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嚐嚐你清平哥哥的手藝。下次去靈香寺,把你的壓歲錢多拿出來些。”
靈香寺是蒲陽城香火特別旺的禪寺,寺裏設的有香客還願捐贈點,所收財物用來布施城裏的窮苦百姓,蘭香每隔一個月去一次,大都帶著暖暖。
清平來京城幾年了,在酒樓裏做的又順心,而今婚事基本定下來,心情非常舒暢。盡管麵前的這個二叔,已是朝中的官老爺,
麵對他時有些緊張,可還是喜歡同他聊天,有些困惑的地方向他征求意見,有時針對酒樓的一些看法,也會積極的提出來。
叔侄聊的正投機時,聽到前麵一樓廳堂裏采購迴來幾人在說笑,聲源離後院越來越近。
“二哥,怎麽這早過來,今日沒輪到休沐啊,是不是又要離家公差去?暖暖,中午三叔給你做檸檬鴨吃,好不好?”
三牛知道江沛五日一休沐,算算日子還沒到時間,聯想到每次他出公差時,必要來酒樓裏報到,才有此一問。
天暖了,采購東西要搬搬卸卸的,大早晨的還出了一頭汗,他到盆架上洗把臉,拿把小凳子坐在正津津有味吃著蒸包的小侄女身邊。
“我最喜歡三叔和清平哥哥做的菜啦!”
“鬼精靈,小嘴是抹了蜜了吧,前兒你吃姑丈的餡餅,可是說最喜歡姑丈的餅子呢。”
大山與江大牛把車上買的暫時用不著的東西扛到三層閣樓裏,下來時聽幾個大人正逗著暖暖,不時傳來哈哈大笑,忍不住加入進來。
江沛見女兒金句頻出,一人舌戰幾個不正經的長輩,小臉通紅,絲毫不怯懦,怕她累壞了,忙岔開話題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明日去蒲萊府,要一兩個月才能迴,我來看看酒樓裏的情況。”
“大亮哥上次來時說,蒲河上通船了,還有不少稀罕的大船呢,二哥這次可以先到洛安郡,在那裏坐船直接過去。”
上次方大亮詢問家裏建宅子的事情後,江沛與大牛和三牛商量了一下,弟兄兩人都聽他的,在老宅子上修幾套小院子,租賃給外來謀生的普通百姓。
他已見過方大亮,自家的宅基地,上次迴去修祠堂時已清楚具體的麵積,畫了個草圖讓匠人們作參考,細節方麵不用再向他稟告,反正房子是用來投資的,不準備住人。
聽了三牛的提議,江沛認為可行,這次一行人的主要目的都是與蒲河相關,蒲陽城與洛安縣之間是官道,路況較好,到洛安郡稍作停留,再改變交通方式,坐船一路東行,即可以遊覽沿途風光,又可以深入考察水況,一箭雙雕。
若全程走陸路,會麻煩許多。迴去後他就和溫知非他們商議此事,反正都在一條大街上方便的很。
“等明年二三月中,我爭取告半月假,咱們一家人乘船從洛安郡出發,到廣陵府遊賞春景,見見世麵,所花費的銀兩從酒樓裏我和三牛的紅利裏麵出。”
察覺到三牛說起大船時,其它幾人眼前一亮,幾年前蒲河未經改造,部分地段淤泥很深,不適宜航行吃水深的大船。
“二哥,你說的是真的?!我到現在連咱蒲陽城還沒出過,到時坐船一路下來能遊不少地方。去過廣陵府的人迴來都說好,也不知道咋個好法,早盼望著能去瞅瞅呢!”
三牛對眾人耗費的銀兩由兩人共同分擔,沒任何意見,每日裏進項那麽多,理應他們出。對能乘船去廣陵,興奮不已。
為了江記酒樓將來能開分號,如今已開始培養得力的人手,明年的這個時候幾人應該能獨擋一麵,出門遊玩時不用打烊關門。
“都加把勁,好好幹!以後大家每年出行遊玩一趟,咱們做吃食生意的需行萬裏路,閱美食無數!”
