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曹恆想到了曹盼提到的給她選個二三十個伴讀的事,曹盼點了點頭,“正是。其實一味的教你,不如讓你自己上手去感受。”
說得再多都是空話,不讓曹恆親身感受到人性之複雜,學著揣摸透人的心思,將來連臣子要什麽,不要什麽都不知道,不是要叫人耍著玩?
“好了,去休息吧,有什麽事明日再說。”曹盼想著覺得事情不宜操之過急,打發曹恆去休息。
“陛下,藥來了!”曹恆正準備告退,戴圖與靜姝端著藥走了進來。
曹盼幹脆地道:“不喝了,喝了一年都不見好。”
說著已經咳了起來,戴圖十分的委屈,“陛下這是覺得臣無用了?”
……喝了一年苦藥的人不過是隨口說那麽一句而已,對上戴圖這表情,曹盼吐了一口氣,端起那藥一飲而盡,戴圖再上前攤開了銀針,“臣為陛下施針。”
曹盼瞟了他一眼,戴圖道:“陛下的咳嗽都成頑疾了,臣想著用別的辦法。”
“迴去休息吧。”曹盼與曹恆說了一句,曹恆與曹恆作一揖,“母皇不要耍性子。”
一丁點的大孩子裝著老氣橫氣的跟曹盼說話,曹盼翻了一個白眼,“迴去。”
曹恆見曹盼翻了那麽一個白眼,卻是露出了一抹笑容,“阿恆希望母皇好好的。母皇咳了那麽久,阿恆很是擔心!”
“不是與你說了,不必擔心,再咳,朕也要等你長大,養得你足以撐起這天下才能放心。”
這個天下來之不易,她是不可能輕易地舍棄的,人呐,走出了第一步,接下的九步,又有多少是能由得自己做得了主的?
曹盼一統天下,這是曹操一生為之努力,終究沒能實現的事,他所希望,他做不到的事,曹盼能夠做到。如今曹盼做到了,第一件事便到他的墳前,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自曹盼稱帝,即追封曹操為武皇帝,今日曹盼率領文武百官重迴鄴城,將平定天下這樣的好消息告訴曹操,陣勢浩蕩,人人皆是一身朝服,端莊而威嚴。
曹盼牽著曹恆立於曹操的陵前,手執長香,恭敬地與曹操作頓首,再頓首。
“阿爹,孫權被滅,蜀漢已亡,今之天下,盡歸於魏。兒今日到此告慰阿爹,阿爹在天之靈,必定十分歡喜!”曹盼帶著曹恆上完了香,與曹操說著話。
“你瞧,這是阿恆,你的孫女阿恆。阿恆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來拜見阿爹。”曹恆自出生以來,曹盼都忙著平定天下,諸事煩擾,還真是沒有機會帶著曹恆來祭拜過曹操。
曹恆也不用曹盼提醒,人已經跪下了,“阿恆,見過祖父!”
與曹操磕了三個響頭,曹盼看著道:“阿爹,你要保佑阿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曹盼與曹操上完了香,後頭胡本叫喊道:“跪!”
既是文武百官同來拜祭,那就都別站著別動,胡本叫這一個字,以周不疑為首的群臣皆已跪下,對著曹操的陵墓,行著叩拜之大禮。
禮畢,曹盼迎對著君臣道:“朕自稱帝登基以來,耗九年的時間,先得江東,再定蜀漢。今歲天下歸魏,皆有賴諸卿相助。朕即告慰先帝在天之靈,也在今日,大封諸卿,為大魏而一統天下者,皆以論功行賞。宣詔!”
從益州盡歸的消息傳來,多少人都在巴望著曹盼的封賞。
曹盼不是個小氣的皇帝,但是對賞賜,尤其是王爵之位卡得死死的。無功而不賞,那是曹盼登基就放的話,真是說到做到。曹彰、曹植這些個兄弟,沒立功的,曹盼真是一個王都不封。
好不容易蜀漢終於是滅了,也是有人巴望著想看看,曹盼到底是怎麽論功行賞的。
故而曹盼下令宣詔,這樣的事,自然是由首相周不疑來,胡本恭敬地將詔書給周不疑奉上,周不疑接了過去,打開了詔書,這第一個冊封的功臣便是張遼,封其為晉陽公。
張遼聽到晉陽公之號,那是毫不掩飾的驚訝,其他人也是一般的。
曹盼可連個王位都吝嗇給宗親的人,竟然給張遼封公了?絕對是震驚,十分的震驚!
