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馬,馬急走】


    邊鎬的出生伴隨一個傳奇的故事。據說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親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佛學家謝靈運前來拜謁,還說要給他當兒子,隨後邊鎬降生。


    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山鼻祖,他的母親是王羲之的外孫女,襲封康樂公,後被降封康樂侯,曾奉詔撰寫《晉書》,著有《謝康樂集》。


    邊鎬出生後,相貌竟與他父親夢中所見自稱謝靈運的人有幾分相似,於是就給他取了小名:康樂。把他當成是謝靈運轉世投胎。


    邊鎬生在昇州,長在昇州,長大後很自然地投奔到徐知誥帳下,因他聰明乖巧,很得徐知誥信任,於是用為通事舍人,是徐知誥的昇州嫡係。


    李璟即位之初,循州變民首領張遇賢從南漢流竄到南唐境內,攻城略地,賊眾多達十餘萬。李璟任命邊鎬為監軍,前去征討。


    邊鎬伐木開山,奇襲賊軍背後,生擒賊軍骨幹頭目,一舉擊潰張遇賢賊軍,因功升洪州營屯諸軍都虞侯。


    建州之役,邊鎬為援軍總監軍,率洪、撫、信、歙等州援軍跟隨查文徽攻打建州。查文徽首戰失利,李璟加派何敬洙等悍將支援,何敬洙與邊鎬配合默契,最終攻下建州、俘虜王延政,隨後又乘勝拿下鐔州。


    拿下建州後,諸將爭功,唯獨邊鎬保持沉默,一言不發。


    如今,李璟意欲吞並南楚,故而將邊鎬放在邊境地區,以“湖南安撫使”為名,秘密授予“便宜行事”特權,讓他想想辦法,幹他一炮。


    後周郭威也很清楚自己的艱難處境,於是頻頻向南唐示好,先是公開聲稱後周與南唐不存在曆史積怨,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嚴令沿淮各軍不得擅自渡淮作戰。


    沿淮駐軍為何要渡淮作戰?這話的背後是有故事的。如前文所講,南唐李璟總想趁火打劫,在淮河邊耀武揚威,大搞挑釁動作,並且也經常偷渡淮河,到淮北地區搞些偷雞摸狗的齷齪勾當。


    後周的沿淮駐軍並非是擅自渡淮搞侵略,而是迫不得已地自衛反擊。


    郭威沒有指責李璟的偷雞摸狗,反而告誡自己的軍隊,不要越境,不要激化矛盾。


    當淮南遭遇大饑荒時,郭威又下詔,說兩國雖然尚未建立外交關係,但淮南人、中原人,大家都是中國人,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沿淮各郡縣、碼頭、關卡等,都不要阻止淮南饑民越境來購買糧食。


    然後,李璟就不厚道了,竟然派人到邊境大量采購後周用作人道主義救援的平價糧食,用作戰略儲備。逼得郭威再下詔書,說如果是淮南饑民來購買,可以繼續零售,但如果是大車、大船組團來搞批發,則不準售賣!


    果如“楚奸”劉光輔所說,馬希萼集團是非常脆弱的,極不穩定。馬希萼入主潭州剛剛半年,南楚再次爆發內亂:靜江軍總司令王逵與副司令周行逢發動兵變,控製朗州,先擁立馬光惠(馬殷長孫,父親是馬殷長子馬希振)為朗州武平軍節度使,後又將其廢黜,轉而擁立將領劉言。


    王逵、周行逢把馬光惠押解到南唐,以馬殷的長孫為投名狀,向南唐稱臣。致敬馬希萼,搞“兩個楚國,一朗一潭”;同時,二人也向後周稱臣,一仆二主,中原爹,淮南爹,爹爹不休。


    作為楚國背後的甲方爸爸,“兩個楚國”顯然不符合南唐的利益,而且南唐正期盼著南楚能夠亂一些、再亂一些,於是斷然拒絕了“朗獨二代”分子王逵、周行逢、劉言的請求,再次重申“一個楚國”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南唐承認“一個楚國”的立場不會變。


    果然,又過了3個月,南楚更亂了:潭州政變。馬希崇奪權,馬希萼被軟禁衡山縣。


    朗州劉言聽說潭州政變,立即揮師南下,賊喊捉賊,以討伐叛逆為名,進軍潭州;部分忠於馬希萼的軍官發動起義,擁護馬希萼複辟。


    這下熱鬧了,南楚目前分為三股主要勢力:潭州馬希崇,朗州劉言,衡山馬希萼。


    非常有意思的是,這三股勢力不約而同地都要抱南唐李璟的大腿,都派遣使者到南唐,請求南唐出兵相助。


    楚人拱手把土地送到李璟手中,想不要都不行。


    李璟給邊鎬下達了指示:出發,接管潭州!