江沛突然靈光一閃,以前祁家商號的能如此強大得人心,其中原因之一是它的員工福利好。以後江記也應把員工福利這一塊重視起來。
第119章 差事(三)
江沛在酒樓用過午飯, 陪女兒在閣樓裏的一間休息室裏歇息了半個時辰才離開,途經明華街那處宅子時, 走進去檢查了一下收拾的怎麽樣,看看是否還短缺什麽, 早點讓人添置。
趁著離吃晚飯還有段時間, 把女兒交給蘭香後, 便到隔壁尋溫知非的宅院裏與他商議坐船去蒲萊府一事。
工部官員中除了溫知非在明安街外, 這次隨他們一同前去的人員基本上都在, 被小廝們上門傳話請到了溫宅。
沒有官銀押解, 因而無需朝廷的官兵隨行, 隻帶著皇上的禦旨前去即可, 路線由他們自己確定, 商榷後幾人都讚同江沛的提議,且對能乘船而去頗有期待。
“暖暖,阿爹出門後,要乖乖的聽阿娘和哥哥的話, 不要淘氣, 迴來給你稍好東西,以後帶你坐大船。”
“暖暖乖乖的不淘氣,阿爹,您要給暖暖帶美人魚!”
江沛像以前一樣, 每晚哄孩子睡覺時,會講個小故事,女孩子嘛, 當然是要甜甜的帶有童話色彩的,兩個孩子養下來,覺的自己的資源馬上快要枯竭了。
發窘過後,慶幸女兒沒向他要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行,阿爹送給你個美人魚,乖,快點睡,睡的早,咱們越長越可愛。”
哄睡女兒後,本要去去看看兒子的,可見書房裏在亮著燈,想來他是在溫習功課,猶豫了下放棄了,隻出去一兩個月,搞那麽煽情做什麽。
“睡下了?這多東西會不會帶著麻煩?要不還是算了吧。”蘭香幫丈夫收拾完行李後,又在打包給娘家人捎帶的禮品,別的東西不好帶,主要是給徐氏和三個嫂嫂的一些手飾和胭脂水粉。
姚家人做了那麽多年的生意,洞察力比普通百姓敏銳些,從朝廷開始大肆征民夫修蒲河大堤時,姚父就猜測到以後他們洛安縣會有大發展。
趁著縣城的房價還沒大漲起來時,用家裏多年的積蓄為每個兒子買了處宅院,上次方大亮也說姚家把豆腐生意發展到洛安郡城了,江沛感慨道老丈人家都是能人啊,下手那般快。
江沛和蘭香上次迴老家已是兩年前的事情了,每年清明都是江大牛迴去祭奠,自己不能告假太多,這次正巧趕上到洛安縣成,若不去拜望一下老丈人太不像話。
“麻煩什麽,放在馬車上就是,這是你的一份心意。”其它布匹什麽的東西不方便帶,隻能送些女人們喜愛又不占空間的小物件。
“裏麵我加了張紙,上麵寫著都是給誰的,可別弄錯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別到時候東西送出去了,又落得一肚子埋怨。
“嗯,放心吧,我辦事你還不放心。到時東西我直接交給娘,讓她看著辦。”
…………
幾人為了省功夫,沒讓家中的小廝駕車,直接在蒲陽城雇了幾輛馬車沿著官道直奔洛安郡。
從朝廷改洛安縣為郡後,新調派的長官上任後的第一個折子就是向皇帝奏稟洛安郡的人口呈迅速膨脹似的激增,申請擴建郡城,祁越批複的準許外擴方圓十裏。
時隔兩年,江沛也沒想到洛安縣的變化這般大,原來的老城門已被拆除,在它所在的位置被嶄新的房屋替代。
一行人到達郡城時已近黃昏,可城內依然喧嘩不止,沿街酒館食肆裏的生意更是異常的好,粗獷的漢子們在拚酒吃肉,大概是蒲河渡口邊為停靠的貨船搬卸物品的工人。
找好客棧後,溫知非他們知道江沛要去拜訪老丈人,沒邀他逛這座新興的郡城,明日還要趕著去蒲萊,不好因個人私事耽誤行程。
從方大亮那得知姚家有一處宅子是連著門麵的,他也隻是知道個大概位置,向行人打聽後,摸到了地方。
“七郎?!怎這時候來了,香兒還好吧?”
