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沛趁著出差前同兒子親近親近,抽空考校他最近的學業,聽他冷不丁的問,不知如何迴答。他自己也挺納悶的,如今祁家占著梁朝的陪都,卻沒有絲毫建立新朝稱帝的打算,好似在等待著什麽。
目前他雖擁有官員的權利,可卻沒有具體的職稱,大家見了麵都是某某大人的相互叫著,祁越比他們還辛苦,每天夙興夜寐的,可能無暇顧及這個吧。
“爹爹不是大官,還是同以前一樣,阿爹不在家時,要乖乖的讀書,聽夫子的話,照顧好你娘親。”
“嗯嗯,那阿爹會迴來同兒子一起過生辰嗎?”江沛拍拍腦門,直歎自己忙的暈頭轉向忘了下個月淘淘要過七歲生辰,不用說到時肯定迴不來的。看著麵前抿著小嘴,烏黑的眸子凝視著他的兒子,不忍心拒絕,想了想笑著說
“那阿爹提前給你過生好不好,隻咱們父子倆,上次你不是想要一冊書嗎,阿爹買給你。還帶你去吃李記的燒鵝!不過可別告訴你娘啊。”要不然又要怨他在外麵瞎吃東西,不吃飯。這花的可都是他的私房錢啊。
“君子一言,當一諾千金!”淘淘原本嚴肅的小臉瞬間歡喜起來,綻放著燦爛笑容,舉著小手要和江沛擊掌。
“臭小子,你老子還騙你不成,啪!再背幾頁咱們就去。”江沛被他生怕自己反悔的樣子逗的哭笑不得,抬起胳膊輕輕拍在他嫩嫩的小手上。
“說什麽這麽歡喜?”蘭香挺著肚子走進書房就見他們父子兩人眉開眼笑,哪像是在檢查功課的樣子,尤其是兒子興奮的不得了,疑惑的問道。
“醒了?小心點,這不是咱淘淘書讀的好,我誇他幾句嘛?”江沛連忙把書放下,起身扶她坐在自己的凳子上。
“哦?淘淘,是你阿爹說的這樣嗎?嗯?”同淘淘相似的黑眸似笑非笑的看著咬著嘴唇糾結不已的兒子,一看便曉得不是,不由抬頭嗔江沛一眼。
“阿爹,夫子說偽欺不可長,兒子不能對阿娘撒謊。阿娘,阿爹說提前給兒子過生辰,還帶我去吃燒鵝,燒鵝可好吃了,比三叔做的都好吃!”
江沛無語的瞪著兒子,那麽快就把老子供出去,還說的有理有據,自己還不是看著他被蘭香管的嚴不能挑食,可憐巴巴的,偶爾給他開次小灶嗎。
“是啊,我後天要出府公幹,下個月沒法趕迴陪他過生辰,這不是想提前補給他嘛。”蘭香覷了眼丈夫,當著兒子的麵不好說他什麽,轉而溫柔的笑著撫摸淘淘的腦袋說
“那我和你阿爹一起給你過生好不好?”
“恩,好!我喜歡和娘親一起!”
…………
“這次出去,到年節才迴來去了,你在家小心著點,想出去讓娘或李嫂陪著你。”
江沛邊收拾著行李,邊對一旁的蘭香囑咐道,此情此景讓他想起她懷淘淘的時候也是如此,隻不過這次時間更久一些,幾乎錯過她半個孕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她生產。
“恩,你做你的事,我這又不是第一胎,再說又不用準備什麽,淘淘的小衣都收著呢,娘和幾個嫂子又給做了幾包裹。二牛哥,這次迴去興許能找到娘和清平他們。”
自祁越下發指令後,府城內的人突然驟減,他們江家有江沛在不需要特意迴去,直接報個人頭數,祁越這點方便還是給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找到他們,到時候分完田,直接把娘接到府城吧,她年紀也大了,清平現在都能自立了,不用她再費心勞神。”當聽到他也要跟著出差時,瞬間想著李氏和清平得知這個消息會迴杏花村的。
因擔心有些豪強大戶私自屯田圈地,威脅官員的人身安全,祁越這次還派了幾百名侍衛隨同。第二天江沛便隨著大隊人馬出府城,開始艱辛的公差之旅。
雨季已過,蒲陽城城郊的農田裏因內澇的積水基本幹涸,絲毫影響測量工作的進行,農戶逃難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被圈占,無地可種,苛捐雜稅又多,無法生存,才不得如此的。
