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部的人要去河邊監工,知非兄恐怕到大堤竣工後才能迴來了。”工部的一位侍郎外加都水司和屯田司的全部官員目前都在蒲河大堤的第一線監察工程,哪還有時間迴來搬新宅。
他們家是一進的院子,雖然狹小些,可暫時住的下,不用那麽著急。
…………
新區擴建投進去的銀子收迴來後,大大緩解了國庫的壓力,隨著時間的飛逝,天越來越冷,寒冬臘月被征上來的百姓還在河堤上服役,這種現象在以前其它新朝初立時,從未有過。
擔心人心躁動,朝廷為安民心,派欽差大臣帶著大量的物資前去慰問,因築堤戰線比較長,派了兩波人馬。
和物資扯上關係,自然少不了他們戶部,李明睿和江沛被分派到蒲陽境內做隨從官員。
“帶這麽多肉脯做什麽,多帶些衣物就行了。”這次下去的人多,帳篷肯定緊張,不可能讓大家每人一頂帳篷的,都呆在一起哪有偷吃零嘴的空間,江沛見蘭香為他準備半袋幹糧,好笑的說。
“那這幾副防風寒的藥給你裝進去,家裏的事別操心,我會看顧好倆孩子的,鋪子那邊當前也不用太操心。”蘭香不知道丈夫這一去多久,明曉他最放不下兩個孩子。
“我和三牛說好了,讓他幫著準備些年貨,各家各戶的節禮你看著送吧。”
具體進展情況他還不知曉,據說工部的人上書朝廷想一鼓作氣,趁著河床幹涸讓役工們咬咬牙,再辛苦一段時日,爭取把蒲河中下遊的堤壩給修好,免得明年還要二次征工,因而才有此次的行程。
“那暖暖的抓周禮豈不是要錯過?”蘭香看著坐在丈夫懷裏正吃著輔食的女兒,想著再過半個月要行抓周禮了,順嘴提了一句。
“唉,那也沒辦法啊,要不也像上次陪淘淘過生一樣,今晚提前給過了?乖女兒,想要什麽,阿爹給你拿去!”
江沛想到這事了,可聖意不可違啊,把最後一勺魚湯雞蛋羹喂給女兒,用幹淨的手絹擦擦嘴巴,抱起來親了親。
“阿爹~”
“想要阿爹是吧,那爹爹盡早趕迴來陪咱們的暖暖。”聽到女兒糯糯的喊著自己,心軟軟的,還好女兒不像兒子最後才會學會喊阿爹。
“竟想一出是一出,棉袍我多給你帶兩件,河邊潮濕,你勤換著些。另兩個包裹是我收揀的你穿舊的衣物,阿九現今的身形穿不著,你帶去給那些役工吧,多少能防個寒。”
蘭香把行李收拾好後,從江沛手中接過女兒,催他趕緊去洗涑。
“香兒,你真是個又俊又賢惠的好媳婦!得妻如此,夫複何求啊!”江沛感動於她的善良,伸展胳膊把她們娘倆一起抱進懷裏,吻著她的唇角歎道。
“孩子還在呢,別亂動!還不快去,張嬸早把水給你燒好了。”蘭香沒想到他當著孩子的麵絲毫不避諱,連忙抱著女兒掙脫出去,羞赧的催促他。
“那等暖暖睡了,咱們再……”生過兩個孩子後,難得見她再露出這般嬌羞的小女兒態,近幾年把她養的容顏氣質越發出眾,江沛越來越覺的當初自己撿了個大便宜。
“阿娘~阿爹~”蘭香麵若飛霞的嬌嗔他一眼,抱著暖暖挪一旁,不再理他,暖暖笑的咧著小嘴伸著胳膊指著江沛歡快的叫著。
…………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皇城出發,攜著聖意帶著物資向蒲河築堤第一線奔去。
離目的地五公裏左右的地方已經展現出了熱火朝天的喧囂場麵,這裏是一些匠人打磨石塊和存放青磚等材料的後方陣地,到處都是支起的帳篷和搭建的草棚,可能是工匠們的臨時住所。
因帶的物資要留下一部分,戶部的人需稍作停留,其它人繼續隨著欽差大人一起趕往前麵的河堤。
江沛騎在馬上心潮激湃,後方即如此,那前線又是怎樣的情景。
“聖上的這項功績將永載青史!”身旁的李明睿如江沛一樣,被眼前的情狀震撼住,情不自禁的大聲感歎一句。
“大人,大堤一旦築成,沿河地域將成為寶地,東臨海又連通平陵運河,水路通則財路通,咱大商何愁不興啊!”