豆腐攤所在的街道挺熱鬧的,到這個時辰了,沿街門麵大部分還在開門做生意。
姚家的豆腐攤上竟不是在賣水豆腐,而是在做姚三順自許最拿手的姚家油豆腐還兼做煮餛飩,蘭香的兩個嫂子也在其中幫忙,裏麵還有幾位食客。
姚大順看到江沛後,欣喜過後又擔心出啥事,讓他百忙之中這個時候趕過來。
“大哥,別擔心,我明早需趕往蒲萊府出公差,趁著這點空閑時間來看看你們。爹娘呢?”江沛剛剛掃了一圈,沒見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出口問道。
“在後院呢,快進屋,三順,把這幾人的混沌下了,就關門打烊吧,我陪著七郎找咱爹娘。”
姚大順聽說妹子好好的,心裏輕鬆下來,對這個在朝中當大官的妹婿還想著嶽家,感到非常的高興。
姚父和徐氏因兒女日子過的豐裕,尤其是女婿當了官後,十裏八鄉的人見了他們後都很尊敬,這兩年越過越好,姚父也不像以往每天跑著為主顧送豆腐,不說其它,就是為了女婿的臉麵也不能啊。
江沛見嶽父嶽母氣色好精神頭足,說話鏗鏘有力,身體十分康健,而後同他們聊起天來。
“爹,娘,蘭香和倆孩子都好著呢,就是常常惦記二老。盼望著您們去家裏住上一段時間呢,現在房子多,想住多久都可以。”
“你們有這份心就足了,家裏也忙得很,城裏這邊要幫襯著你哥哥們的生意,村裏的房子也剛剛起地基,隔三差五的得去盯著點。”
其實夫妻兩人特別想去看看女兒的,徐氏是因李氏在,怕去了女婿家她心裏不舒坦,尤其是聽說在跟著三牛過,沒在女婿家,姚父是心裏有顧忌。
村子裏的村民這兩年無論是種田還是到郡城裏打短工,比著以往日子好了太多,家裏都有了節餘,紛紛開始建新房。
“七郎,你們的酒樓在京城裏開的已有幾年,也該站穩腳跟了吧。現今咱們郡城一日強過一日,怎麽不想著在這裏再開一家,當時我和三牛可說好的,姚家的豆腐供應給江記酒樓呢。”
橫跨蒲河的石拱大橋在洛安境內,蒲河改造後,大橋附近船隻集中,橋孔寬度有限,通不過大船,因而這裏隱隱的有向水上中轉驛站發展,城中往來的行客越來越多,帶動了各項產業的發展。
江沛和三牛暢想的是待時機成熟後,江記的第二家分號要麽是開在廣陵要麽是長平,可以說是非常有野心,非常有理想。
但經姚三順一說,突然覺得,先在洛安設分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第一目前它根本沒法和廣陵這個繁華大城比,投入會比較少,但它在飛速的發展,投資迴報率高;第二朝廷要在蒲萊建物流基地,這處剛好是一條重要的支線,即使到枯水期水運受到影響,可它地處官道,是個交通要塞,客流量照樣多。
想通關鍵後,心中已把這個打算確定下來,待迴到蒲陽與三牛商量此事。
第120章 差事(四)
120
姚三順不知道自己短短的幾句話, 就把江沛原有的決定給推翻掉。
姚父見女婿擰著眉默不作聲,誤以為他是覺得姚家人讓江家在郡城來酒樓是想入股分紅利, 有些難為情,於是厲聲朝三子吼道
“混說什麽, 酒樓能是說開就開的嗎?在哪開, 自有七郎和三牛商量, 哪輪到你多嘴!”
