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那你怎麽說?”
常遠頓了頓,對我說道:“我說,所有的糧食都是出自我本人私產,這些話我沒有說錯吧?而且我跟著太子也這麽說的,從一開始就如此說。我的私產那裏經得起如此耗費,如今已經所餘不多,想要糧食也可以,我們可以挪部分出來,不過得用鏡湖的明年的田皮來換。你在海陵的田皮必然會退給鹽工,所以明年的糧食咱們得籌備起來。”
“那他豈不是氣死?之前還說你與民爭利。”
“這一次他倒是沒有這麽說,不過我跟他說明天我約他一起上路,讓他一起去看看受災的地方。”
“他倒是想要治理鏡湖了?之前不是說作為一個知縣,稅收和刑名是本分嗎?”我想起之前這位李大人的一些作為。
“他那不是被逼的沒法子,在這樣下去要民亂了!”
驛站裏,房間破舊而潮濕,我驛站的人去廚房拿幾捆幹的稻草過來,稻草鋪在床榻之上,在鋪上我帶出來的那條粗布毯子,湊合著睡上一晚,除了翻身的時候悉悉索索聲音嘈雜之外,也沒什麽不能習慣的。
李大人牽了一匹瘦馬而來,自然此瘦馬乃是真正的消瘦的老馬,而非稚嫩的姑娘。與他一路往西,仲秋時節,兩頭已經開始天氣轉涼,中午卻還是十分燥熱。
一路之上,在夏日經過洪水衝刷,低窪沼澤之地遍地。有時經過亂葬崗,一股子屍臭傳來,讓人幾欲作嘔,碰上來人一個老漢推著獨輪車,破草席裹了一具屍骨,連挖坑也懶得動手,直接搬下來扔了就走。
我們三人停在一處湖泊邊上,常遠蹲下去,抓了一把地上的土,黃色的細沙土,緩緩如沙漏從他的手裏落了下來。一個個的村莊,了無生機。門扉半開,走進屋裏,淩亂不堪,地上是厚厚的一層泥沙,十之六七是這樣的空房子。
“竟到了如此地步?”李大人呐呐地說道。
常遠轉頭對他說道:“秋冬之季幹旱,如果春天再幹旱,幹涸的湖泊剛好是螞蚱的滋生之地,你知道會發生什麽嗎?”
“蝗災?”李大人看向常遠。
常遠對著他點頭道:“澇了生蛤蟆,旱了生螞蚱!”
“那該如何是好?”
“你問這裏,還是你的轄地?”
“這裏又如何,轄地又該如何?”
“這裏已經別無他法,咱們那裏現在開始做準備,可以養些雞鴨,到時候放出去吃螞蚱!也可以組織人工撲蝗。”常遠對他說道。
“人都沒飯吃,哪裏來的餘糧養雞鴨?”這是李大人問的問題。沒有準備和有準備的差距就在這裏,對於海陵來說,這些事情會從容很多,但是對於鏡湖,目前是飲鴆止渴的狀態。再好的措施都抵不過現在餓肚子的境地。
常遠站在這個淩亂的院子裏,負手而立,說:“昨日我與你說過,如果你鏡湖的良田田皮能夠收上來,內子幫忙管理經營一年,可以給你每畝一百斤的米糧作為租金。”
“一百斤哪裏夠?鏡湖也有官鹽要繳,這些田地給了你,接下去的官鹽該如何?”
“按照官鹽收購價的九折扣,我海陵的鹽給你勻過來,鏡湖什麽都不用管幹,白白可以賺一成的鹽價,你看如何?”
李大人看向常遠道:“你既要種糧食,又要收官鹽,如何能兼顧?”
“你若是有時間也可以來海陵,看一看就明白了!”我一聽,他是要將曬鹽之法傳授於他,雖然我從未想要將這個事情保密,畢竟也無法保密,但是也未曾想要主動傳授給另外一個地方官進行推廣。
再往裏走,我聽見一個淒厲的聲音道:“不要,放下我的孩子!”一個蓬頭垢麵女人歪歪扭扭地追了過來,她前麵的一個男子咯吱窩裏夾著一個大約和小九兒差不多年歲的女孩兒。那女人抱住了那男子的腿說:“若是要賣了她,不若賣了我!”
李大人下得馬來,問道:“這是做什麽?”
“管你什麽事?”那男子兇悍地,看著李大人。
這位李大人猶豫了,那女人爬到了我前麵道:“求太太救救我家女兒,來世我做牛做馬也會報答!”
“先告訴我,這是怎麽了?”我心裏有個想法,難道是要易子而食?想到這裏我胸口的心跳加快。
那女子說道:“他要把我女兒賣給人打生樁,求太太救救我家女兒。”這特麽跟易子而食有什麽區別。
“你想過沒有,如果不賣了她,咱們一家子都活不下去了!”那男子吼那個女人,“你想想你兒子,你想想我!”
