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還作死?”
“有人為一口鱸魚可以掛冠, 我為何不能為了這麽一條魚,拚一迴命, 更何況我還是專業的。”我笑嗬嗬地說起東坡先生吃河豚的故事。順帶引出了老袁要歸去的事情。
他默不作聲了良久,我還在悶頭刮魚刺, 催他道:“你覺得他迴去可好?”
“不好,河口決堤,朝中如今還為了治河爭論不休,看起來一年兩年都修不好,春天旱,秋天澇,在今年或者今後的幾年裏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仰頭問常遠:“要不要勸勸他別迴去了?”
“讓他迴去吧!以他的聰明也許能改變些……”常遠歎了一口氣道:“你還要弄到幾時?我肚子都餓癟了!”
“鍋裏已經有燉著的春筍燒肉,你不用等河豚了!萬一我吃了去了,你好好帶著孩子過日子!”我站起身對他說。
他跟在我身後道:“你為了吃河豚,都開始說遺言了!為了吃當真不顧一切了。”
熱鍋冷油,下河豚蒜子,再一起將河豚肝煎了,加上黃豆醬燉上,等醬汁濃稠,鮮香撲鼻而來。常遠已經等在邊上,他先伸筷子道:“讓我嚐嚐!”我笑意盈盈地讓他親嚐,一口下去他直道:“冒死值得!”
一鍋子七八條河豚,若是含毒足夠把咱家一家子一鍋端了,他們偏偏一邊說我大膽,一邊吃得盡興地很,阿爹和常遠連連幹掉了三瓶酒,也不知道誰大膽些,那些河豚肝我一塊也沒輪上。自家人若是沒有十分的把握我怎麽敢料理這東西?
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做多少事?至少我們看到海陵避過了水災和旱災帶來的危害,還一片欣欣向榮。朝廷這一年多,大約除了在朝中爭吵之外,都沒有做過任何事情。時至今日,圍繞著海陵的幾個縣府都開始蝗蟲漫天飛,如果走出海陵到處可以看到燒黃紙,祭拜蝗奶奶的人群。
春江水暖鴨先知,自從去年秋天糧食收獲開始,海陵人相信常遠遠遠超過於蝗奶奶,所以當我們勸要多養雞鴨,是為了防止蝗蟲泛濫的時候,大多數人家都毫不猶豫地開始捉了雞鴨。而如今,蝗蟲飛過,一大群的雞鴨在那裏將蝗蟲當成了主食,突然之間,百姓對常遠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崇拜,因為縣太爺似乎未卜先知。
“料事如神?”常遠在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的下午,小吃鋪子專門接待來自鄉裏的甲長保長這些最基層的管理人員,聽聽他們的想法,傳達一下下一步的措施:“這不是料事如神,其一確實上天眷顧海陵,咱們這個地方不是災害的源頭,要是在源頭,咱們再有能耐也沒本事不是?”常遠環顧了周圍,看了各位甲長和保長。
“其二呢,是多看多想,我家娘子天天在田間地頭,她看河裏的水位,田間的秧苗,草叢裏的蟲子。我在城門那裏看別的縣府來了多少人,他們是為什麽而來。再加上我們時常跑外麵看,有些事情就能提前做準備了。其實大水之後有大旱,這些曆代的治河書上都有記載。我不過實實在在去查了這些書罷了。”
常遠繼續說道:“大旱之後會有蝗災,其實當地的一些話也給咱提示了,比如有古語說:“澇了出□□,旱了出螞蚱。我就讓小李去專門看螞蚱,發現螞蚱就喜歡去水邊上板結的地塊裏產卵。這下就明白了,為什麽旱了出螞蚱,旱了河床就露出地麵了,那裏都是這樣一塊塊結實的地塊,是螞蚱最喜歡呆的地方,雞鴨吃螞蚱也是看了前人的治蝗記載,想咱們海陵如果降雨少的話,河床也會暴露,那麽如果多養鴨子,鴨子天天在河床上找東西吃,但凡有要產卵的螞蚱,鴨子都能把它們消滅了,這樣一來咱們本地的螞蚱就少了,蝗災就小了”。
“原來如此!大人竟然比咱們這些莊稼人還明白這些道理。”
“哪裏!我家娘子幼時孤苦,也是種地出身,聽她說起,我便記在心裏。民以食為天,糧食穩當了,大家的日子就有著落了。”常遠笑著看我道:“去年她覓得幾個種植,種了下來東西都不錯。幾年育了苗,我們自己田地裏種了三百來畝,多餘的那些,你們一人拿迴去放在自家菜地裏試著種種看。這東西,產量高,管飽!要是到秋天能有些收成,想明年再種,到時候再來拿!”
我笑著說道:“大家都等著,我進去拿來!”說完我讓寄杉和寄鬆把幾筐子紅薯苗都拿了出來,已經十來支一把紮好了。
“跟上次的辣椒一樣嗎?”有人問我。
我一邊分,一邊說:“不一樣,這不是小菜,這是糧食,跟山藥有點像,種下來感覺如果土地比較鬆的話,種出來的紅薯,又大又好。反正新鮮東西給大家夥兒試試。每一家十把,不能多拿啊!我也沒得多,還有百來畝地沒有種上呢!”