江沛漸漸看清祁家的布局,蒲河大堤築成後,接下來可能要輪到縱貫長平與廣陵大運河的清淤工程,當時戶部其它司的官員奏請時,朝庭的隱隱透出此意。
隻是不知何時實施罷了,畢竟勞民傷財的大工程不能經常搞。
“說的好!前陣子吏部尚書直言蒲陽士子們的院、鄉、會試都在貢院舉行,負擔太重,奏請聖上院試另選考場。朝中大臣建議在蒲陽轄區內擇一大縣設為郡,不過結果尚未有定論,看此情形,恐怕聖上他老人家怕早已有了主意……”
李明睿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的下屬,江沛聽後恍然大悟,洛安縣距蒲河隻兩個時辰的路程,且陸路暢達,此地作為郡城再合適不過,一旦確立轄區麵積應有所擴大,定然帶動周邊的發展。
他老家所在的杏花村與洛安縣在同一徑線上,郡城以後還不知道有怎樣的發展,反正不管如何肯定有所受益。
百姓都不是傻子,朝廷如此的大動作,必然都明白家裏的土地不再像以往那麽遭災,何況近兩年田賦不用上交,這裏的農戶不能與蒲陽城周邊相比。
都城城郊的百姓有多種選擇,土地賣了等有錢再買,村鎮上的百姓則是把土地看做立身之本,傳給子孫後代的活命家產。一般人不會選擇賣田的。
想在這裏置辦田產要比在蒲陽城郊還要廢功夫些,並且朝廷明令禁止不能大肆兼並土地的。
不過隨即想到家裏老宅子後麵有一大片空地,種著林木,暫時還是無主之產,朝廷的動作應該不會那般快,二月份他老爹的周年祭,是需要迴去的祭奠的,到時趁此機會把地皮買下來,說不定將來還有用處。
心思在腦中轉了幾轉,感激的對著上司拱拱手,他沒有上朝的資格,很多朝中大事無法知曉,涉及自身利益時,有時無法早做準備。
物資與負責人核對後,他們便驅馬往前趕。
兩人都曾經曆過築堤的場景,與十年前的相比,眼前的可謂盛大異常。
現場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因是整個商朝內征的能工巧匠,又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許多能人紛紛出謀劃策,甚至還有當地的婦孺老人自願在此幫忙。
大概是欽差大臣剛宣過皇帝的聖旨,役工們情緒高漲,邊做著手頭上的事邊眉飛色舞的議論著聖上仁慈。
江沛對蒲河有著特殊的感情,這是他穿越而來的地方,相當於他的重生之地,自然希望它能造福百姓。
看著工程的進展,第二防洪階梯眼看著要竣工,再砌兩階就可以夯土了,堤上的林木隻能等明年開春時再種植。
帶來的臘肉,當天晚上就被夥房裏的廚子割了一部分下雜糧麵條吃。
“欽差大人可說了,今晚的麵可以隨便吃,俺這是第三碗,最後一碗鍋巴飯,賊香了!”
“都吃完了嗎?鍋裏還有沒有?俺這才吃兩碗……”
“快去盛,又新煮了一鍋!”
