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他還特意問尋音:“你知這些本地小吃的時候,有沒有什麽似曾相識的感覺?”
尋音搖搖頭:“好像沒有。”
王世虎和趙清海嘴裏塞得滿滿的,不解地問道:“為啥這麽問呀?”
張小北笑著跟他們解釋道:“以前我聽過一個傳聞,一個小夥子吃了一頓帶辣味的飯菜,他覺得好吃極了,好吃得想流淚,他轉念又一想,自己家裏一直都是清淡口味的,他二十年來從來沒吃過這樣的東西,為什麽家裏從來不吃辣的呢?於是,他開始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他便去衙門一查,原來自己真不是親生的,他是被拐來的。他的家鄉就在那個專門吃辣的地區。”
張小北一說完,一連問的疑問就衝他而來。
趙清海一臉懷疑地問道:“為什麽他一到衙門就查清了呢?衙門有那麽厲害嗎?”
張小北擦了擦汗,他忘了古今差異了。
王世虎則問道:“我每次吃到好吃的,也是那種感覺,這是不是說明我也有可能不是我爹娘親生的?”
張小北哭笑不得,道:“你肯定是你爹娘親生的,你瞧你跟他們長得多像呀。”
尋音聽到大家的調侃說笑,卻是一臉若有所思。
隔天,張小北也請大家吃了一頓,接著是王世虎請,最後是趙清海。每次吃飯,尋音都是一邊品嚐一邊細細思索。然而,並沒有什麽新的收獲。大家也習慣了。
他們這麽邊吃邊逛。四個人進城後先在一家客棧臨時落腳,不過府城的客棧比縣城貴多了。這還不是城區中間,每人每晚就要一百多文錢。長期下去,他們實在負擔不起。
張小北算了算,現在才是七月中旬,他到八月中旬考試,考完再耽擱一陣,至少得九月初才能離開。這中間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他們與其住客棧,還不如租間房子住。
其他人也都讚同這個提議。於是,四個人便一起去尋找房子。
找房子的同時,張小北還順便去了一趟貢院,他們找房子要以貢院為中心,不能太遠。
最後,他們在茶樓找到了合適的中人。這個中人不是專門幹這個的,而是兼職,人家的正職是茶樓夥計。
他們四人進茶樓喝茶時,張小北想著茶樓人來人往,消息肯定靈通,就順嘴一問,附近哪裏有合適的房子出租,他們隻租一個半月。
那夥計一臉便滿臉笑容道:“幾位客官,你們真問對人了,前些日子剛好有一個街坊托我把他家的房子給賃出去,長租短租都行,不過,短租要比長租貴些。”
張小北點頭:“短租稍貴些是自然的,哪家有都是這麽個規矩。小二哥,我們什麽時候方便看看房子?”
夥計到茶樓外麵叫了一個孩子,把鑰匙交給他,讓他領著四人去看房子。房子離茶樓約有三條街,離貢院也不太遠,走路兩刻鍾左右就能到。
小孩打開院門,四人進去一看,見是個小院子,院子有些破,裏麵有口井,有棵葡萄樹,此時葡萄藤上還有些沒摘完的葡萄。一共有兩間正房,一間廚房,一個放雜物的棚子。他們四個人也夠住了。
他們進屋看了一下,發現裏麵的東西還能湊和用,灶房裏也有鍋灶,隻是看上去有段時間沒用了。
看完房子,四個人又返迴茶樓,跟夥計商量價錢。夥計說沒法租一個半月,最低也得兩個月。兩個月的房錢是二兩銀子。四人自然要會砍價,好說歹說,把價錢砍到了一千八百文。
為了安全起見,雙方還簽了租賃合同,各自簽字畫押。交完錢後,夥計就把鑰匙交給了他們。趙清海又去買了兩把新鎖。
有了新窩,四個人就開始分工打掃院落屋子,分配房間。
在分房間時,四人起了爭執。
主要是尋音與張小北爭執,張小北想和趙清海王世虎擠一間,另一間給尋音。尋音怕張小北睡不好,影響考試,堅持要他自己住一間,她住廚房。張小北覺得不妥,她非得堅持。
趙清海和王世虎對視一眼,兩人最後出來說道:“行啦行啦,你們都別爭了。這樣分:你們兩人一人一間,我跟世虎呢就住那個倒座廳,晚上有穿堂風,涼快。”
這倒座廳就在一進院門那裏,上麵有頂棚遮蓋,後麵是敞開著的。
張小北說道:“那不行,蚊子太多。”
趙清海道:“你傻呀,不會弄頂蚊帳呀。”