“奶奶,您這裏兩百把肯定不止,多給些,咱們也好前後鄰居分一分!”這老頭一直多占多要。
我忙擺手道:“不成不成,這東西明年就不值什麽了,今年我舍不得多給,一畝三四千斤的產量,我還指著它萬一要是今年別的縣裏蝗災重了,能多救幾個人呢!你們得等上一年。”
“大人,奶奶比您小氣!”有人半開玩笑地說道。
常遠哈哈一笑,居然就認下了說:“所以家裏的錢財都是她管著!”
我一跺腳對他瞪了一眼道:“錢要是交到你手上,早就全花光了!”
“大人,奶奶不容易,咱們這裏的糧價,要不是有她,早就也跟別的地方那樣五百文一鬥都有可能了。一年漲了十倍,還讓不讓人活。”有人總算給我說一聲公道話。
常遠笑著對我說道:“說你好呢!”
我笑了笑說:“知道!大爺,多給您一把!”
這下好了,多收獲了幾句好話,我多給二十來把的秧苗,喜歡別人說好聽的是天性。
朝廷裏還在為了修不修黃河決口的堤壩而爭論不休,很難相信,主張不修的居然是葛相這樣的老臣。兩派人打口水仗,最後聖人拍板要修。命令下來,就要抽調民夫,問題是黃河沿岸,十室九空,全都逃荒出來了,誰去修?
修的人沒落實,又加了一個專項稅賦,河務稅。這個告示貼到了城門口,自有識字的人在那裏宣講,聽得百姓們叫罵連篇,這還給不給人活路了。我看著這個景象笑了笑,通常能罵出來的,都是還對此抱有希望的。如果連罵都不罵了,那就基本上完了。
完了是怎麽樣子?就是隔壁鏡湖這個樣子,破爛的衙門支撐不住,轟然倒塌。老李站在廢墟之後,默默地,呆呆地看著包圍了府衙的百姓。然後這群百姓成了匪徒,他們將老李一家被綁了。
雖然早就聽說有搶匪開始一家一家殺富戶,逼著縣衙開倉放糧,但是那隻是聽說,如今卻是在隔壁,離我們很近的地方。
這就真的是要玩完了,老李這個人雖然執拗了些,雖然才幹差了些,但是人品還是不錯的,想要把事情幹好。常遠聽到這個消息,他說:“我得帶人去救他!”
我攔住他道:“咱們隸屬揚州府,等揚州知府出麵吧!別的不怕,就怕的是,那群已經形成一致行動的暴民。談不好,把老李一家滅門了,你難逃幹係。如果你救下老李一家,定然是要與那群暴民進行談判。到時候,你允諾的可兌現得了?你做的了老李的主嗎?他那樣一個人,如果一定要殺那群人呢?合理合法。即便老李允了,上頭允許嗎?一樣按照王法來判,圍攻縣衙,綁架縣官,私開官倉是什麽罪?你能做主?”
常遠揮開我的手道:“燕娘,若任由事態發展,以揚州府如今周邊都受災,又要保住漕運的態勢。必然不會想辦法救老李,老李一家出事,那麽對於那些百姓來說一點點地退路都沒有了,勢必聚集成匪。到時候,咱們海陵富庶,有緊挨著到時候第一個搶的時候海陵。你以為海陵能收編,他們嗎?有了這個罪名在身上,根本無法收編。我們現在還不能反!”
我在他的背後說道:“但是,鏡湖能亂,鏡湖能反!以我們的實力,不出擊,保住海陵還是有這個能力的。阿遠,政治是非道德的,你明白的!”我對他說道:“你還記得咱倆探討過馬基雅維裏主義,你認可該鎮壓就鎮壓,該殺人就殺人,該放棄就放棄。我們做不到道德模範,我們隻能顧全大局。必要的犧牲,還是會有的。咱們的這些人需要一次次地保衛海陵,來鍛煉他們的作戰能力,何不從小的開始?”
他轉過頭來看我,我走上前去,將手放在他的胸口道:“阿遠你的心最珍貴的地方,是會心軟。”
他抓住我的手道:“是我不顧大局了。我們已經看了河堤決口,已經看了旱災,還有什麽不能看的。”
“不是,在我們心裏,我們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救人,如果我們沒有來海陵,海陵必然是第二個鏡湖,畢竟蘇老哥就是海陵出來的。所以我們從未有過任何心裏的愧疚,因為我們已經盡力了。現在我們在這件事情上不能盡力了。阿遠,我們必須要邁過這個坎!”
常遠低下頭對我說道:“好!”
我們倆對坐著突然相顧兩無言,我思來想去對常遠說道:“你去把李家的孩子帶出來吧!不要讓他們斷了根。”
“你終究是硬不起心腸!”常遠拍了拍我的臉,帶著寄鬆走入黑夜之中。
第104章
東方泛起魚肚白, 家裏人已經開始起來準備新一天的鋪子開張,常遠才帶著人迴來,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和那個那天看到的孩子, 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看到這三個,我雙手抹了抹自己的臉,讓自己清醒一下, 咱們家這是打算開幼兒園了嗎?