…………
江沛陪著李明睿在人群中巡視,聽著那些役工們吃飯時聊天的內容,心裏滋味難明,突然也想換身粗衣,端著飯碗粗放的蹲在飯場中,與大夥一起葷素不忌的侃大山。
第105章 告竣
咧咧寒風絲毫擋不住他們的談論的激情, 江沛抬頭向走在自己前方半步的李明睿望去,發覺他也是嘴角翹起, 麵露微笑。
“仲澤,十年前你也像他們一樣在這裏築堤吧, 俗語說莫欺少年窮, 誰也沒想到曾經的窮小子如今已是朝中官員。”
“算起來我和大人真是有緣, 十年前在此偶然相遇, 十年後咱們又一起巡防。”這次江沛直接大大方方的承認兩人十年前曾坐在一條板凳上洗過腳。
“是啊, 那時我剛從廣陵遊學返迴長平途經洛水鎮。”李明睿背著手視線透過過為了取暖燃起的火光明滅的柴禾堆, 眯著眼睛陷入迴憶當中。
江沛很想問他是不是和當今郡馬爺李雲陽是兄弟, 可還是忍住了好奇心。他也是在冊封大典上才知曉李雲陽竟然是祁越的女婿, 現今的郡馬爺, 未來的駙馬爺。
因駙馬不能任實職,現在幫忙打理祁家名下的產業了,有時江沛審核國庫入賬的賬目時,看到賬本上的大額支出上有他的簽字。
接下來的日子上至欽差大人下至隨隊士兵, 一起跟著河堤上的役工們同吃苦共患難, 官員們每天沿著大堤為那些民夫們送上精神的慰藉,往往在堤壩的重要位置處會碰到工部的人。
“仲澤,看來今年咱兄弟倆要呆在一起過年了。”溫知非坐在青石階上,笑的異常燦爛的對著坐在身旁的江沛說。
百姓們經常和這些官員在一起, 發覺他們沒有傳說中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樣子,十分的幽默親民,相處時漸漸的少了些距離感, 兩人坐在工地上,也沒引起哄亂,依然該幹什麽幹什麽。
“聽夥房的人說,早幾天前他們都開始在包餃子,蒸肉包子了。大過年的,怎麽也得好好吃頓年夜飯,在這裏和大夥一起過年挺暢快的。”
工地上再怎麽愛幹淨注意衛生,也是渾身上下都是灰,索性大家都不管了,江沛穿著一身灰色棉袍,背靠在石塄上,曬著冬日的暖陽,看著繁忙的人群,嘴角噙著笑,有種悠悠然的愜意。
往年都是與家人一起過節,這是頭一次在築地上同那麽多一起過大年,別有一番趣味。
“嘖嘖,這次你們戶部怎不摳門了?每次辦個事都是算了又審,審了又算的。哦,可搬新宅了?”
原本端坐的溫知非也學著他的樣子,微微斜身胳膊肘支在石台上,緩解一下身上的疲勞。
“在新府已住多日了,可惜知非兄沒能來賀小弟的喬遷之喜。”
“待為兄遷過去時,定邀仲澤賢弟過府宴飲。快起來,別偷懶了,讓欽差大人看到你我曬著太陽在這裏閑談,迴去在聖上麵前參一本可就不妙了。”
皇上這次委派的欽差大臣可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的賢臣,前朝時因惹怒粱廢帝被貶,如今被朝廷重新啟用。
溫知非比江沛清楚朝中一些宦官的情況,怕被他誤以為兩人耍滑偷懶,抓小辮子。閑扯了半柱香的時間後,推推江沛讓他趕緊起來辦公事。
“哈哈,等哪天咱們都致士了,過著品茗曬太陽的日子也不錯。”
江沛起身拍拍袍子上沾的灰塵,腦海中突然蹦噠出他們養老的生活畫麵,不由笑出聲來。
溫知非無語的白了他一眼,這是什麽清奇的組合,品茗曬太陽?難道不該是品茗下棋抑或是踏雪尋梅?
即使工期再趕,到大年三十的下午,負責築堤的官員向欽差大人稟告後,下令所有的役工停工歇息半天,允準臨近村子裏的村民迴去探望家人。
天色將黑時,蒲河兩岸已燃起一簇簇篝火,很多征夫自發的幫夥夫們燒火劈柴,還有的燃放起了後勤兵在附近的鎮上采買的爆竹。
“大亮哥,江大人真的和你是一個村的?”
