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2章 深宮47
快穿任務:炮灰來逆襲 作者:湯圓好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醒來,睜開看,就看到皇後坐在她麵前。
她艱難起身,抿了抿幹燥的嘴唇,孟離起身給她倒了杯水,遞給了她。
太後遲疑了下,還是伸出手接了過去,抿了一口,又把杯子還給孟離。
孟離放好杯子,坐在太後床邊,靜靜地看著她。
“皇後,你當真執意如此了?”太後終於是忍不住開口說道。
孟離點了點頭。
太後哀歎一聲:“你與你的夫君爭權,你下得去手嗎?”
孟離說:“母後,臣妾的夫君如此厭惡臣妾,甚至想殺了臣妾,難道臣妾不該自保嗎?便是為了自保,也隻能選擇爭一爭吧?”
“是你先要爭,皇上才起了殺心。”太後說。
孟離哦了一聲,搖搖頭說:“那也是早晚的事,臣妾隻能進,不能退。”
“說來說去都是為了權啊,你現在權利熏心,也怪哀家,當初的錯誤決定讓你嚐到了甜頭。”太後語氣中都是深深的自責:“以至於你沉淪其中。”
孟離笑了一下:“隨便母後怎麽認為吧。”
“皇上那邊,需要靜養,臣妾已經吩咐下去,不讓別人打擾到他,至於母後這邊,臣妾認為也該靜養,母後你便放寬心,在宮中靜養一段時間。”
“什麽?”太後起了起身,震驚地看著孟離:
“你連哀家也要囚禁?”
孟離:“母後,臣妾並非此意。”
“不是此意是什麽?枉我那麽看重你,事事想著你,以前還拚命讓你當皇後,給了你一切,你就這麽對我的?”太後怒了,過於激動,咳了起來,停不下來。
弄得麵紅耳赤的,孟離又給她倒了杯水,給她拍了拍背,太後把氣給喘勻了,臉頰劃過一行淚水,痛心疾首地說:
“哀家真是錯看了你。”
孟離拿出一張手帕,輕輕地給太後擦掉她眼角的淚,輕聲說道:
“母後,天家講情未免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當初母後力薦臣妾為皇後,難道不是為了讓臣妾的家族更加賣力嗎?因為臣妾的父兄都很優秀,你並非單純的喜愛臣妾,更看重臣妾帶來的好處。”
“後來叫臣妾代管朝政,不也是母後你怕流言蜚語嗎?”
“臣妾得到了權利,同樣也忍受著流言蜚語,並無不可吧?是母後瞻前顧後,臣妾才有機會的。”
“不,不是這樣的。”太後猛地一把推開孟離:
“不管怎麽說,也是有哀家你才有今日,你卻恩將仇報,要囚禁我。”
孟離笑了笑:“相信臣妾,這都是暫時的,待事成定局之日,您還是太後,臣妾依舊尊敬您,孝敬您,讓你在後宮頤養天年。”
“不,不,你別跟我兒爭好不好?我兒已經夠可憐的了,你放過他,你仁慈一點。”太後突然哀求道。
雖然卞承不尊她,還叫她滾,甚至還說了斷絕母子情分的話,可太後想到卞承那一瞬間無助的目光,她就心軟。
兒子讓她想辦法,她也沒別的辦法,隻能來求皇後了。
孟離挑眉:“怎麽放過他?他會放過我?”
太後立馬說道:“會,隻要你把權利還給皇上,玉璽,虎符通通給他,他一定感念你今日之情,定不會傷害你的。”
孟離輕笑一聲,又歎口氣問道:“母後啊,便是臣妾把這一切還給了皇上,他就能負起責任來嗎?”
“會,一定會的,太醫之前也說了,有機會剔除皇上的酒癮。”太後急切地說。
孟離抱歉地說:“那就讓母後失望了,皇上的酒癮並沒有剔除,他現在又喝醉了。”
太後愕然地盯著孟離:“現在皇上被你困住,還不是你說他在做什麽他就在做什麽。”
孟離站起身來:“既然母後不信,也可隨著臣妾去看。”
“不去,哀家為什麽要去。”太後不敢去看,她心裏知道,看了可能會失望,還不如當皇後是騙她的。
太後自欺欺人,孟離也不強求,隻是說道:“皇上這幅模樣,便是交還給他,也是被他荒廢耽擱的。”
她又坐了下來,好脾氣地說:
“您也知道我的能力,臣妾定能讓百姓太平,替蒼生謀福祉,母後不能隻想著皇上,要有大愛,想想這天下蒼生,誰不求一明主?”