“求大人救救我雙親!”那個少年跪在了常遠的麵前。
常遠看著腳下的少年道:“你父親是他們的目標, 留在鏡湖也是他作為一個縣官的責任,你母親方才我們讓她走, 她決定留下陪你父親,你是親耳聽見的。我怎麽救?”
那個孩子跪在地上痛哭道:“我父親清廉愛民,從無私心。他不該遭此大難。”
我突然感覺,常遠可能救了個麻煩, 大難這個事情該誰不該誰呢?遇上了就是遇上了, 他有常遠願意帶人去救已經是萬千之幸了。
常遠摸了摸他的頭慈愛地道:“我與你父親不過點頭之交,遇到這件事情卻是拚了命去救他。如你一樣,我也覺得他不該死。不過,他選擇留下與城池共存亡,也沒什麽不對。所以我尊重他的選擇。如今你已經被救了出來,你也是個大人了, 弟妹的生活該你負擔的,你負擔起來。好好過日子, 如果你父親平安了自然會來找你。”
那少年驚訝地抬頭看向常遠,常遠對著寄鬆說道:“寄鬆, 帶李家少爺和姑娘去鋪子裏吃早飯。”
“吃完早餐呢?”
“讓他們自謀生路吧!”常遠說道。
果然如我們所料,揚州知府沒有及時地派人去鏡湖製止這場□□,根據打探來的消息,當第一家的門被砸開,那麽打砸搶就成了傳染病,一家一家地開始蔓延,不管有錢人家,還是說是普通的百姓,沿著鏡湖府衙的整條街火光衝天,兩天之後成了斷壁殘垣。
當口號喊起:“有衣同穿,有飯共食”的時候,事情已經處於無法控製,我們這個地方逃荒來的人太多,本來黃河決口,離鄉背井,賣兒賣女已經讓這些人處於崩潰邊緣,這個時候有人出來號召,並且在打了財主之後,分了一口糧食,參與聚集的人就越來越多,他們不需要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幹,隻要上麵有人說這麽幹,就幹,也不需要知道為什麽要殺人放火,跟著殺人跟著放火就好。
老李大人被殺死,人頭被掛在縣城門口,被定義為不顧百姓死活的朝廷的走狗,他怒睜著雙目,看著被設了關卡的鏡湖城門。
哪裏有飯吃?海陵。當然揚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那裏是州府,兩淮鹽業的重地,自有重兵把守。刨去揚州,這周邊的縣裏,就海陵縣,到現在都沒有斷糧,所以海陵成了第一攻擊的目標。為首的人要帶著兄弟們有飯吃,有衣穿。
常遠下令海陵縣裏所有的壯丁翻班,巡查與鏡湖聯通的區域,一有風吹草動,就來報告。所有的婦孺都進入城裏避難。
我站在城門口,看著背著鋪蓋的一家一家進入城裏,幸虧這個時候是春天,已經不是很寒冷,所以那些廟宇大殿,商鋪廊簷之下,用竹席遮陽,搭了地方,讓他們安置。
所有的人都在討論鏡湖□□的恐怖,有些年歲的老人則是見怪不怪說起了之前xx年間的往事,那一場□□開啟了前朝的覆滅,這後麵的話已經不能再說了。
一個村一個地方都安置下來。兩三戶合用一個行軍灶,可以生火,燒飯。路上安排了阿牛的人,每一個安置點都有人看著,免得人多,到時候有小偷小摸。要是城裏有親戚的,有人投奔了親戚。
“奶奶!這裏!”春桃叫我,我站起來尋找,春桃的手揮舞著,我一邊嘴裏說道:“讓!讓!大家讓讓!”一邊走到了她身邊。她身邊有個娘子,肚子很大,在那裏悶哼著唿痛。
“奶奶,救救我家兒媳,她快生了!”一個老太太扒拉住我的褲腿。我看旁邊圍著五六個小姑娘圍住了。
這可難倒我了,我呐呐地說:“我不會接生啊!”
“奶奶,給她找個地方吧?叫一個穩婆。”
這時候我才迴過神來道:“對,對!春桃,抬著她去咱家後院。杏花,你去吼一聲,有會接生的穩婆沒有?”
我帶著人,從我家後院門進去,本來那裏有一排傭人房,修繕之後空著原本想要做校舍,所以直接與我們那園子用圍牆隔開,隻有一道小門可以通過,如果小門一關完全是隔斷的一個園子。
房子裏地上都是青磚十分幹淨,如今讓人打了地鋪。那穩婆跟了過來,開始為那農婦接生,那農婦悶哼了幾聲之後,我聽見一聲:“出來了,出來了,是個小子!”此刻我不禁有些羨慕這個世道,人和人真的不一樣,想當初我生蘊小子,那是撕心裂肺,差點把魂都給疼沒了,人家呢?就皺個眉頭,撲通就把孩子給生出來了。
我不免把話說出來,我家阿娘噗呲一聲道:“你再生一個試試,保管也輕鬆暢快!一迴生二迴熟。”
“真的?”我狐疑地看著阿娘,總覺得她是在給我挖坑。但是內心卻是躍躍欲試,畢竟我家蘊兒都會打醬油了。
“奶奶!您快去看看,城西那裏村民和住戶打起來了,勸都勸不聽!”秀芳過來跟我說,得了別胡思亂想了,快去看看要緊,別讓一些事情,弄得常遠顧頭不顧尾。
海陵城小,跑個半柱香就到了城西,那裏有一大片空地,原本是在外地行商一戶人家的地皮,後來我看著不錯,看著海陵最近來往的人也多,所以找了牙子從他們手裏租了下來,不過到現在我都沒有在整理。
因為之前這塊是荒地,所以旁邊的十來戶人家瓜分了,種著小菜。這次城外的人要過來,我讓人安置在這裏,原本想著這是我的地盤。
“誰來都沒用!憑什麽把我種的黃瓜推倒?推倒了我們一家子吃什麽?你給我買?你讓縣太爺來給我買?”一個聲音在那裏叫罵,這天下總有這種人,過得日子不知。
春桃吼了一聲:“縣太爺的夫人來了!”
