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拉著家常,不知不覺的很快走到了洛河旁,即江家田莊所在地。雖然這個社會沒有塑料布,反季節蔬菜往往是權貴們的專屬。但民間也不伐有能人,李大康便是其中之一。
莊子裏的三排青磚瓦房處在三十畝田的正中央,為防汙染洛河水源以及灌溉方便,臨河一側種植著花果蔬菜。
蔬菜田裏有幾座類似現代蔬菜大棚的青磚篷,篷上的油布和厚厚稻草席已被掀下來,透過粗粗的毛竹條,可以看到菜篷裏麵的蔬菜長勢喜人,有些種類菜肆口都較少見。
離河不遠還有一小池塘,工匠挖了一條深水道,與洛河直接相連通,道口用竹網阻隔著,防止池塘裏養的魚溜跑了。
另一側則是圈養著一些家禽與牲畜,禽圈旁還有個小小的化糞池,用來發酵農家肥。其它的土地被道路隔成一塊塊的旱稻田,所產的米糧供給酒樓所用。
田莊外圍在不影響其它農戶莊稼的位置處,種植著一棵棵杉樹。好似形成了一圈圍牆,整個農莊完全是純綠色生態循環的模式。
雖然江沛已從三牛的描述中把田莊的輪廓想像了出來,可親眼看到時,還是欣喜萬分,突然間喜歡上了這裏的田園風光。
倆孩子到了田莊後,掙脫掉江沛的手撒丫子往房舍處跑,他獨自在外圍繞了一圈後,才去尋大家。
“汪~汪~汪”江沛被突然狂吠的兩條大狗嚇了一跳,沒想到莊子裏還養著狗看門護院。
“阿灰,阿黑,那是我阿爹,不準咬,再兇不給你們骨頭吃!”暖暖一見可愛的狗狗朝著自家阿爹滋著牙狂吠,立馬叉著腰兇起狗來。
“暖暖,過來,別站跟前!”盡管拴著繩子,可江沛還是怕它們突然掙脫攻擊閨女,忙厲聲製止。
“七郎!阿灰,阿黑,他才是你們的主人。”李大康正陪著三牛在廳堂裏說話,聽到犬吠聲,猜想是他那位越發出息的二舅子到了,快步走了出來。
“姐夫!”兩隻狗被訓斥後,搖搖尾巴乖乖的趴臥在木樁子旁,眯著眼打量著江沛。
這兩年江春花一家專注於田莊上的事情,雖然酒樓沒有他們的紅利,但那麽大的莊子,所產除了供給酒樓與向朝廷交田賦外,剩餘的會銷到世麵上,其中的四成紅利是給了李大康的,剩下的兄弟三人各占兩成,一年算下來也有不少銀錢。
第136章 私鑄銀錢(六)
李大康每次見了這個二舅子, 都要感慨一番,好像自從在河堤上摔破腦袋後, 人變的穩重許多,起初丈母娘說他在府城做賬房先生, 自己都不敢相信, 如今又這般造化, 不得不說有時候人是有其命數的。
“快進屋歇歇, 三牛和大哥也在, 咱娘和弟妹去菜篷移菜苗去了。”李大康打斷自己繼續胡思亂想, 連忙帶著江沛進了廳堂。
三排房子最後一排是莊子裏雇的幫工的住處, 第二排用來儲藏糧食、臨時存放蔬菜瓜果以及各種農具雜物的。
第一排房舍修的明顯比後兩排寬敞, 裏麵的裝飾的也比後兩排花心思, 江家人用來自己居住。
“大哥,三牛。清平和清樂呢?”這個季節莊子裏非常忙碌,江大牛一家也隨著李氏一起來此幫忙,這次從廣陵迴蒲陽, 清平就要成親的事項。
“倆人說日頭出來了水暖和, 去河邊撈田螺去了。”莊子臨河又有池塘,吃魚蝦很方便,知道江沛他們來了,倆孩子特意跑河邊摸田螺讓大家嚐嚐鮮, 京城沒有這東西賣。
“阿爹,我要去找清平哥哥,暖暖也要抓魚!”