反正兩人是堅持要睡那地方,說既能看門,又涼快。
張小北和尋音沒能拗過兩人,趙清海和王世虎又了樂顛樂顛地去抬床,拆門板,本來屋裏有個小竹床,但不夠兩人睡,於是,趙清海把廚房的門板給拆了,下麵用三條凳子撐住,一張新床就成了。
收拾完屋子,三人又開始分頭行動,采買各式東西。
米麵糧油青菜都要買,另外還有還要買四頂蚊帳。
一應生活用品陸續買齊,四人在小院裏開始開夥做飯。
雖然隻是簡單的米飯就青菜,但大家覺得就是美味無比。
廚房裏的事很快就成了尋音和世虎的主場。其實張小北也會做,但大家都一致驅趕他去讀書,到最後,他隻能單負責吃了。
王世虎對吃飯一直懷有無限的熱忱,這次,開始對做飯來了興趣。他在家根本沒機會練手,到這裏,可再沒人管束他。他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買菜買肉,然後迴來就變著花樣做飯。因為他常逛菜市場,還認識了幾個本地老太太。再後來,那幫老太太一去買菜就喊他。
王世虎脾氣好,力氣大,有耐心聽這些老太太嘮叨家長裏短,還能幫他們扛米扛麵拎菜。王世虎的人氣越來越旺。沒多久,張小北就吃到了東邊鄰居送來的臘肉,西邊鄰居送來的石榴。
張小北對這些瑣事操心不多,馬上就要鄉試了,他得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張小北在認真讀書,王世虎在用心琢磨吃,而趙清海則開始搗鼓他的生意。他從成新縣帶來了一批貨物,在府地倒賣得差不多了,也賺了些差價。賣完東西,他又開始倒騰別的。最近,盯上了張小北這類的鄉試學子。他跟尋音一起,先去批發了一百多頂蚊帳,在考生聚集區叫賣,小賺了一筆。賣完蚊帳,又開始賣各種考生用得著的小零碎,像是雨傘、清腦薄荷油、蠟燭、扇子、熏香、布巾等等。托兩人的福,這些小東西,張小北每樣都有了。
一天,趙清海和尋音出攤迴來,神秘兮兮地拉著張小北說,王世虎走桃花運了。他們今日在西市看到他跟一個姑娘並肩而行。
張小北驚訝地張大嘴,然後問道:“那姑娘是不是很胖?”
這次輪到趙清海驚訝了:“什麽?你也知道了?”
張小北笑道:“不是,我瞎蒙的。”
趙清海一臉不可思議:“真是神了,這就是人家說的,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張小北跟他解釋說,王世虎曾跟他說過,他就喜歡那種白白胖胖的姑娘。
趙清海一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沒過幾天,張小北他們就知道了,王世虎的意中人就是西鄰的姑娘,那位經常叫王世虎一起買菜的老太太的孫女。他們三人都見過,長得白白胖胖,圓圓乎乎,看著特別喜慶,跟王世虎走一起,還真有夫妻相。
三人都不知說什麽好,隻能說王世虎這人效率奇高。
半個多月過去了,鄉試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考試前,準備工作也不少,首先得去貢院登記報名。
接著,是準備考試用的各種東西。這次不比縣試和府試,那時他們隻在裏麵呆三天,這次可是九天九夜,吃喝拉撒都在裏麵,一旦進了考棚,無論任何人,有任何理由都不得出來。
考棚裏麵沒有吃的,食物隻能自帶。這種天氣,帶點心容易壞,隻能帶些烤餅,幹饅頭,鹹菜之類的。不過,裏麵也能自己做飯,官府每人給發個爐子,像貴族小姐公子用的那種暖手爐一樣的爐子,不過,要比那個大些,可以用小鍋煮東西吃。
得知能自己煮東西,張小北除了幹糧外就帶了一些米麵、小鍋、木耳、菜幹之類的,當然臘肉和肉幹也少不了。尋音還特意去給他買了一種油炸的麵食,叫油繩。這東西放得煮,既可以幹吃也可以和青菜一起煮著吃。另外還有幹麵條。吃的東西準備好,還有一些治療頭痛腦熱的藥丸,每樣都準備些。另外還有厚衣服,再加兩套換洗衣服。
一切準備妥當,後天淩晨,——八月初九張小北就要進場了。
第93章 鄉試(二)