我走上前去問皮笑肉不笑地道:“想讓縣太爺買什麽?”看向一個女人,生得兩頰少肉,目光滑溜。
“這是我們家的菜地,憑什麽讓這群鄉下人來住?”那邊一個拿著扁擔的男人惡狠狠地問。
這就跟老虎撒尿是為了畫領地一樣,他也是種上就是他的了。我橫眼看他:“這地什麽時候成你的了?”
“怎麽不是我的,這些菜都是我親手種上的。”
“你知道我為什麽安排鄉親到這裏嗎?因為這塊地我已經租下幾個月了,因著我還沒打算種,所以也沒來整地。如今你卻說是你的,隻因你種了菜,就要趕走這些人?還要我給你買菜?”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樣的!有想法。燒香的趕走和尚來了?”
“我……”他被我說的沒有了言語,看起來也是個屋裏橫的。
“太太,我們也不想來這裏,我們自家都有屋子,憑什麽叫咱們睡這露天?什麽時候能好,早點讓咱們迴去吧?”一個老者到我麵前問:“到底鏡湖怎麽樣了?”
“各位,我家相公派去鏡湖的人迴來說,那些人很兇狠。為了大家的命,現在隻能委屈大家在城裏。若是城裏的住戶覺得不如以前那樣方便了,隻能忍忍了。我跟大家說,昨日咱們的親眼看見,鏡湖村子裏的一個孩子在門檻上端著碗吃飯,這個時候那些人過去,問他,麥糠飯好吃嗎?為什麽不加點菜。那孩子說沒有,那人就剁下了孩子的一根手指,說給他加葷菜。”聽到這裏很多人吸了一口冷氣,我繼續說道:“你們要明白,你不知道碰見的是怎麽樣的匪徒。先等這幫子人路過了海陵,咱們再迴去可好?”
“太太,他不讓咱們住在這裏,您看呢?”
“春桃,你來認認這位!”
“是!”春桃跑了過來,上上下下的打量了這個人,對我說:“奶奶我記住了!”
我問那位道:“這地上的那些東西馬上給我刨了,否則你想吃飯,不要上我那裏去買!”
“您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你這樣無理取鬧,我是不是可以說以後糧食不用到我那裏去買!”
“那我到那裏去買?”
“愛上哪兒上哪兒!”我嗬嗬一笑道,掌握資源就是本事,我問他:“我記得壯年男子應該在城外,你怎麽在這裏?”
“我……”他一下子還是不知怎麽答我,我問道:“外麵怎麽樣了?你怎麽跑迴來了?別人家男兒都在收著這個城,護著咱們城裏的僅有的吃食,你呢?在幹什麽?為了這片不是你的地上長得幾棵菜,要趕著老少爺們都在外麵守著的人滾蛋?還不歸隊?”
解決了這件事情,迴到家中,家裏的鋪子今天沒有營業,全部用來蒸饅頭,守護海陵的那些人不能餓肚子。
常遠到後半夜才迴來,這些天他都是後半夜才迴,幾天下來這眼睛下麵一片黛青色。我趿拉著鞋,將紅泥小爐上煨著的皮蛋瘦肉粥給他盛了一碗,另外有攤的雞蛋餅給他拿了一張過來,我問他:“城外還好吧?咱們的那幾片地沒事兒吧?”
“沒事兒,大的幾個莊子守的人多。都是些苗子他們也吃不了,用不上。倒是打架,打了幾次。那些人也不敢輕易來了,估計守個兩三天,他們拿不到就肯定會離開了。”他幾大口就將粥和餅扔進了肚子。
去淨房粗粗洗了個澡,我拿了手巾為他擦拭發上的水珠,跟他說著今天一天的見聞,順便問他今天的爛糊麵可吃到了?明顯是沒吃,他嘿嘿一笑,被我罵道:“你什麽時候懂得些愛惜自己?”等我說出口這句話,我聽見均勻地唿吸聲,坐著都能睡著這是豬啊?
