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做道士的基本上除了修書煉丹之外,都喜歡玩數學或者醫學,唐太宗那會兒開始修的戊寅元曆,就是李淳風牽的頭,現在藥王殿裏麵供著的藥王,就是孫思邈,都是道士。
而一般情況下,道士是不用上朝的,畢竟他們所謂的統領天下道門事務,實際上也就是個傳聲筒差不多的作用,哪怕是龍虎山的天師想要找點兒出色的童子做徒弟,都得去六部那邊兒報備,最後這邊走個過場,說白了就是個石頭刻的圖章,最多能給自己的教派一點兒照顧。
大明高道、長春派創始人、衝虛至道玄妙無為光範演教長春真人劉淵然的高徒,當今的大明朝左正一,《正統道藏》的校對者,大明朝最牛逼的道士之一,止止道人邵以正,當然也不用上朝,他這會兒正在道錄司的衙門裏麵坐著,鑽研著先進的醫學姿勢,準備著編纂一本《青囊雜纂》,不說和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比,青史留名總是要有的。
畢竟道醫不分家嘛。
然後他毫無征兆地打了個大大的噴嚏,鼻涕、口水全都噴在了麵前的書稿上,他整個人都打了個哆嗦,嚇得旁邊伺候的小徒孫都跟著一哆嗦,上前一步,連忙問道:“師祖可是身體不適?”
邵以正今年快八十了,老道士一向是倍兒精神,然而人老畢竟不能以筋骨為能,快要八十歲的道士不是快要八百歲的神仙,本質上還是人,所以下麵的小道士一向都是用心伺候,可是見到邵以正這個狀態,還是頭一次。
邵以正擺了擺手,自己擦了擦鼻涕口水,就把手縮進袖子裏開始掐算,總覺著有人在算計他,小道童也沒敢往前靠,就站在邵以正的身後,等著吩咐。
過了足足一盞茶的功夫,邵以正這才停手,抬頭說道:“你且去問問,朝堂上如今在辯駁些甚麽事體。”
小道童應了一聲,一提身上的中褂,就往外跑了,邵以正看了看自己剛剛掐算的手,又看了看麵前的書稿,就歎了口氣:“多事之秋啊,便是貧道這把老骨頭,怕都是清閑不得啊。”
小心地將沾了鼻涕口水的書稿撤到一邊,邵以正提起筆來,將被汙的書稿重新細細謄抄,到底是快要八十歲的高道大德了,一筆一劃盡顯耐心。
過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外麵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邵以正心無旁騖,依舊在細細謄抄,小道童進來之後,一臉的糾結,可是看著邵以正的動作,又不敢上前打攪,也隻能站在那兒幹看著。
“心性尚要磨練,不過終歸有些長進了。”邵以正放下筆,抬起頭來,露出了一個慈祥的笑容,“可有甚麽消息了?”
能得了邵以正的誇獎,這在道教界裏可以算得上是天大的榮耀了,小道童心頭歡喜,嘴上卻是恭恭敬敬地答道:“迴師祖,似乎是正在對答浙江委羽山太清觀之事,據說是某個龍虎山門下的道士,將文昌帝君塑成了本縣縣令的模樣……”
能在中樞混,哪怕是個快要八十歲的道士,也得保持著足夠的政治敏感度,否則別管什麽高道大德,別管你修的是不是什麽《道藏》,真正的權貴們分分鍾教你做人,當年他邵以正的師父,長春派祖師劉淵然,不也因為得罪了權貴直接被扔到了雲南?
所以隻是聽了這黃岩縣的名字,邵以正就覺得自己虎軀一震,再往下聽,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可是扯上寧王了,而好巧不巧地,寧王前些日子還真和他通過信。
當然,巧不巧不重要,寧王和朝中很多人都有書信往來,談的都是文學、道德,那書信的內容,錦衣衛、東廠那幫人隻怕比寧王自己都熟悉。
重要的是,好死不死的,他止止道人邵以正,現在管著天下道門,別管是不是名義上,別管是不是個徒有名聲的圖章,皇帝要是叫他過去,問他“這楊尚荊到底是不是文昌帝君轉世啊”,他怎麽迴答?