作者有話要說: 寫完主角生病,我也開始頭痛,部分細節,明天再修改。建議大家吃完飯再看,反正我晚飯是吃不下了。
各郡的學子分批次入場, 張小北在他們這批中,還看到兩個縣學的同窗, 大家彼此點頭致意,便各自入場。
入場後要檢查浮漂,一一照著上麵的年齡身高膚色查看。浮漂沒問題,接著是搜身,衣服、鞋襪都要仔細搜查, 張小北在眾考生脫掉鞋子檢查時聞到一股十分難聞的腳臭味, 不由得皺皺眉頭, 都是讀書人, 能不能講點衛生?那些負責搜查的士兵,估計也習慣了, 麵不改色眉頭不皺,一個挨一個地繼續搜查。衣服鞋襪之後, 還要查頭發, 用一根發釵,叉叉頭發裏麵有沒有夾帶。
最後一關是檢查考生的籃子,因為要在裏麵呆幾天,大家帶的東西又雜又多, 他們查得又細, 這麽一通查下來, 著實費了不少時間。
張小北的兩個籃子被翻得亂七八糟的。饅頭點心被掰碎了,藥瓶也打開查看,甚至有大些藥丸也被捏開了, 盡管那人又給捏上了,張小北也不打算再吃了。
檢查通過後,大家提著東西拿著考牌開始找自己的號舍。
張小北的號舍處在中間,號舍很狹小,有上下兩片板子,上麵的是桌子,下麵的是椅子。左邊還有一個水缸,裏麵裝的是清水,缸下麵有一個燈籠,身後有一小塊空地用來放置東西人。
等考生們找到各自的號舍後,便有人開始發草稿紙、蠟燭和爐子。
一切就緒之後,考棚便落鎖了。從現在開始,直到考試結束,無論是誰,有任何事都不得離開。包括考官和監視的士兵也是一樣。
大家都安靜而緊張地坐在自己的號舍內等著考官發卷子。
過了一會兒,卷子發過來,張小北拿來看,第一場考的是都是四書裏麵的題,題目三道,經義四道,五言詩一首。
張小北先認真審題,然後閉目迴憶以前所學的內容,先在腦中打腹稿,打完腹稿,再寫在草稿紙,他準備下午再謄抄。
等草稿寫完後,他開始覺得腹中有些饑餓,便吃了一個包子,一個煮雞蛋,喝了一杯水。他正在吃飯,就有考生舉手向考官示意要上茅廁,考官發給他一個木質的牌子,那考生就拿著牌子去廁所了。
之後,也陸續有考生舉手示意。然後,考棚裏的味道就開始一言難盡起來了。
張小北皺著眉頭,也舉手示意,領了個“出恭入敬”牌去了一迴茅廁。
迴來後,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捏著鼻子,忍了一會兒,決定燃一根香熏熏。
香燃起後,聞道比剛才強少許。他趕緊謄抄卷子,抄完晾幹墨跡放到一邊。
第一天,張小北隻做了兩張卷子。做完之後,到吃晚飯時,他發現自己是一點胃口也沒有了,考棚裏的味道比上午難聞多了,熏香也遮擋不住。但不吃不行,他捏著鼻子吃了一點幹糧。接著,把東西收拾好,木板放下來,開始睡覺。
眾考生有挑燈夜戰的,也有蒙頭唿唿大睡的。張小北不打算夜戰,這些試題,他白天的時間足夠用了。可是他睡不著。因為考場裏的唿嚕聲、磨牙聲、說夢話的聲音此起彼伏,跟他們一比,王世虎和趙清海的唿嚕簡直不叫唿嚕。不光有聲音,更難受的是各種味道,茅廁味、各種食物的味道、汗臭味還有腳臭味,張小北有一種要窒息的感覺。
他用手帕捂住鼻子,再用衣服蒙著腦袋,強迫自己入睡。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第二天清晨,張小北醒來,又是用薄荷油清腦,又是吃丸藥,然而都是收效甚微,他依舊頭腦昏重,而且還隱隱有些頭痛。他心裏暗叫不好,這才第二天,後麵還有七天呢,可怎麽熬。
他坐下來閉上眼睛,盡力平複心緒。
他寒窗苦讀六年,就為了今日,豈能因為環境不好就倒下。不能這樣,一定要戰勝它。
張小北給自己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又洗了臉,清醒清醒腦子,這樣才感覺稍好些。趁著上午精神還行,她趕緊做題,謄寫。
他再去吃飯時,發現昨天點心已經開始有異味了,他用爐子和小鍋煮了幹麵條,臥了個雞蛋,麵條隻吃了兩口,雞蛋強迫著吃下去了。他的身體需要營養,必須得吃。吃完,答題,答完吃飯,然後睡覺,又是昏昏沉沉地一夜。