“你倆哥哥早跑的找不到人了, 河邊草叢裏有長蟲,咬著你怎麽辦?等會阿爹帶你去菜棚摘菜好不好。”
現在河水是比較湍急的,岸邊不是種著油菜就是草叢,蛇蟲出沒,江沛自然不放心她瞎跑。
“可大姑丈說長蟲怕人,不咬暖暖,還說給暖暖捉個長蟲寶寶玩呢。是吧,大姑丈?”暖暖絲毫沒被江沛的言語嚇到,忽閃著漆黑大眼睛望著尷尬的李大康,等著他的肯定。
江沛有些想撫額,這些人真不靠譜,蘭香還總怪自己把女兒養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幸虧是他來養,若是被其它親戚扶養,能把天給戳個窟窿。
“咳咳~,暖暖,姑丈說的是冬天長蟲趴著不動彈,現在是春天,它們睡醒了就會咬人沒法捉。等會咱們去找小姑丈好不好,他正和弟弟們一起放風箏呢。”
李大康被父女倆人看的招架不住,連忙把話圓迴來。最終暖暖小大人似的無奈的點點頭。
…………
“娘,怎麽不歇著呢,這些活計讓幫工做就好了,搬把凳子在門口曬太陽,和他們拉拉家常。”盡管李氏看著身體康健,精神頭足,可畢竟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在菜棚彎腰摘菜事後肯定腰酸背痛。
“在城裏整日閑的發慌,迴老家摸著菜苗心裏都舒坦的很。”這些年李氏跟著兒子們在蒲陽城,孩子們孝順,兄弟三人也不像以往那樣起齟齬,心寬體胖,整個人養的像大家族的老太太似的。
為了供需對等,負責每日往酒樓運送食材的是十裏香的夥計,田莊裏的傭工隻管搭理好莊子即可。
李氏他們是在露天菜地裏沿著攏好的菜畦,種植從蔬菜磚棚裏移出秧好的菜苗。因菜田較多,家裏養尊處優的女人們也都幫著做事,江沛也不好閑著,拿起木瓢往種好的菜苗上點些水。
“明日你們弟兄三記得去你爹墳前上柱香,燒些紙錢,咱在這邊日子越過越好,也得讓他在那邊過得好,不缺銀子花,千萬記得把淘淘考上童生的事情告訴他,讓你爹高興高興,保佑孫子以後也能當上官老爺。”
如今李氏不再感歎過去如何了,隻是偶爾會提起老伴,但從未提起過她那個已歿的攪家精大兒媳婦。
“恩,知道了娘。”江二伯既然已經發話了,那這次順便去祠堂給江家的列祖列宗也燒點紙錢。把家裏的事情辦完,後日就出發了。
…………
多少年沒幹過重活的江沛澆了半個時辰的水,腰痛的都快直不起來了,捶了捶後腰,看著頭頂上的太陽,估摸了下時辰。
“阿爹,阿爹,看哥哥捉的田螺,還有好多呢。”暖暖兩隻小手中各抓了一隻大田螺,歡喜的朝人群裏飛奔過來,到了江沛麵前伸手讓他瞧,後麵跟著疾步追來的淘淘。
“爹!”淘淘下了車,聽說兩個堂哥在河邊,和眾人打聲招唿,也跑了過去。之前一直呆在蒲陽城讀書沒迴老家,小時候的事情太過長遠隻有個模糊的記憶,這次考完童生難得放鬆兩天。
“時辰不早了,咱們迴屋吧,今日三叔給你們做頓好吃的,田莊裏存放的好東西多著呢!”
“阿爹,我要吃大雞腿!”
“三叔,暖暖要吃桃花糕!”
