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郡城如今被白波黃巾占據,治下幾個縣也紛紛淪陷,隻有蒲州位於河東郡城西南,緊挨首陽山西麓,沒有被黃巾軍占領,蒲阪屬於蒲州治下,是黃河上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連接河東與三輔地區。白波黃巾無意西渡,蒲阪隻遭受過幾支小規模流寇的騷擾。
我這個新任河東太守能控製的地盤隻有蒲阪和蒲州城兩處,至於首陽山的八萬大軍由牛輔指揮,沒有我插嘴的份。
蒲州城是座小城。四麵城牆都是夯土結構,長三裏,高一丈,寬五尺,勉強能並排站兩個人。城市是最簡單的十字布局,一條兩丈寬的土路連接東門和西門,另一條兩丈寬的小路連接南門和北門,兩條路交匯的地方就是小城的中心。縣衙位於十字口西北角,門開在南麵,不過縣令、縣丞還有縣尉全都跑了,隻剩下幾個家在本地的小吏無處可去,戰戰兢兢守在縣衙裏。
其實不隻是官員跑了,自從白波黃巾攻破河東,各式謠言漫天亂飛,蒲州城一日三驚,四個多月時間,超過一半居民出逃,市麵上也變得冷冷清清,附近鄉鎮據說也有不少人跑了。
董卓不隻任命我做河東太守,還給我增加了四千兵力,具體來說就是被俘虜的四千關東叛軍——將軍們看不上這些烏合之眾,況且戰事緊急也沒工夫轉化俘虜;安排他們種地又明顯不對口,再說也不放心這麽群受過訓練的人脫離監管;就這麽關著,洛陽隻有四萬精銳根本抽不出多餘兵力看押;全殺了,殺俘不祥之類的屁話不理,單說如果這次把俘虜全殺了,以後敵人知道投降也沒有活路肯定拚命啊。
董卓煩的頭疼,幹脆把這些人全扔給了我。反正我屬於到地方赴任,有的是時間……
……
典韋也是四千俘虜中的一個。
典韋是陳留人,陳留太守張邈招募義軍討伐董卓,典韋積極應募加入張邈麾下。曹操進攻董卓張邈派遣兩千軍隊協助曹操,其中就有典韋。
汴水之戰全軍潰敗,典韋夾在潰兵叢中無力逆流而動,隻能跟著大軍一起投降。
對於被編入馬超麾下,典韋起初是比較抗拒的。
但是很快,這些西涼軍開始救治傷兵俘虜。眼看受傷的同僚得到傷口清理和包紮,典韋心裏輕鬆很多。
在趕往河東的途中,更是親眼看到西涼軍把傷兵扶上自己的戰馬,典韋感動無比,決定要報答西涼的恩德。
……
拿傷員做文章果然是好主意,尤其是特意交代龐德把馬讓給傷兵的把戲,更是讓俘虜們感恩戴德。看他們敬佩的眼神,大約就算前麵是個火坑,我指著說一聲跳,至少也得有一半人毫不猶豫地跳進去,我這個爽啊。政治課果然不是白上的,要是能掉下來幾個大能政委就更好了……
……
“參見太守大人。”很意外,蒲州城外居然有一群人迎接我,為首的有十數人,老少都有,衣著華美。
“你們是何人?”
“我等具是河東士紳,有些是蒲州本地人,有些是其他縣士紳逃難至此。”居中一個老頭答道。
地方士紳迎接長官本是應有之意,但河東郡黃巾肆虐,十停人裏至少跑了五六停,這些人居然沒跑,實在是個異數。我問:“黃巾賊寇兇殘,已破河東,如今距離這蒲州城也是近在咫尺,諸位為什麽不逃。”
“這……”很顯然,這群人沒想到我會這麽問,互相看了幾眼,還是為首的老頭越眾而出答道:“好教大人知曉,我等家人、家業、親朋故舊都在本地,若是逃了便隻是個普通難民。再者每家都有幾百上千人,想逃也難。更何況日後官軍擊退黃巾賊寇,逃跑人家的家業都算是無主之物,一定分給當地百姓盡快恢複生產,再也拿不迴來了。”
其實還是我對這個時代不夠了解。所謂士紳階層第一條就是家族人口眾多,掌握大量人口資源。這些人口可以是祖宗能生——幾代人一口氣生了幾百上千號人,成為當地大族,也可以是收納大量家奴。總之人口眾多,並且能夠有效組織起來的就是大家族。至於土地之類,這年頭哪裏都不缺少無主土地。舉個例子:諸葛亮一家逃難到荊州開辟莊園,你聽說他花錢買地了嗎?
