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明月點了點頭。


    救助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


    畢竟靖國能好心好意的救助?或許是救急刷一波好名聲。


    可是救助背後所帶來的後果,確實讓他沒有想到。


    但聯想到經濟規律而言,當百姓能在家裏躺著,什麽事情都不幹就吃到飽。


    那誰會去耕地種地?


    沒有人啊!


    隻要哪天供給的救助斷了,世家的尿性一定不會放棄趁機哄抬物價的機會。


    到了那時,百姓會如何想世家?


    一旦一個國家的威信都喪失了,那這些世家必然會被百姓拋棄。


    雖然百姓不敢言語,畢竟打不過有兵有將的世家,可要是有更強的人壓上來呢?


    靖國仁義在前,救民在後,仁義無雙,千古楷模。


    隻要靖國公開喊:吊民伐罪。


    華夏聯盟各國,必然贏糧景從,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所以,聯盟列國,隻是套子裏的果子。


    隻要熟了,就能摘了。


    “靖國吞並華夏不過十年之內,華夏族這一稱謂,已經贏得了聯盟各國的認可。百姓也會漸漸接受。”


    崔岩看著繁花似錦的五羊城,熱鬧非凡的證券所,還有三三兩兩泛舟的青年男女,美不勝收的同時更是令人羨慕:“靖國大勢已成,華夏列國已無還手之力。”


    “你我尚且能看出來,他國又豈能看不出來。”澹台明月說此言,但內心亦有答案。


    就是想要看看眼前的崔岩,能不能解答出來自己心中所想的。


    “看出來又如何?財帛動人心。靖國給的那麽多,誰能放棄?”崔岩嗬嗬一笑,“世家都是貪婪的,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列國國君,他們都不過是被閹割的封臣,雖然有錢有兵,但是卻沒有完整的收稅和軍權。”


    “前朝所做的一切手段,到了如今,列國還在運用。世家不變成皇家,他們就永遠不知道治理一個大國該用什麽手段。目光短淺了。”


    澹台明月沉沉點頭。


    他認可了眼前的崔岩。


    不是一般人啊!


    “崔先生學識出眾,若隻是南來的使節,可就屈才了。”澹台明月拱手道,“以先生學識,若能入我棘國,無論陛下還是太子,都會委以重任,甚至王位贈之。”


    崔岩愣了一下,接著搖頭笑起來:“澹台先生也非常人,許久不曾遇到聊天之人,說得倒是多了幾分。不過先生若是有意來我狼國,相信陛下也會給先生一王位。”


    “哈哈!”


    澹台明月同崔岩相視一笑,“先生可以考慮考慮,等見過了靖皇,再給答案也不遲。”


    “同先生所言。”


    兩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


    隨後就聊起了其他的一些東西。


    可謂是大擺龍門陣,順道交流起來草原遊牧民族如何治理。


    又順道借助對方分析了一下各自的困境。


    比如棘國的困境是國內大部分都是沙漠,綠洲不大,農業發展很難,最西邊還是一派巨大的山脈,翻越不過去,空間已經被限製死了。


    所以棘國必須往東打,但東邊的莽荒高原也窮得很,打下來也沒有多少油水,因此他更想弄清楚有沒有辦法讓棘國變得更強。


    而崔岩則是想弄出好名聲,畢竟狼國之所以和炎陵三十餘國打成那樣,主要還是前皇帝陳品(被南安王暗害死了,新君即位,實控國家權利的人為南安王陳尚。)手段酷烈,對世家多為屠戮,滅國屠城之事更是數不勝數,炎陵三十餘國才會恐懼狼國南下。


    兩人互相交換了一下辦法。


    但也沒多少辦法,都隻有一個,盡快打出來。


    棘國統一西陲搶占莽荒高原上的最富庶國家,控製運河要道,然後東出打中原。


    而狼國就南下,但是不屠城,隻要堅持幾個國家不屠城,那就能有好名聲了。


    簡而言之,都是需要時間。


    可是靖國每日都在變,讓他們心慌啊!


    轟隆隆……


    猛然之間,天邊傳來雷聲。


    澹台明月不知怎麽了,而崔岩反應過來說:“要下雨了,靖國的雨季綿長,此次一下必然是瓢潑大雨,你我還是盡快迴到驛館吧。再有十幾日,就要見靖皇了。”


    “走。”


    ……


    此時靖國皇宮內。


    群臣拜完都散了,隻留下皇帝和幾個皇子瞻仰著碑刻。


    “知道為什麽要在這裏立碑嗎?”


    楊定突然轉身問自己的三個娃兒。


    老大沉穩,老二愛哭,老三頑皮。


    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的不同。


    但也隻有老三最像他的母親,其他兩個都不像自家母親。


    “要記住功臣的功勞。”老二第一個舉手迴答。


    老三看了一眼二哥,也舉手迴答:“父皇,我覺得是要教育我們。”


    楊定對於兩個孩子的迴答不是很滿意,但忽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太早問了。


    他們才四五歲,屁點大,知道什麽?


    一直沒有說話的老大突然開口打斷了楊定的思緒:“這石碑留在這裏,是要告誡曆代君王要心裏有數。”


    楊定聽到這話陡然眼前一亮。


    “說的不錯。”伸出手拍了拍老大的腦袋瓜,“為君,最重要的就是心裏有數。我們不是萬能的,但是我們會用人、用好人,將他們的才能發揮在適合他們發揮的地方,他們的功勞我們記著,哪怕死了我們也會記得。因為他們為了咱們楊家的江山,付出了辛苦。”


    “這不是和我說的一樣嗎?”老二嘟著嘴,有點不開心了。


    楊定拍了拍他腦瓜說道:“不一樣。你說記得功勞。可是你卻忘了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會有過錯。”


    “有些人有才,但是私德有虧。”


    “有些人無才,可他們德行被天下人稱讚,以他入官,能換來天下人的交口稱讚,那應該擺在何處?”


    “還有人野心勃勃,他們有功於國,可是他們最後想要謀朝篡位,那你敢用他們嗎?”


    老二沉吟了一下,搖搖頭說:“母妃說,危險要盡早拔出。”


    “可如果這些人能幫你擺平更大的敵人,用他們嗎?”楊定又問。


    老二又搖頭,他還是覺得不用比較好。


    “你呢?”楊定看老大,至於老三,他還太小,不懂事也聽不懂。


    “用,但是要防著,要掣肘他,然後推動他盡快牽連出更多的敵人,一網打盡。”


    老大抬起頭,本該寫滿天真的小臉上難掩的成熟:“敢用有反心的遲太尉一樣。”


    楊定盯著老大楊夏看了一會兒,接著唇角微揚,哈哈笑了起來:“此子類我!哈哈哈!”


    可不是類他嗎?


    心眼夠多!還敢趁機編排重臣!年紀不大,心智已經成熟太多了!


    難得苗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從替身成為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