    南唐吞並南楚出奇的順利,不費一槍一彈、不死一兵一卒,邊鎬率領大軍昂首闊步,如入無人之境,這不是滅國,而是走馬上任。


    邊鎬剛剛來到潭州地界,就有馬希崇派來的歡迎隊伍遠接高迎,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而馬希崇則率領全家老小在城外列隊恭候,對邊鎬的大軍“望塵而拜”,還沒看見邊鎬的影子,隻是遠遠望見遠處塵土飛揚,就下跪恭候,極力表達自己的乖巧順從。


    邊鎬騎著高頭大馬來到馬希崇麵前,下馬將他攙扶起來,向他轉述了李璟同誌的誠摯問候和深切關懷。


    隨後,在馬希崇的陪同下,邊鎬趾高氣昂地進入潭州。湖南百官自馬希崇以下,按次序列隊,向邊鎬施禮拜見,聽候發落。邊鎬一一賞賜、安撫。


    當時,南楚境內也遭遇了大饑荒,邊鎬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於是楚人皆手舞足蹈,歡慶亡國。


    消息傳來,李璟龍顏大悅,立即下詔任命邊鎬為潭州武安軍節度使,邊鎬上疏推辭,被李璟駁迴。


    在邊鎬接管潭州的同時,南唐鄂州武昌軍節度使劉仁瞻(劉金第四子)率領水軍接管了戰略要地——嶽州。嶽州是中原王朝、淮南、兩湖勢力的交界地,控製了嶽州,就能在地區事務中收放自如。


    輕鬆吞並南楚後,南唐聲勢大振,李璟也迎來了自己的人生巔峰,再也無法從大國之夢中蘇醒。


    公元951年11月,馬希萼、馬希崇被押到南唐。李璟同樣給予了兩位亡國君主人道主義關懷,以馬希萼為江南西道觀察使,賜爵楚王;以馬希崇為舒州永泰軍節度使。


    文武百官入朝稱賀,馬屁精們紛紛拿出了看家本領。


    司禮官說陛下自登基以來,還沒有“有事於南郊”,何不趁此機會,於明年正月舉行一次盛大的郊天大典呢?


    李璟“哈哈”大笑,抬手往北邊一比劃,“再等等,過兩天,朕把故土收複,統一天下之後,再正兒八經地搞郊天。”


    “五鬼四兇”的魏岑最精通於溜須拍馬,他說道:“臣年少的時候,曾去河北旅遊,非常喜歡那裏的風土人情。等過兩天陛下平定中原之後,能不能賞賜臣當魏博節度使?”


    李璟滿心歡喜,當即拍板,“沒問題,魏博節度使,你的了!”


    魏岑立刻跪在地上山唿萬歲。哄得李璟合不攏嘴。


    史籍記載,自從平定了南楚,李璟驕傲自大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及一舉取楚,謂諸國指麾可定”。認為自己隻要發一道聖旨、貼一紙檄文,就可山河變色、一統天下。而魏岑等奸臣也發現了哄李璟開心的捷徑,那就是乞求北土官職,如魏博節度使。從此之後,“主驕臣佞”,再也刹不住車。


    南唐的國運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在李璟的夢境中,由盛轉衰,從萬丈高樓跌入萬丈深淵。


    麵對主驕臣佞的局麵,起居郎高遠是少有的保持了冷靜頭腦的人,他無比擔憂地說道:“咱們是趁楚國內亂,取之甚易。而遍觀諸將之才,恐怕難以守之!”


    已經退休的元老李建勳也發出了自己的擔憂,“吞並楚國,是我淮南大禍的種子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