迴答不是,那麽坑死了楊尚荊,外朝的頭頭腦腦有一萬種方法讓他的徒子徒孫不痛快,這還不說,隻怕寧王也得和他理論理論,畢竟涵虛子這個名頭在大明朝,和止止道人是不相上下的。
如果迴答是,那就是惡了皇帝,雖然如今快要八十、自己也沒算準自己還有多少年好活的邵以正不太在乎什麽名頭,但是為了自己的徒子徒孫好過一點兒,要弄個大真人的封號也是勢在必行的,可是好死不死的是,這加封大真人的權力在皇帝手裏,當代天師想要弄個大真人的封號,還得給權貴們送禮,讓權貴們幫忙說項。
總之……這特麽就是把他這個左正一架在火上烤,各種不好辦。
眼睛一掃,瞧見了桌上的還帶著鼻涕、口水的紙,邵以正就是一笑,左正一不能出去雲遊,還得看著《正統道藏》的進一步校訂,那麽為什麽不裝個病,把這個風頭熬過去了呢?
所以他開了口:“師祖近日偶感風寒,料想是內丹除了差錯,以致陽氣外泄、陰虛入體,還需閉關數日,調養身心,此間若有什麽事體,你且幫師祖記下,待師祖出關之後,再做計較。”
小道童愣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雖然他不知道自家師祖到底咋的了,但是呢,作為一個合格的徒孫,他隻要知道自家該幹嘛就行了。
邵以正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小道童的腦袋,然後哼著道情詞兒就往官衙的門口去了,到時候一閉關,誰找他他都有理由不出來,至於皇帝派太醫查驗什麽的……
親,你聽說過《青囊雜纂》麽?貧道自己就是學醫的,你們這幫太醫在貧道麵前,不夠看的。
眼瞅著自家師祖出了門,小道童搓了搓手,就開始過去整理桌麵了,沒過多久,就看見外麵進來兩個穿著大紅袍服的中官兒,尖聲尖氣地問道:“小王道長,邵正一可在此處?”
小道童抬起頭,露出了一個萌萌噠的笑臉,抖了抖那張還沒扔的、沾著鼻涕和口水的廢紙:“今早師祖偶感風寒,有陰邪入體,如今迴道觀閉關了。”
做道士的基本上除了修書煉丹之外,都喜歡玩數學或者醫學,唐太宗那會兒開始修的戊寅元曆,就是李淳風牽的頭,現在藥王殿裏麵供著的藥王,就是孫思邈,都是道士。
而一般情況下,道士是不用上朝的,畢竟他們所謂的統領天下道門事務,實際上也就是個傳聲筒差不多的作用,哪怕是龍虎山的天師想要找點兒出色的童子做徒弟,都得去六部那邊兒報備,最後這邊走個過場,說白了就是個石頭刻的圖章,最多能給自己的教派一點兒照顧。
大明高道、長春派創始人、衝虛至道玄妙無為光範演教長春真人劉淵然的高徒,當今的大明朝左正一,《正統道藏》的校對者,大明朝最牛逼的道士之一,止止道人邵以正,當然也不用上朝,他這會兒正在道錄司的衙門裏麵坐著,鑽研著先進的醫學姿勢,準備著編纂一本《青囊雜纂》,不說和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比,青史留名總是要有的。
畢竟道醫不分家嘛。
然後他毫無征兆地打了個大大的噴嚏,鼻涕、口水全都噴在了麵前的書稿上,他整個人都打了個哆嗦,嚇得旁邊伺候的小徒孫都跟著一哆嗦,上前一步,連忙問道:“師祖可是身體不適?”
邵以正今年快八十了,老道士一向是倍兒精神,然而人老畢竟不能以筋骨為能,快要八十歲的道士不是快要八百歲的神仙,本質上還是人,所以下麵的小道士一向都是用心伺候,可是見到邵以正這個狀態,還是頭一次。
邵以正擺了擺手,自己擦了擦鼻涕口水,就把手縮進袖子裏開始掐算,總覺著有人在算計他,小道童也沒敢往前靠,就站在邵以正的身後,等著吩咐。
過了足足一盞茶的功夫,邵以正這才停手,抬頭說道:“你且去問問,朝堂上如今在辯駁些甚麽事體。”
小道童應了一聲,一提身上的中褂,就往外跑了,邵以正看了看自己剛剛掐算的手,又看了看麵前的書稿,就歎了口氣:“多事之秋啊,便是貧道這把老骨頭,怕都是清閑不得啊。”
小心地將沾了鼻涕口水的書稿撤到一邊,邵以正提起筆來,將被汙的書稿重新細細謄抄,到底是快要八十歲的高道大德了,一筆一劃盡顯耐心。
過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外麵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邵以正心無旁騖,依舊在細細謄抄,小道童進來之後,一臉的糾結,可是看著邵以正的動作,又不敢上前打攪,也隻能站在那兒幹看著。
“心性尚要磨練,不過終歸有些長進了。”邵以正放下筆,抬起頭來,露出了一個慈祥的笑容,“可有甚麽消息了?”