“哪裏要打生樁?”常遠的臉板了起來,自有他的一番氣度。
那男子突然之間就緊張起來,迴答道:“大水衝壞了濟生橋,如今要重修,所以要買童男童女!”
“一起過去看看!”他轉頭又對這個男子道:“你這個女兒打算賣多少錢?”
“十兩!”我聽見這個迴答,默默地閉上了眼,人命在這個時候是多不值錢,十兩銀子賣了一個孩子的性命。
“燕娘!給他!”常遠對我說道。
“慢著,你去找你們保長過來,咱們三方立個字據。”
“我們保長一家子死的死逃的逃已經不在了。”
“李兄,你做個見證,今日我買下了這個孩子。”常遠讓李大人做了見證,我方才將十兩銀子遞給那個男子,那個女人鬆開了我的褲腿,我本就不怎麽幹淨的褲子上兩個灰黑的五爪印。
第100章
那孩子的母親, 拉著孩子的手,一起給我們跪下道:“謝謝大爺,奶奶的救命之恩。”磕頭如搗蒜。我容她用這種方式表達救命之恩,有些情緒是需要用一些舉動去發泄, 這也算是一種。
我將那個小女孩攬在身前, 她渾身發抖,抽咽不停。任何一個人能夠死裏逃生, 都需要時間去平複, 更何況是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所拋棄。
“小花, 跟你爹娘道別!”我對那孩子說, 小姑娘仰頭看了看我,消瘦而黝黑的小臉點了點頭, 走到了她娘麵前道:“阿娘, 我走了!”
那女人哽咽這, 忍著淚點了點頭,她囑咐:“花啊,好好聽話, 做事要勤快,對主人要忠心,記得你的命都是你家主子的。”聽著她們母女分別,那小姑娘滿臉淚水, 隻是呐呐地叫道:“阿娘!阿娘!”
“你也別擔心, 我們家裏有個小姑娘與她差不多大,剛好給她做個從小的玩伴。”我對著那婦人道。
那婦人抬起手, 用袖子擦了淚,點頭道:“花兒以後你是去過好日子了,阿娘不擔心了!你走吧!走吧!”
小姑娘渾身沒個幹淨的地兒,雖然我略微有些嫌棄,但是不是沒辦法嘛?我將她帶上自己的馬,馬兒跑著跑著,她那頭上爬出一個細小虱子,對於我這種即便是在最艱難困苦的時候,都注意個人衛生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驚悚了,怕嚇到人孩子,我忍著渾身發癢的感覺。咬著牙帶著孩子。
打生樁這個在我看來是陋習,但是在這個時代確實是讓人能普遍接受的事情。比如李大人就說:“常大人,咱們現在在別人的地盤上,救下這個小姑娘就算了,其他事情不必去摻和。要不然觸怒了河神,這個誰也擔待不起不是?”
“這次發大水不知道是誰觸怒了河神?”我偏頭看向李大人,“發大水,跟天氣,黃河帶著巨量的泥沙,跟黃河是地上河有關。跟河神有什麽關係?既然是神,自然就擔負著保佑世人的職責,為什麽要孩童生祭?”經過穿越我信命,但是我不信,怪力亂神之語。
常遠看向李大人道:“李大人,如今咱們也走過了這些地方,大致的情形都已經知道。愚夫婦還想轉道揚州,關於田皮的事情,若是您有什麽想法,過幾日您來海陵一起商議。不如就此別過?”
“也行,如此我便不打擾賢伉儷!”這位李大人終究腦子和我們倆不是一路的,不過是暫時達成一致罷了。揮手與他告別,常遠帶著我循著花兒父親所說的濟生橋那裏走去,名為濟生,為何要人生祭。
到達了那個地方,才打聽到這濟生橋的祭祀要明日才舉行,一路走來都沒有一家可以落腳的地方,我倆雖然近乎風餐露宿,不過這孩子實在該洗涮洗涮。我說這話出來,可這外麵哪裏有什麽地方可以供我清洗的。說實話要我跟這個孩子湊一起,也為難了我。滿腦袋的跳蚤啊!
