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八章
胡濙不是王司徒,滿朝文武自然也沒人能做的了諸葛孔明,所以自然也就沒人敢去喊出那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如此之人”了。
畢竟胡濙太特麽牛逼了,誰敢這麽喊,都不用胡濙出手,直接就會被胡濙的門生故舊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留下的血跡一如魔鬼的步伐。
朝堂上不太平的光景,這滿朝文武的求生欲都很強,強到離譜的那種強。
然後接下來,更毀三觀的事兒出現了,蟒袍玉帶的張輔晃晃悠悠地晃過來了,這會兒七十多的老頭兒已經不再署理什麽中軍都督府了,不過嘛……老頭活到這麽大,又是什麽英國公、又是什麽光祿大夫、又是什麽左柱國,還是叼的沒朋友,滿朝的武將,至少一半要看他眼色行事,包括執掌京營的成國公朱勇。
當年征交趾的時候,朱勇他老子朱能病死軍中,可是張輔接下執掌兵權這事兒的,標準的長輩。
至於剩下的一半……要看著看張輔眼色行事的人的眼色行事,誰不服……戍邊了解一下?
“老夫這些日子也有所耳聞,不過沒有聽到甚麽具體的消息,要不原貞你受受累,給老夫講講?”張輔咳嗽了兩聲,好像真的很老了一般。
你們這幫大佬是不整死內廷、不整死司禮監心裏不舒服?!
外朝的朝臣都特麽驚呆了,他們又不是傻逼,怎麽可能看不出來,胡濙和張輔這是要在大朝會開始之前,給他們這幫外朝的癟三上上課,吹吹風呢,到時候上了朝堂,誰要是敢違背這次吹風會的決議……
弄死丫的沒商量。
楊溥看著是在做背景板,可是背景板的本身,就代表著對這次行動的默許,乃至是直接參與了,萬一把楊溥這麽個老好人逼得赤膊下場……
嗯,按照現在外朝的這個陣勢,那還真是想死的多難看,就能死的多難看,而且難看的程度有很大的幾率會超過人的想象力的極限。
然後就在大朝會開始之前的這段時間,孫原貞這個正二品的大員,就在那兒吹噓楊尚荊的“功勞”,反正戰績這東西,注不注水都挺駭人的,大明朝建立這麽久,這麽有效率的對山賊水匪的屠殺,還真就沒出現過。
畢竟嘛,楊尚荊先是排除了對大家族的爪牙的屠殺,然後才開始清剿沒什麽根底的垃圾,這就降低了一層難度;往後呢,楊尚荊手底下的部隊雖說沒見過太多的血,但是有效的組織度就能彌補一切;最後呢,是民怨,那幫山賊水匪可不是什麽當年方國珍、陳友諒之流的餘部,他們要的隻是錢,對於尋常鄉民的壓榨更狠,自然也就更遭人恨。
有的時候,地主家給指路說“太尉這邊走”走岔了路,可能就有那種見多識廣的老農從田間地頭鑽出來,給指一條明路,畢竟基層鋪上了精銳士官,對軍隊的掌控力就能飛速上升了,這個時候誰要是敢紮刺兒什麽的,想要來個老式軍隊的“合法劫掠”或者“老鄉,借你人頭領個軍功”……
精銳的“士官”們會優先對他們說“這位弟兄,借你腦袋嚴明一下軍紀”。
畢竟楊尚荊給他們掃盲的時候,意識形態建設和思想灌輸工作還是沒有放下的。
所以這幫外朝的文武,也就是那幫地位不咋高的,聽了孫原貞的講述,感覺自己就像在茶館聽戲一樣,這特麽的……太滲人了吧?令行禁止啊!被那幫說書先生吹到天上的八百嶽家軍有這麽牛逼不?
不過仔細琢磨了一下,好像位置到了孫原貞、於謙、張輔等人這種位置,就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撒謊了吧?要知道,這一係列的數據,可絕對不是上下兩層官僚造假就能弄出來的。
畢竟,在南方和楊尚荊不太對付的武將,就有一個正二品的備倭總兵、浙江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李信,那個被同行們嘲笑為“李朦朦”的倒黴鬼。
而且吧,這事兒事關軍國大事,李信隻要背靠皇權,無論從大義上來講,還是從操作上講,都沒有任何問題,到時候倒黴的隻會是張輔等人。
畢竟在皇權的壓製之下,整個浙江就算全都是張輔、孫原貞等人的人,也不可能揭竿而起直接幹挺了李信,而少數幾個人……李信會怕?
