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林奇最大的矛盾,便是哪怕自己利用巨龍靈魂複刻出了“與非門”,他依舊得麵對工作量龐雜的問題。


    一方麵,他無法心分二用,做不到一邊處理現實一邊在記憶宮殿堆積木。


    另一方麵,微處理模塊很多重複性的工作,就如同簡陋一些的動畫,隻要畫幾顆樹木,剩下的用複製粘貼來完成。


    然而記憶宮殿並沒有“複製”、“粘貼”!


    按理說,照片理應是世界上最為逼真而昂貴的“畫”!


    可它可以複製的那一刻,便會變得不值錢。


    可以被“複製”或者說“機器重複取代”的手藝,也將會如此。


    瞬間林奇感受到腦海裏的“絕對理性人格”以“契靈”的渠道進入自己體內,他深唿吸一口氣,直接下達命令——


    “根據宮殿上的微處理器草圖,將整個結構繼續微縮並且搭建完整!”


    他的眼神漸漸變得鋒利而尖銳。


    “畏難情緒”實際上是每個人在解決問題時,天然會出現的難點。


    微處理器一直以來,都被貼上了諸多“高大上”、“高科技”。


    甚至前世在結合芯片戰略後,他仿佛達到了國運級別。


    但正如他小時候翻閱的“十萬個為什麽”裏所說的。


    科學(魔法)最強大的地方,便在於你隻要理解了,便知道這個東西沒什麽。


    微處理的本質就是識別處理一係列……的數據。


    比方他要計算2342xx這個乘法,實際上便是將這三個數都轉化成二進製,隨後調用乘法模塊對二進製數據進行處理,最後再把結果翻譯成十進製數。


    而這個“處理”之所以能夠成行,便在於與非門本質上就是二進製運算符,他靠著這些邏輯門,便完美切合了整個體係。


    林奇眼前是一張他自己考慮了不同方案後設計出來的cpu結構圖。


    上麵列舉了數十個方框,每一個裏麵簡要書寫了本方框所代表的硬件單元。


    基本上具體的方框涉及的門電路單元,上百上千上萬都有,隻要林奇絕對擴展下去,整個計算機的性能與儲存量便能夠繼續上升。


    如林奇小時候交計算機作業,還用到了那種3.5寸的軟盤,再到他大學就已經變成了容量上g的u盤,而後穿越前1tb的u盤也並非沒有。


    更重要是他考慮到了框架圖與實際的結構之間,在空間上的對應關係。


    換言之這便是積木圖與積木的關係。


    最初絕對理性人格很快就上手了“加法器”模塊,而小學最基本的便是“加減乘除”,自然下一步是“乘法器”。


    知曉原理,便能踐行。


    二進製數成2,實際便是後麵加個零,正如數字2是“10”,數字4是“100”,數字8是“1000”……


    所以乘2不過是“移位”加“補零”的操作,邏輯迴路自然不難。


    乘3,便是乘2再加自身一倍。


    乘5,便是乘4(連續兩次乘2)再加自身一倍。


    最終“乘法模塊”=“加法模塊”+“移位模塊”。


    所有的樓閣,都不是天然出現,所有看似複雜的方法,背後都能拆解。


    不過,到這一步後,cpu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能夠替人類節省無數的工夫,便在於接下來的一項神器的物品。


    而因為前後計算的原因,趙齊的cpu處理(a+b)x2與ax2+b這種問題時,還因為先加後乘與先乘後加的順序不一樣,還得特意更改邏輯門的接線。


    因此早期的cpu都是有專人根據程序要求不斷地在模塊之間改造著接線,更像是現場針對問題的計算模型量身訂造。


    但林奇那能夠這麽傻每次根據具體的加減法需要再來重新接線。


    所以便有了觸發器的誕生!


    很快,絕對理性人格便布置下四個邏輯門,相互直接導引接線便布置成了最簡單的rs觸發器。


    它的作用便是兩路輸入(r與s),同時輸出一位。


    根據迴路的原理——


    r輸入1時,結果便清零。


    r輸入0,便有s輸入1便保存1。


    rs都是輸入0,那便保持原本數據。


    因此計算機便出現了“保存”功能,能夠用來鎖定數據。


    很快絕對理性人格複刻四個觸發器,自己組合出四位數據量的“寄存器”,接下來它便專門用來保存數據。


    此後圍繞著寄存器開始添加選擇器,從此寄存器裏的數據會根據輸入的“數據”進行變化。


    這時新的“寄存器”同樣有兩路輸入。


    一路r便是“指令”輸入。


    一路s便是“數據”輸入。


    根據r的不同,諸如“1000”、“0100”、“0001”這種,寄存器便對同時輸入的s進行不同的操作。


    諸如“讀取”、“加法”、“移位”。


    如此種種!