…………
“姐夫,這兩年辛苦你們了,田莊能有如今的模樣,多虧有你和大姐。來,我們兄弟三敬你一杯!”幾家人在一起人口多,男人女人孩子各一桌。
“說什麽客氣話,真要說感激的話,該是我和你大姐,這兩年多虧你們的幫襯。再說莊子都是自家的,哪有不上心的理,你們隻管在外麵奔,家裏有我看著呢。”
沒有江家人時,在田莊他就是最大的管事,出門做短工得服別人的管,掙的錢更不能相比,連帶著兩個兒子也在莊子裏做事。
…………
“娘,清平的婚事在哪裏辦,這沒幾個月了,該準備的要提前備著。”按規矩是要迴杏花村的,可照著家裏的情形,老宅子都拆了,故而江春花才由此一問,這樣自己與丈夫也能早做準備。
“大牛說就在蒲陽辦,我看也行,迴來接親兩頭麻煩,有二牛鎮著,別家也說不得什麽。”
即便洛水鎮與蒲陽城離的再近,這一來一往,把事情辦好也得個把月,不說江沛在朝廷做官無法告假迴來,就是三牛也不能隨意走開。
迴來成親也隻能在田莊裏辦事或者在酒樓後院,也不是在老宅裏,與在蒲陽城沒什麽區別,宗族的那些人也說不得什麽。
“娘,明年清平都能給您添個重孫子了,您可得把身子骨養好,等著寧寧的他們那一波呢!”蘭香和珍珠在飯桌上隻是默默的為婆婆布菜,不插嘴打擾她們母女三人的談話。
“唉,眨眼的功夫,平兒都要成親了。看著你們都好好的,就是現在閉眼也沒啥可惜的。”
長孫成親,做祖母的自是高興,看著從小一手帶大的孫子長大成人成親生子,心情與三個兒子也差不到哪裏去,兒子是責任完成後的輕鬆,孫子則多半都是高興了。
“娘,說什麽喪氣話,您定能長命百歲的!”
“是啊,娘,好好的說什麽閉眼不閉眼的……”
“呸呸呸~瞧我這嘴,過兩日就要做船出遠門,說這話做甚……”
兩天後,除了江家眾人外,與他們一起去廣陵的還有姚三順和其兩個侄子,再加上淘淘的同窗陸晙,一行人從洛安蒲河大渡口乘船一條線直達蒲萊府,再由蒲萊坐海船去廣陵。
江沛不確定能不能碰的上船坊海船試航,自己身負公務,已在洛安為私事耽擱兩天,不能再在途中久作停留。
因水運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內河航道的船隻靈活性能好,沿途經過臨河較近的縣鎮時,不時的能看見設置的貨物收發點,一旁停的有官家物流標識的船隻。
“阿爹,大海裏的船是不是比咱們坐的船還要大?”
“對啊,到海上都是茫茫的水麵,看不到莊稼和其它人了,你要緊緊的跟緊爹娘,不然掉進海裏,阿爹也沒法下去救你。”
這次小孩子多,清晨一大早,江沛被吵醒沒了睡意,帶著女兒上了三樓的甲板上看兩岸的春景。
“大海裏有美人魚,她會救暖暖!”
“美人魚喜歡聽話的孩子,暖暖若淘氣,她就會不理你。”
同陸晙一起的淘淘剛抬腳上了甲板,就瞅到混世小魔王般的妹妹振振有詞的同阿爹擺理。
“學生陸晙拜見江大人!”
如今科舉考試的內容加了不少實際應用的題目,其中比例最重的當數算術一門,夫子曾多次提起朝中戶部郎中江仲澤的名號,順帶著會講些市井傳言他勵誌的軼事,聽後心中由衷的敬重這位傳說中的江大人。
當無意中從昔日好友那裏知曉自己敬佩之人竟是麵前的這位,陸晙即激動又緊張的上前躬身行禮,生怕禮數不周,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必太過拘禮,喚我江叔便好。幾年沒見,竟成縣案首了。不錯,再接再厲爭取在會試中也能高中頭名。你可也在銘嶽書院讀書?”