當官員在田裏丈量時,四周圍著的都是議論紛紛的百姓,讓江沛有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感覺。
看到他們黑紅的臉上露出激越的神情,他突然覺得做官挺好的,至少有更大的能量來幫助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這些樸實單純的百姓非常容易滿足的。
由於任務重,時間緊,因此下來的督察府官比較多,除江沛他們記錄留底作為原始數據外,地方政府也派了書記官,這邊統計完,自會有人負責開始分配田地,分工明確不錯亂。
因一部分滯留在外的村民無法在他們前麵歸來,在分田時會預留出一些,在規定的期限內分不完的到時再做登記。
臨近蒲河時,河道已進入枯水期,兩岸的光禿禿的連片沙質農田裏,還留有洪水滯留過的痕跡,被衝潰的河堤處被當地的百姓重新夯上土。
可能人力有限,與兩旁的原先的堤壩相比有些單薄,這裏受災是最嚴重的地區,每戶分的土地相較於其它地方要多,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不過重新修築蒲河大堤勢在必行,要不然等到明年汛期,又是一場災難。
過了蒲河,就是他們洛安縣的轄區了。一直都是在野外作業,風吹日曬雨淋,幾個月下來,讓他們這些人看著和村裏的農家漢子沒什麽區別,皮膚粗糙黑紅。
對各地方官員,祁越早已告知願意服從祁家命令的繼續留下,官職暫時不動,以後的升遷貶謫,看其表現。不願意留下的自會找人頂上,大概知道梁朝的氣數已盡或許是對權利的深深眷戀,幾乎沒人辭官歸隱什麽的,基本上都是原班領導班子。
為了給上級官員留下好印象,對江沛他們的工作非常配和。洛安縣雖然遭災,但百姓倒沒怎麽傷亡,田裏的積水也已消退。
大概很多農戶不知道要再次分田,田裏的土被翻了過來,凍的鬆鬆碎碎的,沒有板結成塊。
“官老爺來啦!好大的排場!大牛他娘,我怎麽瞅著有個老爺像你家二牛啊,你瞅瞅是不是?!那個坐在案幾旁執筆寫字的!不對,應該是認錯人了,你家二牛哪會寫字啊,我說呢……”
李氏早注意到江沛了,一直盯著他看,越看越像她家老二,可就是不敢認,不遠處到處可都是士兵呢,萬一認錯人被抓走咋辦。
此時正在測量的是杏花村的土田地,眾人七七八八的議論個不停。
“江大人,聽說你是杏花村人,要不要同鄉親們打個招唿,你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為了方便快速錄入,提升工作效率,他們攜帶著筆墨紙硯書桌椅凳,田間地頭都是他們辦公之地。
看熱鬧的人多,莊稼人的嗓門大,人群中的八卦聲,他們自然聽的到,江沛的同僚手不停的畫著地貌圖並在上麵做著具體標記,而江沛則是執筆記錄丈量之人報上來的數據。
“阿沛哪裏能和李大人的兩榜進士相比,金榜題名歸故裏才是人生中最幸之事,唉,我這輩子是沒法實現了,真是憾事啊!”江沛當然不會在此時高調的與村民主動打招唿,初涉官場還是處處小心為妙。
第81章 江山定(四)
同僚被他恭維的眉開眼笑, 謙虛一番迴過頭來還安慰一下江沛一番,便把這個話題岔開了, 附近村裏的田地都連在一處,沒什麽阻隔, 一村莊丈完緊接著下個村子。
為怕影響他們的工作, 侍衛把圍觀群眾攔的離他們有一定距離, 江沛瞅了好久才找到李氏, 隻是沒看到清平和江大牛。
李氏越看越肯定村裏人說的那個官老爺就是她家老二, 於是一直跟著隊伍走。到姚家莊的地界時, 碰上了剛迴來沒兩天的姚家人。
“親家母!二牛三牛都快擔心死你了, 還趟著水迴來找你們, 你沒瞅見兩小子遭多大的罪!”