挑戰朝廷權威的傻事兒,可不是一句簡單的“法不責眾”就能揭過去的,挑戰了遊戲規則,還特麽沒有顛覆規則的實力,就得做好被殺全家的準備。
“聽了原貞一番話,便是老夫對著楊尚荊的練兵之法,都是心向往之啊。”張輔歎了口氣,整個人瞬間演技上線,一張臉上全都是向往的神色,“若非老夫如今年邁力衰,拉不得強弓、騎不得快馬,隻怕也要南下,看看這軍威軍容啊。”
尼瑪……
旁邊圍觀的一幫小癟三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這特麽……太不要臉了吧?直接這麽誇,你不怕捧殺了他?
然後就看見演技上線的英國公繼續發揮演技,扭頭看向一旁的成國公朱勇:“如今惟真執掌京營,總要多多上心才是,京師三大營乃是我大明精華之所在,若是被南方衛所士卒比下去……”
張輔的話沒說完,朱勇卻是有些黑臉地點了點頭。
大明朝的軍隊序列裏麵,按照官方排序,是京營最高,北方邊軍次之,南方邊軍再次之,尋常的衛所士卒……那就是弱雞,要是京營被尋常的衛所士卒摁在地上摩擦,那他也就不用混日子了。
所以朱勇應了一聲:“大朝會過後,勇將稟明陛下,率人南下,總歸是要親眼見見這般士卒一番的。”
張輔點了點頭,背著雙手,慢吞吞地向著大殿裏麵走去:“若是真個如此,這楊尚荊便要重用了啊。”
似乎是早已經安排好了劇本,隨著張輔的話音落下,那邊正好就到了上朝的時間,一眾下層的文臣武將大眼瞪小眼,居然從同僚的眼中看出了一點點的興奮之情。
胡濙不是王司徒,滿朝文武自然也沒人能做的了諸葛孔明,所以自然也就沒人敢去喊出那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如此之人”了。
畢竟胡濙太特麽牛逼了,誰敢這麽喊,都不用胡濙出手,直接就會被胡濙的門生故舊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留下的血跡一如魔鬼的步伐。
朝堂上不太平的光景,這滿朝文武的求生欲都很強,強到離譜的那種強。
然後接下來,更毀三觀的事兒出現了,蟒袍玉帶的張輔晃晃悠悠地晃過來了,這會兒七十多的老頭兒已經不再署理什麽中軍都督府了,不過嘛……老頭活到這麽大,又是什麽英國公、又是什麽光祿大夫、又是什麽左柱國,還是叼的沒朋友,滿朝的武將,至少一半要看他眼色行事,包括執掌京營的成國公朱勇。
當年征交趾的時候,朱勇他老子朱能病死軍中,可是張輔接下執掌兵權這事兒的,標準的長輩。
至於剩下的一半……要看著看張輔眼色行事的人的眼色行事,誰不服……戍邊了解一下?
“老夫這些日子也有所耳聞,不過沒有聽到甚麽具體的消息,要不原貞你受受累,給老夫講講?”張輔咳嗽了兩聲,好像真的很老了一般。
你們這幫大佬是不整死內廷、不整死司禮監心裏不舒服?!