江沛對陸晙的印像一直不錯,彬彬有禮腹有才華,以後商朝的繁榮昌盛需靠這些後輩來延續,少年強則國強,前人們隻是幫他們打下牢固的根基,枝繁葉茂還需後人們去澆灌。
“侄兒不在書院讀書,因機緣巧合拜在林夫子門下。”陸晙見江沛態度親和,絲毫沒有官架子,像個普通的長輩般詢問著他的學業,勉勵自己,心緒平靜下來,禮貌的迴答著問話。
“哦,你師傅的名諱可是林之昭?”他口中的人物是商朝有名的大儒,倘若陸晙能拜在他門下,也是一大造化,不知自己的兒子什麽時候也能得名師大儒指點。
第137章 私鑄銀錢(七)
雖然銘嶽書院比較出名, 但名士大儒一般都是兼職,不定時的去開壇講學, 真正在書院教書的夫子並非一些學問大家,在孩子讀書教育上, 為人父母者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江叔認得家師?”
江沛笑著搖搖頭, 官場中人與名士天生磁場不相和, 幾乎不打交道。
“家師素來愛才, 清霖學弟小小年紀功課讀的如此好, 想必師傅喜愛的緊, 他於每年的冬月會擇一次徒, 到時我帶著學弟向師傅做引薦。”
那些大儒並不是不收徒, 隻不過多半隨緣分, 再者對徒弟的要求比較高,如此給人的感覺比較高不可攀。
“真的!清霖多謝學長!”
淘淘身處銘嶽書院,當然知道當今商朝一些大儒的名號,聽陸晙準備把自己引薦給林夫子, 激動萬分, 連忙拱手道謝。
一般鄉試過後,書院的夫子教不了什麽內容,會試前的時間裏全靠自己鑽研,倘若能拜學識淵博的名儒為師從旁指點, 情形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江沛也不由為兒子感到喜悅,微笑的對著陸晙頷頷首,以後進入朝堂對他多照拂一下吧。
因地勢原因, 一路上直下且又順風,船速很快,兩三日的功夫便到了蒲萊轄區境內,隨著河麵越來越開闊,往來的船隻多了起來,其中大部分是裝載貨物的運輸船隻,尤其是臨近平陵運河時,更是川流不息,他們的船隻迫不得已減速前行。
“二伯伯,好多船呀!”
“弟弟,快看,大海船!”
此處距兩公裏處的物流園和以及上流的船坊不遠,因河流上綿延不絕的船隻,使得兩岸都是聚集而居的百姓。
可能從多方麵考慮,官府並未製止,長此以往形成了沿河一帶的密集鎮落,船上的船客要麽在三層的甲板上,要麽在自己倉間推窗而望,遊覽著兩岸因產業鏈而形成的特殊民俗風情。
甲板上的眾人隨著暖暖清脆的童聲望去,隻見遠處停靠一隻體型較大的船隻,不過不是大海船。
“那不是海船,等會就能見到海船了。”船舷邊人太多,擔心孩童被擠下水,江沛叮囑三牛和大山把自家的孩子看緊,自己也把女兒緊緊的抱在懷中。
看著河麵上繁忙異常,絲毫沒有將要被封鎖的跡象,江沛確定是沒法觀覽海船下水試航了。
一柱香的時間,船隻才緩緩駛到靠近物流園的位置,岸邊裏裏外外泊的皆是滿載物什的貨船,綿延長度達一公裏,岸上裝卸貨物的傭工密密麻麻,運載貨物的板車穿梭在人群中,途徑的船隻不允許迫近,隻能在河中遠處觀望。
江沛雖然隻是參與物流園的選址,但此項目如何運作的很多建設性方案都是他提出來的。