三順被老爹吼的愣住了, 覺的有些莫名其妙, 明明剛開始是他看好洛安這處地方, 才一口氣買下三座院落,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 他爹實在太睿智。可現在……哪有說錯了。
“爹, 三哥說的不錯,實不相瞞之前我和三牛打算得是在別處再開一家,幸虧有三哥幾句話點醒了我,待我公差迴來再辦此事。”江沛也被老鄉人突然的發飆驚的呆了呆, 反應過來瞥見小舅子神情委屈, 立即開口解釋此事。
原來自己誤會了女婿,姚父欣慰的點點頭,他就說嘛,女婿哪會如此的小心眼, 再說姚家人從來沒有占別人便宜一說。
“不過此事宜早做準備,三牛還不知此事,我又脫不開身去看鋪子, 隻能麻煩哥哥們幫忙留個心尋個合適的地方,以防到時都被旁人搶購完了。”
從姚家能早別人一步在縣城買宅子,說明眼光獨到,見識不凡,他們幫忙相看的差不了。
“這有何難,隻要七郎信的過,不出幾天就能把事情辦成。”
姚父沒再向姚三順甩臉色,反而頷首讚許。做那麽多年生意,甭管大小,眼力勁還是有的,他認為女婿家在此開酒樓以後生意差不了。
隨後幾人在酒桌上就此事又重新討論了一番,江沛從姚家離開時,天色已黑,鋪麵的房簷下點起了燈籠,來往的行人穿梭在燈火搖曳的街道上,更別有意境。
迴到客棧,詢問在一樓櫃台值守的小二哥,與他一起出去的幾位客人是否迴來,得到的迴複是出門後一直沒迴。
點頭後,讓他告知待幾人歸來後自己已歇息了,隨後要了一桶熱水,洗涑後直接上床睡覺,明日一早還要坐船出發。可能是因路途中奔波勞累,竟一覺天明。
“仲澤,昨日沒同我們一起真是遺憾,這洛安郡倒是有趣之地,來日有機會必定再次重遊。”
幾人一起在飯廳用餐,用完後預備坐馬車直奔渡口,飯桌上他們不再遵守食不言寢不語的君子守則,興致勃勃的聊起昨晚遊洛安城的感慨。
“知非兄忘記小弟是洛安本地人了,以後機會多得很,哪日我來做向導,咱們再遊洛安。”
江沛說大話臉一點都不紅,盡管每次往返於蒲陽城和杏花村,偶有在此地住宿,可沒怎麽逛過,連有什麽著名的景點都不曉得,以前住過的客棧說不定已被拆遷。
“那感情好,省去了大家的花費……”
…………
蒲河渡口在大橋的不遠處,跑一趟蒲萊耗時多,若載的人少不劃算,因而船體較大,但船隻特別少,每日裏隻有早上有船可坐,價錢也不便宜。
坐船的大部分都是往來的商賈,根本不在乎這些,通航後不知為他們節省多少時間,銀子早就賺迴來了。
大河堤壩較高,為了能觀賞沿途的風景,幾人要了二樓的上等客房,從二樓可以直接到三樓的甲板上吹風賞景。
沿途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兩岸林木綠葉融融,鳥鳴聲聲。
江沛想著清晨人少,專門起了個大早到甲板上,沒想到有人還要早些。
靈香寺是蒲陽城香火特別旺的禪寺,寺裏設的有香客還願捐贈點,所收財物用來布施城裏的窮苦百姓,蘭香每隔一個月去一次,大都帶著暖暖。
清平來京城幾年了,在酒樓裏做的又順心,而今婚事基本定下來,心情非常舒暢。盡管麵前的這個二叔,已是朝中的官老爺,
麵對他時有些緊張,可還是喜歡同他聊天,有些困惑的地方向他征求意見,有時針對酒樓的一些看法,也會積極的提出來。
叔侄聊的正投機時,聽到前麵一樓廳堂裏采購迴來幾人在說笑,聲源離後院越來越近。
“二哥,怎麽這早過來,今日沒輪到休沐啊,是不是又要離家公差去?暖暖,中午三叔給你做檸檬鴨吃,好不好?”
三牛知道江沛五日一休沐,算算日子還沒到時間,聯想到每次他出公差時,必要來酒樓裏報到,才有此一問。
天暖了,采購東西要搬搬卸卸的,大早晨的還出了一頭汗,他到盆架上洗把臉,拿把小凳子坐在正津津有味吃著蒸包的小侄女身邊。
“我最喜歡三叔和清平哥哥做的菜啦!”
