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朝廷彈冠相慶,沉浸在吞並閩國的喜慶氛圍中,這種喜慶祥和隻維持了半年,閩地的兩個隱患紛紛爆雷——福州和三個“搖擺州”。


    事情的起因和具體經過已經在前文的閩國專題中詳述,在此簡略帶過:公元946年4月,福州李仁達借口泉州王繼勳對他不夠尊敬,悍然出兵討伐,意圖吞並泉州,催生了泉州兵變,泉州將領留從效罷黜王繼勳,接管泉州,並上疏南唐,匯報兵變的始末緣由。


    李璟順水推舟,正式委任留從效為泉州刺史,並派軍增援泉州。


    這支南唐的中央軍以援助泉州的名義,名正言順地向地方滲透,提高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控。因此,如果福州李仁達問題能夠得以全麵而妥善的解決,那麽對於南唐統治整個閩地,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福州兵在中央援軍抵達前,就已經被泉州留從效擊退,留從效也因此對泉州取得了實際控製權。為了防止另外兩州再生變故,李璟把漳州刺史王繼成調到和州當刺史,把汀州刺史許文禛調到蘄州做刺史。派魏岑為漳、泉二州安撫使,巡視安撫“搖擺州”。


    至於最為棘手的福州李仁達,如日中天、名列“五鬼四兇”之首的陳覺,自告奮勇,要替主分憂。


    其實當初攻克建州、三個“搖擺州”主動投降的時候,以查文徽、馮延巳、馮延魯等為首的“主戰派”就打算一鼓作氣,自建州順流而下,把福州也一口氣拿下來。


    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李璟也非常讚成這個威武霸氣的提議,當時中央軍主力均在建州休整,李璟就任命馮延魯為建州監軍,準備挾滅國之威,順流而下。


    但是,在這關鍵的時刻,有一人挺身而出,大唿不可以,此人正是名列“五鬼四兇”之首的陳覺。陳覺忽然反對繼續用兵的原因很簡單,他妒忌“五鬼”之末的查文徽,不想讓他獨享吞閩之功勞。


    陳覺毛遂自薦,說自己可以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福州李仁達入朝覲見,不動刀兵,收複福州,豈不美哉?


    文武百官一致反對陳覺的提議,眼看收複福州隻差一聲出征的號角,何必再費周折?李璟對陳覺的能力同樣表示了懷疑。


    就在這關鍵時刻,一個重要的人物發表了一段重要的議論,使得事情的發展出現了轉機,此人就是政壇老前輩——宋齊丘。


    宋齊丘很感激陳覺把他從九華山迎迴中央,於是決定投桃報李,報答他的這份恩情。


    宋齊丘為李璟陳說利害,首先,戰爭截止到此時,已經使國庫消耗過半,不宜再生戰端;其次,是以個人的名望做擔保,說陳覺才華出眾,絕對可以兵不血刃,把李仁達騙到昇州。


    於是,李璟這才緊急叫停了準備南下的中央軍團,派樞密使陳覺為福州宣慰使,攜帶厚重的禮物,前往遊說。


    “五鬼”為了爭搶滅閩之功,從這時候起,就鬧起了內訌。


    陳覺胸有成竹地抵達了福州,致敬了一個典故——蔣幹去東吳。


    福州李仁達早就知道他的來意,故意冷遇怠慢之,而且還請他觀看了一場帶有濃重恐嚇威脅意味的閱兵。一番操作下來,把陳覺嚇得兩腿涼涼,腰胯間流下了不爭氣的淚水。


    從進入福州,到灰溜溜離開,陳覺竟然沒敢提“入朝覲見”的半個字。


    丟人丟大了。而且“五鬼”的排名也要重新更改,他跟查文徽的座次要互換了。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虧。陳覺越想越氣、越想越不甘心,當他走到建州南麵的鐔州(此時已經被南唐改為“劍州”,為方便敘述,沿用“鐔州”)時,陳覺終於惱羞成怒,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矯詔出兵!


    公元946年8月,陳覺假傳聖旨,命令福州李仁達立即去昇州朝見,同時自稱“暫代福州事務(權知福州事)”,並征調建州、汀州、撫州、信州的地方軍隊及中央駐軍,命建州監軍馮延魯為統帥,全副武裝,氣勢洶洶地奔向福州。


    馮延魯對此“詔書”半信半疑,如果是真的,怎麽會讓陳覺“權知福州事”?按照慣例,如果繼續使用武力的話,那也應該是某個“主戰派”的人來擔任,而陳覺是主張和平談判的。如果是假的,也無所謂,反正是陳覺假傳聖旨,一切後果由他來承擔。


    於是,馮延魯從出發的那一刻起,就多留了一個心眼兒,他先給福州李仁達寫了一封信,向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他投降入朝,否則就會受到軍事打擊。


    這樣,如果李仁達投降入朝,那麽馮延魯就會分掉一大半功勞。


    李仁達迴信挑釁,並派軍迎戰。


    陳覺最初沒有打算真的對福州動武,而是想通過軍事威脅,迫使李仁達認慫就範。沒想到李仁達軟硬不吃,竟然主動派軍迎擊,如今,箭已離弦,想不打都不行了。


    現實中的戰爭與電腦遊戲不同,是需要物資補給的,武器裝備、糧食軍餉等等,陳覺可以一時衝動,調集大軍,但他無法持續調集物資補給。他兜不住了,萬般無奈之下,隻能上疏向李璟攤牌:不管怎樣,反正戰爭已經爆發了,並且——福州李仁達孤立無援,福州城的攻克指日可待,隻要稍微給我那麽一點點支援,保證拿下福州!


    李璟接到奏章之後,才知道陳覺假傳聖旨、擅自征調大軍的事,不由得勃然大怒,然而事已至此,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開弓沒有迴頭箭,李璟被迫卷入進了這場戰爭。隻能追加保證金,或者強製平倉。


    李璟權衡利弊,決定自己約的架,含著淚也要打完。於是派建州永安軍節度使王崇文為東南方麵軍總司令,派魏岑為東麵軍監軍,率部支援福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