看著這繁華興盛的景象,心中激起層層漣漪,湧起強烈的自豪感,這是他借助後世的智慧結晶才有的成果啊,真期盼大商朝有天也能像現代社會一樣能貨通天下,匯通天下。
莊子裏的三排青磚瓦房處在三十畝田的正中央,為防汙染洛河水源以及灌溉方便,臨河一側種植著花果蔬菜。
蔬菜田裏有幾座類似現代蔬菜大棚的青磚篷,篷上的油布和厚厚稻草席已被掀下來,透過粗粗的毛竹條,可以看到菜篷裏麵的蔬菜長勢喜人,有些種類菜肆口都較少見。
離河不遠還有一小池塘,工匠挖了一條深水道,與洛河直接相連通,道口用竹網阻隔著,防止池塘裏養的魚溜跑了。
另一側則是圈養著一些家禽與牲畜,禽圈旁還有個小小的化糞池,用來發酵農家肥。其它的土地被道路隔成一塊塊的旱稻田,所產的米糧供給酒樓所用。
田莊外圍在不影響其它農戶莊稼的位置處,種植著一棵棵杉樹。好似形成了一圈圍牆,整個農莊完全是純綠色生態循環的模式。
雖然江沛已從三牛的描述中把田莊的輪廓想像了出來,可親眼看到時,還是欣喜萬分,突然間喜歡上了這裏的田園風光。
倆孩子到了田莊後,掙脫掉江沛的手撒丫子往房舍處跑,他獨自在外圍繞了一圈後,才去尋大家。
“汪~汪~汪”江沛被突然狂吠的兩條大狗嚇了一跳,沒想到莊子裏還養著狗看門護院。
“阿灰,阿黑,那是我阿爹,不準咬,再兇不給你們骨頭吃!”暖暖一見可愛的狗狗朝著自家阿爹滋著牙狂吠,立馬叉著腰兇起狗來。
“暖暖,過來,別站跟前!”盡管拴著繩子,可江沛還是怕它們突然掙脫攻擊閨女,忙厲聲製止。
“七郎!阿灰,阿黑,他才是你們的主人。”李大康正陪著三牛在廳堂裏說話,聽到犬吠聲,猜想是他那位越發出息的二舅子到了,快步走了出來。
“姐夫!”兩隻狗被訓斥後,搖搖尾巴乖乖的趴臥在木樁子旁,眯著眼打量著江沛。
這兩年江春花一家專注於田莊上的事情,雖然酒樓沒有他們的紅利,但那麽大的莊子,所產除了供給酒樓與向朝廷交田賦外,剩餘的會銷到世麵上,其中的四成紅利是給了李大康的,剩下的兄弟三人各占兩成,一年算下來也有不少銀錢。
第136章 私鑄銀錢(六)
李大康每次見了這個二舅子, 都要感慨一番,好像自從在河堤上摔破腦袋後, 人變的穩重許多,起初丈母娘說他在府城做賬房先生, 自己都不敢相信, 如今又這般造化, 不得不說有時候人是有其命數的。
“快進屋歇歇, 三牛和大哥也在, 咱娘和弟妹去菜篷移菜苗去了。”李大康打斷自己繼續胡思亂想, 連忙帶著江沛進了廳堂。
三排房子最後一排是莊子裏雇的幫工的住處, 第二排用來儲藏糧食、臨時存放蔬菜瓜果以及各種農具雜物的。
第一排房舍修的明顯比後兩排寬敞, 裏麵的裝飾的也比後兩排花心思, 江家人用來自己居住。
“大哥,三牛。清平和清樂呢?”這個季節莊子裏非常忙碌,江大牛一家也隨著李氏一起來此幫忙,這次從廣陵迴蒲陽, 清平就要成親的事項。
“倆人說日頭出來了水暖和, 去河邊撈田螺去了。”莊子臨河又有池塘,吃魚蝦很方便,知道江沛他們來了,倆孩子特意跑河邊摸田螺讓大家嚐嚐鮮, 京城沒有這東西賣。
“阿爹,我要去找清平哥哥,暖暖也要抓魚!”