隨後是荀攸,同樣也是封公,封為寧國公。有了張遼,還有荀攸在前,之後周不疑、墨問、秦無、司馬末、崔申他們的賞封便顯得無足輕重了。
但是,總的來說,曹盼這一次封賞,大方得出乎人的預料之外,故而,一個個都十分的滿意。
而封賞之後,曹盼再次丟下了一記驚雷,“朕在先帝之時,便提出鹽以官營,如今天下已定,朕得諸卿聯名,以名下所有的鹽田盡獻於國,由朕之始,關乎民生之大事,皆以官營。”
鹽利啊,多少人對曹盼手裏的鹽利垂涎三尺,但是又因曹盼的威嚴,無人敢提。
沒想到他們不提,曹盼倒是自己提了出來,“無名,這些年你代朕掌管鹽利,如此迅速將鹽利統計納入國庫。至於諸卿之紅利,那是先帝與朕一開始就給你們定下的紅利,縱歸官營,從前你們有多少,往也還是照拿多少,便是謝你們為大魏,為先帝,為朕盡的一份心。”
“謝陛下!”聽到曹盼這樣說,誰人能不感激涕零,連曹盼自己名下的鹽田都交出去了,但是之前給了他們的,如今曹盼依然留著給他們。
“朕與先帝一般,從不虧待為大魏盡心盡忠之人。不過,天下已定,接下來是如何撫民。鹽以官營,朕自登基以來讓重新製訂律令,早些年已經有所得。如此,將律令公布天下。天下一統,改元號為乾清,此令從乾清元年啟用,便為乾清令。凡大魏之臣民者,從朕之始,皆需遵守乾清令。記得朕曾與你們說過,什麽叫本份,你們要記住你們的本份,朕也一樣。不要以為,天下太平了,你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耗盡無數人的心血,叫多少人身死而得來的太平,朕不允許你們任何一個人,毀了這個太平。別叫朕捉住了你們的把柄,捉住了那就別怪朕手下無情。”
曹盼鏗鏘有力表明自己的態度,天下一統了,她知道有很多的人都在高興,都在歡喚著。她就是要在他們高興的時候,給他們敲一記警鍾,響鼓不用重鑼敲,他們又怎麽會記著。
這個天下,來之不易,曹盼絕不允許他們在這個天下一統之後,在她的手裏一步一步地蠶食這份來安寧。
“臣等不敢!”剛因曹盼封賞而歡喜的人,再聽到曹盼的警告,觸及曹盼那一雙如利劍般直刺人心的眼神,立刻垂首齊應,那是打死也不敢再起半分鬆懈的念頭。
荀攸看著曹盼,心中的感觸甚多,這樣的曹盼,絕對是為帝王都最好的人選。
曹操這輩子也不知是走了什麽運,竟然生了這樣的一個女兒。
“平定天下,需諸卿與朕同心。天下一統,開創一代盛世,更需得諸卿與朕同心。”
“朕,希望將來有一天,旁人提起曹盼,大魏昭寧一朝,皆感慨一聲,曆朝曆代,再無如昭寧帝,昭寧一朝之眾臣。朕即當了這古往今來的第一個女帝,朕得與諸卿,與諸卿結束了這個亂世,朕就更希望能和諸卿再開創一個古往今來,令後世無數人為之向往的盛世。”
“一代盛世,能令後世無數人趨之若鶩的盛世,你們不想與朕一同努力建成嗎?”曹盼不遺餘力地給這些人洗腦,帶著他們想像著那樣名垂千古,令後世無數人稱道的畫麵,那難道不是他們此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縱一路荊棘,願與陛下一往無前,萬死不改其誌!”周不疑溫和有力地出聲,出列與曹盼作一揖,墨問也是出列道:“願為盛世,斬盡荊棘。”
楊修也被說得十分激動,“願唯陛下馬首是瞻。”
有他們打頭陣,一通人立刻都表態,自然都是願意為一代盛世的開創而出力的。
曹盼看著他們道:“如此,與朕同行,願朕不改初心,不忘初心,朕也願諸卿,不改初心,不忘初心,朕能與諸卿,善始善終!”