“是啊,說出來你們不信,小時候我倆還經常一起在洛河裏捉魚呢,可人家都成官老爺了,咱還是個匠工。”
方大亮眼睛一直望著不遠處被熱情的群眾包圍起來的江沛,神情複雜,猶豫著要不要上前打聲招唿。
這次他也被征為役工,因常年在蒲陽跟著師傅建宅子,現在手藝非常不錯,被分派到砌磚階的活計上,雖然勞累些,但工錢是普通役工的兩倍,幾個月算下來酬勞也有不少。
在江沛第一次來河堤巡視時他就注意到了,心裏萬分懊悔當初人家要隨自己一起來府城,因一時的小心思提前悄悄離開,否則說不定也沾著點光,比現在有造化些。
“大亮哥,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再說你如今也不差。那邊喊吃餃子了,咱們快些去吧,不然又得等下一鍋。”一起在蒲陽城共事的工友拍著他的肩膀勸解他。
“走吧!”方大亮感激的朝他一笑,是自己魔怔了,是啊,現在也不錯,憑著日益精進的手藝,每年能掙幾十兩銀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情勢大好,以後上門的生意越來越多,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
…………
“餃子味道咋樣?大亮哥!你也被分到這裏來了!”官員代表著朝廷的意思,為體現出他們愛民如子,在大家吃年夜飯時,江沛他們還需奔走在役工們當中露個臉。
餓著肚子的江沛跟著上司們穿梭在人群中,臉都笑僵了,沒想到在這裏會碰到同村的方大亮。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所站的位置越來越高,對當初的一些小事情他早已忘了,或者說根本沒必要去在意。
大過年的突然在這裏碰到同鄉,心裏很是高興的,驚喜的出聲道。
“是啊,在蒲陽城跟著師傅學了點東西,被安排到這兒,去年過年時,三爺還在念叨著等你啥時候迴村,把江家的祠堂重新休整呢。”
方大亮雖說能掙倆錢,但也買不起府城的一座小院子,老婆孩子依舊在杏花村呆著,他年節農忙時要迴老家。
去年分田迴去時,村裏人都已知道江沛在給官家做事,成為了官老爺,以前與江姓人家不走動的又重新上門送上拜年節禮,他去看望江氏一族年齡最大最有話語權的江三叔時,聽他自豪的說如今他們江氏抬起頭來了,理應告慰祖先,把祠堂修整一番。
江沛沒想到還有這茬,沒聽三牛和自己提過的,大概是當時他腦子裏一直想著酒館何時開業的事吧。
“等我爹周年祭就迴去。”從穿來至今,江沛一直在蒲陽城,沒什麽宗族意識,再說他又不是原主,修不修的對他來說無所謂,但在江姓人眼中可是件大事,等清明節迴去連帶著買宅子的事一起辦了。
看著已離上司有段距離,江沛不能和他再多說,鼓勵他好好幹,磚瓦匠也是很有奔頭的。他如果會這門手藝,說不定在古代還能混個包工頭,搞個房地產。
“大家閃開點,放煙花啦!”
“祈願咱們商朝國運昌隆,盛世千秋!”
“吾皇萬歲!”
“大商萬歲!”
隨著絢爛的煙花劃亮夜空,河堤上人群中的熱烈氣氛達到沸點,大堤上視野開闊,沿著蒲河的縣鎮上方的天空也升起一簇簇焰火,好似於此地的相和。
他們家是一進的院子,雖然狹小些,可暫時住的下,不用那麽著急。
…………
新區擴建投進去的銀子收迴來後,大大緩解了國庫的壓力,隨著時間的飛逝,天越來越冷,寒冬臘月被征上來的百姓還在河堤上服役,這種現象在以前其它新朝初立時,從未有過。
擔心人心躁動,朝廷為安民心,派欽差大臣帶著大量的物資前去慰問,因築堤戰線比較長,派了兩波人馬。
和物資扯上關係,自然少不了他們戶部,李明睿和江沛被分派到蒲陽境內做隨從官員。
“帶這麽多肉脯做什麽,多帶些衣物就行了。”這次下去的人多,帳篷肯定緊張,不可能讓大家每人一頂帳篷的,都呆在一起哪有偷吃零嘴的空間,江沛見蘭香為他準備半袋幹糧,好笑的說。
“那這幾副防風寒的藥給你裝進去,家裏的事別操心,我會看顧好倆孩子的,鋪子那邊當前也不用太操心。”蘭香不知道丈夫這一去多久,明曉他最放不下兩個孩子。
“我和三牛說好了,讓他幫著準備些年貨,各家各戶的節禮你看著送吧。”
具體進展情況他還不知曉,據說工部的人上書朝廷想一鼓作氣,趁著河床幹涸讓役工們咬咬牙,再辛苦一段時日,爭取把蒲河中下遊的堤壩給修好,免得明年還要二次征工,因而才有此次的行程。
“那暖暖的抓周禮豈不是要錯過?”蘭香看著坐在丈夫懷裏正吃著輔食的女兒,想著再過半個月要行抓周禮了,順嘴提了一句。
“唉,那也沒辦法啊,要不也像上次陪淘淘過生一樣,今晚提前給過了?乖女兒,想要什麽,阿爹給你拿去!”