我想了想,覺得算了吧!也別矯情了,直接將他抱起,放到了床上,突然他睜開眼睛看我道:“好幾日沒有親近了,今天親近親近?”說著把已經長長了的胡茬,蹭我臉上,我想起方才那個婦人生孩子的事情說道:“沒想到,孩子生多了,也會容易。”
“有人為一口鱸魚可以掛冠, 我為何不能為了這麽一條魚,拚一迴命, 更何況我還是專業的。”我笑嗬嗬地說起東坡先生吃河豚的故事。順帶引出了老袁要歸去的事情。
他默不作聲了良久,我還在悶頭刮魚刺, 催他道:“你覺得他迴去可好?”
“不好,河口決堤,朝中如今還為了治河爭論不休,看起來一年兩年都修不好,春天旱,秋天澇,在今年或者今後的幾年裏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仰頭問常遠:“要不要勸勸他別迴去了?”
“讓他迴去吧!以他的聰明也許能改變些……”常遠歎了一口氣道:“你還要弄到幾時?我肚子都餓癟了!”
“鍋裏已經有燉著的春筍燒肉,你不用等河豚了!萬一我吃了去了,你好好帶著孩子過日子!”我站起身對他說。
他跟在我身後道:“你為了吃河豚,都開始說遺言了!為了吃當真不顧一切了。”
熱鍋冷油,下河豚蒜子,再一起將河豚肝煎了,加上黃豆醬燉上,等醬汁濃稠,鮮香撲鼻而來。常遠已經等在邊上,他先伸筷子道:“讓我嚐嚐!”我笑意盈盈地讓他親嚐,一口下去他直道:“冒死值得!”
一鍋子七八條河豚,若是含毒足夠把咱家一家子一鍋端了,他們偏偏一邊說我大膽,一邊吃得盡興地很,阿爹和常遠連連幹掉了三瓶酒,也不知道誰大膽些,那些河豚肝我一塊也沒輪上。自家人若是沒有十分的把握我怎麽敢料理這東西?
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做多少事?至少我們看到海陵避過了水災和旱災帶來的危害,還一片欣欣向榮。朝廷這一年多,大約除了在朝中爭吵之外,都沒有做過任何事情。時至今日,圍繞著海陵的幾個縣府都開始蝗蟲漫天飛,如果走出海陵到處可以看到燒黃紙,祭拜蝗奶奶的人群。
春江水暖鴨先知,自從去年秋天糧食收獲開始,海陵人相信常遠遠遠超過於蝗奶奶,所以當我們勸要多養雞鴨,是為了防止蝗蟲泛濫的時候,大多數人家都毫不猶豫地開始捉了雞鴨。而如今,蝗蟲飛過,一大群的雞鴨在那裏將蝗蟲當成了主食,突然之間,百姓對常遠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崇拜,因為縣太爺似乎未卜先知。
“料事如神?”常遠在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的下午,小吃鋪子專門接待來自鄉裏的甲長保長這些最基層的管理人員,聽聽他們的想法,傳達一下下一步的措施:“這不是料事如神,其一確實上天眷顧海陵,咱們這個地方不是災害的源頭,要是在源頭,咱們再有能耐也沒本事不是?”常遠環顧了周圍,看了各位甲長和保長。
“其二呢,是多看多想,我家娘子天天在田間地頭,她看河裏的水位,田間的秧苗,草叢裏的蟲子。我在城門那裏看別的縣府來了多少人,他們是為什麽而來。再加上我們時常跑外麵看,有些事情就能提前做準備了。其實大水之後有大旱,這些曆代的治河書上都有記載。我不過實實在在去查了這些書罷了。”
常遠繼續說道:“大旱之後會有蝗災,其實當地的一些話也給咱提示了,比如有古語說:“澇了出□□,旱了出螞蚱。我就讓小李去專門看螞蚱,發現螞蚱就喜歡去水邊上板結的地塊裏產卵。這下就明白了,為什麽旱了出螞蚱,旱了河床就露出地麵了,那裏都是這樣一塊塊結實的地塊,是螞蚱最喜歡呆的地方,雞鴨吃螞蚱也是看了前人的治蝗記載,想咱們海陵如果降雨少的話,河床也會暴露,那麽如果多養鴨子,鴨子天天在河床上找東西吃,但凡有要產卵的螞蚱,鴨子都能把它們消滅了,這樣一來咱們本地的螞蚱就少了,蝗災就小了”。
“原來如此!大人竟然比咱們這些莊稼人還明白這些道理。”
“哪裏!我家娘子幼時孤苦,也是種地出身,聽她說起,我便記在心裏。民以食為天,糧食穩當了,大家的日子就有著落了。”常遠笑著看我道:“去年她覓得幾個種植,種了下來東西都不錯。幾年育了苗,我們自己田地裏種了三百來畝,多餘的那些,你們一人拿迴去放在自家菜地裏試著種種看。這東西,產量高,管飽!要是到秋天能有些收成,想明年再種,到時候再來拿!”
我笑著說道:“大家都等著,我進去拿來!”說完我讓寄杉和寄鬆把幾筐子紅薯苗都拿了出來,已經十來支一把紮好了。
“跟上次的辣椒一樣嗎?”有人問我。
我一邊分,一邊說:“不一樣,這不是小菜,這是糧食,跟山藥有點像,種下來感覺如果土地比較鬆的話,種出來的紅薯,又大又好。反正新鮮東西給大家夥兒試試。每一家十把,不能多拿啊!我也沒得多,還有百來畝地沒有種上呢!”
