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北望】


    “福州之役”後,福州成為了吳越國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領土,泉州也被土著將領留從效割據,而挑起戰爭的南唐卻為此耗空了國庫,元氣大傷。但畢竟是讓南唐從福州泥淖中脫身出來,雖然渾身赤裸且糊滿泥漿。


    李璟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清洗泥漿(追責)、穿上衣服(休養生息),但是心高氣傲的李璟卻在“五鬼四兇”的教唆之下,簡單拍了拍身上的土(輕判戰犯陳覺等),更是不穿衣服,就要裸奔到下一個戰場。


    先前,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扛起“反遼”大旗,號召中原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南唐的有識之士——比如韓熙載,就無比歎息地說南唐已經失去了機會。


    李璟不完全讚同這個觀點,在李璟看來,南唐問鼎中原,仍然存有一個機會,同時也有一個顧慮。


    機會:


    劉知遠雖然富有聲望,但畢竟還沒有進入汴州,沒有取得對中原的實際控製,而且劉知遠的主要精力還要放在北麵,防止契丹抄其後路,真正能用來南下爭搶汴州的力量是極為有限的。


    相比較而言,南唐已經暫時沒有了南顧之憂,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上搶奪汴州方麵。


    這樣看來,李璟縱然是裸奔,也不是沒有可能與劉知遠一較高下的。汴州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也。


    顧慮:


    要想問鼎中原,除了劉知遠,李璟還不得不麵對另一個殘酷的現實——契丹。狼嘴裏搶肉。


    契丹與南唐是多年的和睦盟友,現在契丹人占據中原,如果李璟貿然翻臉,則名不正而言不順,況且契丹的實力絕不容小覷。


    然而就在5月份,李璟收到一個好消息:耶律德光病死在殺胡林,留守汴州的契丹大將蕭翰棄城而逃,汴州真空。


    接下來,契丹必有一波內亂,畢竟誰家煙囪不冒煙呀。現在是天賜良機,是李璟與劉知遠搶占汴州的最後機會。


    李璟於是下詔:“乃眷中原,本朝故地。”八個大字,每一個字都散發著不要臉的高貴氣息。


    “迴家!”


    李璟命禁軍將領李金全掛帥北伐,這也許是李璟在北伐行動中做的唯二正確的決定。


    李金全,吐穀渾人,原為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奴仆,因驍勇善戰、屢立戰功而升至刺史,明宗稱帝後晉升為節度使,因貪汙腐敗、荒廢政務而落馬,之後又因是明宗嫡係、故人,而被重新提拔為節度使,但很快又遭罷黜。石敬瑭稱帝後,李金全被任命為安州安遠軍節度使。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李金全在安州任上不理政務,專務貪暴,後經部下挑唆而反叛朝廷,向淮南稱臣,被徐知誥收留。


    李金全雖然昏庸暴虐,但叛變之事並非出自本意,是被奸人蠱惑教唆,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史籍記載,當李金全走到邊境時,忍不住迴過頭來,北望中原,老淚縱橫,依依不舍地遠離故土。


    李璟讓李金全掛帥,有多方麵的考量:


    一是李金全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身經百戰,有著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在軍事上完全可以獨當一麵,這是南唐武將普遍缺乏的素養;


    二是因為李金全是中原降將,派降將帶團攻打自己的故國,是那一時期的常規操作,因為他們熟悉山川地貌、風土人情,且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特別是像李金全這樣的官居節度使的“前朝元老”;


    三是因為李金全不屬於朝中的任何派係,隻能忠於皇帝本人,這也是降將通常會得到重用,地位通常高於本集團元老勳貴的原因之一。


    四是原“主戰派”的“五鬼四兇”剛剛在福州翻車打臉,且朝中“清流黨”要求嚴懲的聲音此起彼伏,李璟不方便繼續重用他們北伐。


    李璟任命李金全為北伐總司令,謀劃北伐大計。


    然而李璟忽略了一點,失去了“五鬼四兇”的支持,南唐朝廷的任何決議幾乎都不可能得到貫徹執行。


    李金全手裏隻有一張約等於廢紙的“聖旨”,很多工作都無法開展,實在是力不從心。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南唐的“迴家行動”還在原地踏步,沒有取得絲毫進展,而李璟卻等來了另一個消息:劉知遠入主汴州。


    於是,李璟做出了最為正確的一個決定:行動取消。


    李璟並不甘心,劉知遠雖然搶先一步入主汴州,但他未必能控製住局麵,比如缺錢缺糧缺兵,比如天下藩鎮貌合神離,比如北方契丹卷土重來……貪快嚼不爛。劉知遠也確實麵臨這些棘手的問題,前文有詳述。


    所以李璟隻是暫時中止了北伐,而沒有撤銷李金全“北伐總司令”的職務,他在等待時機,等待中原再次生亂。


    李璟推演的沒錯,亂子很快就來了:劉知遠入主汴州僅僅半年,就因勞累過度而病逝,過早地離開了我們,其子劉承佑登基稱帝。


    劉承佑登基之後,中原內部的各項矛盾集中爆發,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以河中李守貞為首的“三鎮連叛”。


    公元948年9月,在後漢大將郭威的圍剿下,李守貞困守河中,形勢岌岌可危。於是派幕僚朱元、李平抄小道奔淮南,奉表求救。


    李守貞在這封求救信中,投其所好,亦自稱李唐王室後裔,跟李璟一樣純種:


    據李守貞自己說,他祖上多少輩兒都是大將軍,為國屢建功勳,那可真是一段光輝歲月,史書上都有記載,自黃巢之亂以來,咱們李唐王朝就被奸人把持,太令人傷心了,我自幼而孤,孤苦伶仃,卻無時不刻不想著恢複咱大唐江山社稷,所以才暫時委屈自己,從軍征伐,效力於後晉,也粗立功勳,被石敬瑭器重,得以提拔,但是——我心裏一直想著恢複咱祖宗基業啊!不料這個劉承佑太不是東西,爛泥扶不上牆……


    本來我打算就這麽忍了,大丈夫能屈能屈,但這劉承佑騎在我脖子上拉稀,把我逼反,然後大兵壓境,往死裏整我……


    然後我就鬱悶了,不斷地思考人生,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我要幹什麽……結果,哎——我忽然聽說了雄霸江淮的陛下您的大名!您多牛b啊!雄踞江淮,禁暴弭亂,懲惡揚善、推亡固存,有王者之風,我願為您鞍前馬後,隻求您能興滅繼絕,恢複咱家老祖宗的江山社稷!


    您要是出兵救我,那您將有“五伯之風,不讓桓文之主”……


    巴拉巴拉一通五彩蓮花屁。“五伯之風”,是把李璟比作春秋五霸,“桓文之主”是把李璟比作五霸中的齊桓公、晉文公。


    李璟覽表,頗為感動,感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敢向東南爭半壁,方知海外有孤忠”。


    善於逢迎的“五鬼四兇”也積極鼓動北伐,尤其以查文徽、魏岑叫的最歡。


    “出兵!迴家!”


    北伐總司令李金全同誌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副總司令由壽州清淮軍節度使劉彥貞擔任,而總監軍則是查文徽,同時任命魏岑為機動支援部隊的總司令。


    大軍浩浩蕩蕩,兵鋒直指——沂州。


    不得不說,李璟誌大才疏,這次北伐打著拯救大兵李守貞的旗號,卻選擇了距離河中戰場最遠的沂州為進攻路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