能得了邵以正的誇獎,這在道教界裏可以算得上是天大的榮耀了,小道童心頭歡喜,嘴上卻是恭恭敬敬地答道:“迴師祖,似乎是正在對答浙江委羽山太清觀之事,據說是某個龍虎山門下的道士,將文昌帝君塑成了本縣縣令的模樣……”
能在中樞混,哪怕是個快要八十歲的道士,也得保持著足夠的政治敏感度,否則別管什麽高道大德,別管你修的是不是什麽《道藏》,真正的權貴們分分鍾教你做人,當年他邵以正的師父,長春派祖師劉淵然,不也因為得罪了權貴直接被扔到了雲南?
所以隻是聽了這黃岩縣的名字,邵以正就覺得自己虎軀一震,再往下聽,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可是扯上寧王了,而好巧不巧地,寧王前些日子還真和他通過信。
當然,巧不巧不重要,寧王和朝中很多人都有書信往來,談的都是文學、道德,那書信的內容,錦衣衛、東廠那幫人隻怕比寧王自己都熟悉。
重要的是,好死不死的,他止止道人邵以正,現在管著天下道門,別管是不是名義上,別管是不是個徒有名聲的圖章,皇帝要是叫他過去,問他“這楊尚荊到底是不是文昌帝君轉世啊”,他怎麽迴答?
迴答不是,那麽坑死了楊尚荊,外朝的頭頭腦腦有一萬種方法讓他的徒子徒孫不痛快,這還不說,隻怕寧王也得和他理論理論,畢竟涵虛子這個名頭在大明朝,和止止道人是不相上下的。
如果迴答是,那就是惡了皇帝,雖然如今快要八十、自己也沒算準自己還有多少年好活的邵以正不太在乎什麽名頭,但是為了自己的徒子徒孫好過一點兒,要弄個大真人的封號也是勢在必行的,可是好死不死的是,這加封大真人的權力在皇帝手裏,當代天師想要弄個大真人的封號,還得給權貴們送禮,讓權貴們幫忙說項。
總之……這特麽就是把他這個左正一架在火上烤,各種不好辦。
眼睛一掃,瞧見了桌上的還帶著鼻涕、口水的紙,邵以正就是一笑,左正一不能出去雲遊,還得看著《正統道藏》的進一步校訂,那麽為什麽不裝個病,把這個風頭熬過去了呢?
所以他開了口:“師祖近日偶感風寒,料想是內丹除了差錯,以致陽氣外泄、陰虛入體,還需閉關數日,調養身心,此間若有什麽事體,你且幫師祖記下,待師祖出關之後,再做計較。”
小道童愣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雖然他不知道自家師祖到底咋的了,但是呢,作為一個合格的徒孫,他隻要知道自家該幹嘛就行了。
邵以正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小道童的腦袋,然後哼著道情詞兒就往官衙的門口去了,到時候一閉關,誰找他他都有理由不出來,至於皇帝派太醫查驗什麽的……
親,你聽說過《青囊雜纂》麽?貧道自己就是學醫的,你們這幫太醫在貧道麵前,不夠看的。
眼瞅著自家師祖出了門,小道童搓了搓手,就開始過去整理桌麵了,沒過多久,就看見外麵進來兩個穿著大紅袍服的中官兒,尖聲尖氣地問道:“小王道長,邵正一可在此處?”
小道童抬起頭,露出了一個萌萌噠的笑臉,抖了抖那張還沒扔的、沾著鼻涕和口水的廢紙:“今早師祖偶感風寒,有陰邪入體,如今迴道觀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