“你倆哥哥早跑的找不到人了, 河邊草叢裏有長蟲,咬著你怎麽辦?等會阿爹帶你去菜棚摘菜好不好。”
現在河水是比較湍急的,岸邊不是種著油菜就是草叢,蛇蟲出沒,江沛自然不放心她瞎跑。
“可大姑丈說長蟲怕人,不咬暖暖,還說給暖暖捉個長蟲寶寶玩呢。是吧,大姑丈?”暖暖絲毫沒被江沛的言語嚇到,忽閃著漆黑大眼睛望著尷尬的李大康,等著他的肯定。
江沛有些想撫額,這些人真不靠譜,蘭香還總怪自己把女兒養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幸虧是他來養,若是被其它親戚扶養,能把天給戳個窟窿。
“咳咳~,暖暖,姑丈說的是冬天長蟲趴著不動彈,現在是春天,它們睡醒了就會咬人沒法捉。等會咱們去找小姑丈好不好,他正和弟弟們一起放風箏呢。”
李大康被父女倆人看的招架不住,連忙把話圓迴來。最終暖暖小大人似的無奈的點點頭。
…………
“娘,怎麽不歇著呢,這些活計讓幫工做就好了,搬把凳子在門口曬太陽,和他們拉拉家常。”盡管李氏看著身體康健,精神頭足,可畢竟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在菜棚彎腰摘菜事後肯定腰酸背痛。
“在城裏整日閑的發慌,迴老家摸著菜苗心裏都舒坦的很。”這些年李氏跟著兒子們在蒲陽城,孩子們孝順,兄弟三人也不像以往那樣起齟齬,心寬體胖,整個人養的像大家族的老太太似的。
為了供需對等,負責每日往酒樓運送食材的是十裏香的夥計,田莊裏的傭工隻管搭理好莊子即可。
李氏他們是在露天菜地裏沿著攏好的菜畦,種植從蔬菜磚棚裏移出秧好的菜苗。因菜田較多,家裏養尊處優的女人們也都幫著做事,江沛也不好閑著,拿起木瓢往種好的菜苗上點些水。
“明日你們弟兄三記得去你爹墳前上柱香,燒些紙錢,咱在這邊日子越過越好,也得讓他在那邊過得好,不缺銀子花,千萬記得把淘淘考上童生的事情告訴他,讓你爹高興高興,保佑孫子以後也能當上官老爺。”
如今李氏不再感歎過去如何了,隻是偶爾會提起老伴,但從未提起過她那個已歿的攪家精大兒媳婦。
“恩,知道了娘。”江二伯既然已經發話了,那這次順便去祠堂給江家的列祖列宗也燒點紙錢。把家裏的事情辦完,後日就出發了。
…………
多少年沒幹過重活的江沛澆了半個時辰的水,腰痛的都快直不起來了,捶了捶後腰,看著頭頂上的太陽,估摸了下時辰。
“阿爹,阿爹,看哥哥捉的田螺,還有好多呢。”暖暖兩隻小手中各抓了一隻大田螺,歡喜的朝人群裏飛奔過來,到了江沛麵前伸手讓他瞧,後麵跟著疾步追來的淘淘。
“爹!”淘淘下了車,聽說兩個堂哥在河邊,和眾人打聲招唿,也跑了過去。之前一直呆在蒲陽城讀書沒迴老家,小時候的事情太過長遠隻有個模糊的記憶,這次考完童生難得放鬆兩天。
“時辰不早了,咱們迴屋吧,今日三叔給你們做頓好吃的,田莊裏存放的好東西多著呢!”
“阿爹,我要吃大雞腿!”
“三叔,暖暖要吃桃花糕!”