常遠想起早上路過的那戶空室,雖然淩亂,裏麵還有個鐵鍋,依舊在灶台上,好似還有個大水缸。外麵的藤架上一個幹枯的葫蘆掛在上麵,他帶著我們一起迴了那裏,我一看灶膛裏已經全被泥漿堵塞,哪裏還能燒煮?常遠一臉看傻瓜的神態道:“你不能外麵挖個坑燒啊!行軍灶來一個。”
常遠去不遠處找了條小河的灣塘,我索性也將那小缸滾了過去,一並到河裏清洗幹淨。如今洪水已經褪去,河灣裏的水倒是十分清澈,常遠脫了衣服在河裏撲騰了一圈子,我做了會兒熱身運動,也下了河裏遊了一個來迴。秋天的水還是十分地涼,常遠將一罐子皂角液遞給我,我忍著涼水塗抹了頭發再遊了一會兒,洗了個幹淨。等我上來找了個蘆葦叢,換了衣服,常遠已經把鍋子給架上,指揮了小姑娘開始燒水。
我從包袱裏挖出一包驅蟲的硫磺,半包溶解在水缸裏,常遠用隨身的刀將那葫蘆一劈為二,剛好可以將那一鍋子熱水舀入水缸裏,我伸手試試差不多了。招手讓花兒過來道:“爬進缸裏,連頭發一起泡一會兒,洗洗幹淨。”
小姑娘蹲進水缸裏之後,我繼續燒水,順帶拿了一身我的中衣和中褲,中褲直接將褲腿給扯短了。等下給她湊合著穿上,多餘的兩截褲腿,剛好給她,讓她擦身。
又燒了一鍋水,水燒開,我從包袱裏拿出幹荷葉包裏的兩束掛麵,放進鍋子裏下了,撈進碗裏,拌上八寶辣醬,一碗遞給常遠,讓他去邊上蹲著吃去,拍著他的肩膀跟他說道:“剩一半給我。”另外一碗本是我的份兒,給小姑娘留著。
他才吃了一口,就不動了對我說:“你先吃,剩點兒給我就成!”我也不推托,拿起碗吃了兩口,拿給他道:“我吃好了!”
“你再來一口!”
“不了,你吃吧!你塊頭大,消耗也多!真要是不夠,包袱裏的再拿出來就是。”說完,我站起來迴過頭去看小姑娘,那水果然是十分地渾濁。
我在鍋上另外再燒了清水,讓她出來給她兌好了水,讓她繼續再泡,然後將梳頭的篦子,將她的頭發一點一點地梳開,將我用剩下的皂角液給她全部倒上,然後幫她搓揉頭發。
那姑娘好似有話要講,又不敢開口,我鼓勵她道:“小花,想說什麽就說,別遮著掩著,我不喜歡!”
“阿娘說,您是我主子,該我伺候您的!”小花囁喏卻又十分有條理地說道。
“行啊!等你出來去洗碗!”我讓她把滿頭的沫子洗幹淨之後,出來吃飯。
小姑娘吃著這碗已經不熱且有些漲開的麵條,津津有味,我的衣服到她瘦小的身上,猶如道袍一樣不合身,但是總比她原來那一身已經破爛不堪的衣服要好些。
我和常遠尋了一處避風的地兒將粗布毯子攤開,直接和衣而睡,我身邊的那個小花,很快就進入了黑甜鄉。
這個時候我才跟常遠說道:“記得前世的小學裏就開始學了一篇文章,叫西門豹治鄴,文章裏就是講的河伯娶親的故事……”我說完故事,又講了關於活人生祭在世界各地的一個情況,好似反而在我們這個地方,迷信程度上反而沒那麽高。
“你說得沒錯,這話在曆史上,大楚的始皇帝,取消了活人陪葬,采用陶俑進行陪葬。如今這還要進行活人生祭,實在是愚昧至極。我看西門豹治鄴這個故事很不錯。”常遠對我說道。
我轉念想到包裹裏有塊明礬,是我出門前怕外麵的水都太髒,用來扔進去淨化水質所用,後來出來之後發現一路上水質倒是還好,沒有用上。所以我對常遠說道:“你看要不假借河神的命令,咱們這麽幹……”
再次風餐露宿之後,我跟著他一起去了濟生橋畔,隨著有限的人群,看著那如跳大神一樣的男子,開始裝神弄鬼,換下了我身邊的花兒,他們還是找到了另外一個孩子來替代,在那大神的載歌載舞中,我聽著那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
天上飛下來一張純白的紙頭,飄落在了那跳大神的哥們麵前的案幾上,這個時候一陣風過來,原本案幾上供奉的半瓶酒灑了出來,上麵顯現出了藍色的字體。
眾人以為是河神顯靈都下跪磕頭,這個時候有人念出那一排字道:“玄真子,請下河一敘!”
常遠在旁邊喊道:“道長神通,感動河神,河神要邀請道長下河!”
那原本穿著道袍在那裏施法的道士,看見桌上的那張打濕的紙,對著常遠說道:“你胡說什麽?”
“上麵河神不是寫地很清楚了,邀您下河一敘,您怎麽還不走啊?”常遠在那裏問他。
“河神並未邀請我,你不要胡說!”