“鬼精靈,小嘴是抹了蜜了吧,前兒你吃姑丈的餡餅,可是說最喜歡姑丈的餅子呢。”
大山與江大牛把車上買的暫時用不著的東西扛到三層閣樓裏,下來時聽幾個大人正逗著暖暖,不時傳來哈哈大笑,忍不住加入進來。
江沛見女兒金句頻出,一人舌戰幾個不正經的長輩,小臉通紅,絲毫不怯懦,怕她累壞了,忙岔開話題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明日去蒲萊府,要一兩個月才能迴,我來看看酒樓裏的情況。”
“大亮哥上次來時說,蒲河上通船了,還有不少稀罕的大船呢,二哥這次可以先到洛安郡,在那裏坐船直接過去。”
上次方大亮詢問家裏建宅子的事情後,江沛與大牛和三牛商量了一下,弟兄兩人都聽他的,在老宅子上修幾套小院子,租賃給外來謀生的普通百姓。
他已見過方大亮,自家的宅基地,上次迴去修祠堂時已清楚具體的麵積,畫了個草圖讓匠人們作參考,細節方麵不用再向他稟告,反正房子是用來投資的,不準備住人。
聽了三牛的提議,江沛認為可行,這次一行人的主要目的都是與蒲河相關,蒲陽城與洛安縣之間是官道,路況較好,到洛安郡稍作停留,再改變交通方式,坐船一路東行,即可以遊覽沿途風光,又可以深入考察水況,一箭雙雕。
若全程走陸路,會麻煩許多。迴去後他就和溫知非他們商議此事,反正都在一條大街上方便的很。
“等明年二三月中,我爭取告半月假,咱們一家人乘船從洛安郡出發,到廣陵府遊賞春景,見見世麵,所花費的銀兩從酒樓裏我和三牛的紅利裏麵出。”
察覺到三牛說起大船時,其它幾人眼前一亮,幾年前蒲河未經改造,部分地段淤泥很深,不適宜航行吃水深的大船。
“二哥,你說的是真的?!我到現在連咱蒲陽城還沒出過,到時坐船一路下來能遊不少地方。去過廣陵府的人迴來都說好,也不知道咋個好法,早盼望著能去瞅瞅呢!”
三牛對眾人耗費的銀兩由兩人共同分擔,沒任何意見,每日裏進項那麽多,理應他們出。對能乘船去廣陵,興奮不已。
為了江記酒樓將來能開分號,如今已開始培養得力的人手,明年的這個時候幾人應該能獨擋一麵,出門遊玩時不用打烊關門。
“都加把勁,好好幹!以後大家每年出行遊玩一趟,咱們做吃食生意的需行萬裏路,閱美食無數!”
江沛突然靈光一閃,以前祁家商號的能如此強大得人心,其中原因之一是它的員工福利好。以後江記也應把員工福利這一塊重視起來。
第119章 差事(三)
江沛在酒樓用過午飯, 陪女兒在閣樓裏的一間休息室裏歇息了半個時辰才離開,途經明華街那處宅子時, 走進去檢查了一下收拾的怎麽樣,看看是否還短缺什麽, 早點讓人添置。
趁著離吃晚飯還有段時間, 把女兒交給蘭香後, 便到隔壁尋溫知非的宅院裏與他商議坐船去蒲萊府一事。
工部官員中除了溫知非在明安街外, 這次隨他們一同前去的人員基本上都在, 被小廝們上門傳話請到了溫宅。
沒有官銀押解, 因而無需朝廷的官兵隨行, 隻帶著皇上的禦旨前去即可, 路線由他們自己確定, 商榷後幾人都讚同江沛的提議,且對能乘船而去頗有期待。
“暖暖,阿爹出門後,要乖乖的聽阿娘和哥哥的話, 不要淘氣, 迴來給你稍好東西,以後帶你坐大船。”
“暖暖乖乖的不淘氣,阿爹,您要給暖暖帶美人魚!”