終於熬到第三天黃昏時分,考官命人開始收卷子。考生們可以在考棚內自由活動一會兒,大家在裏麵走來走去,互相搭話聊天。
張小北左邊的考生也跟他說話,此人姓陳名複,今年十六歲,山陽縣人士。
兩個互通了名姓後,陳複一臉擔憂地道:“我真擔心這後麵六天能否熬過去。”
張小北也有此憂,不過,他還是勉強笑道:“沒事,也許熬過幾天就適應了。”
陳複苦笑了一下,沒接話。
或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兩人的關係親近不少。張小北煮飯時,還請他吃了一碗油繩燉白菘,他也請張小北喝了一杯茶。
吃完飯,兩人便各種迴號舍去睡覺了。
八月十二是第二場,試題是經義,策論,律法和詩詞。
題目有些偏,但張小北覺得尚能應付,阻礙他的是他的身體的適應能力。他暗自苦笑,他早知道科舉需要好身體,但還是低估了考試環境的惡劣。他現在不光頭暈頭痛,還時常感覺惡心,身上冷汗直流。他隻好換了一身幹淨衣裳,又吞了幾片藥丸。趁著身體還行,趕緊做題、謄寫。
第二場還沒結束,考場裏已有三個人被抬出來。這些人哪怕生病也不能出考場,隻能被抬到一旁的房間休息,那裏有大夫給看病開藥。至於能恢複幾成,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第六天時,張小北隔壁的陳複倒下了。
他被抬走時,還蒼白著臉對張小北小聲說道:“再堅持三天就好了。”張小北看著他被士兵抬走,一臉地悵然。
他揉揉發脹的腦袋,不住地告訴自己,再堅持三天就好了。
尋音搖搖頭:“好像沒有。”
王世虎和趙清海嘴裏塞得滿滿的,不解地問道:“為啥這麽問呀?”
張小北笑著跟他們解釋道:“以前我聽過一個傳聞,一個小夥子吃了一頓帶辣味的飯菜,他覺得好吃極了,好吃得想流淚,他轉念又一想,自己家裏一直都是清淡口味的,他二十年來從來沒吃過這樣的東西,為什麽家裏從來不吃辣的呢?於是,他開始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他便去衙門一查,原來自己真不是親生的,他是被拐來的。他的家鄉就在那個專門吃辣的地區。”
張小北一說完,一連問的疑問就衝他而來。
趙清海一臉懷疑地問道:“為什麽他一到衙門就查清了呢?衙門有那麽厲害嗎?”
張小北擦了擦汗,他忘了古今差異了。
王世虎則問道:“我每次吃到好吃的,也是那種感覺,這是不是說明我也有可能不是我爹娘親生的?”
張小北哭笑不得,道:“你肯定是你爹娘親生的,你瞧你跟他們長得多像呀。”
尋音聽到大家的調侃說笑,卻是一臉若有所思。
隔天,張小北也請大家吃了一頓,接著是王世虎請,最後是趙清海。每次吃飯,尋音都是一邊品嚐一邊細細思索。然而,並沒有什麽新的收獲。大家也習慣了。
他們這麽邊吃邊逛。四個人進城後先在一家客棧臨時落腳,不過府城的客棧比縣城貴多了。這還不是城區中間,每人每晚就要一百多文錢。長期下去,他們實在負擔不起。
張小北算了算,現在才是七月中旬,他到八月中旬考試,考完再耽擱一陣,至少得九月初才能離開。這中間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他們與其住客棧,還不如租間房子住。
其他人也都讚同這個提議。於是,四個人便一起去尋找房子。
找房子的同時,張小北還順便去了一趟貢院,他們找房子要以貢院為中心,不能太遠。
最後,他們在茶樓找到了合適的中人。這個中人不是專門幹這個的,而是兼職,人家的正職是茶樓夥計。
他們四人進茶樓喝茶時,張小北想著茶樓人來人往,消息肯定靈通,就順嘴一問,附近哪裏有合適的房子出租,他們隻租一個半月。
那夥計一臉便滿臉笑容道:“幾位客官,你們真問對人了,前些日子剛好有一個街坊托我把他家的房子給賃出去,長租短租都行,不過,短租要比長租貴些。”
張小北點頭:“短租稍貴些是自然的,哪家有都是這麽個規矩。小二哥,我們什麽時候方便看看房子?”