“這還不叫邀請這叫什麽?”常遠問的有些咄咄逼人,那道士對著他很是光火道:“你是何人,祭祀這樣的場合,豈容你胡說八道!”
“我隻是看見有張紙,把內容念了出來,想來道長神通,已經驚動了河神,所以河神盛情相邀。”常遠淡淡地笑看著他,說的話很是咄咄逼人:“道長,你說是也不是?要不他怎麽作為一個神仙,還要童男童女的命這種事情都托付與你呢?道長,既然河神相邀,你就下去看看如何?”說完常遠就揪住了他的衣襟,要將他投入這河水當中。
“我,我從來都沒有跟這條河的河神說過話!”當常遠要將他投入前麵的這條河中,他說出了這樣的話。
“各位鄉親父老,打生樁就不可取!一代明君結束群雄爭霸的,實現天下一大統的楚始皇。他的母親就是活人殉葬的風俗中,去陪葬了楚始皇的父親,他深惡痛絕這個惡習,所以後來他興建皇陵,以陶俑,陶馬放入陵墓內。廢除了活人殉葬這個沿襲了幾千年的習俗。如今這樣的一個陋習,居然被人給拿出來,用活人血祭。你們自己有兒有女,可願意?”
常遠在這裏說道:“你們知道我為什麽會買下這個小花嗎?我前幾日,半夜有人托夢,說他不想要什麽童男童女,問我是否可以阻止?等我醒來,桌上就放著這樣一張白紙。今日我拿著這張紙過來,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但是夢裏那位仁兄讓我阻止這裏的活人殉祭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按照他所指引的路線,果然遇見了這個孩子。而今天來這裏沒想到這張紙方才居然自己飛了起來,到了這案桌上,沒想到就出現了這幾個字。我方始明白,原來那日托夢的居然是這條河的水君?”
“胡說八道,這裏的水君怎麽可能托夢於你?”那個道士突然膽子大了起來對著常遠說道,“你是什麽人,居然來信口雌黃?”
常遠嗬嗬冷笑一聲之後神情肅然,對著那道士說:“你說我信口雌黃,方才那張紙上的字跡自顯,難道也是我信口雌黃?我再跟你說,他不僅托夢於我,還跟我說,他已經向上天求了三迴,想要讓靜海風調雨順,但是九重天上說,這是一場大劫,世人不得不受。而且接下去還有一年多的大旱災,接踵而來的還有蝗災。他作為這裏的守護神,如今很是傷神,卻也無能為力。隻有昴日星官肯聽他一言,給了他一個建議說道,若是家家戶戶能多養些雞,這些雞可以讓昴日星官給予神力,或許在蝗災中能抵擋一二。另外他跟我說,我之前得的一些東西,乃是仙人的指引,如果能夠好好種,在大旱之後或許還能給人一條活路。這件事情實在太過於離奇,我家娘子所種職務他如何曉得?如果你們真的要攀誣這位河神,你們可以把孩子埋下!不過這恐怕並非河神所願。”
常遠地這一番話,讓在場的眾人將信將疑,我在旁邊開腔道:“不管你們信與不信,我與我家相公,原本在海陵,偏生就跟鬼差神使一般來到了靜海。道長,也不要轉移話題,既然河神傳書,你去聊聊?”
那些人嗡嗡的議論聲傳進我耳朵裏,常遠再次緊逼那神棍,那神棍堅持不下去,棄了神壇從常遠地咯吱窩下麵爬鑽了出去,倉皇而逃。
第101章
這一件事情, 我倆很快就將它放在了腦後,但是沒有想到幾年之後,以訛傳訛,越傳越神, 成了常遠天命所歸的證據之一。河神托夢, 上天給他紅薯和土豆,讓他活人無數。這是題外話, 先放一邊。
在外麵流浪了十幾天, 吃完了口袋裏的存糧, 在出了高價, 還吃到有黴味兒的麥麩餅之後,我倆總算踏進了海陵的家門, 才到家門口, 吟風這個平素十分穩重的妹子, 近乎咋咋唿唿地對我叫道:“奶奶,紅薯!紅薯!”
我一聽心懸在了半當中,別我種地不對頭, 光長葉子沒有長紅薯吧?那我豈不是要哭死?等等,我看過的文獻,都說這是一個適應性極光的作物啊!
她拖著我往裏走,我已經顧不得身邊的小花兒了, 跟她往裏去, 她拉著我進了準備好的倉庫我看見稻草堆上堆滿了紅薯。
我呐呐地說:“這麽多?”
“什麽啊!這隻是一小部分!咱們三畝地,您知道刨了多少石?”她睜著晶晶亮的眼睛問我。
我問她:“多少?”
“一畝地有四十多石!”
“這麽多?”常遠也驚唿道, “一筐子紅薯,長出了這麽多,當時一筐子有多少?”
