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離地的感覺真的很爽。
盧克忍不住在倉庫裏飛一圈,連續栽了幾個跟頭後不得不停下來調節平衡。
這一過程很耗時間,需要不停收集數據,依據搜集來的數據調整內部結構,然後重複上述過程。
兩天忙碌結束後,效果依舊不理想。
幽靈1號的飛行能力靠的是能源驅動,跟氪星人的生物立場有本質區別,後者可以在半空中做出任何動作:跳舞、漫步、懸浮等等,幽靈1號隻能進行前後左右的橫向移動,顯得很笨拙。
“該怎麽解決呢?”
盧克叼著雪茄煙,有點犯愁,“加入反重力裝置倒是不錯選擇,不過那樣做的話,戰甲就會顯得很臃腫,能耗方麵也是問題。”
“要是有n金屬就好了。”
正想著,飛船突然震了一下,好像撞到什麽東西。
“不會又是小行星帶?”
盧克不敢大意,穿上戰甲,離開倉庫,這一次的震感持續時間較短,隻有十幾秒,等他到達主控室時,飛船已經平穩下來。
“琳達,怎麽迴事?”
臉色蒼白的女孩僵硬地轉過腦袋,光滑的額頭布滿汗珠,仿佛經曆什麽可怕的事情,她咽了口吐沫,語氣沙啞地說道,
“我們可…可能…遇到麻煩了。”
孤獨堡壘外是一片虛無之地,沒有光、沒有暗,隻是組成物質的最基礎粒子和意識、思維形成的模糊概念。
這裏就是維度空間,又稱暗域、起源之地。
空間躍遷就是利用維度空間和現實宇宙的時空差異,進行超速旅行,每次進入或離開維度空間時都會消耗能源,體積越大、密度越高消耗的能源越多,像孤獨堡壘這樣的飛船,消耗的能量是無法用地球目前的技術衡量的。
能源才是文明發展的基礎,所謂的科技都是建立在能源這條主幹上的枝條。
維度空間與能量緊密相連,相對於擁有完整物理法則的現實宇宙來說,它更想能量因子結合而成的概念體。
這裏沒有空氣、沒有光,隻有最基礎的元素,黑暗中隱藏著難以想象的兇險,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巨獸。
沒有人知道這種高維生物是怎麽形成的,即使全宇宙最頂級的科學家也解釋不出來,部分高等文明的學者認為在多元宇宙誕生前,這些生物就存在了。
它們漫無目的地遨遊在維度空間裏,度過無盡歲月,一天天變大,一天天增強,在它麵前,即使全宇宙最強大的神靈也如螻蟻般渺小。
此刻,盧克就有這樣的感受,隻是透過月窗看了一眼,身體如篩子一樣打起哆嗦。
太大了,大的隻能看到一片陰影,視野範圍內找不到身體的輪廓,高達幾十米的孤獨堡壘在它麵前就像大海裏的一粒沙。
好在維度空間沒有物理法則,不然,這東西隻需要稍稍動一下,掀起的衝擊就能把整艘飛船變成涅粉。
盧克咽了口吐沫,哆哆嗦嗦地說道,
“這…這…這他娘的是什麽玩意?琳達,你會不會開船呀!這麽大的東西都看不見,非要一頭撞上去,找死也不要拉上我。”
“誰要找死了,它自己飛過來的,我怎麽知道。”
女孩憤怒地迴懟一句,連忙啟動應急程序,孤獨堡壘隱去身形,能量護盾降低至最小功率,外層結構向內收縮,燈光全部變暗,盡最大努力裝成鴕鳥。
做完這一切,兩人並排坐下月窗下,大氣都不敢喘,心中默念“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的同時,向各路神明祈禱外麵的大家夥不要翻身。
它要是翻身,別說孤獨堡壘,就是布萊尼亞克、達克賽德、反監視者之類的大佬來了也得跪在地上叫爸爸。
這一刻,盧克忽然想起上輩子看到的紀錄片:人在翻身的時候會壓死多少微生物?人會不會在乎微生物的死活?