夥計到茶樓外麵叫了一個孩子,把鑰匙交給他,讓他領著四人去看房子。房子離茶樓約有三條街,離貢院也不太遠,走路兩刻鍾左右就能到。
小孩打開院門,四人進去一看,見是個小院子,院子有些破,裏麵有口井,有棵葡萄樹,此時葡萄藤上還有些沒摘完的葡萄。一共有兩間正房,一間廚房,一個放雜物的棚子。他們四個人也夠住了。
他們進屋看了一下,發現裏麵的東西還能湊和用,灶房裏也有鍋灶,隻是看上去有段時間沒用了。
看完房子,四個人又返迴茶樓,跟夥計商量價錢。夥計說沒法租一個半月,最低也得兩個月。兩個月的房錢是二兩銀子。四人自然要會砍價,好說歹說,把價錢砍到了一千八百文。
為了安全起見,雙方還簽了租賃合同,各自簽字畫押。交完錢後,夥計就把鑰匙交給了他們。趙清海又去買了兩把新鎖。
有了新窩,四個人就開始分工打掃院落屋子,分配房間。
在分房間時,四人起了爭執。
主要是尋音與張小北爭執,張小北想和趙清海王世虎擠一間,另一間給尋音。尋音怕張小北睡不好,影響考試,堅持要他自己住一間,她住廚房。張小北覺得不妥,她非得堅持。
趙清海和王世虎對視一眼,兩人最後出來說道:“行啦行啦,你們都別爭了。這樣分:你們兩人一人一間,我跟世虎呢就住那個倒座廳,晚上有穿堂風,涼快。”
這倒座廳就在一進院門那裏,上麵有頂棚遮蓋,後麵是敞開著的。
張小北說道:“那不行,蚊子太多。”
趙清海道:“你傻呀,不會弄頂蚊帳呀。”
反正兩人是堅持要睡那地方,說既能看門,又涼快。
張小北和尋音沒能拗過兩人,趙清海和王世虎又了樂顛樂顛地去抬床,拆門板,本來屋裏有個小竹床,但不夠兩人睡,於是,趙清海把廚房的門板給拆了,下麵用三條凳子撐住,一張新床就成了。
收拾完屋子,三人又開始分頭行動,采買各式東西。
米麵糧油青菜都要買,另外還有還要買四頂蚊帳。
一應生活用品陸續買齊,四人在小院裏開始開夥做飯。
雖然隻是簡單的米飯就青菜,但大家覺得就是美味無比。
廚房裏的事很快就成了尋音和世虎的主場。其實張小北也會做,但大家都一致驅趕他去讀書,到最後,他隻能單負責吃了。
王世虎對吃飯一直懷有無限的熱忱,這次,開始對做飯來了興趣。他在家根本沒機會練手,到這裏,可再沒人管束他。他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買菜買肉,然後迴來就變著花樣做飯。因為他常逛菜市場,還認識了幾個本地老太太。再後來,那幫老太太一去買菜就喊他。
王世虎脾氣好,力氣大,有耐心聽這些老太太嘮叨家長裏短,還能幫他們扛米扛麵拎菜。王世虎的人氣越來越旺。沒多久,張小北就吃到了東邊鄰居送來的臘肉,西邊鄰居送來的石榴。
張小北對這些瑣事操心不多,馬上就要鄉試了,他得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張小北在認真讀書,王世虎在用心琢磨吃,而趙清海則開始搗鼓他的生意。他從成新縣帶來了一批貨物,在府地倒賣得差不多了,也賺了些差價。賣完東西,他又開始倒騰別的。最近,盯上了張小北這類的鄉試學子。他跟尋音一起,先去批發了一百多頂蚊帳,在考生聚集區叫賣,小賺了一筆。賣完蚊帳,又開始賣各種考生用得著的小零碎,像是雨傘、清腦薄荷油、蠟燭、扇子、熏香、布巾等等。托兩人的福,這些小東西,張小北每樣都有了。
一天,趙清海和尋音出攤迴來,神秘兮兮地拉著張小北說,王世虎走桃花運了。他們今日在西市看到他跟一個姑娘並肩而行。
張小北驚訝地張大嘴,然後問道:“那姑娘是不是很胖?”