江沛想到這事了,可聖意不可違啊,把最後一勺魚湯雞蛋羹喂給女兒,用幹淨的手絹擦擦嘴巴,抱起來親了親。
“阿爹~”
“想要阿爹是吧,那爹爹盡早趕迴來陪咱們的暖暖。”聽到女兒糯糯的喊著自己,心軟軟的,還好女兒不像兒子最後才會學會喊阿爹。
“竟想一出是一出,棉袍我多給你帶兩件,河邊潮濕,你勤換著些。另兩個包裹是我收揀的你穿舊的衣物,阿九現今的身形穿不著,你帶去給那些役工吧,多少能防個寒。”
蘭香把行李收拾好後,從江沛手中接過女兒,催他趕緊去洗涑。
“香兒,你真是個又俊又賢惠的好媳婦!得妻如此,夫複何求啊!”江沛感動於她的善良,伸展胳膊把她們娘倆一起抱進懷裏,吻著她的唇角歎道。
“孩子還在呢,別亂動!還不快去,張嬸早把水給你燒好了。”蘭香沒想到他當著孩子的麵絲毫不避諱,連忙抱著女兒掙脫出去,羞赧的催促他。
“那等暖暖睡了,咱們再……”生過兩個孩子後,難得見她再露出這般嬌羞的小女兒態,近幾年把她養的容顏氣質越發出眾,江沛越來越覺的當初自己撿了個大便宜。
“阿娘~阿爹~”蘭香麵若飛霞的嬌嗔他一眼,抱著暖暖挪一旁,不再理他,暖暖笑的咧著小嘴伸著胳膊指著江沛歡快的叫著。
…………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皇城出發,攜著聖意帶著物資向蒲河築堤第一線奔去。
離目的地五公裏左右的地方已經展現出了熱火朝天的喧囂場麵,這裏是一些匠人打磨石塊和存放青磚等材料的後方陣地,到處都是支起的帳篷和搭建的草棚,可能是工匠們的臨時住所。
因帶的物資要留下一部分,戶部的人需稍作停留,其它人繼續隨著欽差大人一起趕往前麵的河堤。
江沛騎在馬上心潮激湃,後方即如此,那前線又是怎樣的情景。
“聖上的這項功績將永載青史!”身旁的李明睿如江沛一樣,被眼前的情狀震撼住,情不自禁的大聲感歎一句。
“大人,大堤一旦築成,沿河地域將成為寶地,東臨海又連通平陵運河,水路通則財路通,咱大商何愁不興啊!”
江沛漸漸看清祁家的布局,蒲河大堤築成後,接下來可能要輪到縱貫長平與廣陵大運河的清淤工程,當時戶部其它司的官員奏請時,朝庭的隱隱透出此意。
隻是不知何時實施罷了,畢竟勞民傷財的大工程不能經常搞。
“說的好!前陣子吏部尚書直言蒲陽士子們的院、鄉、會試都在貢院舉行,負擔太重,奏請聖上院試另選考場。朝中大臣建議在蒲陽轄區內擇一大縣設為郡,不過結果尚未有定論,看此情形,恐怕聖上他老人家怕早已有了主意……”
李明睿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的下屬,江沛聽後恍然大悟,洛安縣距蒲河隻兩個時辰的路程,且陸路暢達,此地作為郡城再合適不過,一旦確立轄區麵積應有所擴大,定然帶動周邊的發展。
他老家所在的杏花村與洛安縣在同一徑線上,郡城以後還不知道有怎樣的發展,反正不管如何肯定有所受益。
百姓都不是傻子,朝廷如此的大動作,必然都明白家裏的土地不再像以往那麽遭災,何況近兩年田賦不用上交,這裏的農戶不能與蒲陽城周邊相比。
都城城郊的百姓有多種選擇,土地賣了等有錢再買,村鎮上的百姓則是把土地看做立身之本,傳給子孫後代的活命家產。一般人不會選擇賣田的。
想在這裏置辦田產要比在蒲陽城郊還要廢功夫些,並且朝廷明令禁止不能大肆兼並土地的。
不過隨即想到家裏老宅子後麵有一大片空地,種著林木,暫時還是無主之產,朝廷的動作應該不會那般快,二月份他老爹的周年祭,是需要迴去的祭奠的,到時趁此機會把地皮買下來,說不定將來還有用處。
心思在腦中轉了幾轉,感激的對著上司拱拱手,他沒有上朝的資格,很多朝中大事無法知曉,涉及自身利益時,有時無法早做準備。
物資與負責人核對後,他們便驅馬往前趕。
兩人都曾經曆過築堤的場景,與十年前的相比,眼前的可謂盛大異常。
現場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因是整個商朝內征的能工巧匠,又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許多能人紛紛出謀劃策,甚至還有當地的婦孺老人自願在此幫忙。
大概是欽差大臣剛宣過皇帝的聖旨,役工們情緒高漲,邊做著手頭上的事邊眉飛色舞的議論著聖上仁慈。
江沛對蒲河有著特殊的感情,這是他穿越而來的地方,相當於他的重生之地,自然希望它能造福百姓。
看著工程的進展,第二防洪階梯眼看著要竣工,再砌兩階就可以夯土了,堤上的林木隻能等明年開春時再種植。
帶來的臘肉,當天晚上就被夥房裏的廚子割了一部分下雜糧麵條吃。
“欽差大人可說了,今晚的麵可以隨便吃,俺這是第三碗,最後一碗鍋巴飯,賊香了!”