常遠頓了頓,對我說道:“我說,所有的糧食都是出自我本人私產,這些話我沒有說錯吧?而且我跟著太子也這麽說的,從一開始就如此說。我的私產那裏經得起如此耗費,如今已經所餘不多,想要糧食也可以,我們可以挪部分出來,不過得用鏡湖的明年的田皮來換。你在海陵的田皮必然會退給鹽工,所以明年的糧食咱們得籌備起來。”
“那他豈不是氣死?之前還說你與民爭利。”
“這一次他倒是沒有這麽說,不過我跟他說明天我約他一起上路,讓他一起去看看受災的地方。”
“他倒是想要治理鏡湖了?之前不是說作為一個知縣,稅收和刑名是本分嗎?”我想起之前這位李大人的一些作為。
“他那不是被逼的沒法子,在這樣下去要民亂了!”
驛站裏,房間破舊而潮濕,我驛站的人去廚房拿幾捆幹的稻草過來,稻草鋪在床榻之上,在鋪上我帶出來的那條粗布毯子,湊合著睡上一晚,除了翻身的時候悉悉索索聲音嘈雜之外,也沒什麽不能習慣的。
李大人牽了一匹瘦馬而來,自然此瘦馬乃是真正的消瘦的老馬,而非稚嫩的姑娘。與他一路往西,仲秋時節,兩頭已經開始天氣轉涼,中午卻還是十分燥熱。
一路之上,在夏日經過洪水衝刷,低窪沼澤之地遍地。有時經過亂葬崗,一股子屍臭傳來,讓人幾欲作嘔,碰上來人一個老漢推著獨輪車,破草席裹了一具屍骨,連挖坑也懶得動手,直接搬下來扔了就走。
我們三人停在一處湖泊邊上,常遠蹲下去,抓了一把地上的土,黃色的細沙土,緩緩如沙漏從他的手裏落了下來。一個個的村莊,了無生機。門扉半開,走進屋裏,淩亂不堪,地上是厚厚的一層泥沙,十之六七是這樣的空房子。
“竟到了如此地步?”李大人呐呐地說道。
常遠轉頭對他說道:“秋冬之季幹旱,如果春天再幹旱,幹涸的湖泊剛好是螞蚱的滋生之地,你知道會發生什麽嗎?”
“蝗災?”李大人看向常遠。
常遠對著他點頭道:“澇了生蛤蟆,旱了生螞蚱!”
“那該如何是好?”
“你問這裏,還是你的轄地?”
“這裏又如何,轄地又該如何?”
“這裏已經別無他法,咱們那裏現在開始做準備,可以養些雞鴨,到時候放出去吃螞蚱!也可以組織人工撲蝗。”常遠對他說道。
“人都沒飯吃,哪裏來的餘糧養雞鴨?”這是李大人問的問題。沒有準備和有準備的差距就在這裏,對於海陵來說,這些事情會從容很多,但是對於鏡湖,目前是飲鴆止渴的狀態。再好的措施都抵不過現在餓肚子的境地。
常遠站在這個淩亂的院子裏,負手而立,說:“昨日我與你說過,如果你鏡湖的良田田皮能夠收上來,內子幫忙管理經營一年,可以給你每畝一百斤的米糧作為租金。”
“一百斤哪裏夠?鏡湖也有官鹽要繳,這些田地給了你,接下去的官鹽該如何?”
“按照官鹽收購價的九折扣,我海陵的鹽給你勻過來,鏡湖什麽都不用管幹,白白可以賺一成的鹽價,你看如何?”
李大人看向常遠道:“你既要種糧食,又要收官鹽,如何能兼顧?”
“你若是有時間也可以來海陵,看一看就明白了!”我一聽,他是要將曬鹽之法傳授於他,雖然我從未想要將這個事情保密,畢竟也無法保密,但是也未曾想要主動傳授給另外一個地方官進行推廣。
再往裏走,我聽見一個淒厲的聲音道:“不要,放下我的孩子!”一個蓬頭垢麵女人歪歪扭扭地追了過來,她前麵的一個男子咯吱窩裏夾著一個大約和小九兒差不多年歲的女孩兒。那女人抱住了那男子的腿說:“若是要賣了她,不若賣了我!”
李大人下得馬來,問道:“這是做什麽?”
“管你什麽事?”那男子兇悍地,看著李大人。
這位李大人猶豫了,那女人爬到了我前麵道:“求太太救救我家女兒,來世我做牛做馬也會報答!”
“先告訴我,這是怎麽了?”我心裏有個想法,難道是要易子而食?想到這裏我胸口的心跳加快。
那女子說道:“他要把我女兒賣給人打生樁,求太太救救我家女兒。”這特麽跟易子而食有什麽區別。
“你想過沒有,如果不賣了她,咱們一家子都活不下去了!”那男子吼那個女人,“你想想你兒子,你想想我!”