這次輪到趙清海驚訝了:“什麽?你也知道了?”
張小北笑道:“不是,我瞎蒙的。”
趙清海一臉不可思議:“真是神了,這就是人家說的,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張小北跟他解釋說,王世虎曾跟他說過,他就喜歡那種白白胖胖的姑娘。
趙清海一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沒過幾天,張小北他們就知道了,王世虎的意中人就是西鄰的姑娘,那位經常叫王世虎一起買菜的老太太的孫女。他們三人都見過,長得白白胖胖,圓圓乎乎,看著特別喜慶,跟王世虎走一起,還真有夫妻相。
三人都不知說什麽好,隻能說王世虎這人效率奇高。
半個多月過去了,鄉試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考試前,準備工作也不少,首先得去貢院登記報名。
接著,是準備考試用的各種東西。這次不比縣試和府試,那時他們隻在裏麵呆三天,這次可是九天九夜,吃喝拉撒都在裏麵,一旦進了考棚,無論任何人,有任何理由都不得出來。
考棚裏麵沒有吃的,食物隻能自帶。這種天氣,帶點心容易壞,隻能帶些烤餅,幹饅頭,鹹菜之類的。不過,裏麵也能自己做飯,官府每人給發個爐子,像貴族小姐公子用的那種暖手爐一樣的爐子,不過,要比那個大些,可以用小鍋煮東西吃。
得知能自己煮東西,張小北除了幹糧外就帶了一些米麵、小鍋、木耳、菜幹之類的,當然臘肉和肉幹也少不了。尋音還特意去給他買了一種油炸的麵食,叫油繩。這東西放得煮,既可以幹吃也可以和青菜一起煮著吃。另外還有幹麵條。吃的東西準備好,還有一些治療頭痛腦熱的藥丸,每樣都準備些。另外還有厚衣服,再加兩套換洗衣服。
一切準備妥當,後天淩晨,——八月初九張小北就要進場了。
第93章 鄉試(二)
作者有話要說: 寫完主角生病,我也開始頭痛,部分細節,明天再修改。建議大家吃完飯再看,反正我晚飯是吃不下了。
各郡的學子分批次入場, 張小北在他們這批中,還看到兩個縣學的同窗, 大家彼此點頭致意,便各自入場。
入場後要檢查浮漂,一一照著上麵的年齡身高膚色查看。浮漂沒問題,接著是搜身,衣服、鞋襪都要仔細搜查, 張小北在眾考生脫掉鞋子檢查時聞到一股十分難聞的腳臭味, 不由得皺皺眉頭, 都是讀書人, 能不能講點衛生?那些負責搜查的士兵,估計也習慣了, 麵不改色眉頭不皺,一個挨一個地繼續搜查。衣服鞋襪之後, 還要查頭發, 用一根發釵,叉叉頭發裏麵有沒有夾帶。
最後一關是檢查考生的籃子,因為要在裏麵呆幾天,大家帶的東西又雜又多, 他們查得又細, 這麽一通查下來, 著實費了不少時間。
張小北的兩個籃子被翻得亂七八糟的。饅頭點心被掰碎了,藥瓶也打開查看,甚至有大些藥丸也被捏開了, 盡管那人又給捏上了,張小北也不打算再吃了。
檢查通過後,大家提著東西拿著考牌開始找自己的號舍。
張小北的號舍處在中間,號舍很狹小,有上下兩片板子,上麵的是桌子,下麵的是椅子。左邊還有一個水缸,裏麵裝的是清水,缸下麵有一個燈籠,身後有一小塊空地用來放置東西人。
等考生們找到各自的號舍後,便有人開始發草稿紙、蠟燭和爐子。
一切就緒之後,考棚便落鎖了。從現在開始,直到考試結束,無論是誰,有任何事都不得離開。包括考官和監視的士兵也是一樣。
大家都安靜而緊張地坐在自己的號舍內等著考官發卷子。
過了一會兒,卷子發過來,張小北拿來看,第一場考的是都是四書裏麵的題,題目三道,經義四道,五言詩一首。
張小北先認真審題,然後閉目迴憶以前所學的內容,先在腦中打腹稿,打完腹稿,再寫在草稿紙,他準備下午再謄抄。
等草稿寫完後,他開始覺得腹中有些饑餓,便吃了一個包子,一個煮雞蛋,喝了一杯水。他正在吃飯,就有考生舉手向考官示意要上茅廁,考官發給他一個木質的牌子,那考生就拿著牌子去廁所了。
