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會你和我一起去馬市,家人的病好些了吧?”可能是這幾天在這裏吃飯的原因,阿九的氣色看著比初一那天好很多,觀他神色,家人的病情應該是好轉了的。


    “俺娘的病吃了大夫抓的藥已大好,她要俺好好報答老爺的大恩呢!”


    江沛頷首,無礙就好,三牛和大山死活不讓他親自下手幹活,隻好無奈作罷,遂與領頭的匠人交流酒館的工期、建成後的大致樣子。


    通過與匠人交流覺得,古代匠人的思維不次於現代的建築工程設計師。


    第93章 買車


    時間差不多後, 江沛和阿九離開酒館趕到蒲陽的一處牛馬行市,在擔任臨時軍需賬房先生時, 他跟著軍營的馬監學了些相馬的學問。


    他不是非要買軍馬,隻要性價比高, 看著又順眼就可以了, 好的馬匹早在進入行市前已被人搶走, 況且一匹馬售價不便宜, 總得幾十兩銀子的, 買太好的也舍不得。


    為了買新宅子, 能省則省, 一個小小的五品官員沒必要搞的那麽高調, 容易招人惦記。


    讓阿九跟著, 除了讓他給幫忙參謀,迴來還要他試趕馬車,買的馬總得是他能駕馭得了的。


    最終兩人挑挑看看半個時辰,選了匹脾性比較溫順的中等高度的黑馬。江沛撫著馬兒的鬃毛, 心中歡欣雀躍, 終於有交通工具了。再也不用蹭別人的馬車,招來好奇的眼光。


    無論什什麽時候,產業鏈都是相互牽連在一起的,阿九興奮的在後麵牽著剛到手的馬, 不停的用手幫它順順毛,馬背上駝著連買帶送的兩罵布袋草料。


    江沛心情愉悅的背著手,悠閑自在的去逛離行市不遠, 賣各種農具的西市,根據市場需求,那裏賣的有做好的帶輿箱的轅車。


    “老爺,覺得如何,顛不顛人?”別看阿九的個子小,但趕馬車的架勢,一點都不像是新手,老練的很。


    “一點都不顛,穩的很。阿九,新宅子建好前的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江沛已告訴阿九自己點卯下衙的時辰,每天準時來接送即可,其餘的時間,讓他在酒館幫忙打個雜,每月二兩銀子,暫時得迴家住宿。


    “老爺,跟著您一點都不苦!”有錢拿,有肉吃,老爺的脾氣還好,上哪找這樣的好東家。


    …………


    “阿爹,能不能讓它跑快點?馬兒,駕!”淘淘下了學,見院裏的馬廄裏突然多了匹皮毛又黑又亮,漂亮的不行的大馬,激動的張開雙臂,飛跑到跟前要給它喂草料、捋毛。


    嚇的江沛趕緊叫住了他,擔心馬兒一個不高興,踢他一腳。當看到兒子眼中充滿著渴望時,記起他一直吵著騎大馬的。


    當下天色已晚,不適宜再外出,江沛隻好把馬牽出來,把淘淘抱在馬背上,自己也騎上去把兒子攬在懷裏,在院中繞圈圈,圓了他騎大馬的夢,惹得兩個傭人捂嘴偷笑這父子倆人。


    “兒子耶,可不能踢它啊,你是想讓咱倆摔成個狗啃屎嗎?過些日子天暖和了咱們去城外,再讓它奔跑。”


    江沛立馬按住兒子踢馬肚的動作,這可不是開玩笑,院子攏共就這麽大點,到處種的都是花草蔬菜。


    男孩子遇到馬,沒有玩盡興的時候,最後江沛強製性的結束了繞圈圈遊戲,安撫一下被當作毛驢的馬兒,挖瓢棉子餅放進馬槽裏。


    新朝第一個上元節,比過年還要熱鬧,燈火闌珊不夜天,皇家財大氣粗直接在皇城外通宵燃放煙火,聖上還率領百官群臣在皇城城樓上與城中百姓共賀佳節。


    能站在城樓上的官員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員,江沛沒資格參加皇上舉辦的佳節盛宴,不過他巴不得如此,上元佳節就應該陪媳婦孩子一起過的。


    今年情況特殊,蘭香不能和他們一起出門遊街看燈,江沛想著這次燈展搞的隆重盛大,百年難遇,於是帶著淘淘,父子倆出門逛花燈,也沒喊三牛大山他們,想飽飽眼福逛一會趕緊迴來的。


    新區沒規劃出來當前還是數明華街最繁華熱鬧,而自離家又近,來去很方便。


    “阿爹,我要糖人!”


    “好,讓老伯畫咱們一家四口,你給老伯說咱們都長啥樣。”


    …………


    明華大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簡直沒處下腳,江沛直接把淘淘放在自已脖子上,讓他看稀罕,盡情的扯著嗓子嗷嗷叫,自己默默的擠在人群中,做個具有深沉父愛的商朝好父親。


    “仲澤!”