“奶奶,您這裏兩百把肯定不止,多給些,咱們也好前後鄰居分一分!”這老頭一直多占多要。
我忙擺手道:“不成不成,這東西明年就不值什麽了,今年我舍不得多給,一畝三四千斤的產量,我還指著它萬一要是今年別的縣裏蝗災重了,能多救幾個人呢!你們得等上一年。”
“大人,奶奶比您小氣!”有人半開玩笑地說道。
常遠哈哈一笑,居然就認下了說:“所以家裏的錢財都是她管著!”
我一跺腳對他瞪了一眼道:“錢要是交到你手上,早就全花光了!”
“大人,奶奶不容易,咱們這裏的糧價,要不是有她,早就也跟別的地方那樣五百文一鬥都有可能了。一年漲了十倍,還讓不讓人活。”有人總算給我說一聲公道話。
常遠笑著對我說道:“說你好呢!”
我笑了笑說:“知道!大爺,多給您一把!”
這下好了,多收獲了幾句好話,我多給二十來把的秧苗,喜歡別人說好聽的是天性。
朝廷裏還在為了修不修黃河決口的堤壩而爭論不休,很難相信,主張不修的居然是葛相這樣的老臣。兩派人打口水仗,最後聖人拍板要修。命令下來,就要抽調民夫,問題是黃河沿岸,十室九空,全都逃荒出來了,誰去修?
修的人沒落實,又加了一個專項稅賦,河務稅。這個告示貼到了城門口,自有識字的人在那裏宣講,聽得百姓們叫罵連篇,這還給不給人活路了。我看著這個景象笑了笑,通常能罵出來的,都是還對此抱有希望的。如果連罵都不罵了,那就基本上完了。
完了是怎麽樣子?就是隔壁鏡湖這個樣子,破爛的衙門支撐不住,轟然倒塌。老李站在廢墟之後,默默地,呆呆地看著包圍了府衙的百姓。然後這群百姓成了匪徒,他們將老李一家被綁了。
雖然早就聽說有搶匪開始一家一家殺富戶,逼著縣衙開倉放糧,但是那隻是聽說,如今卻是在隔壁,離我們很近的地方。
這就真的是要玩完了,老李這個人雖然執拗了些,雖然才幹差了些,但是人品還是不錯的,想要把事情幹好。常遠聽到這個消息,他說:“我得帶人去救他!”
我攔住他道:“咱們隸屬揚州府,等揚州知府出麵吧!別的不怕,就怕的是,那群已經形成一致行動的暴民。談不好,把老李一家滅門了,你難逃幹係。如果你救下老李一家,定然是要與那群暴民進行談判。到時候,你允諾的可兌現得了?你做的了老李的主嗎?他那樣一個人,如果一定要殺那群人呢?合理合法。即便老李允了,上頭允許嗎?一樣按照王法來判,圍攻縣衙,綁架縣官,私開官倉是什麽罪?你能做主?”
常遠揮開我的手道:“燕娘,若任由事態發展,以揚州府如今周邊都受災,又要保住漕運的態勢。必然不會想辦法救老李,老李一家出事,那麽對於那些百姓來說一點點地退路都沒有了,勢必聚集成匪。到時候,咱們海陵富庶,有緊挨著到時候第一個搶的時候海陵。你以為海陵能收編,他們嗎?有了這個罪名在身上,根本無法收編。我們現在還不能反!”
我在他的背後說道:“但是,鏡湖能亂,鏡湖能反!以我們的實力,不出擊,保住海陵還是有這個能力的。阿遠,政治是非道德的,你明白的!”我對他說道:“你還記得咱倆探討過馬基雅維裏主義,你認可該鎮壓就鎮壓,該殺人就殺人,該放棄就放棄。我們做不到道德模範,我們隻能顧全大局。必要的犧牲,還是會有的。咱們的這些人需要一次次地保衛海陵,來鍛煉他們的作戰能力,何不從小的開始?”
他轉過頭來看我,我走上前去,將手放在他的胸口道:“阿遠你的心最珍貴的地方,是會心軟。”
他抓住我的手道:“是我不顧大局了。我們已經看了河堤決口,已經看了旱災,還有什麽不能看的。”
“不是,在我們心裏,我們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救人,如果我們沒有來海陵,海陵必然是第二個鏡湖,畢竟蘇老哥就是海陵出來的。所以我們從未有過任何心裏的愧疚,因為我們已經盡力了。現在我們在這件事情上不能盡力了。阿遠,我們必須要邁過這個坎!”
常遠低下頭對我說道:“好!”
我們倆對坐著突然相顧兩無言,我思來想去對常遠說道:“你去把李家的孩子帶出來吧!不要讓他們斷了根。”
“你終究是硬不起心腸!”常遠拍了拍我的臉,帶著寄鬆走入黑夜之中。
第104章
東方泛起魚肚白, 家裏人已經開始起來準備新一天的鋪子開張,常遠才帶著人迴來,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和那個那天看到的孩子, 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看到這三個,我雙手抹了抹自己的臉,讓自己清醒一下, 咱們家這是打算開幼兒園了嗎?