“哪裏要打生樁?”常遠的臉板了起來,自有他的一番氣度。
那男子突然之間就緊張起來,迴答道:“大水衝壞了濟生橋,如今要重修,所以要買童男童女!”
“一起過去看看!”他轉頭又對這個男子道:“你這個女兒打算賣多少錢?”
“十兩!”我聽見這個迴答,默默地閉上了眼,人命在這個時候是多不值錢,十兩銀子賣了一個孩子的性命。
“燕娘!給他!”常遠對我說道。
“慢著,你去找你們保長過來,咱們三方立個字據。”
“我們保長一家子死的死逃的逃已經不在了。”
“李兄,你做個見證,今日我買下了這個孩子。”常遠讓李大人做了見證,我方才將十兩銀子遞給那個男子,那個女人鬆開了我的褲腿,我本就不怎麽幹淨的褲子上兩個灰黑的五爪印。
第100章
那孩子的母親, 拉著孩子的手,一起給我們跪下道:“謝謝大爺,奶奶的救命之恩。”磕頭如搗蒜。我容她用這種方式表達救命之恩,有些情緒是需要用一些舉動去發泄, 這也算是一種。
我將那個小女孩攬在身前, 她渾身發抖,抽咽不停。任何一個人能夠死裏逃生, 都需要時間去平複, 更何況是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所拋棄。
“小花, 跟你爹娘道別!”我對那孩子說, 小姑娘仰頭看了看我,消瘦而黝黑的小臉點了點頭, 走到了她娘麵前道:“阿娘, 我走了!”
那女人哽咽這, 忍著淚點了點頭,她囑咐:“花啊,好好聽話, 做事要勤快,對主人要忠心,記得你的命都是你家主子的。”聽著她們母女分別,那小姑娘滿臉淚水, 隻是呐呐地叫道:“阿娘!阿娘!”
“你也別擔心, 我們家裏有個小姑娘與她差不多大,剛好給她做個從小的玩伴。”我對著那婦人道。
那婦人抬起手, 用袖子擦了淚,點頭道:“花兒以後你是去過好日子了,阿娘不擔心了!你走吧!走吧!”
小姑娘渾身沒個幹淨的地兒,雖然我略微有些嫌棄,但是不是沒辦法嘛?我將她帶上自己的馬,馬兒跑著跑著,她那頭上爬出一個細小虱子,對於我這種即便是在最艱難困苦的時候,都注意個人衛生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驚悚了,怕嚇到人孩子,我忍著渾身發癢的感覺。咬著牙帶著孩子。
打生樁這個在我看來是陋習,但是在這個時代確實是讓人能普遍接受的事情。比如李大人就說:“常大人,咱們現在在別人的地盤上,救下這個小姑娘就算了,其他事情不必去摻和。要不然觸怒了河神,這個誰也擔待不起不是?”
“這次發大水不知道是誰觸怒了河神?”我偏頭看向李大人,“發大水,跟天氣,黃河帶著巨量的泥沙,跟黃河是地上河有關。跟河神有什麽關係?既然是神,自然就擔負著保佑世人的職責,為什麽要孩童生祭?”經過穿越我信命,但是我不信,怪力亂神之語。
常遠看向李大人道:“李大人,如今咱們也走過了這些地方,大致的情形都已經知道。愚夫婦還想轉道揚州,關於田皮的事情,若是您有什麽想法,過幾日您來海陵一起商議。不如就此別過?”
“也行,如此我便不打擾賢伉儷!”這位李大人終究腦子和我們倆不是一路的,不過是暫時達成一致罷了。揮手與他告別,常遠帶著我循著花兒父親所說的濟生橋那裏走去,名為濟生,為何要人生祭。
到達了那個地方,才打聽到這濟生橋的祭祀要明日才舉行,一路走來都沒有一家可以落腳的地方,我倆雖然近乎風餐露宿,不過這孩子實在該洗涮洗涮。我說這話出來,可這外麵哪裏有什麽地方可以供我清洗的。說實話要我跟這個孩子湊一起,也為難了我。滿腦袋的跳蚤啊!