外朝的朝臣都特麽驚呆了,他們又不是傻逼,怎麽可能看不出來,胡濙和張輔這是要在大朝會開始之前,給他們這幫外朝的癟三上上課,吹吹風呢,到時候上了朝堂,誰要是敢違背這次吹風會的決議……
弄死丫的沒商量。
楊溥看著是在做背景板,可是背景板的本身,就代表著對這次行動的默許,乃至是直接參與了,萬一把楊溥這麽個老好人逼得赤膊下場……
嗯,按照現在外朝的這個陣勢,那還真是想死的多難看,就能死的多難看,而且難看的程度有很大的幾率會超過人的想象力的極限。
然後就在大朝會開始之前的這段時間,孫原貞這個正二品的大員,就在那兒吹噓楊尚荊的“功勞”,反正戰績這東西,注不注水都挺駭人的,大明朝建立這麽久,這麽有效率的對山賊水匪的屠殺,還真就沒出現過。
畢竟嘛,楊尚荊先是排除了對大家族的爪牙的屠殺,然後才開始清剿沒什麽根底的垃圾,這就降低了一層難度;往後呢,楊尚荊手底下的部隊雖說沒見過太多的血,但是有效的組織度就能彌補一切;最後呢,是民怨,那幫山賊水匪可不是什麽當年方國珍、陳友諒之流的餘部,他們要的隻是錢,對於尋常鄉民的壓榨更狠,自然也就更遭人恨。
有的時候,地主家給指路說“太尉這邊走”走岔了路,可能就有那種見多識廣的老農從田間地頭鑽出來,給指一條明路,畢竟基層鋪上了精銳士官,對軍隊的掌控力就能飛速上升了,這個時候誰要是敢紮刺兒什麽的,想要來個老式軍隊的“合法劫掠”或者“老鄉,借你人頭領個軍功”……
精銳的“士官”們會優先對他們說“這位弟兄,借你腦袋嚴明一下軍紀”。
畢竟楊尚荊給他們掃盲的時候,意識形態建設和思想灌輸工作還是沒有放下的。
所以這幫外朝的文武,也就是那幫地位不咋高的,聽了孫原貞的講述,感覺自己就像在茶館聽戲一樣,這特麽的……太滲人了吧?令行禁止啊!被那幫說書先生吹到天上的八百嶽家軍有這麽牛逼不?
不過仔細琢磨了一下,好像位置到了孫原貞、於謙、張輔等人這種位置,就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撒謊了吧?要知道,這一係列的數據,可絕對不是上下兩層官僚造假就能弄出來的。
畢竟,在南方和楊尚荊不太對付的武將,就有一個正二品的備倭總兵、浙江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李信,那個被同行們嘲笑為“李朦朦”的倒黴鬼。
而且吧,這事兒事關軍國大事,李信隻要背靠皇權,無論從大義上來講,還是從操作上講,都沒有任何問題,到時候倒黴的隻會是張輔等人。
畢竟在皇權的壓製之下,整個浙江就算全都是張輔、孫原貞等人的人,也不可能揭竿而起直接幹挺了李信,而少數幾個人……李信會怕?
挑戰朝廷權威的傻事兒,可不是一句簡單的“法不責眾”就能揭過去的,挑戰了遊戲規則,還特麽沒有顛覆規則的實力,就得做好被殺全家的準備。
“聽了原貞一番話,便是老夫對著楊尚荊的練兵之法,都是心向往之啊。”張輔歎了口氣,整個人瞬間演技上線,一張臉上全都是向往的神色,“若非老夫如今年邁力衰,拉不得強弓、騎不得快馬,隻怕也要南下,看看這軍威軍容啊。”
尼瑪……
旁邊圍觀的一幫小癟三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這特麽……太不要臉了吧?直接這麽誇,你不怕捧殺了他?
然後就看見演技上線的英國公繼續發揮演技,扭頭看向一旁的成國公朱勇:“如今惟真執掌京營,總要多多上心才是,京師三大營乃是我大明精華之所在,若是被南方衛所士卒比下去……”
張輔的話沒說完,朱勇卻是有些黑臉地點了點頭。
大明朝的軍隊序列裏麵,按照官方排序,是京營最高,北方邊軍次之,南方邊軍再次之,尋常的衛所士卒……那就是弱雞,要是京營被尋常的衛所士卒摁在地上摩擦,那他也就不用混日子了。
所以朱勇應了一聲:“大朝會過後,勇將稟明陛下,率人南下,總歸是要親眼見見這般士卒一番的。”
張輔點了點頭,背著雙手,慢吞吞地向著大殿裏麵走去:“若是真個如此,這楊尚荊便要重用了啊。”
似乎是早已經安排好了劇本,隨著張輔的話音落下,那邊正好就到了上朝的時間,一眾下層的文臣武將大眼瞪小眼,居然從同僚的眼中看出了一點點的興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