…………
“姐夫,這兩年辛苦你們了,田莊能有如今的模樣,多虧有你和大姐。來,我們兄弟三敬你一杯!”幾家人在一起人口多,男人女人孩子各一桌。
“說什麽客氣話,真要說感激的話,該是我和你大姐,這兩年多虧你們的幫襯。再說莊子都是自家的,哪有不上心的理,你們隻管在外麵奔,家裏有我看著呢。”
沒有江家人時,在田莊他就是最大的管事,出門做短工得服別人的管,掙的錢更不能相比,連帶著兩個兒子也在莊子裏做事。
…………
“娘,清平的婚事在哪裏辦,這沒幾個月了,該準備的要提前備著。”按規矩是要迴杏花村的,可照著家裏的情形,老宅子都拆了,故而江春花才由此一問,這樣自己與丈夫也能早做準備。
“大牛說就在蒲陽辦,我看也行,迴來接親兩頭麻煩,有二牛鎮著,別家也說不得什麽。”
即便洛水鎮與蒲陽城離的再近,這一來一往,把事情辦好也得個把月,不說江沛在朝廷做官無法告假迴來,就是三牛也不能隨意走開。
迴來成親也隻能在田莊裏辦事或者在酒樓後院,也不是在老宅裏,與在蒲陽城沒什麽區別,宗族的那些人也說不得什麽。
“娘,明年清平都能給您添個重孫子了,您可得把身子骨養好,等著寧寧的他們那一波呢!”蘭香和珍珠在飯桌上隻是默默的為婆婆布菜,不插嘴打擾她們母女三人的談話。
“唉,眨眼的功夫,平兒都要成親了。看著你們都好好的,就是現在閉眼也沒啥可惜的。”
長孫成親,做祖母的自是高興,看著從小一手帶大的孫子長大成人成親生子,心情與三個兒子也差不到哪裏去,兒子是責任完成後的輕鬆,孫子則多半都是高興了。
“娘,說什麽喪氣話,您定能長命百歲的!”
“是啊,娘,好好的說什麽閉眼不閉眼的……”
“呸呸呸~瞧我這嘴,過兩日就要做船出遠門,說這話做甚……”
兩天後,除了江家眾人外,與他們一起去廣陵的還有姚三順和其兩個侄子,再加上淘淘的同窗陸晙,一行人從洛安蒲河大渡口乘船一條線直達蒲萊府,再由蒲萊坐海船去廣陵。
江沛不確定能不能碰的上船坊海船試航,自己身負公務,已在洛安為私事耽擱兩天,不能再在途中久作停留。
因水運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內河航道的船隻靈活性能好,沿途經過臨河較近的縣鎮時,不時的能看見設置的貨物收發點,一旁停的有官家物流標識的船隻。
“阿爹,大海裏的船是不是比咱們坐的船還要大?”
“對啊,到海上都是茫茫的水麵,看不到莊稼和其它人了,你要緊緊的跟緊爹娘,不然掉進海裏,阿爹也沒法下去救你。”
這次小孩子多,清晨一大早,江沛被吵醒沒了睡意,帶著女兒上了三樓的甲板上看兩岸的春景。
“大海裏有美人魚,她會救暖暖!”
“美人魚喜歡聽話的孩子,暖暖若淘氣,她就會不理你。”
同陸晙一起的淘淘剛抬腳上了甲板,就瞅到混世小魔王般的妹妹振振有詞的同阿爹擺理。
“學生陸晙拜見江大人!”
如今科舉考試的內容加了不少實際應用的題目,其中比例最重的當數算術一門,夫子曾多次提起朝中戶部郎中江仲澤的名號,順帶著會講些市井傳言他勵誌的軼事,聽後心中由衷的敬重這位傳說中的江大人。
當無意中從昔日好友那裏知曉自己敬佩之人竟是麵前的這位,陸晙即激動又緊張的上前躬身行禮,生怕禮數不周,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必太過拘禮,喚我江叔便好。幾年沒見,竟成縣案首了。不錯,再接再厲爭取在會試中也能高中頭名。你可也在銘嶽書院讀書?”