後麵這四個字,是曹盼最真實的渴望,善始善終,她不希望,為大魏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最後她卻不得不殺他們。
墨問滿是詫異地看向曹盼,沒想到曹盼竟然會將那才在這些功臣心中浮起的念頭道破。
因而,墨問卻是放心了。曹盼是仁厚之君,若非不得已,她不會讓這些為大魏創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落得一個鳥盡弓藏的下場。
“朕,希望待朕百年之後,能由在坐的諸卿送朕一程,也算是不負朕與諸卿一路同行。”曹盼笑著說了這一句,下頭的人聽著皆是不可置信。
“飛鳥盡,良弓藏,這是朕不想做的事。所以,朕從一開始登基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什麽是你們該做的,什麽是你們該做的。到如今,天下一統了,朕還得重申一迴,知道了什麽是你們該做的,你們就不會犯朕不想看到的錯誤。如此,朕就不必忍痛殺你們。”
曹盼不想落得一個鳥盡弓藏的名聲,但是,同樣她也不怕殺功臣。
她是帝王,大魏的帝王,就像她教曹恆的,為人臣,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該由她明確的告訴他們,他們若是知道了還依然再犯,曹盼也就不必客氣。
“臣等必銘記陛下教誨。”周不疑再一次出列稱是,餘下之人亦是連連應是。
為帝王者,如曹盼般,明明白白地告訴臣子什麽話該做,什麽不該做,帝王之心術間何嚐不是也用著真心待人。
正因如此,曹盼一朝,所有功臣皆如曹盼所願,善始善終,曹盼從未殺過一個功臣,亦為後世稱頌。
昭寧九年,天下一統,女帝改元乾清,乾清盛世,由此開始……
因曹盼於昭寧年間而一統天下,有稱昭寧女帝。但曹盼改元乾清後,曆時十二年,開創太平盛世,萬邦來朝,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有稱乾清女帝。
無論是昭寧女帝也罷,乾清女帝也好,曹盼結束了一個亂世,開創了一個盛世,一如她所說的,為後世人趨之若鶩,卻再無能超越其者……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此完結了!迴想一路,五個月,從五月份開文到現在,五個月寫了一百六十多萬的字,平均每個月都三十來萬,每天一萬多字,作者渣迴想都佩服自己,竟然能碼得出來。
諸葛的結局,其實是一開始就是注定的。作者渣在寫荀令君的時候就說過有一個伏筆你們都沒有發覺,那就是荀彧的結局也早就表露了諸葛的結局。對於諸葛的評價,是有荀彧之德,郭嘉之智。在作者渣的心裏,諸葛和令君一樣都是真正的君子,君子之德,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為所當為,亦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是不可能叛漢的,他的人生早就已經規劃好,盼盼是他人生中的意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最後,他放下了一切,隻為看她一眼……所以這本書的結局從一開始注定了是悲劇。其實作者渣也希望能讓諸葛和盼盼在一起,可是,那就不是諸葛亮了,對於強行he,作者渣覺得這樣的結局更好。
對於感情線,真心被嫌棄得讓作者渣一度心機梗塞,但還是堅持一開始的想法寫到了最後。文中有一些漏洞,感情線上寫得,額,進度迅速,或許寫得諸葛讓很多人都不喜,對此隻能說聲抱歉。不過這本書寫到現在,馬上就要標上完結了,作者渣認為,還算是把作者渣想要表達的都表達得差不多了。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謝謝你們的陪伴,愛你們!