“權利熏心的女人,不用說的那麽冠冕堂皇。”太後別開孟離看她的目光,憤怒又憋屈地說。
孟離挑眉:“隨母後怎麽說吧,但這天下歸根結底還是你們卞氏的,本宮還有卞啟這個大皇子,他也是唯一的皇子……”
太後眉心動了動,沒說話,孟離歎了一聲:
“母後好好修養吧,皇上雖與你斷絕關係了,可臣妾卻還把您當成母後。”
“你……你監視我們?”太後的表情越發憋屈。
孟離說:“皇上喊得那麽大聲,隻要有耳就能聽見。”
這把太後說得無言以對。
“臣妾告退。”孟離給她行了一禮,打算走了。
心裏想著,太後沒什麽罪,從不用報複太後,現在禁足她,也是避免她給自己添麻煩,等局勢穩定下來後,太後依舊是太後。
安享晚年是沒問題的。
就看她能不能想得開了,不過從今天的對話來看,太後也沒有過於激烈的反應。
也許之後就習慣了。
孟離走出太後的寢宮,陽光灑在臉上,她張開手心,裏麵躺著一塊虎符,她握了握,表情漠然。
禦林軍統領都倒向她了,還有駐守在外的一些將軍,他們也是有派係的,一個派係的領頭人倒向了自己,他們也隻能跟著倒向自己,兵權已在手。
就算是哪位親王要發動兵變,自己也有應付之力。
這次,卞承這個皇帝可就真真切切成了擺設了,那些瘋狂想要見皇上,要請皇上出來打倒她的人,也得找個機會,讓他們去外地任職一段時間了。
權利的鬥爭要卷入無數人,有人在其中得利,有人失利,全看他們當時的選擇。
那些死磕皇上的人是怎麽想的,明明現在的皇上那麽不堪,朝政不理,諸事不管,誤了江山百姓與祖宗基業。
就為了忠君二字嗎?
她艱難起身,抿了抿幹燥的嘴唇,孟離起身給她倒了杯水,遞給了她。
太後遲疑了下,還是伸出手接了過去,抿了一口,又把杯子還給孟離。
孟離放好杯子,坐在太後床邊,靜靜地看著她。
“皇後,你當真執意如此了?”太後終於是忍不住開口說道。
孟離點了點頭。
太後哀歎一聲:“你與你的夫君爭權,你下得去手嗎?”
孟離說:“母後,臣妾的夫君如此厭惡臣妾,甚至想殺了臣妾,難道臣妾不該自保嗎?便是為了自保,也隻能選擇爭一爭吧?”
“是你先要爭,皇上才起了殺心。”太後說。
孟離哦了一聲,搖搖頭說:“那也是早晚的事,臣妾隻能進,不能退。”
“說來說去都是為了權啊,你現在權利熏心,也怪哀家,當初的錯誤決定讓你嚐到了甜頭。”太後語氣中都是深深的自責:“以至於你沉淪其中。”
孟離笑了一下:“隨便母後怎麽認為吧。”
“皇上那邊,需要靜養,臣妾已經吩咐下去,不讓別人打擾到他,至於母後這邊,臣妾認為也該靜養,母後你便放寬心,在宮中靜養一段時間。”
“什麽?”太後起了起身,震驚地看著孟離:
“你連哀家也要囚禁?”
孟離:“母後,臣妾並非此意。”
“不是此意是什麽?枉我那麽看重你,事事想著你,以前還拚命讓你當皇後,給了你一切,你就這麽對我的?”太後怒了,過於激動,咳了起來,停不下來。
弄得麵紅耳赤的,孟離又給她倒了杯水,給她拍了拍背,太後把氣給喘勻了,臉頰劃過一行淚水,痛心疾首地說:
“哀家真是錯看了你。”
孟離拿出一張手帕,輕輕地給太後擦掉她眼角的淚,輕聲說道:
“母後,天家講情未免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當初母後力薦臣妾為皇後,難道不是為了讓臣妾的家族更加賣力嗎?因為臣妾的父兄都很優秀,你並非單純的喜愛臣妾,更看重臣妾帶來的好處。”
“後來叫臣妾代管朝政,不也是母後你怕流言蜚語嗎?”