    “知非兄,你也來此地逛燈會啊?”


    江沛感覺衣襟被人扯了一下,還以為是扒手,正要抽出一隻手忙去製止,忽聞身側的人喊了一聲。


    聽到仲澤倆字,便知道碰到了溫知非,動作緩慢的扭過身笑著向他打招唿。


    溫知非對江沛讓兒子騎在脖子上有些意外,古人雲抱孫不抱子,沒想到這個好友性格倒不拘一格,忍不住看了一眼家丁懷裏東張西望的小兒子。


    “是啊,兩個小子非要吵著出來,沒辦法隻好出來逛逛。明日我們都水司的人要趕到蒲河近旁查探,一走又要小半月,太子昨日剛下的旨意,必須在春汛前把修築方案確定下來,登基大典前再讓我們趕迴。”


    祈恪的年歲大,身子經不得勞累,當下是太子祁越在監國,六部中各有各的不易,工部也挺可憐的,有個什麽工程,就得實地考察,出了事禦史還參你屍位素餐。


    “這位是你家大公子吧?”江沛發現溫知非身旁一位年歲與兒子差不多大小眉目清秀的男孩,輪廓與溫知非有些相似,猜想是他的大兒子。


    “阿瑜,這是你江叔,清霖弟弟。”


    “江叔好!清霖弟弟!”溫瑜仰頭瞅著騎在江沛脖子上一臉不自在的淘淘,打了聲招唿後,抿著嘴不再吭氣。


    “阿爹,我要下來,我不坐了。”淘淘見與他年齡相仿的小夥伴都是自己在走路,剛剛從對方眼中察覺到他在鄙視自己。


    江沛沒說什麽直接放他下來,緊緊的拉著他的手別被來往的人流衝散了。


    喧鬧擁擠的大街上不是說話聊天的地方,自上次兩人在江沛家暢談後,各自在署衙非常忙碌,沒多少見麵的機會。


    因此兩人都有意想找個位置坐下來,一邊帶孩子,一邊聊天侃大山。


    “上次同你說的預留宅子的事,已有了眉目。等這次公差迴來,想必位置已確定下來,到時我告知與你。”


    官員的府邸很好確定,朝中一共就這麽些官員,片區一劃,再根據不同的規製進行丈量,速度很快。


    因朝中很多官員都是外地的,不少人還在驛館裏住著,條件比較艱苦,故而朝廷發話要先緊著他們那批人。


    工部的人一開始統計過,留的土地綽綽有餘,朝廷隻管那些官員有位置建房,具體怎麽規劃,由他們工部說了算。某些關係戶自然可以選個好位置。


    “實在不知如何感謝知非兄,改天你迴來,請你好好吃次酒。”江沛不好意思說出拿錢感謝之類的話,隻能把它當做好友之間的互助,下次他有了難事,把恩情還迴來就是。


    “那一言為定,咱們去歉之兄內弟那,你請客,我吃酒。”溫知非也不同他客氣,大大方方的應約。


    …………


    小孩子的友誼開始的非常迅速,等他們各迴各家時,江沛發現淘淘已與溫知非的兩個兒子打得火熱,還相約以後節假到對方家裏去玩。


    江沛對兒子結交朋友不反對,隻要別影響學業,交的朋友品性好,他是極力讚成的。


    上元節一過,三牛趁著晚上江沛下衙迴來,告訴他說自己要迴去接李氏來府城,問他有什麽交代的不。


    上次丈量土地時,杏花村村民每人多分了近兩畝田,這是個很可觀的數字,不過以後再出生的人口就沒有田了,他家暖暖在分田時還沒出生,沒她的田。


    如今家裏有近十二畝田,沒時間迴去,而這次李氏又隨他們一起來府城,自是不能交給佃戶。可他也不想交給江大牛去管理。


    猶豫再三,六畝給大姐家,另外六畝給老丈人姚家,除去各種開銷後,收成各自一半。


    想起老家那點田產,忍不住撫額歎息,最近一年是沒能力在都城郊區置辦田產了。


    現在酒館重建,不但賺不到銀子,還得往裏麵倒貼不少,家裏的存銀又不能動。目前的生活各項花銷隻靠三個商鋪收迴來得租錢。


    除了田地得事情也沒什麽好交代的,囑咐他早去早迴,酒館那邊隻靠大山一個撐著也不行,春枝的孩子才幾個月,一個人操持太過辛苦。


    節後沒幾天,有關戶部的各項稅率擬了出來,隻是還沒一槌定音,下發下來讓一眾官員閱覽,上書陳述自己的意見。


    第94章 大典


    江沛把厚厚的一遝紙頁細細的瀏覽一遍後, 再一一和前朝的做了個對比,發現各項稅率明顯下降了。不過商稅的稅種增多一些, 但收稅得方式未發生大的改變。


    梁朝後期經過朝廷提高市稅,稅率達到了百分之五, 關稅還要高一些, 粱□□在位時采取的是以商養農的方式, 田賦倒是很少, 基本維持在三十稅一, 戶稅和人丁稅免征, 農戶的負擔很輕。