    因此cpu模型便在這一刻開始走向不同,r的指令便是開關,決定了接下來數據的走向!


    很快,絕對理性人格不斷地機械化完成著模塊的搭建,甚至林奇都能夠處於完全托管的狀態。


    同時在契靈的作用下,他也很清楚當前模塊搭建的幕後代表著什麽指令。


    諸如一行數據——


    0


    前四位“0100”是一路輸入r,根據接線是“寫入”指令。


    後麵0001是s數據,便是數值1.


    因此這8位機器碼便是“寫入數值1”!


    久而久之,有人便把這8位數變成了“mov1”。


    這便是工科裏接觸的匯編語言。


    此後的所有模塊,都是為了“指令”與“數據”而服務!


    原本複雜的結構,漸漸變得清晰。


    那絕對理性人格,曾經表示林奇十年的工夫,它隻要一個月不到便能夠完成,從來都不是誇下海口!


    林奇目光微凜!


    慢慢地,原本簡單的加法器開始集合上不同的算術與邏輯運算——


    算術運算符、位運算符、縮減運算符、移位運算符、等式運算符、關係運算符、邏輯運算符、三項運算符、拚接運算符……


    最終變成了功能更為強大的“算術邏輯單元”!


    而這些涉及統一操作的“指令”,他肯定不可能每次再來想到底是0100還是1011之類,因此會將指令也放在“寄存器”之中,它們所在的地址便是“程序計數器”。


    最終這些“指令”,便是計算機的指令集。


    不同的架構采用的指令集形式還不一樣。


    雖然林奇有了市麵上通用的“指令集”,但是他需要的是根據法術模型的特點,采取一套優化的指令集。


    亦或者說,指令集本身便是由微處理器的結構所決定!


    看著腦海裏24小時的倒計時時間,林奇默默將窗簾一拉,驟然外界明媚的陽光照映進來。


    隨後他拉開凳子抽身離去。


    “林奇同學,你不是才看了沒半小時?有什麽事麽?”


    張泉看到林奇神色匆匆的模樣,不禁緊張問道,他還沒有把林奇完全伺候好呢。


    隻是林奇內心急切,微微擺手,“不了,忽然想起一項大作業有了靈感,想趕緊迴去圖書館查一下。”


    此時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記憶宮殿裏,那絕對理性人格塑造的小人,仿佛一台精密擬合到失去任何差錯可能的完美機器!


    它按照林奇的需求,飛快地完成著各自模塊的搭建,甚至它都無須停下來檢查整個過程是否存在瑕疵,也無須檢查。


    心無旁騖,沒有任何走神。


    仔細盯著的內容,便不會存在任何錯漏的地方。


    這才是絕對理性人格,最為可怕的一點!


    否則林奇也可以搭建這些,可就如同積木也可能搭錯一般,一旦錯了,看著各種密密麻麻的邏輯門,光是梳理就無比複雜,更別說分析到底是哪裏錯了。


    這才是林奇小半個月以來,一直無法推動進度的緣故!


    哪裏接錯線,他光是找都找小半天。


    這也是曾經的計算機接線都有漂亮而耐心的女孩子負責的緣故。


    十年!


    這還是絕對理性人格以己度人,沒有把錯誤接線排查的時間給他算進來!


    而那位奎因殿下肯定更加清楚這點。


    minecraft裏普通人搭建個功能簡單的cpu,靠著紅石迴路的特性,犯錯的概率低上不少,動輒都得花上一年才複刻出簡單的cpu。


    而林奇這等規模,算上犯錯,時間還得再翻上一倍!


    這才是那位奎因殿下,算計的最深的地方。


    以為十年功夫的林奇,必然會在十年後都無法完成!


    不斷投入的時間,消耗的精力,換來的卻是半成品的cpu。


    那時的他才會麵對真正的絕望。


    半刻鍾後。


    林奇出現在博識圖書館裏,同時翻開那本他翻閱過,當時還直接引發了“預言師繼承者”身份危機的手稿——


    伏尼契手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不是法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跡祈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跡祈願並收藏我真不是法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