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福州戰役】


    錢弘俶襲位時,中原正爆發“三鎮連叛”,即河中李守貞、長安趙思綰、鳳翔王景崇叛亂。三鎮叛軍勾結國際反中原勢力,如南唐、後蜀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南唐李璟蠢蠢欲動,準備借機染指中原。


    麵對南唐的背後捅刀,後漢劉承佑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詔令吳越國出兵伐唐,予以牽製。


    由於郭威同誌的出色表現,河中李守貞集團被很快平定,南唐沒有來得及北上,而吳越國也沒有來得及伐唐。


    褲子都脫了,就給我看這個?兩國剛剛被勾起來的荷爾蒙無處安放,於是在半年之後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宣泄點,爆發了“二次福州戰役”。


    950年2月,南唐的建州永安軍節度使查文徽率軍進犯福州,先勝後敗,查文徽本人被吳越國生擒。


    這場戰役非常有意思,雙方似乎都欲拒還迎、半推半就,在衝突爆發的原因上含糊其辭。


    比如《吳越備史》:“(南唐)以偽永安軍節度使查文徽取福州……”又雲“初,福人告查文徽曰:‘吳越兵已棄城去,請公為帥。’文徽信之……”


    再看《十國春秋》的表述,“吳越偽遣諜來告福州亂,文徽喜……”這一段出自“南唐卷”,而在“吳越卷”中的表述最為詭異,“唐……寇福州……查文徽至福州,知威武軍吳程、指揮使潘審燔令閩人詐降,遂擒查文徽……”


    按照南唐的說法,是吳越國主動挑起的戰爭,散播吳越國撤出福州的虛假消息,引誘南唐(查文徽)出兵,屬於是“大哥進來玩兒玩兒吧……告你那啥,三年起步!”


    而按照吳越國的說法,則是南唐無故犯疆,主動侵犯福州,吳越國在抵抗過程中,讓福州人充當間諜,散播了某些謠言,並因此生擒了查文徽,擊退南唐軍隊。


    總之,互相指責對方挑起了戰爭,是對方點燃了導火索。


    其實導火索並不重要,二次福州戰役有其必然爆發的內在邏輯:


    南唐幾乎傾舉國之力吞並閩國,卻並未獲得豐厚的迴報,賠本賺吆喝,在南唐的賬本上,福州屬於應收賬款,收複福州是南唐義不容辭的責任;從成本投入的角度上看,吳越國可以說是撿了福州的便宜,但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看,福州又關乎著吳越國的核心利益。


    簡單說,福州是南唐的麵子,是吳越國的裏子。在福州的歸屬問題上,雙方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這種矛盾也不會止於福州城下的勝敗,它會陪伴雙方始終,直至一方徹底消亡。


    所以說根本不用糾結於這場衝突的導火索。瓜保熟不保熟,從來不是瓜攤兒老板挨刀子的原因。


    950年4月,查文徽被押到杭州,錢弘俶用他做了一個大全套的獻俘禮,獻於五廟。吳越國史官無不驕傲地記載道:“先是,征伐以來,擒獲雖眾,而獻俘之禮,至是方備。”


    自錢鏐以來,江淮雙雄屢有征伐,互有擒獲,為什麽一直沒有規範獻俘之禮呢?那是因為兩家相爭以來,吳越國從來沒有生擒過像查文徽這種級別的高官。當然要顯擺一下,告慰錢鏐、錢元瓘的在天之靈。


    7月,南唐李璟派使者歸還了吳越國的戰俘,並請求置換查文徽。年輕人錢弘俶就不講武德了,擺出一副大度的樣子為查文徽擺了一場餞行晚宴,卻在酒中投入某種神秘的慢性毒藥,查文徽迴國之後,毒性發作,經南唐禦醫全力搶救,保住了一條命,卻從此變成了啞巴,隻能退休致仕,十年後淒慘離世。


    這種tm的事兒怎麽能記載呢?《吳越備史》對此隻字不提,《十國春秋》幫其補全。


    二次福州戰役之後,後漢劉承佑敕授錢弘儇知福州。錢弘儇是錢元瓘第二子(養子),此前為東府安撫使,如今被劉承佑點名知福州,這是中央朝廷對諸侯國表示優寵的一般操作,並非是要分裂吳越國。重點不是錢弘儇奉詔知福州,而是錢弘儇東府安撫使的崗位空出來後,誰來頂替。


    錢弘俶選擇了錢弘億。沒錯,就是剛剛卷入“鈄滔謀反案”的錢弘億。東府,即越州,是吳越國的副都、陪都,越州在吳越國的地位如同洛陽、長安在中原。把一個“謀反”嫌疑人放在這個位置上,可見錢弘俶對錢弘億的信任,也更能說明“鈄滔謀反案”確實隻是政治需要而已。


    11月,錢弘俶向後漢進貢綾絹兩萬八千錠、銀器六千兩、綿五萬兩、茶三萬五千斤、禦衣二襲、通犀帶戲龍金帶各一圍,用如此豐厚的重禮作為謝恩禮。錢弘俶顯然不知道澶州發生了什麽,否則這一大筆錢就能省下了。就在本月,劉承佑遇弑,太後臨朝,次年(951)正月,郭威建立後周,改元大赦。


    每當中原有變,都是吳越國的好日子。


    3月,郭威敕授錢弘俶諸道兵馬都元帥、加食邑二千戶、實封三百戶,尚書令。一年後又敕授天下兵馬元帥、加食邑二千戶、實封五百戶,賜“推誠保德安邦治理忠正功臣”榮譽稱號。


    954年正月,郭威同誌過早地離開了我們,世宗柴榮即位。老規矩,7月就遣使敕授錢弘俶天下兵馬都元帥,賜“崇仁昭德宣忠保慶扶天翊亮功臣”榮譽稱號,賜金印;又過了半年,955年3月,製加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


    鐵打的吳越,流水的中原。


    中原的錢不是白拿的,954年11月,新即位不到一年的柴榮就派進奏使章思忠出使吳越國,要向吳越國傳遞一個非常機密的大事。結果章思忠同誌出師未捷身先死,在海上遭遇暴風,不幸溺亡。


    到底是什麽機密呢?次年,錢弘俶按規矩遣使入貢,終於揭曉了答案:夾攻南唐,配合王師征淮。


    吳越國貢使陳彥禧於955年12月入貢後周,在此前一個月,柴榮已經正式開啟了“三征淮南”的劇本。去年的機密如今已經可以公開,柴榮就跟陳彥禧明說了:迴去告訴你家主子,出兵討伐南唐,要乖喲。


    956年正月,柴榮親征,正式給吳越國發來詔書,命令錢弘俶多路出擊,配合王師造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