    從這一點來說粱□□確實是一位心係百姓的好皇帝, 但是這種極端的一邊倒政策, 沒有根據國情太過理想化。


    待第二任皇帝上位, 除了商稅沿用他老子的外,田賦幾乎全盤推翻。除了田賦外,還有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手邊的新擬的商朝國稅征收標準, 市稅降低到百分之二, 除了同異國互市區的關卡征收關稅外,商朝疆內百姓過關進城一律減免,並嚴禁地方官員巧立名目胡亂征收百姓的過路費。


    田賦暫時免征兩年,可對於戶稅和丁稅, 祈恪竟然大手筆的十年免征,百姓可以在這十年中毫無負擔的繁育後代,發展人口。


    江沛擰眉琢磨後, 也覺的這個稅收征收標準不錯,一旦頒布下去,無論百姓還是商人心中都是高興的,大讚皇帝聖明,心牽百姓。當然國庫的收入短期是好不了的。


    不過這點根本不用擔心,祁家在反梁前,商業已發展的遍布國內,祈恪把其中大部分產業納入國庫進項,剩餘的作為皇家私庫。


    目前除了鹽、鐵、各種礦藏歸屬與國庫收入外,還有不少國有企業,除了各種開銷外,賺的銀子可是入戶庫的。


    單從這點來看,商朝的國庫儲備資金足以支持朝廷的各種修養生息政策。


    前世在現代社會,即使江沛對稅收這一塊不太了解,但個人所得稅是有一定的征收起點標準的,采取的是階梯式稅收。


    倘若依照現今的形勢把階梯式稅收加以改進,用在如今商朝的商戶上,益處是很明顯的。


    新擬訂的方案雖在稅種上比前朝細化一些,對特定的大宗商品的稅率采取區分對待。可在普通市稅的征收上,還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短期看效果應該不錯,但若往深處想,一是不利於中小商戶的發展壯大,二是對一些超級大商賈太過輕鬆了些,導致貧困差距越來越大。


    一些商賈為了走關係打點官員,油水落在蛀蟲的荷包裏,影響國庫的收入。


    當然無論什麽時候,商人都會想方設法的專朝廷政策的空子,為偷稅漏稅想出各種方法,當時祁家不是這樣做的嗎。


    如今所處位置顛倒了過來,改為他們來坐這個江山,站的角度不同,想法也就不一樣,當政者自然是嚴禁那些違法行為損害國家的利益的。


    朝廷深知其中的門道,必然對這一方麵多有準備。


    倘若在戶部再設一個專業的審計司,專門審核商號賬目,自然可以減少這種現象,從皇室人選的出身來講,商朝規避商賈偷稅漏稅的現象應該比哪個朝代都做的好。


    階梯式的稅收方式加上專署的審計機構,江沛認為要比一刀切效果好。


    不過這種階梯形的稅收方式,一旦提出,必定要觸及某些人的利益,遭到強烈的抵製,但中國曆史上的新法不都是在抵製中產生的嗎。


    可惜的是最後朝廷力量強不過團結在一起的大世族階級,推行一段時間不了了之,王朝的衰敗沒能得以扭轉。


    江沛猶豫再三還是把這個稅收方案加在了自己折子的最後麵,交給了李明睿。


    至於能不能上達天聽,還要看李明睿和戶部尚書的想法。


    …………


    隨著新皇登基日期的臨近,上元節後暫時沉寂的府城,又再次喧騰起來,尤其是近日城內多了不少穿著華麗模樣怪異、不通本朝語言的異國人。


    剛開始城內的百姓還議論紛紛,等碰到的多了,也見怪不怪了。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商販,發現這些人除了長的比商朝人醜些,其它都挺好的,購置東西掏銀子的時候,賊爽快。


    有些當地百姓無人問津的小玩意,在他們眼裏都成了稀罕物,商販們為了招攬生意,可畏是想盡辦法花樣百出。


    當江沛聽阿九給他講述這幾天在街肆上碰到的趣事時,忍俊不禁,這些突然出現的外來者,應該是為恭賀祈恪登基為帝的異國使臣。


    特別是與商朝接壤的鄰國,都聽說過祁家的大名,如今祁恪稱帝,自然都會給麵子來祝賀一番,說不定還帶著商業顧問團過來了。


    這次的登基大典,無論是幾品的京官都得到場參加皇帝祭天、登基盛典。


    自從交了稅法折子後,江沛總是留意李明睿的神色,小心觀察他有什麽反應,甚至期待找自己談話,那樣還可以為自己的觀點慷慨陳詞一番。


    可上司壓根沒什麽反應,該幹什麽幹什麽。隨著朝中其它部門的預算的折子送來,江沛也抽不出心思再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戶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樹要長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樹要長高並收藏小戶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