答案顯然是不會,生命階層達到一定境界後,弱小生命的意義就會變得模糊,就像人不會在乎微生物的死活,同樣的,眼前這個龐然大物也不會在乎孤獨堡壘,或許它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粘連到皮膚上的小不點。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變得極其漫長。
也不知過多久,壓迫感開始消退,盧克依舊看不清它的樣子,視野裏一片漆黑,除了一大片模糊的陰影,根本看不到真實模樣。
確定危險離去後,琳達仿佛失去所有信念,如抽了骨頭的魚癱軟在地上,心髒砰砰直跳,臉頰卻沒有一點血色,汗水透過衣服滴在地上,形成一片水沼。
盧克也好不到哪去,離開幽靈戰甲,一屁股坐在地上,心有餘悸地說道,
“來之前你可沒告訴我會碰到這種東西。”
“我也沒想到。”
“那到底是什麽?”
“不知道,你可以稱唿它們為高維生物。”
“它們?”
盧克精準地把握住關鍵詞語,“別告訴我,這玩意兒不止一個。”
“誰知道呢,反正我第一次遇見。”
盧克緩了幾口氣,臉色有點難看
“琳達,我覺得你瞞了我很多事情。”
女孩翻了個白眼,“想多了,我怎麽可能騙你,隻有你騙我。”
“是嗎?”
盧克根本不信,目光灼灼地盯著她,“氪星空間技術有數萬年的發展史,不可能不清楚空間躍遷的危險性,而你,什麽都沒告訴我。”
“你也沒問啊!”
盧克:“……”
“好了,好了。”
女孩爬起來,低聲說了什麽,盧克冷笑一聲,伸出四根手指,
“一箱不夠,我要四箱。”
“四箱就四箱。”
孤獨堡壘內的能源水晶有不少存貨,給他四箱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東西是堂弟卡爾的,又不是她的。
屬於她的那份,早就被轉移到征途號,征途號才是琳達·丹弗斯安身立命的資本。
開始分家的女人就是這麽不講道理。
盧克忍不住在倉庫裏飛一圈,連續栽了幾個跟頭後不得不停下來調節平衡。
這一過程很耗時間,需要不停收集數據,依據搜集來的數據調整內部結構,然後重複上述過程。
兩天忙碌結束後,效果依舊不理想。
幽靈1號的飛行能力靠的是能源驅動,跟氪星人的生物立場有本質區別,後者可以在半空中做出任何動作:跳舞、漫步、懸浮等等,幽靈1號隻能進行前後左右的橫向移動,顯得很笨拙。
“該怎麽解決呢?”
盧克叼著雪茄煙,有點犯愁,“加入反重力裝置倒是不錯選擇,不過那樣做的話,戰甲就會顯得很臃腫,能耗方麵也是問題。”
“要是有n金屬就好了。”
正想著,飛船突然震了一下,好像撞到什麽東西。
“不會又是小行星帶?”
盧克不敢大意,穿上戰甲,離開倉庫,這一次的震感持續時間較短,隻有十幾秒,等他到達主控室時,飛船已經平穩下來。
“琳達,怎麽迴事?”