江沛像以前一樣, 每晚哄孩子睡覺時,會講個小故事,女孩子嘛, 當然是要甜甜的帶有童話色彩的,兩個孩子養下來,覺的自己的資源馬上快要枯竭了。
發窘過後,慶幸女兒沒向他要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行,阿爹送給你個美人魚,乖,快點睡,睡的早,咱們越長越可愛。”
哄睡女兒後,本要去去看看兒子的,可見書房裏在亮著燈,想來他是在溫習功課,猶豫了下放棄了,隻出去一兩個月,搞那麽煽情做什麽。
“睡下了?這多東西會不會帶著麻煩?要不還是算了吧。”蘭香幫丈夫收拾完行李後,又在打包給娘家人捎帶的禮品,別的東西不好帶,主要是給徐氏和三個嫂嫂的一些手飾和胭脂水粉。
姚家人做了那麽多年的生意,洞察力比普通百姓敏銳些,從朝廷開始大肆征民夫修蒲河大堤時,姚父就猜測到以後他們洛安縣會有大發展。
趁著縣城的房價還沒大漲起來時,用家裏多年的積蓄為每個兒子買了處宅院,上次方大亮也說姚家把豆腐生意發展到洛安郡城了,江沛感慨道老丈人家都是能人啊,下手那般快。
江沛和蘭香上次迴老家已是兩年前的事情了,每年清明都是江大牛迴去祭奠,自己不能告假太多,這次正巧趕上到洛安縣成,若不去拜望一下老丈人太不像話。
“麻煩什麽,放在馬車上就是,這是你的一份心意。”其它布匹什麽的東西不方便帶,隻能送些女人們喜愛又不占空間的小物件。
“裏麵我加了張紙,上麵寫著都是給誰的,可別弄錯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別到時候東西送出去了,又落得一肚子埋怨。
“嗯,放心吧,我辦事你還不放心。到時東西我直接交給娘,讓她看著辦。”
…………
幾人為了省功夫,沒讓家中的小廝駕車,直接在蒲陽城雇了幾輛馬車沿著官道直奔洛安郡。
從朝廷改洛安縣為郡後,新調派的長官上任後的第一個折子就是向皇帝奏稟洛安郡的人口呈迅速膨脹似的激增,申請擴建郡城,祁越批複的準許外擴方圓十裏。
時隔兩年,江沛也沒想到洛安縣的變化這般大,原來的老城門已被拆除,在它所在的位置被嶄新的房屋替代。
一行人到達郡城時已近黃昏,可城內依然喧嘩不止,沿街酒館食肆裏的生意更是異常的好,粗獷的漢子們在拚酒吃肉,大概是蒲河渡口邊為停靠的貨船搬卸物品的工人。
找好客棧後,溫知非他們知道江沛要去拜訪老丈人,沒邀他逛這座新興的郡城,明日還要趕著去蒲萊,不好因個人私事耽誤行程。
從方大亮那得知姚家有一處宅子是連著門麵的,他也隻是知道個大概位置,向行人打聽後,摸到了地方。
“七郎?!怎這時候來了,香兒還好吧?”
豆腐攤所在的街道挺熱鬧的,到這個時辰了,沿街門麵大部分還在開門做生意。
姚家的豆腐攤上竟不是在賣水豆腐,而是在做姚三順自許最拿手的姚家油豆腐還兼做煮餛飩,蘭香的兩個嫂子也在其中幫忙,裏麵還有幾位食客。
姚大順看到江沛後,欣喜過後又擔心出啥事,讓他百忙之中這個時候趕過來。
“大哥,別擔心,我明早需趕往蒲萊府出公差,趁著這點空閑時間來看看你們。爹娘呢?”江沛剛剛掃了一圈,沒見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出口問道。
“在後院呢,快進屋,三順,把這幾人的混沌下了,就關門打烊吧,我陪著七郎找咱爹娘。”
姚大順聽說妹子好好的,心裏輕鬆下來,對這個在朝中當大官的妹婿還想著嶽家,感到非常的高興。
姚父和徐氏因兒女日子過的豐裕,尤其是女婿當了官後,十裏八鄉的人見了他們後都很尊敬,這兩年越過越好,姚父也不像以往每天跑著為主顧送豆腐,不說其它,就是為了女婿的臉麵也不能啊。
江沛見嶽父嶽母氣色好精神頭足,說話鏗鏘有力,身體十分康健,而後同他們聊起天來。
“爹,娘,蘭香和倆孩子都好著呢,就是常常惦記二老。盼望著您們去家裏住上一段時間呢,現在房子多,想住多久都可以。”
“你們有這份心就足了,家裏也忙得很,城裏這邊要幫襯著你哥哥們的生意,村裏的房子也剛剛起地基,隔三差五的得去盯著點。”
其實夫妻兩人特別想去看看女兒的,徐氏是因李氏在,怕去了女婿家她心裏不舒坦,尤其是聽說在跟著三牛過,沒在女婿家,姚父是心裏有顧忌。
村子裏的村民這兩年無論是種田還是到郡城裏打短工,比著以往日子好了太多,家裏都有了節餘,紛紛開始建新房。
“七郎,你們的酒樓在京城裏開的已有幾年,也該站穩腳跟了吧。現今咱們郡城一日強過一日,怎麽不想著在這裏再開一家,當時我和三牛可說好的,姚家的豆腐供應給江記酒樓呢。”
橫跨蒲河的石拱大橋在洛安境內,蒲河改造後,大橋附近船隻集中,橋孔寬度有限,通不過大船,因而這裏隱隱的有向水上中轉驛站發展,城中往來的行客越來越多,帶動了各項產業的發展。
江沛和三牛暢想的是待時機成熟後,江記的第二家分號要麽是開在廣陵要麽是長平,可以說是非常有野心,非常有理想。
但經姚三順一說,突然覺得,先在洛安設分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第一目前它根本沒法和廣陵這個繁華大城比,投入會比較少,但它在飛速的發展,投資迴報率高;第二朝廷要在蒲萊建物流基地,這處剛好是一條重要的支線,即使到枯水期水運受到影響,可它地處官道,是個交通要塞,客流量照樣多。
想通關鍵後,心中已把這個打算確定下來,待迴到蒲陽與三牛商量此事。
第120章 差事(四)
120
姚三順不知道自己短短的幾句話, 就把江沛原有的決定給推翻掉。
姚父見女婿擰著眉默不作聲,誤以為他是覺得姚家人讓江家在郡城來酒樓是想入股分紅利, 有些難為情,於是厲聲朝三子吼道
“混說什麽, 酒樓能是說開就開的嗎?在哪開, 自有七郎和三牛商量, 哪輪到你多嘴!”