“都吃完了嗎?鍋裏還有沒有?俺這才吃兩碗……”
“快去盛,又新煮了一鍋!”
…………
江沛陪著李明睿在人群中巡視,聽著那些役工們吃飯時聊天的內容,心裏滋味難明,突然也想換身粗衣,端著飯碗粗放的蹲在飯場中,與大夥一起葷素不忌的侃大山。
第105章 告竣
咧咧寒風絲毫擋不住他們的談論的激情, 江沛抬頭向走在自己前方半步的李明睿望去,發覺他也是嘴角翹起, 麵露微笑。
“仲澤,十年前你也像他們一樣在這裏築堤吧, 俗語說莫欺少年窮, 誰也沒想到曾經的窮小子如今已是朝中官員。”
“算起來我和大人真是有緣, 十年前在此偶然相遇, 十年後咱們又一起巡防。”這次江沛直接大大方方的承認兩人十年前曾坐在一條板凳上洗過腳。
“是啊, 那時我剛從廣陵遊學返迴長平途經洛水鎮。”李明睿背著手視線透過過為了取暖燃起的火光明滅的柴禾堆, 眯著眼睛陷入迴憶當中。
江沛很想問他是不是和當今郡馬爺李雲陽是兄弟, 可還是忍住了好奇心。他也是在冊封大典上才知曉李雲陽竟然是祁越的女婿, 現今的郡馬爺, 未來的駙馬爺。
因駙馬不能任實職,現在幫忙打理祁家名下的產業了,有時江沛審核國庫入賬的賬目時,看到賬本上的大額支出上有他的簽字。
接下來的日子上至欽差大人下至隨隊士兵, 一起跟著河堤上的役工們同吃苦共患難, 官員們每天沿著大堤為那些民夫們送上精神的慰藉,往往在堤壩的重要位置處會碰到工部的人。
“仲澤,看來今年咱兄弟倆要呆在一起過年了。”溫知非坐在青石階上,笑的異常燦爛的對著坐在身旁的江沛說。
百姓們經常和這些官員在一起, 發覺他們沒有傳說中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樣子,十分的幽默親民,相處時漸漸的少了些距離感, 兩人坐在工地上,也沒引起哄亂,依然該幹什麽幹什麽。
“聽夥房的人說,早幾天前他們都開始在包餃子,蒸肉包子了。大過年的,怎麽也得好好吃頓年夜飯,在這裏和大夥一起過年挺暢快的。”
工地上再怎麽愛幹淨注意衛生,也是渾身上下都是灰,索性大家都不管了,江沛穿著一身灰色棉袍,背靠在石塄上,曬著冬日的暖陽,看著繁忙的人群,嘴角噙著笑,有種悠悠然的愜意。
往年都是與家人一起過節,這是頭一次在築地上同那麽多一起過大年,別有一番趣味。
“嘖嘖,這次你們戶部怎不摳門了?每次辦個事都是算了又審,審了又算的。哦,可搬新宅了?”
原本端坐的溫知非也學著他的樣子,微微斜身胳膊肘支在石台上,緩解一下身上的疲勞。
“在新府已住多日了,可惜知非兄沒能來賀小弟的喬遷之喜。”
“待為兄遷過去時,定邀仲澤賢弟過府宴飲。快起來,別偷懶了,讓欽差大人看到你我曬著太陽在這裏閑談,迴去在聖上麵前參一本可就不妙了。”
皇上這次委派的欽差大臣可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的賢臣,前朝時因惹怒粱廢帝被貶,如今被朝廷重新啟用。
溫知非比江沛清楚朝中一些宦官的情況,怕被他誤以為兩人耍滑偷懶,抓小辮子。閑扯了半柱香的時間後,推推江沛讓他趕緊起來辦公事。
“哈哈,等哪天咱們都致士了,過著品茗曬太陽的日子也不錯。”
江沛起身拍拍袍子上沾的灰塵,腦海中突然蹦噠出他們養老的生活畫麵,不由笑出聲來。
溫知非無語的白了他一眼,這是什麽清奇的組合,品茗曬太陽?難道不該是品茗下棋抑或是踏雪尋梅?
