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明君】


    從一個流浪兒走上皇位,徐知誥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是不折不扣的屌絲逆襲,然而曆史對他的評價卻是毀譽參半。


    比如他的篡權之路,“內謀其家,外謀其國”、“數倍於曹馬”,一句話,他對不起楊氏故主,對不起徐氏的養育,特別是他對待楊氏後人的殘忍做法,簡直令人發指。


    但是,有一說一,楊氏可以罵他,徐氏可以罵他,但是人民大眾對他還是應該充滿感激的,換句話說,徐知誥也許不是一個好臣子、好兒子,但他是一個好皇帝、好領袖。


    我們先來看一下徐知誥的內政:


    1,去偽存真,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徐知誥稱帝後,群臣照例要通過呈獻尊號的方式來拍馬屁。從唐朝開始,流行起給在世皇帝上尊號的阿諛諂媚之風,有些皇帝甚至在活著的時候要改好幾次尊號,一般都是在新即位、新年的時候,由宰相牽頭,群臣為皇帝歌功頌德,所呈獻尊號的字數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肉麻。


    當群臣要呈獻尊號時,徐知誥果斷拒絕,並專門下達紅頭文件(詔書):從今往後,不許再給我上什麽尊號!


    上尊號是中央文武官員的專屬拍馬屁姿勢,而呈獻祥瑞則是地方上的專屬姿勢。當時,有十幾個郡縣已經準備要進獻符瑞,徐知誥得到消息後,立刻又以紅頭文件的形式予以阻止,破除封建迷信。


    自徐知誥開始,直至他的孫子李煜,終南唐之世,再無生前接受尊號、祥瑞之事。所以後世為徐知誥點讚,說他不搞形式主義,實事求是,具備帝王們最珍貴的務實精神。


    2,仁厚恭儉,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說不


    徐知誥稱帝後,提倡艱苦樸素,反對驕奢淫逸。他大量放出宮女,將宮內的珍禽異獸放歸自然,並嚴禁再加進獻。


    據史籍記載,“左右宮婢才老醜數人,服飾樸陋”,隻留下幾位又老又醜的大媽當宮女,工作服也是簡陋樸素的普通衣服;


    “性節儉,常躡蒲履、用鐵盆盎。暑月,寢殿施青葛帷。”穿草鞋,用鐵盆盛東西……一切都與尋常百姓相同;


    徐知誥的“皇宮”就是昇州舊有的辦公大樓,省委大樓換個牌子,成了皇宮,沒有大興土木,重新翻蓋;


    徐知誥寢殿的蠟燭舍不得用昂貴的脂肪,而是用最便宜的淮南本地盛產的烏桕籽油,還給它起了個親切的外號“烏舅”,也可能是“五舅”、“五舅姥爺”;


    徐知誥的台燈支架(案上捧燭鐵人)僅有五尺高,據說這個五尺小銅人原本是楊氏家族馬廄裏的一個東西,被喚作“銅狄”,如今被徐知誥放在了辦工公桌上,多麽節儉。


    3,輕徭薄賦,愛惜民力


    徐知誥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大力發展經濟,頒布實施了很多鼓勵生產經營、拓荒的法令,例如規定一個人如果開墾了80畝荒田,那麽就賞賜他兩萬錢,並且免除他五年的土地租稅。


    在公元941年,徐知誥派人重新審定了境內的土地,按照田地的肥瘦製定不同的稅收標準,而不是簡單粗暴且不負責任的一刀切,之後的兵役、徭役等也參照本次測量。這項製度一直沿用到了宋朝。


    另有記載說南唐在收土地租稅時,官府主動打八五折,即每十畝地隻收八畝半的稅,以覆蓋貧瘠土地的虧空,相當於政策性撥款,扶貧、助困。


    有位官員為了粉飾太平,謊報政績,年底上繳了超出正常水平一萬石糧食的稅收。若換了一般的皇帝,必然會對該官員大加讚賞,而徐知誥卻說道:“畝產量是不會說謊的,多少畝地產多少糧食都是有數的,如果官吏不巧立名目、橫征暴斂,怎會有這麽多的結餘?”從此南唐官員再也不敢依靠盤剝百姓來換取皇上的欣喜。


    4,關愛低收入人群


    徐知誥體察民間疾苦,給首都圈的老人、疾苦、孤寡發放政府補助金,每人兩斛米。雖然不算多,也不是全國範圍內的扶貧,但總比沒有好。畢竟救急不救窮,解決貧困的思路應該是創造勞動環境、提供工作崗位,息兵罷戰,輕徭薄賦,而不是過年過節贈送兩桶油、一袋米麵。


    5,勵精圖治,興利除害


    徐知誥勤於政事,是個典型的工作狂,貴為一國之君,也要加班加點,工作時間擠占了他的娛樂休閑時間,史籍記載他“勤於聽政,以夜繼畫……不複宴樂……”


    老板都廢寢忘食,當然看不慣員工上班摸魚。他最看不慣消極怠工、工作不積極的大臣,每當有人犯錯或態度消極,就會受到嚴厲的責罰。


    徐知誥牽頭深化改革,刪繁就簡,頒布了《昇元刪定條》,共三十卷。


    6,明察秋毫


    徐知誥亦設置了一套龐大而高效的情報係統,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詳細描述它的架構和運轉機製,但有一個生動的例子可以反映出該情報係統的出色工作:


    某次,一名宦官奉命去廬山祭祀,迴來後向徐知誥匯報工作,說自己非常重視組織上交給的任務,自從接到詔書的那一天開始,就戒掉葷腥,一直吃素,直至今天。


    徐知誥笑了笑,說你在出差途中,於某月某日在某處偷偷買了條魚吃,某月某日又在某處偷偷買了肉,切成大塊兒的,大快朵頤地吃了頓燒烤,為何說一直吃素呢?


    宦官聽得是一身冷汗,急忙下跪,承認錯誤,磕頭求饒。


    徐知誥“哈哈”一笑,擺擺手,不予計較。


    通過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徐知誥時期的特務是無孔不入,任何人的小動作都逃不過徐知誥的耳目。


    不過,徐知誥對情報機構的運用非常謹慎,僅僅是把它當做了解外界的一個工具而已,沒有發展成我們所熟知的東廠、西廠、錦衣衛,沒有發展成特務人員敲詐勒索、誣陷忠良的兇殘機器。


    7,禁止外戚、宦官幹政


    徐知誥充分吸取了強漢盛唐的衰亡教訓,下令外戚、後宮不得輔政,宦官不得過問政事,並成為南唐的“祖訓”。直至南唐滅亡,也沒有出現外戚幹政、宦官擅權的現象。


    不過話也兩說著,徐知誥重視文官係統,因此為南唐留下了致命禍根。南唐沒有亡於外戚、宦官,卻亡於文人。這是後話。


    在徐知誥的不懈努力下,南唐連年大豐收,府庫充盈,為下一任領導人(李璟)的對外擴張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徐知誥的外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