徐氏上前拉住她, 打量她一番覺的她身體還好,精神也不錯,然後才對她說江沛迴來尋他們的事情,語氣不自覺的帶著一絲責備。
“唉, 老大家出了事故, 才走脫不得,要不我也去府城了。那個帶官帽高個的是不是我家二牛啊?”前句李氏說的平淡,待說到後一句時,悄聲問道。如果她家二小子真做了官, 親家在府城應該是知道的。
“是二牛沒錯!女婿如今出息了,你以後到府城跟著享福吧。說起來我家蘭香也是遭罪,這眼看要臨產了, 二牛在外做大事,我這個做娘的還要趕迴來,不能在身邊看護著,心裏老是覺得對不起閨女。”
徐氏對著李氏哀聲歎氣的訴說著女兒的不易,她心裏對這個親家母有些意見,女兒懷了兩胎李氏這個做婆婆的一次都沒在跟前照顧過,隻眼巴巴的顧著她的大孫子,二兒子小兒子都不帶管的。
李氏先是聽到二小子當官了,震驚過後忍不住激動起來,可聽親家的弦外之音時,又臊的麵色通紅,支支吾吾的接不上話來。
想著老二老三的能掙錢,不用她幫襯也能把日子過的好好的,清平是她和老伴一起帶大的,孫子又不親爹娘,大兒媳又是個不靠譜的,自己在身邊照應著,長不歪,再說家裏哪能離開人呢。
“親家,你剛說大牛家出啥事了?”徐氏想要表達的意思已說完,再怎麽不滿她是女婿的老娘,如果說的太過,以後麵上不好看,於是就著江大牛家的事,轉移了話題。
“大牛家的歿了。”
“啥時候的事?!之前沒聽說她患啥病啊,難不成是急症?”徐氏聽後,吃了一驚,暗道惡人自有天來收,當初差點沒把她的香兒給害死,這種惡婆娘不早點死,才是老天瞎了眼。
李氏也想不明白大兒媳婦怎說走就走了,隻是被鐵鍁劃傷腳,到了縣城半個月就歿了。那時大雨下了半個月,洛河漫水,村裏人家的房屋裏灌的也是,最後江大牛一家到鎮上李氏和清平租的院裏住。
沒想到剛住十來天就蒲河決堤了,洛水鎮裏突然漲水,又是大半夜,人們都以為要發大水了,連忙起來收拾些東西逃難,大牛挖水道排水用的鐵鍁,靠在簷廊下被水衝倒,跑在前麵的小李氏不知怎麽碰到刃上。
當時大家隻顧得上逃難,小李氏隻是罵罵咧咧幾句,丈夫抱著小兒子,大兒子也背不動她,更不能指望著婆婆,隻能強忍著往縣城逃難,沒成想卻因這點傷丟了性命。
雖然小李氏是自己的遠房侄女,但她把江家禍害成如今這個樣子,李氏並沒什麽好難過的。
大孫子已十三,小的也有八九歲,沒了攪家精的娘,家裏的日子還平靜些,大兒子終於擺脫媳婦的魔爪,不用再受她辱罵,一日夫妻百日恩,大兒子難過是再所難免的,過些日子就好了,老伴走後,她還不是這樣過來的。
徐氏見親家半點傷心的神情也沒有,想必她也是對大兒媳厭惡至極,因此沒有口不對心的安慰她,反而心情暢快的對她講起江沛和三牛的情況。
李氏得知不但老二當了官,連老三生意也越做越好,兩個放手不管的兒子真是爭氣,想起被老大家的活活氣死的老伴,悲喜交加,若她家老頭子還在,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從親家母那裏得知那個官老爺的確是自己的兒子,心便安定下來,既然兒子不主動相認必定有他的緣由,她在家乖乖等著就是了。
待洛水鎮的土地被量完後,江沛到負責戶籍處那裏,補自家的戶籍信息,他特意詢問了書記官江家的信息,殷勤的書記官把杏花村的江姓人家都一一指給他看。
當江沛瞅到有江清平的名字時便放了心,可隨後發現小李氏的名字沒在上麵,怔了怔神,難道出意外死了!死了好,這個禍害終於被老天收走了。
小年過後,大家終與在風雪中結束了五個月奔波勞累,可謂是翻山越嶺淌水過河,把整個蒲陽城轄區的土地和人口統計了一遍,人人鬆了口氣,來年不會耽誤春耕了。
因相鄰府城之間設置的有關卡,往往還有大山脈阻擋,也不曉的其它地方的戰況如何,反正蒲陽城的邊境城鎮沒發現戰火滋擾,這也是他們這次公差如此順利完成的一個原因。
江沛心中記掛著李氏,不過他們需趕迴複命,隻能匆匆的見一麵,說幾句話。大部隊自然不會因他一人耽擱行程,領頭的官員讓其它人先行,到時江沛在迴程前趕上他們就行。
…………
“穿這薄冷不冷,上次你們迴來留的有冬衣在櫃子裏,我去給你找找,給官家做事就是辛苦,都瘦了一大圈。”
同熱絡的村民說幾句話後,江沛對他們說自己與李氏說幾句話就要離開趕往府城,大夥自然清楚他的意思,如今彼此的身份天壤之別,於是都客客氣氣的離開,把時間留給他們一家人。
“娘,別忙了,我陪您說會話,待會還要趕迴去,過完年節我讓三牛迴來一趟,把家裏安排妥當,您和清平一起去府城吧。清平的廚藝學了幾年,想著也差不多了,到府城讓三牛再帶帶他,怎不見大哥了?”