即使工期再趕,到大年三十的下午,負責築堤的官員向欽差大人稟告後,下令所有的役工停工歇息半天,允準臨近村子裏的村民迴去探望家人。
天色將黑時,蒲河兩岸已燃起一簇簇篝火,很多征夫自發的幫夥夫們燒火劈柴,還有的燃放起了後勤兵在附近的鎮上采買的爆竹。
“大亮哥,江大人真的和你是一個村的?”
“是啊,說出來你們不信,小時候我倆還經常一起在洛河裏捉魚呢,可人家都成官老爺了,咱還是個匠工。”
方大亮眼睛一直望著不遠處被熱情的群眾包圍起來的江沛,神情複雜,猶豫著要不要上前打聲招唿。
這次他也被征為役工,因常年在蒲陽跟著師傅建宅子,現在手藝非常不錯,被分派到砌磚階的活計上,雖然勞累些,但工錢是普通役工的兩倍,幾個月算下來酬勞也有不少。
在江沛第一次來河堤巡視時他就注意到了,心裏萬分懊悔當初人家要隨自己一起來府城,因一時的小心思提前悄悄離開,否則說不定也沾著點光,比現在有造化些。
“大亮哥,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再說你如今也不差。那邊喊吃餃子了,咱們快些去吧,不然又得等下一鍋。”一起在蒲陽城共事的工友拍著他的肩膀勸解他。
“走吧!”方大亮感激的朝他一笑,是自己魔怔了,是啊,現在也不錯,憑著日益精進的手藝,每年能掙幾十兩銀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情勢大好,以後上門的生意越來越多,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
…………
“餃子味道咋樣?大亮哥!你也被分到這裏來了!”官員代表著朝廷的意思,為體現出他們愛民如子,在大家吃年夜飯時,江沛他們還需奔走在役工們當中露個臉。
餓著肚子的江沛跟著上司們穿梭在人群中,臉都笑僵了,沒想到在這裏會碰到同村的方大亮。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所站的位置越來越高,對當初的一些小事情他早已忘了,或者說根本沒必要去在意。
大過年的突然在這裏碰到同鄉,心裏很是高興的,驚喜的出聲道。
“是啊,在蒲陽城跟著師傅學了點東西,被安排到這兒,去年過年時,三爺還在念叨著等你啥時候迴村,把江家的祠堂重新休整呢。”
方大亮雖說能掙倆錢,但也買不起府城的一座小院子,老婆孩子依舊在杏花村呆著,他年節農忙時要迴老家。
去年分田迴去時,村裏人都已知道江沛在給官家做事,成為了官老爺,以前與江姓人家不走動的又重新上門送上拜年節禮,他去看望江氏一族年齡最大最有話語權的江三叔時,聽他自豪的說如今他們江氏抬起頭來了,理應告慰祖先,把祠堂修整一番。
江沛沒想到還有這茬,沒聽三牛和自己提過的,大概是當時他腦子裏一直想著酒館何時開業的事吧。
“等我爹周年祭就迴去。”從穿來至今,江沛一直在蒲陽城,沒什麽宗族意識,再說他又不是原主,修不修的對他來說無所謂,但在江姓人眼中可是件大事,等清明節迴去連帶著買宅子的事一起辦了。
看著已離上司有段距離,江沛不能和他再多說,鼓勵他好好幹,磚瓦匠也是很有奔頭的。他如果會這門手藝,說不定在古代還能混個包工頭,搞個房地產。
“大家閃開點,放煙花啦!”
“祈願咱們商朝國運昌隆,盛世千秋!”
“吾皇萬歲!”
“大商萬歲!”
隨著絢爛的煙花劃亮夜空,河堤上人群中的熱烈氣氛達到沸點,大堤上視野開闊,沿著蒲河的縣鎮上方的天空也升起一簇簇焰火,好似於此地的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