“求大人救救我雙親!”那個少年跪在了常遠的麵前。
常遠看著腳下的少年道:“你父親是他們的目標, 留在鏡湖也是他作為一個縣官的責任,你母親方才我們讓她走, 她決定留下陪你父親,你是親耳聽見的。我怎麽救?”
那個孩子跪在地上痛哭道:“我父親清廉愛民,從無私心。他不該遭此大難。”
我突然感覺,常遠可能救了個麻煩, 大難這個事情該誰不該誰呢?遇上了就是遇上了, 他有常遠願意帶人去救已經是萬千之幸了。
常遠摸了摸他的頭慈愛地道:“我與你父親不過點頭之交,遇到這件事情卻是拚了命去救他。如你一樣,我也覺得他不該死。不過,他選擇留下與城池共存亡,也沒什麽不對。所以我尊重他的選擇。如今你已經被救了出來,你也是個大人了, 弟妹的生活該你負擔的,你負擔起來。好好過日子, 如果你父親平安了自然會來找你。”
那少年驚訝地抬頭看向常遠,常遠對著寄鬆說道:“寄鬆, 帶李家少爺和姑娘去鋪子裏吃早飯。”
“吃完早餐呢?”
“讓他們自謀生路吧!”常遠說道。
果然如我們所料,揚州知府沒有及時地派人去鏡湖製止這場□□,根據打探來的消息,當第一家的門被砸開,那麽打砸搶就成了傳染病,一家一家地開始蔓延,不管有錢人家,還是說是普通的百姓,沿著鏡湖府衙的整條街火光衝天,兩天之後成了斷壁殘垣。
當口號喊起:“有衣同穿,有飯共食”的時候,事情已經處於無法控製,我們這個地方逃荒來的人太多,本來黃河決口,離鄉背井,賣兒賣女已經讓這些人處於崩潰邊緣,這個時候有人出來號召,並且在打了財主之後,分了一口糧食,參與聚集的人就越來越多,他們不需要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幹,隻要上麵有人說這麽幹,就幹,也不需要知道為什麽要殺人放火,跟著殺人跟著放火就好。
老李大人被殺死,人頭被掛在縣城門口,被定義為不顧百姓死活的朝廷的走狗,他怒睜著雙目,看著被設了關卡的鏡湖城門。
哪裏有飯吃?海陵。當然揚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那裏是州府,兩淮鹽業的重地,自有重兵把守。刨去揚州,這周邊的縣裏,就海陵縣,到現在都沒有斷糧,所以海陵成了第一攻擊的目標。為首的人要帶著兄弟們有飯吃,有衣穿。
常遠下令海陵縣裏所有的壯丁翻班,巡查與鏡湖聯通的區域,一有風吹草動,就來報告。所有的婦孺都進入城裏避難。
我站在城門口,看著背著鋪蓋的一家一家進入城裏,幸虧這個時候是春天,已經不是很寒冷,所以那些廟宇大殿,商鋪廊簷之下,用竹席遮陽,搭了地方,讓他們安置。
所有的人都在討論鏡湖□□的恐怖,有些年歲的老人則是見怪不怪說起了之前xx年間的往事,那一場□□開啟了前朝的覆滅,這後麵的話已經不能再說了。
一個村一個地方都安置下來。兩三戶合用一個行軍灶,可以生火,燒飯。路上安排了阿牛的人,每一個安置點都有人看著,免得人多,到時候有小偷小摸。要是城裏有親戚的,有人投奔了親戚。
“奶奶!這裏!”春桃叫我,我站起來尋找,春桃的手揮舞著,我一邊嘴裏說道:“讓!讓!大家讓讓!”一邊走到了她身邊。她身邊有個娘子,肚子很大,在那裏悶哼著唿痛。
“奶奶,救救我家兒媳,她快生了!”一個老太太扒拉住我的褲腿。我看旁邊圍著五六個小姑娘圍住了。
這可難倒我了,我呐呐地說:“我不會接生啊!”
“奶奶,給她找個地方吧?叫一個穩婆。”
這時候我才迴過神來道:“對,對!春桃,抬著她去咱家後院。杏花,你去吼一聲,有會接生的穩婆沒有?”
我帶著人,從我家後院門進去,本來那裏有一排傭人房,修繕之後空著原本想要做校舍,所以直接與我們那園子用圍牆隔開,隻有一道小門可以通過,如果小門一關完全是隔斷的一個園子。
房子裏地上都是青磚十分幹淨,如今讓人打了地鋪。那穩婆跟了過來,開始為那農婦接生,那農婦悶哼了幾聲之後,我聽見一聲:“出來了,出來了,是個小子!”此刻我不禁有些羨慕這個世道,人和人真的不一樣,想當初我生蘊小子,那是撕心裂肺,差點把魂都給疼沒了,人家呢?就皺個眉頭,撲通就把孩子給生出來了。
我不免把話說出來,我家阿娘噗呲一聲道:“你再生一個試試,保管也輕鬆暢快!一迴生二迴熟。”
“真的?”我狐疑地看著阿娘,總覺得她是在給我挖坑。但是內心卻是躍躍欲試,畢竟我家蘊兒都會打醬油了。
“奶奶!您快去看看,城西那裏村民和住戶打起來了,勸都勸不聽!”秀芳過來跟我說,得了別胡思亂想了,快去看看要緊,別讓一些事情,弄得常遠顧頭不顧尾。
海陵城小,跑個半柱香就到了城西,那裏有一大片空地,原本是在外地行商一戶人家的地皮,後來我看著不錯,看著海陵最近來往的人也多,所以找了牙子從他們手裏租了下來,不過到現在我都沒有在整理。
因為之前這塊是荒地,所以旁邊的十來戶人家瓜分了,種著小菜。這次城外的人要過來,我讓人安置在這裏,原本想著這是我的地盤。
“誰來都沒用!憑什麽把我種的黃瓜推倒?推倒了我們一家子吃什麽?你給我買?你讓縣太爺來給我買?”一個聲音在那裏叫罵,這天下總有這種人,過得日子不知。
春桃吼了一聲:“縣太爺的夫人來了!”