江沛忙伸手攔著要去幫他找棉衣的李氏,轉頭笑看著有些靦腆的清平,隨後想起小李氏的事情,佯作不知曉的問。
“你大嫂半年前歿了,你大哥心裏一直不爽快,我也懶得管他了。”
老大家的走了,看著兒子孫子可憐,目前算是在同一個灶上吃飯,可她在三牛院裏住習慣了,不想再挪窩。
“哦,那您多注意身體,年貨讓清平或大姐夫幫您到鎮上買,想吃什麽就買什麽,沒柴火燒到鎮上買車炭。”江沛印證他的猜想後,也沒多問,隻交代她一些日常之事。
“二叔,您放心吧,年貨我都提前買好了,不用再麻煩別人。”清平心情有些緊張的和江沛說話,眼睛不敢直視著他。
“不錯,長成大人,知道為家裏分擔事情了。來之前淘淘還在念叨著要找清平哥哥玩呢。”
江沛看著麵前有些手足無措的清平,轉眼都快要長成小夥子了,聽言語觀他言行,品性應該不錯,好好培養,說不定以後能把大房給撐起來。
時間緊迫,天又在落雪,擔心追趕不上大部隊,江沛沒再多說什麽,便匆匆離開杏花村,快馬加鞭奔馳,終於在中途的驛站裏找到了大夥。
長平城被祁家大軍攻破的消息不脛而走,剛出驛站他們便得知這一大好消息,大家欣喜若狂,又打了個大勝仗,長平可是梁朝的都城啊。
一路快馬馳騁,沿途經過各縣鎮時,都會聽到爆竹聲響鑼鼓喧天的慶祝聲,應著新年的景,慶祝新的朝代的誕生。
越接近府城,慶祝的氣氛越熱烈,府城大道上的臨街商鋪門前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街道上人流如織,萬頭攢動,到處都是歡聲笑語聲。
看到有侍衛隨同的江沛他們,百姓自覺的讓開道路,夾道歡迎,古語有雲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就是證明啊。
宮殿離明華街不算太遠,他想離隊迴家看上一眼,可看到同僚們沒有要拐彎的意思,隻能做罷,反正已到了府城也不差這一時。
還未到達目的地時,江沛發現宮殿群挨著城牆的那一側比原先擴建了不少,以前的城牆被拆除了一部分,隱隱的透出像外規劃的跡象。心中一個念頭閃現,難道祁家是要把蒲陽城做為一朝都城,棄掉長平?
早知當時就應該再買兩間鋪麵的,蒲陽城一旦成了一國都城,房價鐵定翻倍,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家已經有了宅院和三家不大不小的商鋪,到時肯定升值不少。看來無論在哪個朝代投資房產總會有很高的收益率。
匯報完工作後,祁越看著他們一個個臉上皮膚皴裂麵色黑紅黑紅的,想著這幾個月著實辛苦難為他們了,雖然目前有很多事務要做,還是放了他們兩天的假,迴去好好修整一番,再來聽候吩咐。
江沛想著再過兩天就要新年了,還需要聽候什麽吩咐,不過領導說什麽聽話照做就是了。同眾人分開後,心急火燎的往家趕。
“阿爹?”