番外得緩一緩,也就五章,盡快地趕上哈!新書打滾求收,看在作者渣坑品那麽好的份上,不要讓作者渣那麽淒慘。
說得再多都是空話,不讓曹恆親身感受到人性之複雜,學著揣摸透人的心思,將來連臣子要什麽,不要什麽都不知道,不是要叫人耍著玩?
“好了,去休息吧,有什麽事明日再說。”曹盼想著覺得事情不宜操之過急,打發曹恆去休息。
“陛下,藥來了!”曹恆正準備告退,戴圖與靜姝端著藥走了進來。
曹盼幹脆地道:“不喝了,喝了一年都不見好。”
說著已經咳了起來,戴圖十分的委屈,“陛下這是覺得臣無用了?”
……喝了一年苦藥的人不過是隨口說那麽一句而已,對上戴圖這表情,曹盼吐了一口氣,端起那藥一飲而盡,戴圖再上前攤開了銀針,“臣為陛下施針。”
曹盼瞟了他一眼,戴圖道:“陛下的咳嗽都成頑疾了,臣想著用別的辦法。”
“迴去休息吧。”曹盼與曹恆說了一句,曹恆與曹恆作一揖,“母皇不要耍性子。”
一丁點的大孩子裝著老氣橫氣的跟曹盼說話,曹盼翻了一個白眼,“迴去。”
曹恆見曹盼翻了那麽一個白眼,卻是露出了一抹笑容,“阿恆希望母皇好好的。母皇咳了那麽久,阿恆很是擔心!”
“不是與你說了,不必擔心,再咳,朕也要等你長大,養得你足以撐起這天下才能放心。”
這個天下來之不易,她是不可能輕易地舍棄的,人呐,走出了第一步,接下的九步,又有多少是能由得自己做得了主的?
曹盼一統天下,這是曹操一生為之努力,終究沒能實現的事,他所希望,他做不到的事,曹盼能夠做到。如今曹盼做到了,第一件事便到他的墳前,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自曹盼稱帝,即追封曹操為武皇帝,今日曹盼率領文武百官重迴鄴城,將平定天下這樣的好消息告訴曹操,陣勢浩蕩,人人皆是一身朝服,端莊而威嚴。
曹盼牽著曹恆立於曹操的陵前,手執長香,恭敬地與曹操作頓首,再頓首。
“阿爹,孫權被滅,蜀漢已亡,今之天下,盡歸於魏。兒今日到此告慰阿爹,阿爹在天之靈,必定十分歡喜!”曹盼帶著曹恆上完了香,與曹操說著話。
“你瞧,這是阿恆,你的孫女阿恆。阿恆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來拜見阿爹。”曹恆自出生以來,曹盼都忙著平定天下,諸事煩擾,還真是沒有機會帶著曹恆來祭拜過曹操。
曹恆也不用曹盼提醒,人已經跪下了,“阿恆,見過祖父!”
與曹操磕了三個響頭,曹盼看著道:“阿爹,你要保佑阿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曹盼與曹操上完了香,後頭胡本叫喊道:“跪!”
既是文武百官同來拜祭,那就都別站著別動,胡本叫這一個字,以周不疑為首的群臣皆已跪下,對著曹操的陵墓,行著叩拜之大禮。
禮畢,曹盼迎對著君臣道:“朕自稱帝登基以來,耗九年的時間,先得江東,再定蜀漢。今歲天下歸魏,皆有賴諸卿相助。朕即告慰先帝在天之靈,也在今日,大封諸卿,為大魏而一統天下者,皆以論功行賞。宣詔!”
從益州盡歸的消息傳來,多少人都在巴望著曹盼的封賞。
曹盼不是個小氣的皇帝,但是對賞賜,尤其是王爵之位卡得死死的。無功而不賞,那是曹盼登基就放的話,真是說到做到。曹彰、曹植這些個兄弟,沒立功的,曹盼真是一個王都不封。
好不容易蜀漢終於是滅了,也是有人巴望著想看看,曹盼到底是怎麽論功行賞的。
故而曹盼下令宣詔,這樣的事,自然是由首相周不疑來,胡本恭敬地將詔書給周不疑奉上,周不疑接了過去,打開了詔書,這第一個冊封的功臣便是張遼,封其為晉陽公。
張遼聽到晉陽公之號,那是毫不掩飾的驚訝,其他人也是一般的。
曹盼可連個王位都吝嗇給宗親的人,竟然給張遼封公了?絕對是震驚,十分的震驚!