臉色蒼白的女孩僵硬地轉過腦袋,光滑的額頭布滿汗珠,仿佛經曆什麽可怕的事情,她咽了口吐沫,語氣沙啞地說道,
“我們可…可能…遇到麻煩了。”
孤獨堡壘外是一片虛無之地,沒有光、沒有暗,隻是組成物質的最基礎粒子和意識、思維形成的模糊概念。
這裏就是維度空間,又稱暗域、起源之地。
空間躍遷就是利用維度空間和現實宇宙的時空差異,進行超速旅行,每次進入或離開維度空間時都會消耗能源,體積越大、密度越高消耗的能源越多,像孤獨堡壘這樣的飛船,消耗的能量是無法用地球目前的技術衡量的。
能源才是文明發展的基礎,所謂的科技都是建立在能源這條主幹上的枝條。
維度空間與能量緊密相連,相對於擁有完整物理法則的現實宇宙來說,它更想能量因子結合而成的概念體。
這裏沒有空氣、沒有光,隻有最基礎的元素,黑暗中隱藏著難以想象的兇險,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巨獸。
沒有人知道這種高維生物是怎麽形成的,即使全宇宙最頂級的科學家也解釋不出來,部分高等文明的學者認為在多元宇宙誕生前,這些生物就存在了。
它們漫無目的地遨遊在維度空間裏,度過無盡歲月,一天天變大,一天天增強,在它麵前,即使全宇宙最強大的神靈也如螻蟻般渺小。
此刻,盧克就有這樣的感受,隻是透過月窗看了一眼,身體如篩子一樣打起哆嗦。
太大了,大的隻能看到一片陰影,視野範圍內找不到身體的輪廓,高達幾十米的孤獨堡壘在它麵前就像大海裏的一粒沙。
好在維度空間沒有物理法則,不然,這東西隻需要稍稍動一下,掀起的衝擊就能把整艘飛船變成涅粉。
盧克咽了口吐沫,哆哆嗦嗦地說道,
“這…這…這他娘的是什麽玩意?琳達,你會不會開船呀!這麽大的東西都看不見,非要一頭撞上去,找死也不要拉上我。”
“誰要找死了,它自己飛過來的,我怎麽知道。”
女孩憤怒地迴懟一句,連忙啟動應急程序,孤獨堡壘隱去身形,能量護盾降低至最小功率,外層結構向內收縮,燈光全部變暗,盡最大努力裝成鴕鳥。
做完這一切,兩人並排坐下月窗下,大氣都不敢喘,心中默念“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的同時,向各路神明祈禱外麵的大家夥不要翻身。
它要是翻身,別說孤獨堡壘,就是布萊尼亞克、達克賽德、反監視者之類的大佬來了也得跪在地上叫爸爸。
這一刻,盧克忽然想起上輩子看到的紀錄片:人在翻身的時候會壓死多少微生物?人會不會在乎微生物的死活?
答案顯然是不會,生命階層達到一定境界後,弱小生命的意義就會變得模糊,就像人不會在乎微生物的死活,同樣的,眼前這個龐然大物也不會在乎孤獨堡壘,或許它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粘連到皮膚上的小不點。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變得極其漫長。
也不知過多久,壓迫感開始消退,盧克依舊看不清它的樣子,視野裏一片漆黑,除了一大片模糊的陰影,根本看不到真實模樣。
確定危險離去後,琳達仿佛失去所有信念,如抽了骨頭的魚癱軟在地上,心髒砰砰直跳,臉頰卻沒有一點血色,汗水透過衣服滴在地上,形成一片水沼。
盧克也好不到哪去,離開幽靈戰甲,一屁股坐在地上,心有餘悸地說道,
“來之前你可沒告訴我會碰到這種東西。”
“我也沒想到。”
“那到底是什麽?”
“不知道,你可以稱唿它們為高維生物。”
“它們?”
盧克精準地把握住關鍵詞語,“別告訴我,這玩意兒不止一個。”
“誰知道呢,反正我第一次遇見。”
盧克緩了幾口氣,臉色有點難看
“琳達,我覺得你瞞了我很多事情。”
女孩翻了個白眼,“想多了,我怎麽可能騙你,隻有你騙我。”
“是嗎?”
盧克根本不信,目光灼灼地盯著她,“氪星空間技術有數萬年的發展史,不可能不清楚空間躍遷的危險性,而你,什麽都沒告訴我。”
“你也沒問啊!”
盧克:“……”
“好了,好了。”
女孩爬起來,低聲說了什麽,盧克冷笑一聲,伸出四根手指,
“一箱不夠,我要四箱。”
“四箱就四箱。”
孤獨堡壘內的能源水晶有不少存貨,給他四箱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東西是堂弟卡爾的,又不是她的。
屬於她的那份,早就被轉移到征途號,征途號才是琳達·丹弗斯安身立命的資本。
開始分家的女人就是這麽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