年節學堂放假,淘淘正在院外的巷道裏陪團團一起玩耍,看到一個高高瘦瘦黑黑的人朝他們走來,感覺是他老爹,可爹爹明明不是這樣的啊?眼睛緊緊的盯著江沛,試探性的叫上一句。
“臭小子,不認得你阿爹了,天這冷,還帶著弟弟在外耍,走,咱們迴家去。”江沛好笑的捏捏他們小臉蛋,幫團團正正帽子,把包裹往背上挎挎,一手牽一個往自家院裏走。
“阿爹!您終於迴來了,您是去山裏燒炭了嗎?”淘淘仰頭瞅著他爹的黑麵堂。
“二伯,您是去山裏燒炭了嗎?”團團像鸚鵡學舌般,笑嘻嘻的調皮的問著同樣的話。
第82章 江山定(五)
江沛聽到倆熊孩子的問話, 忍不住想翻白眼,不過還是忍住了, 本來曬的就黑,這一瞪不是更明顯, 隻能就著話接下去。
目前他雖擁有官員的權利,可卻沒有具體的職稱,大家見了麵都是某某大人的相互叫著,祁越比他們還辛苦,每天夙興夜寐的,可能無暇顧及這個吧。
“爹爹不是大官,還是同以前一樣,阿爹不在家時,要乖乖的讀書,聽夫子的話,照顧好你娘親。”
“嗯嗯,那阿爹會迴來同兒子一起過生辰嗎?”江沛拍拍腦門,直歎自己忙的暈頭轉向忘了下個月淘淘要過七歲生辰,不用說到時肯定迴不來的。看著麵前抿著小嘴,烏黑的眸子凝視著他的兒子,不忍心拒絕,想了想笑著說
“那阿爹提前給你過生好不好,隻咱們父子倆,上次你不是想要一冊書嗎,阿爹買給你。還帶你去吃李記的燒鵝!不過可別告訴你娘啊。”要不然又要怨他在外麵瞎吃東西,不吃飯。這花的可都是他的私房錢啊。
“君子一言,當一諾千金!”淘淘原本嚴肅的小臉瞬間歡喜起來,綻放著燦爛笑容,舉著小手要和江沛擊掌。
“臭小子,你老子還騙你不成,啪!再背幾頁咱們就去。”江沛被他生怕自己反悔的樣子逗的哭笑不得,抬起胳膊輕輕拍在他嫩嫩的小手上。
“說什麽這麽歡喜?”蘭香挺著肚子走進書房就見他們父子兩人眉開眼笑,哪像是在檢查功課的樣子,尤其是兒子興奮的不得了,疑惑的問道。
“醒了?小心點,這不是咱淘淘書讀的好,我誇他幾句嘛?”江沛連忙把書放下,起身扶她坐在自己的凳子上。
“哦?淘淘,是你阿爹說的這樣嗎?嗯?”同淘淘相似的黑眸似笑非笑的看著咬著嘴唇糾結不已的兒子,一看便曉得不是,不由抬頭嗔江沛一眼。
“阿爹,夫子說偽欺不可長,兒子不能對阿娘撒謊。阿娘,阿爹說提前給兒子過生辰,還帶我去吃燒鵝,燒鵝可好吃了,比三叔做的都好吃!”
江沛無語的瞪著兒子,那麽快就把老子供出去,還說的有理有據,自己還不是看著他被蘭香管的嚴不能挑食,可憐巴巴的,偶爾給他開次小灶嗎。
“是啊,我後天要出府公幹,下個月沒法趕迴陪他過生辰,這不是想提前補給他嘛。”蘭香覷了眼丈夫,當著兒子的麵不好說他什麽,轉而溫柔的笑著撫摸淘淘的腦袋說
“那我和你阿爹一起給你過生好不好?”
“恩,好!我喜歡和娘親一起!”
…………
“這次出去,到年節才迴來去了,你在家小心著點,想出去讓娘或李嫂陪著你。”
江沛邊收拾著行李,邊對一旁的蘭香囑咐道,此情此景讓他想起她懷淘淘的時候也是如此,隻不過這次時間更久一些,幾乎錯過她半個孕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她生產。
“恩,你做你的事,我這又不是第一胎,再說又不用準備什麽,淘淘的小衣都收著呢,娘和幾個嫂子又給做了幾包裹。二牛哥,這次迴去興許能找到娘和清平他們。”
自祁越下發指令後,府城內的人突然驟減,他們江家有江沛在不需要特意迴去,直接報個人頭數,祁越這點方便還是給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找到他們,到時候分完田,直接把娘接到府城吧,她年紀也大了,清平現在都能自立了,不用她再費心勞神。”當聽到他也要跟著出差時,瞬間想著李氏和清平得知這個消息會迴杏花村的。
因擔心有些豪強大戶私自屯田圈地,威脅官員的人身安全,祁越這次還派了幾百名侍衛隨同。第二天江沛便隨著大隊人馬出府城,開始艱辛的公差之旅。
