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是唐宋之間的攤牌之戰,它的成敗將直接決定長江流域的政治格局。宋軍對昇州圍而不攻,甚至一度產生過退兵的想法,這並非是李煜的緩兵之計起了效果,而是趙匡胤真的很忌憚湖口的這支水軍,它讓渡江戰役充滿了變數;而這支水軍也是南唐最後的精銳,是李煜最後的籌碼。
湖口附近早就布滿了宋軍的眼線,得知大軍出動後,宋軍立刻采取應對措施。宋軍在岸上及江水中的江渚密林中豎立起許多大木樁,遠處一瞧很像是船隻的桅杆,做疑兵之計。
當時江麵上升起濃霧,而由於江水驟降,水位很低,多淺灘,大船極易擱淺,朱令贇的水師多以大船巨艦為主,行動極為不便,又見遠處濃霧中似有密密麻麻的宋艦桅杆,認為後方有宋軍的伏兵,於是下令原地駐紮。
朱令贇打算用步兵偷襲宋軍浮橋,被擊敗;又招募敢死隊想趁夜焚毀宋軍浮橋,結果又遭團滅。
幾天後,在距離采石浮橋僅有十裏的虎蹲洲,兩軍主力終於相遇。
朱令贇所在的旗艦是十幾層樓高的大船,高高飄揚著指揮旗,剛一現身就成為宋軍集火的目標。
南唐水師以大船為主,而宋軍則以小船為主,宋軍不占優勢。戰鬥打響後,宋軍小船發瘋似的衝向朱令贇旗艦,而南唐水師則亮出了秘密武器——火油機,一條條火龍將宋軍小船吞沒。眼看宋軍有被團滅的危險,這時候,忽然刮起強烈的北風,大火反而將南唐艦隻引燃,宋軍水師趁勢反攻,南唐水軍潰敗不止。
朱令贇虎目含淚,仰天長歎,“難道蒼天也要亡我大唐嗎?”隨後縱身一躍,投火成仁。
此一戰,南唐最後的15萬精銳水師灰飛煙滅。李煜最後的希望破滅,亡國已成定局。但他還想再搶救一下。
11月,李煜再派徐鉉出訪汴州,做最後的掙紮。趙匡胤在便殿接見了他。徐鉉使出渾身解數,擺事實講道理。趙匡胤與他反複爭論,卻始終處於下風,徐鉉把趙匡胤說得理屈詞窮。趙匡胤輸急眼了,大怒,手按寶劍,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
“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乎?”
徐鉉被嚇住了,惶恐而退。
趙匡胤轉而怒視周惟簡,“你呢?”
周惟簡亦大為驚駭,忙說道:“臣本布衣,不求聞達於諸侯……李煜非要派我來,我也是沒辦法,奉命出使而已(臣本居山野,非有仕進意,李煜強遣臣來耳)。我聽說終南山上有不少靈藥,我隻求日後能歸隱終南山。”
趙匡胤怒氣頓消,厚禮相贈,隨後禮送二人迴國(憐而許之,仍各厚賜遣還)。
昇州被圍近一年,城中糧草幾乎斷絕,米價漲到不可思議的“鬥米萬錢”,餓死的人鋪滿大街小巷。
曹彬等人在昇州城外列三寨以圍之,其中潘美坐鎮北寨。陣地構築完畢,繪圖發迴汴州,向趙匡胤匯報。趙匡胤隻看了一眼,就指著北寨說道:“此處應深挖壕溝,加強防禦,江南兵必偷襲此寨!快去前線,命令曹彬等人,務必加強警戒!”
曹彬不敢怠慢,立即親自監督防禦工事,剛剛修好,李煜果然派出五千敢死隊趁夜偷襲,被有所防備的宋軍團滅,擊斃將校十幾人。
李煜既失湖口援兵,又突圍失敗,城中糧草瀕臨斷絕,南唐已經朝不慮夕。
曹彬於是不斷派使者前往遊說,勸李煜為了一城的百姓著想,盡早投降。
李煜迴複說願意派兒子李仲寓前往汴州談判,卻又以收拾行囊、準備禮物為由,遲遲不送李仲寓出城。
顯然,這又是李煜的緩兵之計。
曹彬便告訴李煜,不用勞煩公子去汴州,隻需出城到我營中議事便可。
李煜仍然百般推脫。
曹彬等人南征前,趙匡胤宣布了鐵律:不準妄殺城中一人,即便李煜困獸猶鬥,也要網開一麵,保證李氏一門的人身安全。
曹彬並非不想強攻,隻是投鼠忌器,這條鐵律束縛了他的手腳。李煜似乎也洞悉了宋軍的這個軟肋,故而有恃無恐耍死狗。
這一日,曹彬忽然稱病不視事,諸將前來探望,隻見曹彬麵色紅潤,底氣十足,絲毫不像重病之人,隻是愁容滿麵,長籲短歎。諸將不解,大戰當前,您這是唱的哪出啊?