三順被老爹吼的愣住了, 覺的有些莫名其妙, 明明剛開始是他看好洛安這處地方, 才一口氣買下三座院落,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 他爹實在太睿智。可現在……哪有說錯了。
“爹, 三哥說的不錯,實不相瞞之前我和三牛打算得是在別處再開一家,幸虧有三哥幾句話點醒了我,待我公差迴來再辦此事。”江沛也被老鄉人突然的發飆驚的呆了呆, 反應過來瞥見小舅子神情委屈, 立即開口解釋此事。
原來自己誤會了女婿,姚父欣慰的點點頭,他就說嘛,女婿哪會如此的小心眼, 再說姚家人從來沒有占別人便宜一說。
“不過此事宜早做準備,三牛還不知此事,我又脫不開身去看鋪子, 隻能麻煩哥哥們幫忙留個心尋個合適的地方,以防到時都被旁人搶購完了。”
從姚家能早別人一步在縣城買宅子,說明眼光獨到,見識不凡,他們幫忙相看的差不了。
“這有何難,隻要七郎信的過,不出幾天就能把事情辦成。”
姚父沒再向姚三順甩臉色,反而頷首讚許。做那麽多年生意,甭管大小,眼力勁還是有的,他認為女婿家在此開酒樓以後生意差不了。
隨後幾人在酒桌上就此事又重新討論了一番,江沛從姚家離開時,天色已黑,鋪麵的房簷下點起了燈籠,來往的行人穿梭在燈火搖曳的街道上,更別有意境。
迴到客棧,詢問在一樓櫃台值守的小二哥,與他一起出去的幾位客人是否迴來,得到的迴複是出門後一直沒迴。
點頭後,讓他告知待幾人歸來後自己已歇息了,隨後要了一桶熱水,洗涑後直接上床睡覺,明日一早還要坐船出發。可能是因路途中奔波勞累,竟一覺天明。
“仲澤,昨日沒同我們一起真是遺憾,這洛安郡倒是有趣之地,來日有機會必定再次重遊。”
幾人一起在飯廳用餐,用完後預備坐馬車直奔渡口,飯桌上他們不再遵守食不言寢不語的君子守則,興致勃勃的聊起昨晚遊洛安城的感慨。
“知非兄忘記小弟是洛安本地人了,以後機會多得很,哪日我來做向導,咱們再遊洛安。”
江沛說大話臉一點都不紅,盡管每次往返於蒲陽城和杏花村,偶有在此地住宿,可沒怎麽逛過,連有什麽著名的景點都不曉得,以前住過的客棧說不定已被拆遷。
“那感情好,省去了大家的花費……”
…………
蒲河渡口在大橋的不遠處,跑一趟蒲萊耗時多,若載的人少不劃算,因而船體較大,但船隻特別少,每日裏隻有早上有船可坐,價錢也不便宜。
坐船的大部分都是往來的商賈,根本不在乎這些,通航後不知為他們節省多少時間,銀子早就賺迴來了。
大河堤壩較高,為了能觀賞沿途的風景,幾人要了二樓的上等客房,從二樓可以直接到三樓的甲板上吹風賞景。
沿途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兩岸林木綠葉融融,鳥鳴聲聲。
江沛想著清晨人少,專門起了個大早到甲板上,沒想到有人還要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