隨後是荀攸,同樣也是封公,封為寧國公。有了張遼,還有荀攸在前,之後周不疑、墨問、秦無、司馬末、崔申他們的賞封便顯得無足輕重了。
但是,總的來說,曹盼這一次封賞,大方得出乎人的預料之外,故而,一個個都十分的滿意。
而封賞之後,曹盼再次丟下了一記驚雷,“朕在先帝之時,便提出鹽以官營,如今天下已定,朕得諸卿聯名,以名下所有的鹽田盡獻於國,由朕之始,關乎民生之大事,皆以官營。”
鹽利啊,多少人對曹盼手裏的鹽利垂涎三尺,但是又因曹盼的威嚴,無人敢提。
沒想到他們不提,曹盼倒是自己提了出來,“無名,這些年你代朕掌管鹽利,如此迅速將鹽利統計納入國庫。至於諸卿之紅利,那是先帝與朕一開始就給你們定下的紅利,縱歸官營,從前你們有多少,往也還是照拿多少,便是謝你們為大魏,為先帝,為朕盡的一份心。”
“謝陛下!”聽到曹盼這樣說,誰人能不感激涕零,連曹盼自己名下的鹽田都交出去了,但是之前給了他們的,如今曹盼依然留著給他們。
“朕與先帝一般,從不虧待為大魏盡心盡忠之人。不過,天下已定,接下來是如何撫民。鹽以官營,朕自登基以來讓重新製訂律令,早些年已經有所得。如此,將律令公布天下。天下一統,改元號為乾清,此令從乾清元年啟用,便為乾清令。凡大魏之臣民者,從朕之始,皆需遵守乾清令。記得朕曾與你們說過,什麽叫本份,你們要記住你們的本份,朕也一樣。不要以為,天下太平了,你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耗盡無數人的心血,叫多少人身死而得來的太平,朕不允許你們任何一個人,毀了這個太平。別叫朕捉住了你們的把柄,捉住了那就別怪朕手下無情。”
曹盼鏗鏘有力表明自己的態度,天下一統了,她知道有很多的人都在高興,都在歡喚著。她就是要在他們高興的時候,給他們敲一記警鍾,響鼓不用重鑼敲,他們又怎麽會記著。
這個天下,來之不易,曹盼絕不允許他們在這個天下一統之後,在她的手裏一步一步地蠶食這份來安寧。
“臣等不敢!”剛因曹盼封賞而歡喜的人,再聽到曹盼的警告,觸及曹盼那一雙如利劍般直刺人心的眼神,立刻垂首齊應,那是打死也不敢再起半分鬆懈的念頭。
荀攸看著曹盼,心中的感觸甚多,這樣的曹盼,絕對是為帝王都最好的人選。
曹操這輩子也不知是走了什麽運,竟然生了這樣的一個女兒。
“平定天下,需諸卿與朕同心。天下一統,開創一代盛世,更需得諸卿與朕同心。”
“朕,希望將來有一天,旁人提起曹盼,大魏昭寧一朝,皆感慨一聲,曆朝曆代,再無如昭寧帝,昭寧一朝之眾臣。朕即當了這古往今來的第一個女帝,朕得與諸卿,與諸卿結束了這個亂世,朕就更希望能和諸卿再開創一個古往今來,令後世無數人為之向往的盛世。”
“一代盛世,能令後世無數人趨之若鶩的盛世,你們不想與朕一同努力建成嗎?”曹盼不遺餘力地給這些人洗腦,帶著他們想像著那樣名垂千古,令後世無數人稱道的畫麵,那難道不是他們此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縱一路荊棘,願與陛下一往無前,萬死不改其誌!”周不疑溫和有力地出聲,出列與曹盼作一揖,墨問也是出列道:“願為盛世,斬盡荊棘。”
楊修也被說得十分激動,“願唯陛下馬首是瞻。”
有他們打頭陣,一通人立刻都表態,自然都是願意為一代盛世的開創而出力的。
曹盼看著他們道:“如此,與朕同行,願朕不改初心,不忘初心,朕也願諸卿,不改初心,不忘初心,朕能與諸卿,善始善終!”