所以這些人不願意跑也就不難理解。就算幾百號人沒有跑散,但失去了財富人脈和原有的生活慣性,這些族長們很難維持原來的權威和組織形式,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些本地士紳是不願意逃走的。
老頭見我好長時間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想什麽,隻好繼續說:“蒲州留下的本地士紳還有八家,少得也有五百多人口,多得如老夫家有丁口兩千餘。若將軍需要,共可以湊出壯丁兩千人。至於糧草嘛……”老頭有些遲疑得看了看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咬咬牙說:“我等可以提供五千軍隊一年所用。”
董卓打了一輩子仗,自然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況且洛陽的官倉民倉讓他全部強征,手裏有的是糧食,所以給我調撥軍糧比實際人數還多,是按照八千人的標準發放。雖然手裏不缺軍糧。但有人肯額外提供自然是好事,不過這些士紳豪強什麽時候這麽好說話了?我打算靜觀其變,說:“既然如此,便多謝各位了。諸位一起進城吧。”
我打算先進城看看,如果逃跑的人口比較多空房足夠就把軍隊安排在城裏,總之盡快安頓下來,畢竟還有傷兵呢,老在寒風裏站著算怎麽迴事。
老頭看我這麽輕飄飄的收了好處,似乎想說點什麽,但最後還是忍住沒說,和我一起進了城。
大概確認了一下,城裏有一半房屋都是空的,有兩千餘間,足夠安頓七千軍隊,派龐德去安排住處,我來繼續應付這些等在縣衙的士紳。
“還沒請教老丈高姓大名。”我問道。
老頭很客氣,說:“弊姓徐,名廉,在蒲州已經住了四代。”
“徐老。”我稱唿一聲,隨即問道:“超在城門口看到徐老麵漏難色,不知所為何事?”
徐老聽我主動提起,神情輕鬆不少,說道:“自從黃巾賊寇破了河東,斷不了的派人四處搶糧,咱們蒲州也不斷被黃巾騷擾。本來老漢等人也是不怕的,大宗糧食都在各處鄔堡中,黃巾賊一來,鄉親們就躲到附近的鄔堡裏,黃巾賊忌憚首陽山的大軍,不敢派大部隊圍困鄔堡,鄉親們還算平安。可是最近,河東郡其他的鄔堡都被他們搶光了,這些天殺的黃巾賊又重新盯上了咱們蒲州。”
說到這兒徐老憤怒的直拍大腿,劇烈咳嗽起來,旁邊的人趕緊遞水,徐老才緩過氣來,繼續說道:“這次他們不再派山賊來搶糧食,而是派馬賊不斷地騷擾。十幾二十幾個馬賊,最多不超過百人,突然衝進村子,抓走幾個鄉親要我們拿糧食去贖人,如果三天內不把糧食送過去,就把腦袋砍下來掛在樹上。黃巾賊放出話來,要我們提供八萬石糧食,否則等到六月秋糧快要成熟的時候,就會來放火燒田。大人,若是田地真的讓燒了,我們也就沒活路了,可是蒲州人口逃了一半,糧食也帶有一半,若是拿出八萬石糧食,我們萬難活到八月秋收,隻怕一小半人都要餓死。大人,務必救救我等!”
徐老說到激動處,一下子跪倒在我麵前,其餘士紳也趕忙跟著一起跪倒,喊道:“請大人務必救救我等!”
我頓時一個頭兩個大,隻好把徐老扶起來,請他重新坐好,然後再把這幫應聲蟲一個個扶起來。
等到他們止住哭聲,我才開口問道:“此事可曾稟告牛將軍?”
徐老還沒完全收住眼淚,坐在後麵的一個年輕人忍不住說道:“我們送了牛將軍五千石軍糧,他隻派五百騎兵在這兒待了三天,殺了十幾個馬賊就迴去了,我們再去找,連麵都不見就讓我們滾蛋。馬賊來報複又殺了我們五十多號人!”
徐老緩過神來急瞪了年輕人一眼,讓他閉嘴,年輕人訕訕閉了嘴,低下頭,大概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
徐老小心看了我一眼,小心說道:“年輕人不懂事,還望大人見諒!牛將軍身負八萬大軍性命安慰,軍情似火,自然顧不得我們這些小事……”
我耐心聽徐老說完,答道:“還請諸位放心,超為任一方必定保得一放太平。”
“多謝將軍!”