雨季已過,蒲陽城城郊的農田裏因內澇的積水基本幹涸,絲毫影響測量工作的進行,農戶逃難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被圈占,無地可種,苛捐雜稅又多,無法生存,才不得如此的。
當官員在田裏丈量時,四周圍著的都是議論紛紛的百姓,讓江沛有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感覺。
看到他們黑紅的臉上露出激越的神情,他突然覺得做官挺好的,至少有更大的能量來幫助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這些樸實單純的百姓非常容易滿足的。
由於任務重,時間緊,因此下來的督察府官比較多,除江沛他們記錄留底作為原始數據外,地方政府也派了書記官,這邊統計完,自會有人負責開始分配田地,分工明確不錯亂。
因一部分滯留在外的村民無法在他們前麵歸來,在分田時會預留出一些,在規定的期限內分不完的到時再做登記。
臨近蒲河時,河道已進入枯水期,兩岸的光禿禿的連片沙質農田裏,還留有洪水滯留過的痕跡,被衝潰的河堤處被當地的百姓重新夯上土。
可能人力有限,與兩旁的原先的堤壩相比有些單薄,這裏受災是最嚴重的地區,每戶分的土地相較於其它地方要多,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不過重新修築蒲河大堤勢在必行,要不然等到明年汛期,又是一場災難。
過了蒲河,就是他們洛安縣的轄區了。一直都是在野外作業,風吹日曬雨淋,幾個月下來,讓他們這些人看著和村裏的農家漢子沒什麽區別,皮膚粗糙黑紅。
對各地方官員,祁越早已告知願意服從祁家命令的繼續留下,官職暫時不動,以後的升遷貶謫,看其表現。不願意留下的自會找人頂上,大概知道梁朝的氣數已盡或許是對權利的深深眷戀,幾乎沒人辭官歸隱什麽的,基本上都是原班領導班子。
為了給上級官員留下好印象,對江沛他們的工作非常配和。洛安縣雖然遭災,但百姓倒沒怎麽傷亡,田裏的積水也已消退。
大概很多農戶不知道要再次分田,田裏的土被翻了過來,凍的鬆鬆碎碎的,沒有板結成塊。
“官老爺來啦!好大的排場!大牛他娘,我怎麽瞅著有個老爺像你家二牛啊,你瞅瞅是不是?!那個坐在案幾旁執筆寫字的!不對,應該是認錯人了,你家二牛哪會寫字啊,我說呢……”
李氏早注意到江沛了,一直盯著他看,越看越像她家老二,可就是不敢認,不遠處到處可都是士兵呢,萬一認錯人被抓走咋辦。
此時正在測量的是杏花村的土田地,眾人七七八八的議論個不停。
“江大人,聽說你是杏花村人,要不要同鄉親們打個招唿,你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為了方便快速錄入,提升工作效率,他們攜帶著筆墨紙硯書桌椅凳,田間地頭都是他們辦公之地。
看熱鬧的人多,莊稼人的嗓門大,人群中的八卦聲,他們自然聽的到,江沛的同僚手不停的畫著地貌圖並在上麵做著具體標記,而江沛則是執筆記錄丈量之人報上來的數據。
“阿沛哪裏能和李大人的兩榜進士相比,金榜題名歸故裏才是人生中最幸之事,唉,我這輩子是沒法實現了,真是憾事啊!”江沛當然不會在此時高調的與村民主動打招唿,初涉官場還是處處小心為妙。
第81章 江山定(四)
同僚被他恭維的眉開眼笑, 謙虛一番迴過頭來還安慰一下江沛一番,便把這個話題岔開了, 附近村裏的田地都連在一處,沒什麽阻隔, 一村莊丈完緊接著下個村子。
為怕影響他們的工作, 侍衛把圍觀群眾攔的離他們有一定距離, 江沛瞅了好久才找到李氏, 隻是沒看到清平和江大牛。
李氏越看越肯定村裏人說的那個官老爺就是她家老二, 於是一直跟著隊伍走。到姚家莊的地界時, 碰上了剛迴來沒兩天的姚家人。
“親家母!二牛三牛都快擔心死你了, 還趟著水迴來找你們, 你沒瞅見兩小子遭多大的罪!”