常遠想起早上路過的那戶空室,雖然淩亂,裏麵還有個鐵鍋,依舊在灶台上,好似還有個大水缸。外麵的藤架上一個幹枯的葫蘆掛在上麵,他帶著我們一起迴了那裏,我一看灶膛裏已經全被泥漿堵塞,哪裏還能燒煮?常遠一臉看傻瓜的神態道:“你不能外麵挖個坑燒啊!行軍灶來一個。”
常遠去不遠處找了條小河的灣塘,我索性也將那小缸滾了過去,一並到河裏清洗幹淨。如今洪水已經褪去,河灣裏的水倒是十分清澈,常遠脫了衣服在河裏撲騰了一圈子,我做了會兒熱身運動,也下了河裏遊了一個來迴。秋天的水還是十分地涼,常遠將一罐子皂角液遞給我,我忍著涼水塗抹了頭發再遊了一會兒,洗了個幹淨。等我上來找了個蘆葦叢,換了衣服,常遠已經把鍋子給架上,指揮了小姑娘開始燒水。
我從包袱裏挖出一包驅蟲的硫磺,半包溶解在水缸裏,常遠用隨身的刀將那葫蘆一劈為二,剛好可以將那一鍋子熱水舀入水缸裏,我伸手試試差不多了。招手讓花兒過來道:“爬進缸裏,連頭發一起泡一會兒,洗洗幹淨。”
小姑娘蹲進水缸裏之後,我繼續燒水,順帶拿了一身我的中衣和中褲,中褲直接將褲腿給扯短了。等下給她湊合著穿上,多餘的兩截褲腿,剛好給她,讓她擦身。
又燒了一鍋水,水燒開,我從包袱裏拿出幹荷葉包裏的兩束掛麵,放進鍋子裏下了,撈進碗裏,拌上八寶辣醬,一碗遞給常遠,讓他去邊上蹲著吃去,拍著他的肩膀跟他說道:“剩一半給我。”另外一碗本是我的份兒,給小姑娘留著。
他才吃了一口,就不動了對我說:“你先吃,剩點兒給我就成!”我也不推托,拿起碗吃了兩口,拿給他道:“我吃好了!”
“你再來一口!”
“不了,你吃吧!你塊頭大,消耗也多!真要是不夠,包袱裏的再拿出來就是。”說完,我站起來迴過頭去看小姑娘,那水果然是十分地渾濁。
我在鍋上另外再燒了清水,讓她出來給她兌好了水,讓她繼續再泡,然後將梳頭的篦子,將她的頭發一點一點地梳開,將我用剩下的皂角液給她全部倒上,然後幫她搓揉頭發。
那姑娘好似有話要講,又不敢開口,我鼓勵她道:“小花,想說什麽就說,別遮著掩著,我不喜歡!”
“阿娘說,您是我主子,該我伺候您的!”小花囁喏卻又十分有條理地說道。
“行啊!等你出來去洗碗!”我讓她把滿頭的沫子洗幹淨之後,出來吃飯。
小姑娘吃著這碗已經不熱且有些漲開的麵條,津津有味,我的衣服到她瘦小的身上,猶如道袍一樣不合身,但是總比她原來那一身已經破爛不堪的衣服要好些。
我和常遠尋了一處避風的地兒將粗布毯子攤開,直接和衣而睡,我身邊的那個小花,很快就進入了黑甜鄉。
這個時候我才跟常遠說道:“記得前世的小學裏就開始學了一篇文章,叫西門豹治鄴,文章裏就是講的河伯娶親的故事……”我說完故事,又講了關於活人生祭在世界各地的一個情況,好似反而在我們這個地方,迷信程度上反而沒那麽高。
“你說得沒錯,這話在曆史上,大楚的始皇帝,取消了活人陪葬,采用陶俑進行陪葬。如今這還要進行活人生祭,實在是愚昧至極。我看西門豹治鄴這個故事很不錯。”常遠對我說道。
我轉念想到包裹裏有塊明礬,是我出門前怕外麵的水都太髒,用來扔進去淨化水質所用,後來出來之後發現一路上水質倒是還好,沒有用上。所以我對常遠說道:“你看要不假借河神的命令,咱們這麽幹……”
再次風餐露宿之後,我跟著他一起去了濟生橋畔,隨著有限的人群,看著那如跳大神一樣的男子,開始裝神弄鬼,換下了我身邊的花兒,他們還是找到了另外一個孩子來替代,在那大神的載歌載舞中,我聽著那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
天上飛下來一張純白的紙頭,飄落在了那跳大神的哥們麵前的案幾上,這個時候一陣風過來,原本案幾上供奉的半瓶酒灑了出來,上麵顯現出了藍色的字體。
眾人以為是河神顯靈都下跪磕頭,這個時候有人念出那一排字道:“玄真子,請下河一敘!”
常遠在旁邊喊道:“道長神通,感動河神,河神要邀請道長下河!”
那原本穿著道袍在那裏施法的道士,看見桌上的那張打濕的紙,對著常遠說道:“你胡說什麽?”
“上麵河神不是寫地很清楚了,邀您下河一敘,您怎麽還不走啊?”常遠在那裏問他。
“河神並未邀請我,你不要胡說!”