後麵這四個字,是曹盼最真實的渴望,善始善終,她不希望,為大魏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最後她卻不得不殺他們。
墨問滿是詫異地看向曹盼,沒想到曹盼竟然會將那才在這些功臣心中浮起的念頭道破。
因而,墨問卻是放心了。曹盼是仁厚之君,若非不得已,她不會讓這些為大魏創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落得一個鳥盡弓藏的下場。
“朕,希望待朕百年之後,能由在坐的諸卿送朕一程,也算是不負朕與諸卿一路同行。”曹盼笑著說了這一句,下頭的人聽著皆是不可置信。
“飛鳥盡,良弓藏,這是朕不想做的事。所以,朕從一開始登基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什麽是你們該做的,什麽是你們該做的。到如今,天下一統了,朕還得重申一迴,知道了什麽是你們該做的,你們就不會犯朕不想看到的錯誤。如此,朕就不必忍痛殺你們。”
曹盼不想落得一個鳥盡弓藏的名聲,但是,同樣她也不怕殺功臣。
她是帝王,大魏的帝王,就像她教曹恆的,為人臣,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該由她明確的告訴他們,他們若是知道了還依然再犯,曹盼也就不必客氣。
“臣等必銘記陛下教誨。”周不疑再一次出列稱是,餘下之人亦是連連應是。
為帝王者,如曹盼般,明明白白地告訴臣子什麽話該做,什麽不該做,帝王之心術間何嚐不是也用著真心待人。
正因如此,曹盼一朝,所有功臣皆如曹盼所願,善始善終,曹盼從未殺過一個功臣,亦為後世稱頌。
昭寧九年,天下一統,女帝改元乾清,乾清盛世,由此開始……
因曹盼於昭寧年間而一統天下,有稱昭寧女帝。但曹盼改元乾清後,曆時十二年,開創太平盛世,萬邦來朝,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有稱乾清女帝。
無論是昭寧女帝也罷,乾清女帝也好,曹盼結束了一個亂世,開創了一個盛世,一如她所說的,為後世人趨之若鶩,卻再無能超越其者……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此完結了!迴想一路,五個月,從五月份開文到現在,五個月寫了一百六十多萬的字,平均每個月都三十來萬,每天一萬多字,作者渣迴想都佩服自己,竟然能碼得出來。
諸葛的結局,其實是一開始就是注定的。作者渣在寫荀令君的時候就說過有一個伏筆你們都沒有發覺,那就是荀彧的結局也早就表露了諸葛的結局。對於諸葛的評價,是有荀彧之德,郭嘉之智。在作者渣的心裏,諸葛和令君一樣都是真正的君子,君子之德,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為所當為,亦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是不可能叛漢的,他的人生早就已經規劃好,盼盼是他人生中的意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最後,他放下了一切,隻為看她一眼……所以這本書的結局從一開始注定了是悲劇。其實作者渣也希望能讓諸葛和盼盼在一起,可是,那就不是諸葛亮了,對於強行he,作者渣覺得這樣的結局更好。
對於感情線,真心被嫌棄得讓作者渣一度心機梗塞,但還是堅持一開始的想法寫到了最後。文中有一些漏洞,感情線上寫得,額,進度迅速,或許寫得諸葛讓很多人都不喜,對此隻能說聲抱歉。不過這本書寫到現在,馬上就要標上完結了,作者渣認為,還算是把作者渣想要表達的都表達得差不多了。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謝謝你們的陪伴,愛你們!
番外得緩一緩,也就五章,盡快地趕上哈!新書打滾求收,看在作者渣坑品那麽好的份上,不要讓作者渣那麽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