徐氏上前拉住她, 打量她一番覺的她身體還好,精神也不錯,然後才對她說江沛迴來尋他們的事情,語氣不自覺的帶著一絲責備。
“唉, 老大家出了事故, 才走脫不得,要不我也去府城了。那個帶官帽高個的是不是我家二牛啊?”前句李氏說的平淡,待說到後一句時,悄聲問道。如果她家二小子真做了官, 親家在府城應該是知道的。
“是二牛沒錯!女婿如今出息了,你以後到府城跟著享福吧。說起來我家蘭香也是遭罪,這眼看要臨產了, 二牛在外做大事,我這個做娘的還要趕迴來,不能在身邊看護著,心裏老是覺得對不起閨女。”
徐氏對著李氏哀聲歎氣的訴說著女兒的不易,她心裏對這個親家母有些意見,女兒懷了兩胎李氏這個做婆婆的一次都沒在跟前照顧過,隻眼巴巴的顧著她的大孫子,二兒子小兒子都不帶管的。
李氏先是聽到二小子當官了,震驚過後忍不住激動起來,可聽親家的弦外之音時,又臊的麵色通紅,支支吾吾的接不上話來。
想著老二老三的能掙錢,不用她幫襯也能把日子過的好好的,清平是她和老伴一起帶大的,孫子又不親爹娘,大兒媳又是個不靠譜的,自己在身邊照應著,長不歪,再說家裏哪能離開人呢。
“親家,你剛說大牛家出啥事了?”徐氏想要表達的意思已說完,再怎麽不滿她是女婿的老娘,如果說的太過,以後麵上不好看,於是就著江大牛家的事,轉移了話題。
“大牛家的歿了。”
“啥時候的事?!之前沒聽說她患啥病啊,難不成是急症?”徐氏聽後,吃了一驚,暗道惡人自有天來收,當初差點沒把她的香兒給害死,這種惡婆娘不早點死,才是老天瞎了眼。
李氏也想不明白大兒媳婦怎說走就走了,隻是被鐵鍁劃傷腳,到了縣城半個月就歿了。那時大雨下了半個月,洛河漫水,村裏人家的房屋裏灌的也是,最後江大牛一家到鎮上李氏和清平租的院裏住。
沒想到剛住十來天就蒲河決堤了,洛水鎮裏突然漲水,又是大半夜,人們都以為要發大水了,連忙起來收拾些東西逃難,大牛挖水道排水用的鐵鍁,靠在簷廊下被水衝倒,跑在前麵的小李氏不知怎麽碰到刃上。
當時大家隻顧得上逃難,小李氏隻是罵罵咧咧幾句,丈夫抱著小兒子,大兒子也背不動她,更不能指望著婆婆,隻能強忍著往縣城逃難,沒成想卻因這點傷丟了性命。
雖然小李氏是自己的遠房侄女,但她把江家禍害成如今這個樣子,李氏並沒什麽好難過的。
大孫子已十三,小的也有八九歲,沒了攪家精的娘,家裏的日子還平靜些,大兒子終於擺脫媳婦的魔爪,不用再受她辱罵,一日夫妻百日恩,大兒子難過是再所難免的,過些日子就好了,老伴走後,她還不是這樣過來的。
徐氏見親家半點傷心的神情也沒有,想必她也是對大兒媳厭惡至極,因此沒有口不對心的安慰她,反而心情暢快的對她講起江沛和三牛的情況。
李氏得知不但老二當了官,連老三生意也越做越好,兩個放手不管的兒子真是爭氣,想起被老大家的活活氣死的老伴,悲喜交加,若她家老頭子還在,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從親家母那裏得知那個官老爺的確是自己的兒子,心便安定下來,既然兒子不主動相認必定有他的緣由,她在家乖乖等著就是了。
待洛水鎮的土地被量完後,江沛到負責戶籍處那裏,補自家的戶籍信息,他特意詢問了書記官江家的信息,殷勤的書記官把杏花村的江姓人家都一一指給他看。
當江沛瞅到有江清平的名字時便放了心,可隨後發現小李氏的名字沒在上麵,怔了怔神,難道出意外死了!死了好,這個禍害終於被老天收走了。
小年過後,大家終與在風雪中結束了五個月奔波勞累,可謂是翻山越嶺淌水過河,把整個蒲陽城轄區的土地和人口統計了一遍,人人鬆了口氣,來年不會耽誤春耕了。
因相鄰府城之間設置的有關卡,往往還有大山脈阻擋,也不曉的其它地方的戰況如何,反正蒲陽城的邊境城鎮沒發現戰火滋擾,這也是他們這次公差如此順利完成的一個原因。
江沛心中記掛著李氏,不過他們需趕迴複命,隻能匆匆的見一麵,說幾句話。大部隊自然不會因他一人耽擱行程,領頭的官員讓其它人先行,到時江沛在迴程前趕上他們就行。
…………
“穿這薄冷不冷,上次你們迴來留的有冬衣在櫃子裏,我去給你找找,給官家做事就是辛苦,都瘦了一大圈。”
同熱絡的村民說幾句話後,江沛對他們說自己與李氏說幾句話就要離開趕往府城,大夥自然清楚他的意思,如今彼此的身份天壤之別,於是都客客氣氣的離開,把時間留給他們一家人。
“娘,別忙了,我陪您說會話,待會還要趕迴去,過完年節我讓三牛迴來一趟,把家裏安排妥當,您和清平一起去府城吧。清平的廚藝學了幾年,想著也差不多了,到府城讓三牛再帶帶他,怎不見大哥了?”