“這還不叫邀請這叫什麽?”常遠問的有些咄咄逼人,那道士對著他很是光火道:“你是何人,祭祀這樣的場合,豈容你胡說八道!”
“我隻是看見有張紙,把內容念了出來,想來道長神通,已經驚動了河神,所以河神盛情相邀。”常遠淡淡地笑看著他,說的話很是咄咄逼人:“道長,你說是也不是?要不他怎麽作為一個神仙,還要童男童女的命這種事情都托付與你呢?道長,既然河神相邀,你就下去看看如何?”說完常遠就揪住了他的衣襟,要將他投入這河水當中。
“我,我從來都沒有跟這條河的河神說過話!”當常遠要將他投入前麵的這條河中,他說出了這樣的話。
“各位鄉親父老,打生樁就不可取!一代明君結束群雄爭霸的,實現天下一大統的楚始皇。他的母親就是活人殉葬的風俗中,去陪葬了楚始皇的父親,他深惡痛絕這個惡習,所以後來他興建皇陵,以陶俑,陶馬放入陵墓內。廢除了活人殉葬這個沿襲了幾千年的習俗。如今這樣的一個陋習,居然被人給拿出來,用活人血祭。你們自己有兒有女,可願意?”
常遠在這裏說道:“你們知道我為什麽會買下這個小花嗎?我前幾日,半夜有人托夢,說他不想要什麽童男童女,問我是否可以阻止?等我醒來,桌上就放著這樣一張白紙。今日我拿著這張紙過來,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但是夢裏那位仁兄讓我阻止這裏的活人殉祭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按照他所指引的路線,果然遇見了這個孩子。而今天來這裏沒想到這張紙方才居然自己飛了起來,到了這案桌上,沒想到就出現了這幾個字。我方始明白,原來那日托夢的居然是這條河的水君?”
“胡說八道,這裏的水君怎麽可能托夢於你?”那個道士突然膽子大了起來對著常遠說道,“你是什麽人,居然來信口雌黃?”
常遠嗬嗬冷笑一聲之後神情肅然,對著那道士說:“你說我信口雌黃,方才那張紙上的字跡自顯,難道也是我信口雌黃?我再跟你說,他不僅托夢於我,還跟我說,他已經向上天求了三迴,想要讓靜海風調雨順,但是九重天上說,這是一場大劫,世人不得不受。而且接下去還有一年多的大旱災,接踵而來的還有蝗災。他作為這裏的守護神,如今很是傷神,卻也無能為力。隻有昴日星官肯聽他一言,給了他一個建議說道,若是家家戶戶能多養些雞,這些雞可以讓昴日星官給予神力,或許在蝗災中能抵擋一二。另外他跟我說,我之前得的一些東西,乃是仙人的指引,如果能夠好好種,在大旱之後或許還能給人一條活路。這件事情實在太過於離奇,我家娘子所種職務他如何曉得?如果你們真的要攀誣這位河神,你們可以把孩子埋下!不過這恐怕並非河神所願。”
常遠地這一番話,讓在場的眾人將信將疑,我在旁邊開腔道:“不管你們信與不信,我與我家相公,原本在海陵,偏生就跟鬼差神使一般來到了靜海。道長,也不要轉移話題,既然河神傳書,你去聊聊?”
那些人嗡嗡的議論聲傳進我耳朵裏,常遠再次緊逼那神棍,那神棍堅持不下去,棄了神壇從常遠地咯吱窩下麵爬鑽了出去,倉皇而逃。
第101章
這一件事情, 我倆很快就將它放在了腦後,但是沒有想到幾年之後,以訛傳訛,越傳越神, 成了常遠天命所歸的證據之一。河神托夢, 上天給他紅薯和土豆,讓他活人無數。這是題外話, 先放一邊。
在外麵流浪了十幾天, 吃完了口袋裏的存糧, 在出了高價, 還吃到有黴味兒的麥麩餅之後,我倆總算踏進了海陵的家門, 才到家門口, 吟風這個平素十分穩重的妹子, 近乎咋咋唿唿地對我叫道:“奶奶,紅薯!紅薯!”
我一聽心懸在了半當中,別我種地不對頭, 光長葉子沒有長紅薯吧?那我豈不是要哭死?等等,我看過的文獻,都說這是一個適應性極光的作物啊!
她拖著我往裏走,我已經顧不得身邊的小花兒了, 跟她往裏去, 她拉著我進了準備好的倉庫我看見稻草堆上堆滿了紅薯。
我呐呐地說:“這麽多?”
“什麽啊!這隻是一小部分!咱們三畝地,您知道刨了多少石?”她睜著晶晶亮的眼睛問我。
我問她:“多少?”
“一畝地有四十多石!”
“這麽多?”常遠也驚唿道, “一筐子紅薯,長出了這麽多,當時一筐子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