江沛對陸晙的印像一直不錯,彬彬有禮腹有才華,以後商朝的繁榮昌盛需靠這些後輩來延續,少年強則國強,前人們隻是幫他們打下牢固的根基,枝繁葉茂還需後人們去澆灌。
“侄兒不在書院讀書,因機緣巧合拜在林夫子門下。”陸晙見江沛態度親和,絲毫沒有官架子,像個普通的長輩般詢問著他的學業,勉勵自己,心緒平靜下來,禮貌的迴答著問話。
“哦,你師傅的名諱可是林之昭?”他口中的人物是商朝有名的大儒,倘若陸晙能拜在他門下,也是一大造化,不知自己的兒子什麽時候也能得名師大儒指點。
第137章 私鑄銀錢(七)
雖然銘嶽書院比較出名, 但名士大儒一般都是兼職,不定時的去開壇講學, 真正在書院教書的夫子並非一些學問大家,在孩子讀書教育上, 為人父母者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江叔認得家師?”
江沛笑著搖搖頭, 官場中人與名士天生磁場不相和, 幾乎不打交道。
“家師素來愛才, 清霖學弟小小年紀功課讀的如此好, 想必師傅喜愛的緊, 他於每年的冬月會擇一次徒, 到時我帶著學弟向師傅做引薦。”
那些大儒並不是不收徒, 隻不過多半隨緣分, 再者對徒弟的要求比較高,如此給人的感覺比較高不可攀。
“真的!清霖多謝學長!”
淘淘身處銘嶽書院,當然知道當今商朝一些大儒的名號,聽陸晙準備把自己引薦給林夫子, 激動萬分, 連忙拱手道謝。
一般鄉試過後,書院的夫子教不了什麽內容,會試前的時間裏全靠自己鑽研,倘若能拜學識淵博的名儒為師從旁指點, 情形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江沛也不由為兒子感到喜悅,微笑的對著陸晙頷頷首,以後進入朝堂對他多照拂一下吧。
因地勢原因, 一路上直下且又順風,船速很快,兩三日的功夫便到了蒲萊轄區境內,隨著河麵越來越開闊,往來的船隻多了起來,其中大部分是裝載貨物的運輸船隻,尤其是臨近平陵運河時,更是川流不息,他們的船隻迫不得已減速前行。
“二伯伯,好多船呀!”
“弟弟,快看,大海船!”
此處距兩公裏處的物流園和以及上流的船坊不遠,因河流上綿延不絕的船隻,使得兩岸都是聚集而居的百姓。
可能從多方麵考慮,官府並未製止,長此以往形成了沿河一帶的密集鎮落,船上的船客要麽在三層的甲板上,要麽在自己倉間推窗而望,遊覽著兩岸因產業鏈而形成的特殊民俗風情。
甲板上的眾人隨著暖暖清脆的童聲望去,隻見遠處停靠一隻體型較大的船隻,不過不是大海船。
“那不是海船,等會就能見到海船了。”船舷邊人太多,擔心孩童被擠下水,江沛叮囑三牛和大山把自家的孩子看緊,自己也把女兒緊緊的抱在懷中。
看著河麵上繁忙異常,絲毫沒有將要被封鎖的跡象,江沛確定是沒法觀覽海船下水試航了。
一柱香的時間,船隻才緩緩駛到靠近物流園的位置,岸邊裏裏外外泊的皆是滿載物什的貨船,綿延長度達一公裏,岸上裝卸貨物的傭工密密麻麻,運載貨物的板車穿梭在人群中,途徑的船隻不允許迫近,隻能在河中遠處觀望。
江沛雖然隻是參與物流園的選址,但此項目如何運作的很多建設性方案都是他提出來的。
看著這繁華興盛的景象,心中激起層層漣漪,湧起強烈的自豪感,這是他借助後世的智慧結晶才有的成果啊,真期盼大商朝有天也能像現代社會一樣能貨通天下,匯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