶轂對:
“口耳王,聖明天子要錢塘。”
聖的繁體字是“聖”,與上聯相對,錢弘俶奉承他是“仙客”,但陶轂則有些咄咄逼人了,吳越國的“首都”是杭州,杭州的治所在錢塘縣,所以“錢塘”代指吳越國,陶轂明確告訴錢弘俶,大宋要吞並吳越國。
另有記載,說陶轂出使兩浙時,起初媚態百出,向錢弘俶獻詩二十首,為錢弘俶歌功頌德,其中有“此生頭已白,無路掃王門”之句。俗話說上邦之臣當下邦之主,宋人也評價說陶轂向錢弘俶獻詩已經不妥,而詩句中的阿諛諂媚更是“辱命之甚”,丟的不是他的臉,而是整個大宋王朝的臉。
錢弘俶擺下金鍾宴,金鍾為罰爵。陶轂聲稱有病沒有赴宴,錢弘俶派人探望,陶轂說自己挺喜歡那金鍾的,想拿迴去做個紀念。錢弘俶大手一揮,十副金鍾,打包拿走。陶轂非常感動,於是又獻一詩,其中有“乞與金鍾病眼明”之句——得到大王賞賜的金鍾之後,我這腰也不酸了、退也不疼了、眼疾也好了,一口氣上五樓都不費勁兒了。諂媚之極,令人作嘔。宋人評價說“苟得無恥之如此”,大宋藍v發了一個諸葛亮的表情包: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而當陶轂迴國的時候,也後悔自己此行太輕浮齷齪無恥,太像小醜,於是就在離開時又賦詩一首,其中有“井蛙休恃重溟險,澤馬曾嘶九曲濱”之句,還特意讓隨從人員“並背誦全詩”,以掩蓋其之前的媚態。
對此,宋人評價說“轂之狡譎,多此類也”。又菜又壞。
968年11月,趙匡胤“有事於南郊”,錢弘俶派兒子錢惟浚、大將孫承佑等入貢助祭,趙匡胤賜誥於錢弘俶,其中有“車書混一”等辭,錢弘俶同學,請翻譯翻譯什麽叫車書混一。大宋誌在統一,不可能允許任何形式的藩鎮割據——難道吳越國就可以例外嘛。
970年,趙匡胤發起了對南漢的軍事打擊,恰逢錢弘俶派兒子錢惟浚入貢,趙匡胤就給錢弘俶發來了新任務:起兵攻打富州(南漢),配合王師作戰。
錢弘俶隨即集結部隊,準備響應,但很快趙匡胤又發來了最新消息:路途遙遠,你就別來了,心意領了。
有意思的是大宋派來的這位使者是著名的“外交逗逼”——陶轂。陶轂就是那位功利心極強、為了上位而不擇手段,但又特別能“裝”的人,出使南唐的時候中了韓熙載的美人計,使自己淪為千古笑柄……他這次出使吳越國,自然也少不了給後世留下一個大笑話。
鑒於吳越國與大宋之間微妙的親密關係,錢弘俶非常重視這次宴請,將陶轂同誌奉為上賓,提前打探他想吃什麽,陶轂說既然來到魚米之鄉,就想吃點兒水產海鮮之類的。一句話,人家錢弘俶“宴以水族數百器”,一樣吃一口,也能撐死他。
陶轂皺著眉頭看了一圈,說汴州也有湖泊河流,不缺魚蝦,我聽說你們這裏的大閘蟹挺有名的,我想吃點兒螃蟹。
沒問題,安排上!
梭子蟹、大閘蟹、河蟹、沙蟹……共計十餘種,可以說除了哥斯拉和東海龍王,所有品種都齊了。
不出所料,陶轂又開始犯壞了,他假裝不懂螃蟹的品種,向錢弘俶詢問。錢弘俶則親自充當解說員,“歡迎來到舌尖上的吳越國,這是大閘蟹……”由稀有到普通、由貴到賤、由大到小,依次向陶轂做了詳盡地介紹。
陶轂於是一語雙關道:“哎,一蟹不如一蟹啊!”說完就無比得意地望了錢弘俶一眼。
錢弘俶先是一愣,然後從陶轂輕蔑的眼神中讀懂了答案。陶轂暗諷錢氏統治者是一代不如一代。
錢弘俶強壓怒火,假裝沒聽懂,繼續陪笑飲宴,宴席臨近尾聲時,錢弘俶說道:“食蟹過多容易內寒體虛,所以我們通常會在食蟹之後喝一碗熱湯羹保養身體,我特意讓廚師做了一碗頗為美味的湯羹,請慢用。”
等服務生把湯碗遞到陶轂麵前時,還貼心地為他報菜名:“葫蘆羹。”
“啊?”陶轂差點兒沒端穩,險些把碗摔了。
前文有雲,陶轂屢次求拜相而不得,還被趙匡胤嘲笑為依葫蘆畫瓢,而他也憤然題詩雲“年年依樣畫葫蘆”,從此之後,陶轂諱葫蘆。錢弘俶說是特意為他做的葫蘆湯,難道是故意針對他?
還沒等陶轂反應過來,錢弘俶又神補刀道:“這是先王(錢鏐)時禦廚發明的做法,現在這些廚師不太會了,做不出當年的味道,隻是比著樣子罷了。”
依葫蘆畫瓢。陶轂終究沒有讓我們失望,憑本事把自己活成了笑話。
另有一種記載,說是錢弘俶與陶轂行酒令,錢弘俶出上聯: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陶轂對:
“口耳王,聖明天子要錢塘。”
聖的繁體字是“聖”,與上聯相對,錢弘俶奉承他是“仙客”,但陶轂則有些咄咄逼人了,吳越國的“首都”是杭州,杭州的治所在錢塘縣,所以“錢塘”代指吳越國,陶轂明確告訴錢弘俶,大宋要吞並吳越國。
另有記載,說陶轂出使兩浙時,起初媚態百出,向錢弘俶獻詩二十首,為錢弘俶歌功頌德,其中有“此生頭已白,無路掃王門”之句。俗話說上邦之臣當下邦之主,宋人也評價說陶轂向錢弘俶獻詩已經不妥,而詩句中的阿諛諂媚更是“辱命之甚”,丟的不是他的臉,而是整個大宋王朝的臉。
錢弘俶擺下金鍾宴,金鍾為罰爵。陶轂聲稱有病沒有赴宴,錢弘俶派人探望,陶轂說自己挺喜歡那金鍾的,想拿迴去做個紀念。錢弘俶大手一揮,十副金鍾,打包拿走。陶轂非常感動,於是又獻一詩,其中有“乞與金鍾病眼明”之句——得到大王賞賜的金鍾之後,我這腰也不酸了、退也不疼了、眼疾也好了,一口氣上五樓都不費勁兒了。諂媚之極,令人作嘔。宋人評價說“苟得無恥之如此”,大宋藍v發了一個諸葛亮的表情包: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而當陶轂迴國的時候,也後悔自己此行太輕浮齷齪無恥,太像小醜,於是就在離開時又賦詩一首,其中有“井蛙休恃重溟險,澤馬曾嘶九曲濱”之句,還特意讓隨從人員“並背誦全詩”,以掩蓋其之前的媚態。
對此,宋人評價說“轂之狡譎,多此類也”。又菜又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