江沛忙伸手攔著要去幫他找棉衣的李氏,轉頭笑看著有些靦腆的清平,隨後想起小李氏的事情,佯作不知曉的問。
“你大嫂半年前歿了,你大哥心裏一直不爽快,我也懶得管他了。”
老大家的走了,看著兒子孫子可憐,目前算是在同一個灶上吃飯,可她在三牛院裏住習慣了,不想再挪窩。
“哦,那您多注意身體,年貨讓清平或大姐夫幫您到鎮上買,想吃什麽就買什麽,沒柴火燒到鎮上買車炭。”江沛印證他的猜想後,也沒多問,隻交代她一些日常之事。
“二叔,您放心吧,年貨我都提前買好了,不用再麻煩別人。”清平心情有些緊張的和江沛說話,眼睛不敢直視著他。
“不錯,長成大人,知道為家裏分擔事情了。來之前淘淘還在念叨著要找清平哥哥玩呢。”
江沛看著麵前有些手足無措的清平,轉眼都快要長成小夥子了,聽言語觀他言行,品性應該不錯,好好培養,說不定以後能把大房給撐起來。
時間緊迫,天又在落雪,擔心追趕不上大部隊,江沛沒再多說什麽,便匆匆離開杏花村,快馬加鞭奔馳,終於在中途的驛站裏找到了大夥。
長平城被祁家大軍攻破的消息不脛而走,剛出驛站他們便得知這一大好消息,大家欣喜若狂,又打了個大勝仗,長平可是梁朝的都城啊。
一路快馬馳騁,沿途經過各縣鎮時,都會聽到爆竹聲響鑼鼓喧天的慶祝聲,應著新年的景,慶祝新的朝代的誕生。
越接近府城,慶祝的氣氛越熱烈,府城大道上的臨街商鋪門前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街道上人流如織,萬頭攢動,到處都是歡聲笑語聲。
看到有侍衛隨同的江沛他們,百姓自覺的讓開道路,夾道歡迎,古語有雲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就是證明啊。
宮殿離明華街不算太遠,他想離隊迴家看上一眼,可看到同僚們沒有要拐彎的意思,隻能做罷,反正已到了府城也不差這一時。
還未到達目的地時,江沛發現宮殿群挨著城牆的那一側比原先擴建了不少,以前的城牆被拆除了一部分,隱隱的透出像外規劃的跡象。心中一個念頭閃現,難道祁家是要把蒲陽城做為一朝都城,棄掉長平?
早知當時就應該再買兩間鋪麵的,蒲陽城一旦成了一國都城,房價鐵定翻倍,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家已經有了宅院和三家不大不小的商鋪,到時肯定升值不少。看來無論在哪個朝代投資房產總會有很高的收益率。
匯報完工作後,祁越看著他們一個個臉上皮膚皴裂麵色黑紅黑紅的,想著這幾個月著實辛苦難為他們了,雖然目前有很多事務要做,還是放了他們兩天的假,迴去好好修整一番,再來聽候吩咐。
江沛想著再過兩天就要新年了,還需要聽候什麽吩咐,不過領導說什麽聽話照做就是了。同眾人分開後,心急火燎的往家趕。
“阿爹?”
年節學堂放假,淘淘正在院外的巷道裏陪團團一起玩耍,看到一個高高瘦瘦黑黑的人朝他們走來,感覺是他老爹,可爹爹明明不是這樣的啊?眼睛緊緊的盯著江沛,試探性的叫上一句。
“臭小子,不認得你阿爹了,天這冷,還帶著弟弟在外耍,走,咱們迴家去。”江沛好笑的捏捏他們小臉蛋,幫團團正正帽子,把包裹往背上挎挎,一手牽一個往自家院裏走。
“阿爹!您終於迴來了,您是去山裏燒炭了嗎?”淘淘仰頭瞅著他爹的黑麵堂。
“二伯,您是去山裏燒炭了嗎?”團團像鸚鵡學舌般,笑嘻嘻的調皮的問著同樣的話。
第82章 江山定(五)
江沛聽到倆熊孩子的問話, 忍不住想翻白眼,不過還是忍住了, 本來曬的就黑,這一瞪不是更明顯, 隻能就著話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