之後,也陸續有考生舉手示意。然後,考棚裏的味道就開始一言難盡起來了。
張小北皺著眉頭,也舉手示意,領了個“出恭入敬”牌去了一迴茅廁。
迴來後,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捏著鼻子,忍了一會兒,決定燃一根香熏熏。
香燃起後,聞道比剛才強少許。他趕緊謄抄卷子,抄完晾幹墨跡放到一邊。
第一天,張小北隻做了兩張卷子。做完之後,到吃晚飯時,他發現自己是一點胃口也沒有了,考棚裏的味道比上午難聞多了,熏香也遮擋不住。但不吃不行,他捏著鼻子吃了一點幹糧。接著,把東西收拾好,木板放下來,開始睡覺。
眾考生有挑燈夜戰的,也有蒙頭唿唿大睡的。張小北不打算夜戰,這些試題,他白天的時間足夠用了。可是他睡不著。因為考場裏的唿嚕聲、磨牙聲、說夢話的聲音此起彼伏,跟他們一比,王世虎和趙清海的唿嚕簡直不叫唿嚕。不光有聲音,更難受的是各種味道,茅廁味、各種食物的味道、汗臭味還有腳臭味,張小北有一種要窒息的感覺。
他用手帕捂住鼻子,再用衣服蒙著腦袋,強迫自己入睡。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第二天清晨,張小北醒來,又是用薄荷油清腦,又是吃丸藥,然而都是收效甚微,他依舊頭腦昏重,而且還隱隱有些頭痛。他心裏暗叫不好,這才第二天,後麵還有七天呢,可怎麽熬。
他坐下來閉上眼睛,盡力平複心緒。
他寒窗苦讀六年,就為了今日,豈能因為環境不好就倒下。不能這樣,一定要戰勝它。
張小北給自己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又洗了臉,清醒清醒腦子,這樣才感覺稍好些。趁著上午精神還行,她趕緊做題,謄寫。
他再去吃飯時,發現昨天點心已經開始有異味了,他用爐子和小鍋煮了幹麵條,臥了個雞蛋,麵條隻吃了兩口,雞蛋強迫著吃下去了。他的身體需要營養,必須得吃。吃完,答題,答完吃飯,然後睡覺,又是昏昏沉沉地一夜。
終於熬到第三天黃昏時分,考官命人開始收卷子。考生們可以在考棚內自由活動一會兒,大家在裏麵走來走去,互相搭話聊天。
張小北左邊的考生也跟他說話,此人姓陳名複,今年十六歲,山陽縣人士。
兩個互通了名姓後,陳複一臉擔憂地道:“我真擔心這後麵六天能否熬過去。”
張小北也有此憂,不過,他還是勉強笑道:“沒事,也許熬過幾天就適應了。”
陳複苦笑了一下,沒接話。
或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兩人的關係親近不少。張小北煮飯時,還請他吃了一碗油繩燉白菘,他也請張小北喝了一杯茶。
吃完飯,兩人便各種迴號舍去睡覺了。
八月十二是第二場,試題是經義,策論,律法和詩詞。
題目有些偏,但張小北覺得尚能應付,阻礙他的是他的身體的適應能力。他暗自苦笑,他早知道科舉需要好身體,但還是低估了考試環境的惡劣。他現在不光頭暈頭痛,還時常感覺惡心,身上冷汗直流。他隻好換了一身幹淨衣裳,又吞了幾片藥丸。趁著身體還行,趕緊做題、謄寫。
第二場還沒結束,考場裏已有三個人被抬出來。這些人哪怕生病也不能出考場,隻能被抬到一旁的房間休息,那裏有大夫給看病開藥。至於能恢複幾成,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第六天時,張小北隔壁的陳複倒下了。
他被抬走時,還蒼白著臉對張小北小聲說道:“再堅持三天就好了。”張小北看著他被士兵抬走,一臉地悵然。
他揉揉發脹的腦袋,不住地告訴自己,再堅持三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