“臣妾得到了權利,同樣也忍受著流言蜚語,並無不可吧?是母後瞻前顧後,臣妾才有機會的。”
“不,不是這樣的。”太後猛地一把推開孟離:
“不管怎麽說,也是有哀家你才有今日,你卻恩將仇報,要囚禁我。”
孟離笑了笑:“相信臣妾,這都是暫時的,待事成定局之日,您還是太後,臣妾依舊尊敬您,孝敬您,讓你在後宮頤養天年。”
“不,不,你別跟我兒爭好不好?我兒已經夠可憐的了,你放過他,你仁慈一點。”太後突然哀求道。
雖然卞承不尊她,還叫她滾,甚至還說了斷絕母子情分的話,可太後想到卞承那一瞬間無助的目光,她就心軟。
兒子讓她想辦法,她也沒別的辦法,隻能來求皇後了。
孟離挑眉:“怎麽放過他?他會放過我?”
太後立馬說道:“會,隻要你把權利還給皇上,玉璽,虎符通通給他,他一定感念你今日之情,定不會傷害你的。”
孟離輕笑一聲,又歎口氣問道:“母後啊,便是臣妾把這一切還給了皇上,他就能負起責任來嗎?”
“會,一定會的,太醫之前也說了,有機會剔除皇上的酒癮。”太後急切地說。
孟離抱歉地說:“那就讓母後失望了,皇上的酒癮並沒有剔除,他現在又喝醉了。”
太後愕然地盯著孟離:“現在皇上被你困住,還不是你說他在做什麽他就在做什麽。”
孟離站起身來:“既然母後不信,也可隨著臣妾去看。”
“不去,哀家為什麽要去。”太後不敢去看,她心裏知道,看了可能會失望,還不如當皇後是騙她的。
太後自欺欺人,孟離也不強求,隻是說道:“皇上這幅模樣,便是交還給他,也是被他荒廢耽擱的。”
她又坐了下來,好脾氣地說:
“您也知道我的能力,臣妾定能讓百姓太平,替蒼生謀福祉,母後不能隻想著皇上,要有大愛,想想這天下蒼生,誰不求一明主?”
“權利熏心的女人,不用說的那麽冠冕堂皇。”太後別開孟離看她的目光,憤怒又憋屈地說。
孟離挑眉:“隨母後怎麽說吧,但這天下歸根結底還是你們卞氏的,本宮還有卞啟這個大皇子,他也是唯一的皇子……”
太後眉心動了動,沒說話,孟離歎了一聲:
“母後好好修養吧,皇上雖與你斷絕關係了,可臣妾卻還把您當成母後。”
“你……你監視我們?”太後的表情越發憋屈。
孟離說:“皇上喊得那麽大聲,隻要有耳就能聽見。”
這把太後說得無言以對。
“臣妾告退。”孟離給她行了一禮,打算走了。
心裏想著,太後沒什麽罪,從不用報複太後,現在禁足她,也是避免她給自己添麻煩,等局勢穩定下來後,太後依舊是太後。
安享晚年是沒問題的。
就看她能不能想得開了,不過從今天的對話來看,太後也沒有過於激烈的反應。
也許之後就習慣了。
孟離走出太後的寢宮,陽光灑在臉上,她張開手心,裏麵躺著一塊虎符,她握了握,表情漠然。
禦林軍統領都倒向她了,還有駐守在外的一些將軍,他們也是有派係的,一個派係的領頭人倒向了自己,他們也隻能跟著倒向自己,兵權已在手。
就算是哪位親王要發動兵變,自己也有應付之力。
這次,卞承這個皇帝可就真真切切成了擺設了,那些瘋狂想要見皇上,要請皇上出來打倒她的人,也得找個機會,讓他們去外地任職一段時間了。
權利的鬥爭要卷入無數人,有人在其中得利,有人失利,全看他們當時的選擇。
那些死磕皇上的人是怎麽想的,明明現在的皇上那麽不堪,朝政不理,諸事不管,誤了江山百姓與祖宗基業。
就為了忠君二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