……
送走一幹士紳人等,我和龐德商議由他兼任蒲州令,率領一千西涼騎兵和兩千關東軍留在蒲州城防備黃巾軍的騎兵騷擾,同時照顧那些留下的傷兵。那些關東軍已經逐步認可我們的命令,應該逐漸把他們作為戰兵,而非俘虜對待。當然軍官還必須以西涼人為主,但可以提拔少量精銳任軍官或者編入騎兵。
簡單商量半夜,第二天我率領剩下的軍隊,趕到要地蒲阪,查看情況。
我這個新任河東太守能控製的地盤隻有蒲阪和蒲州城兩處,至於首陽山的八萬大軍由牛輔指揮,沒有我插嘴的份。
蒲州城是座小城。四麵城牆都是夯土結構,長三裏,高一丈,寬五尺,勉強能並排站兩個人。城市是最簡單的十字布局,一條兩丈寬的土路連接東門和西門,另一條兩丈寬的小路連接南門和北門,兩條路交匯的地方就是小城的中心。縣衙位於十字口西北角,門開在南麵,不過縣令、縣丞還有縣尉全都跑了,隻剩下幾個家在本地的小吏無處可去,戰戰兢兢守在縣衙裏。
其實不隻是官員跑了,自從白波黃巾攻破河東,各式謠言漫天亂飛,蒲州城一日三驚,四個多月時間,超過一半居民出逃,市麵上也變得冷冷清清,附近鄉鎮據說也有不少人跑了。
董卓不隻任命我做河東太守,還給我增加了四千兵力,具體來說就是被俘虜的四千關東叛軍——將軍們看不上這些烏合之眾,況且戰事緊急也沒工夫轉化俘虜;安排他們種地又明顯不對口,再說也不放心這麽群受過訓練的人脫離監管;就這麽關著,洛陽隻有四萬精銳根本抽不出多餘兵力看押;全殺了,殺俘不祥之類的屁話不理,單說如果這次把俘虜全殺了,以後敵人知道投降也沒有活路肯定拚命啊。
董卓煩的頭疼,幹脆把這些人全扔給了我。反正我屬於到地方赴任,有的是時間……
……
典韋也是四千俘虜中的一個。
典韋是陳留人,陳留太守張邈招募義軍討伐董卓,典韋積極應募加入張邈麾下。曹操進攻董卓張邈派遣兩千軍隊協助曹操,其中就有典韋。
汴水之戰全軍潰敗,典韋夾在潰兵叢中無力逆流而動,隻能跟著大軍一起投降。
對於被編入馬超麾下,典韋起初是比較抗拒的。
但是很快,這些西涼軍開始救治傷兵俘虜。眼看受傷的同僚得到傷口清理和包紮,典韋心裏輕鬆很多。
在趕往河東的途中,更是親眼看到西涼軍把傷兵扶上自己的戰馬,典韋感動無比,決定要報答西涼的恩德。
……
拿傷員做文章果然是好主意,尤其是特意交代龐德把馬讓給傷兵的把戲,更是讓俘虜們感恩戴德。看他們敬佩的眼神,大約就算前麵是個火坑,我指著說一聲跳,至少也得有一半人毫不猶豫地跳進去,我這個爽啊。政治課果然不是白上的,要是能掉下來幾個大能政委就更好了……
……
“參見太守大人。”很意外,蒲州城外居然有一群人迎接我,為首的有十數人,老少都有,衣著華美。
“你們是何人?”
“我等具是河東士紳,有些是蒲州本地人,有些是其他縣士紳逃難至此。”居中一個老頭答道。
地方士紳迎接長官本是應有之意,但河東郡黃巾肆虐,十停人裏至少跑了五六停,這些人居然沒跑,實在是個異數。我問:“黃巾賊寇兇殘,已破河東,如今距離這蒲州城也是近在咫尺,諸位為什麽不逃。”
“這……”很顯然,這群人沒想到我會這麽問,互相看了幾眼,還是為首的老頭越眾而出答道:“好教大人知曉,我等家人、家業、親朋故舊都在本地,若是逃了便隻是個普通難民。再者每家都有幾百上千人,想逃也難。更何況日後官軍擊退黃巾賊寇,逃跑人家的家業都算是無主之物,一定分給當地百姓盡快恢複生產,再也拿不迴來了。”
其實還是我對這個時代不夠了解。所謂士紳階層第一條就是家族人口眾多,掌握大量人口資源。這些人口可以是祖宗能生——幾代人一口氣生了幾百上千號人,成為當地大族,也可以是收納大量家奴。總之人口眾多,並且能夠有效組織起來的就是大家族。至於土地之類,這年頭哪裏都不缺少無主土地。舉個例子:諸葛亮一家逃難到荊州開辟莊園,你聽說他花錢買地了嗎?