曹彬長歎一聲,說道:“我這病啊,是心病,什麽藥都治不了。不過,隻要諸位能對天發誓,城破之後不妄殺一人,我的病自然痊愈。”於是諸將沐浴更衣、焚香發毒誓。第二天,曹彬滿血滿buff原地複活,隨即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湖口附近早就布滿了宋軍的眼線,得知大軍出動後,宋軍立刻采取應對措施。宋軍在岸上及江水中的江渚密林中豎立起許多大木樁,遠處一瞧很像是船隻的桅杆,做疑兵之計。
當時江麵上升起濃霧,而由於江水驟降,水位很低,多淺灘,大船極易擱淺,朱令贇的水師多以大船巨艦為主,行動極為不便,又見遠處濃霧中似有密密麻麻的宋艦桅杆,認為後方有宋軍的伏兵,於是下令原地駐紮。
朱令贇打算用步兵偷襲宋軍浮橋,被擊敗;又招募敢死隊想趁夜焚毀宋軍浮橋,結果又遭團滅。
幾天後,在距離采石浮橋僅有十裏的虎蹲洲,兩軍主力終於相遇。
朱令贇所在的旗艦是十幾層樓高的大船,高高飄揚著指揮旗,剛一現身就成為宋軍集火的目標。
南唐水師以大船為主,而宋軍則以小船為主,宋軍不占優勢。戰鬥打響後,宋軍小船發瘋似的衝向朱令贇旗艦,而南唐水師則亮出了秘密武器——火油機,一條條火龍將宋軍小船吞沒。眼看宋軍有被團滅的危險,這時候,忽然刮起強烈的北風,大火反而將南唐艦隻引燃,宋軍水師趁勢反攻,南唐水軍潰敗不止。
朱令贇虎目含淚,仰天長歎,“難道蒼天也要亡我大唐嗎?”隨後縱身一躍,投火成仁。
此一戰,南唐最後的15萬精銳水師灰飛煙滅。李煜最後的希望破滅,亡國已成定局。但他還想再搶救一下。
11月,李煜再派徐鉉出訪汴州,做最後的掙紮。趙匡胤在便殿接見了他。徐鉉使出渾身解數,擺事實講道理。趙匡胤與他反複爭論,卻始終處於下風,徐鉉把趙匡胤說得理屈詞窮。趙匡胤輸急眼了,大怒,手按寶劍,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
“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乎?”
徐鉉被嚇住了,惶恐而退。
趙匡胤轉而怒視周惟簡,“你呢?”
周惟簡亦大為驚駭,忙說道:“臣本布衣,不求聞達於諸侯……李煜非要派我來,我也是沒辦法,奉命出使而已(臣本居山野,非有仕進意,李煜強遣臣來耳)。我聽說終南山上有不少靈藥,我隻求日後能歸隱終南山。”
趙匡胤怒氣頓消,厚禮相贈,隨後禮送二人迴國(憐而許之,仍各厚賜遣還)。
昇州被圍近一年,城中糧草幾乎斷絕,米價漲到不可思議的“鬥米萬錢”,餓死的人鋪滿大街小巷。
曹彬等人在昇州城外列三寨以圍之,其中潘美坐鎮北寨。陣地構築完畢,繪圖發迴汴州,向趙匡胤匯報。趙匡胤隻看了一眼,就指著北寨說道:“此處應深挖壕溝,加強防禦,江南兵必偷襲此寨!快去前線,命令曹彬等人,務必加強警戒!”
曹彬不敢怠慢,立即親自監督防禦工事,剛剛修好,李煜果然派出五千敢死隊趁夜偷襲,被有所防備的宋軍團滅,擊斃將校十幾人。
李煜既失湖口援兵,又突圍失敗,城中糧草瀕臨斷絕,南唐已經朝不慮夕。
曹彬於是不斷派使者前往遊說,勸李煜為了一城的百姓著想,盡早投降。
李煜迴複說願意派兒子李仲寓前往汴州談判,卻又以收拾行囊、準備禮物為由,遲遲不送李仲寓出城。
顯然,這又是李煜的緩兵之計。
曹彬便告訴李煜,不用勞煩公子去汴州,隻需出城到我營中議事便可。
李煜仍然百般推脫。
曹彬等人南征前,趙匡胤宣布了鐵律:不準妄殺城中一人,即便李煜困獸猶鬥,也要網開一麵,保證李氏一門的人身安全。
曹彬並非不想強攻,隻是投鼠忌器,這條鐵律束縛了他的手腳。李煜似乎也洞悉了宋軍的這個軟肋,故而有恃無恐耍死狗。
這一日,曹彬忽然稱病不視事,諸將前來探望,隻見曹彬麵色紅潤,底氣十足,絲毫不像重病之人,隻是愁容滿麵,長籲短歎。諸將不解,大戰當前,您這是唱的哪出啊?
曹彬長歎一聲,說道:“我這病啊,是心病,什麽藥都治不了。不過,隻要諸位能對天發誓,城破之後不妄殺一人,我的病自然痊愈。”於是諸將沐浴更衣、焚香發毒誓。第二天,曹彬滿血滿buff原地複活,隨即下達了總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