我走上前去問皮笑肉不笑地道:“想讓縣太爺買什麽?”看向一個女人,生得兩頰少肉,目光滑溜。
“這是我們家的菜地,憑什麽讓這群鄉下人來住?”那邊一個拿著扁擔的男人惡狠狠地問。
這就跟老虎撒尿是為了畫領地一樣,他也是種上就是他的了。我橫眼看他:“這地什麽時候成你的了?”
“怎麽不是我的,這些菜都是我親手種上的。”
“你知道我為什麽安排鄉親到這裏嗎?因為這塊地我已經租下幾個月了,因著我還沒打算種,所以也沒來整地。如今你卻說是你的,隻因你種了菜,就要趕走這些人?還要我給你買菜?”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樣的!有想法。燒香的趕走和尚來了?”
“我……”他被我說的沒有了言語,看起來也是個屋裏橫的。
“太太,我們也不想來這裏,我們自家都有屋子,憑什麽叫咱們睡這露天?什麽時候能好,早點讓咱們迴去吧?”一個老者到我麵前問:“到底鏡湖怎麽樣了?”
“各位,我家相公派去鏡湖的人迴來說,那些人很兇狠。為了大家的命,現在隻能委屈大家在城裏。若是城裏的住戶覺得不如以前那樣方便了,隻能忍忍了。我跟大家說,昨日咱們的親眼看見,鏡湖村子裏的一個孩子在門檻上端著碗吃飯,這個時候那些人過去,問他,麥糠飯好吃嗎?為什麽不加點菜。那孩子說沒有,那人就剁下了孩子的一根手指,說給他加葷菜。”聽到這裏很多人吸了一口冷氣,我繼續說道:“你們要明白,你不知道碰見的是怎麽樣的匪徒。先等這幫子人路過了海陵,咱們再迴去可好?”
“太太,他不讓咱們住在這裏,您看呢?”
“春桃,你來認認這位!”
“是!”春桃跑了過來,上上下下的打量了這個人,對我說:“奶奶我記住了!”
我問那位道:“這地上的那些東西馬上給我刨了,否則你想吃飯,不要上我那裏去買!”
“您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你這樣無理取鬧,我是不是可以說以後糧食不用到我那裏去買!”
“那我到那裏去買?”
“愛上哪兒上哪兒!”我嗬嗬一笑道,掌握資源就是本事,我問他:“我記得壯年男子應該在城外,你怎麽在這裏?”
“我……”他一下子還是不知怎麽答我,我問道:“外麵怎麽樣了?你怎麽跑迴來了?別人家男兒都在收著這個城,護著咱們城裏的僅有的吃食,你呢?在幹什麽?為了這片不是你的地上長得幾棵菜,要趕著老少爺們都在外麵守著的人滾蛋?還不歸隊?”
解決了這件事情,迴到家中,家裏的鋪子今天沒有營業,全部用來蒸饅頭,守護海陵的那些人不能餓肚子。
常遠到後半夜才迴來,這些天他都是後半夜才迴,幾天下來這眼睛下麵一片黛青色。我趿拉著鞋,將紅泥小爐上煨著的皮蛋瘦肉粥給他盛了一碗,另外有攤的雞蛋餅給他拿了一張過來,我問他:“城外還好吧?咱們的那幾片地沒事兒吧?”
“沒事兒,大的幾個莊子守的人多。都是些苗子他們也吃不了,用不上。倒是打架,打了幾次。那些人也不敢輕易來了,估計守個兩三天,他們拿不到就肯定會離開了。”他幾大口就將粥和餅扔進了肚子。
去淨房粗粗洗了個澡,我拿了手巾為他擦拭發上的水珠,跟他說著今天一天的見聞,順便問他今天的爛糊麵可吃到了?明顯是沒吃,他嘿嘿一笑,被我罵道:“你什麽時候懂得些愛惜自己?”等我說出口這句話,我聽見均勻地唿吸聲,坐著都能睡著這是豬啊?
我想了想,覺得算了吧!也別矯情了,直接將他抱起,放到了床上,突然他睜開眼睛看我道:“好幾日沒有親近了,今天親近親近?”說著把已經長長了的胡茬,蹭我臉上,我想起方才那個婦人生孩子的事情說道:“沒想到,孩子生多了,也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