所以這些人不願意跑也就不難理解。就算幾百號人沒有跑散,但失去了財富人脈和原有的生活慣性,這些族長們很難維持原來的權威和組織形式,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些本地士紳是不願意逃走的。
老頭見我好長時間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想什麽,隻好繼續說:“蒲州留下的本地士紳還有八家,少得也有五百多人口,多得如老夫家有丁口兩千餘。若將軍需要,共可以湊出壯丁兩千人。至於糧草嘛……”老頭有些遲疑得看了看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咬咬牙說:“我等可以提供五千軍隊一年所用。”
董卓打了一輩子仗,自然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況且洛陽的官倉民倉讓他全部強征,手裏有的是糧食,所以給我調撥軍糧比實際人數還多,是按照八千人的標準發放。雖然手裏不缺軍糧。但有人肯額外提供自然是好事,不過這些士紳豪強什麽時候這麽好說話了?我打算靜觀其變,說:“既然如此,便多謝各位了。諸位一起進城吧。”
我打算先進城看看,如果逃跑的人口比較多空房足夠就把軍隊安排在城裏,總之盡快安頓下來,畢竟還有傷兵呢,老在寒風裏站著算怎麽迴事。
老頭看我這麽輕飄飄的收了好處,似乎想說點什麽,但最後還是忍住沒說,和我一起進了城。
大概確認了一下,城裏有一半房屋都是空的,有兩千餘間,足夠安頓七千軍隊,派龐德去安排住處,我來繼續應付這些等在縣衙的士紳。
“還沒請教老丈高姓大名。”我問道。
老頭很客氣,說:“弊姓徐,名廉,在蒲州已經住了四代。”
“徐老。”我稱唿一聲,隨即問道:“超在城門口看到徐老麵漏難色,不知所為何事?”
徐老聽我主動提起,神情輕鬆不少,說道:“自從黃巾賊寇破了河東,斷不了的派人四處搶糧,咱們蒲州也不斷被黃巾騷擾。本來老漢等人也是不怕的,大宗糧食都在各處鄔堡中,黃巾賊一來,鄉親們就躲到附近的鄔堡裏,黃巾賊忌憚首陽山的大軍,不敢派大部隊圍困鄔堡,鄉親們還算平安。可是最近,河東郡其他的鄔堡都被他們搶光了,這些天殺的黃巾賊又重新盯上了咱們蒲州。”
說到這兒徐老憤怒的直拍大腿,劇烈咳嗽起來,旁邊的人趕緊遞水,徐老才緩過氣來,繼續說道:“這次他們不再派山賊來搶糧食,而是派馬賊不斷地騷擾。十幾二十幾個馬賊,最多不超過百人,突然衝進村子,抓走幾個鄉親要我們拿糧食去贖人,如果三天內不把糧食送過去,就把腦袋砍下來掛在樹上。黃巾賊放出話來,要我們提供八萬石糧食,否則等到六月秋糧快要成熟的時候,就會來放火燒田。大人,若是田地真的讓燒了,我們也就沒活路了,可是蒲州人口逃了一半,糧食也帶有一半,若是拿出八萬石糧食,我們萬難活到八月秋收,隻怕一小半人都要餓死。大人,務必救救我等!”
徐老說到激動處,一下子跪倒在我麵前,其餘士紳也趕忙跟著一起跪倒,喊道:“請大人務必救救我等!”
我頓時一個頭兩個大,隻好把徐老扶起來,請他重新坐好,然後再把這幫應聲蟲一個個扶起來。
等到他們止住哭聲,我才開口問道:“此事可曾稟告牛將軍?”
徐老還沒完全收住眼淚,坐在後麵的一個年輕人忍不住說道:“我們送了牛將軍五千石軍糧,他隻派五百騎兵在這兒待了三天,殺了十幾個馬賊就迴去了,我們再去找,連麵都不見就讓我們滾蛋。馬賊來報複又殺了我們五十多號人!”
徐老緩過神來急瞪了年輕人一眼,讓他閉嘴,年輕人訕訕閉了嘴,低下頭,大概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
徐老小心看了我一眼,小心說道:“年輕人不懂事,還望大人見諒!牛將軍身負八萬大軍性命安慰,軍情似火,自然顧不得我們這些小事……”
我耐心聽徐老說完,答道:“還請諸位放心,超為任一方必定保得一放太平。”
“多謝將軍!”
……
送走一幹士紳人等,我和龐德商議由他兼任蒲州令,率領一千西涼騎兵和兩千關東軍留在蒲州城防備黃巾軍的騎兵騷擾,同時照顧那些留下的傷兵。那些關東軍已經逐步認可我們的命令,應該逐漸把他們作為戰兵,而非俘虜對待。當然軍官還必須以西涼人為主,但可以提拔少量精銳任軍官或者編入騎兵。
簡單商量半夜,第二天我率領剩下的軍隊,趕到要地蒲阪,查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