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帶著約莫一千斤的硝石迴了衙門,楊尚荊在縣衙裏麵的威望瞬間攀升到了另一個高峰,雖然這硝石數量不多,用起來效果大抵也沒有當日楊尚荊在黃家玩的那一出“斬妖除邪”的效果那麽好,但是吧,它的確讓人在炎炎夏日裏感受到了一絲絲涼爽,看著水利浮動的冰塊,有不少熱得不行的衙役伸手去抓,然後塞進嘴裏。


    雖然縣衙最近幾天因為跑肚拉稀躺在床上大眼瞪小眼的人變多了,但是三班六房的差役們還是對著楊尚荊所在的後衙方向豎起了大拇指,交口稱讚,就差拍著胸脯大聲喊“除了楊縣尊我們誰都不認”、“他是我們的小父親”、“沒有他我們都會死”了。


    能給下屬發福利的上司,太難的了。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建安楊氏派來的人和貨物,也終於到了,一千斤硫磺是當做雄黃拉過來的,一路暢通,畢竟擱在五百年之後,還有人拿著硫磺這種危險物質當雄黃上車,被警察蜀黍及時發現扣下來的,這年頭的巡檢司兵丁……懂個屁!


    四個老頭兒披著道袍,很是有些別扭的感覺,剩下的跟來伺候的,就是他們自家的兒孫,足足十二三個——正一是允許結婚了,別說他們隻是半路出家的道士,就是從小培養出來的神棍,那也是可以有自己的子嗣的,所以隻要到了出家歲數之前該交稅交稅該納糧納糧,沒人追究你為什麽待在道觀裏麵。


    雖然這些人在他未來的謀劃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然而楊尚荊沒有明麵上“接見”這些福建來的“高道大德”,而是趁著去道觀工地“慰問匠戶”的機會,和他們談了談火藥配方的事情,畢竟上他還是要避嫌的嘛。


    孔聖人都說了,要“敬鬼神而遠之”,那麽哪怕龍虎山的張家也是流傳了千年的大地主,哪怕他楊尚荊也是捉過鬼、滅過妖的傳奇,也不能和這幫人走的太過親近,絕對不可能急火火的吼著“本縣現在開始,信道了”,就自己掏腰包修個什麽真武殿、藥王殿之類的建築,那樣容易被人指著鼻子罵“怪力亂神”的。


    所以這事兒吧,就得往上披馬甲,從頭到尾的那種,讓人打眼一看,就知道這是不加特技的真實版,和他楊尚荊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先是福建來了個富商,說自己家的兒子小時候魂兒被叼走了,是龍虎山張天師座下的高人給救迴來的,所以他發了弘誓大願,要在江南建上十二座道觀,弘揚正信,那位高人指點他,黃岩縣南邊的山上就有風水寶地。


    然後呢,這個富商就帶著人,在南邊兒找到了那塊風水寶地,直接給縣衙砸了一大筆錢把地買下了,這就開始招人幹活了,看在這一大筆錢上,縣尊楊尚荊表示了極大程度上的欣賞,然後下令讓工房的匠戶全員出動,幫著這個富商建造廟宇。


    本來楊尚荊是打算玩眾籌的,再讓黃岩縣這幫大戶吐一口血出來,反正一幫弱雞也翻不了天,他左手衛所士卒,右手縣衙三班衙役,懷裏揣著兩百多號巡檢司的弓手,就一幫縣裏的土財主,還不是反手可滅?可後來想一想,楊尚荊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眾籌這玩意吧,有風險,容易在所有權上和人打嘴炮,火藥實驗室這玩意還太敏感,不能冒這個險。


    這年月匠戶的手藝都是父子相傳,真正牛掰的人物都在官方的控製之下,鄉下就算有野生的魯班,那也是鳳毛麟角,所以楊尚荊砸下去一筆銅錢,這幫官府控製下的匠戶就和打了雞血一樣,加快節奏在山上平整土地、打地基,然而看著他們的速度,見過了一個月一棟樓那種速度的楊尚荊隻恨自己不會燒水泥、造鋼筋。


    特麽的榫卯結構的房子,哪怕這道觀也就是一座大殿一座偏殿,外加上幾間丹房,也就是住的地方,可這得蓋到什麽時候?


    穿越這種活計果然是對文科生充滿了弄弄的惡意。


    本縣第一高道、曾經陪著縣尊搞死了黃家一眾冤魂厲鬼的孫真銘聽說縣裏來了個道門的善信,從縣裏買了一塊土地,砸下去大筆的銀子要修個道觀,已經過了七十的他當即就覺著渾身燥熱,隻覺著自己這名下的廟產就要多上數百畝田地了,畢竟從長春真人丘處機北上千裏一言止殺之後,民間道教的影響力,全真已經壓過了正一,沒看形容哪個老道仙風道骨,後麵都要接一個“有道的全真”麽?


    再加上明朝建國之前,朱元璋就開始對宗教從業人員嚴加防範,正一派祖庭天師府的天師,直接一個正二品的高官掛起來,讓你接不到地氣,所以民間念經做科儀的這幫道士,就開始漸漸以全真為主了。


    想他孫真銘,雖然不是什麽名師所傳,但也是正兒八經在道錄司裏標名掛號的存在,就這外地的客商,怎麽也得虔誠叩首,把這廟產雙手奉上吧?


    所以孫真銘興衝衝地去找這個福建來的客商,很隱晦地試探了幾句,結果對方一開口,直接把他撞進陰溝裏去了:“當年弟子曾在天師府許願,建一十二座道觀供奉祖師,盡皆交由天師府高徒搭理,雖說初來黃岩縣之時,便聽坊間傳聞,孫真人當日隨楊縣尊斬妖除邪的舊事,知道孫真人乃是有道的全真,甚是仰慕,奈何這十二座道觀的願尚未還完……”


    話沒說完,不過態度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我十二座道觀沒建完,不可能把廟給你,從今往後這個地頭上,除了你一個孫神仙之外,天師府那邊還迴來上好幾個張神仙李神仙,就把這孫真銘給氣得夠嗆。


    可是這也沒轍,他總不能說“許願還願乃是無稽之談”吧?這不但涉及到道教內部的教義問題,還涉及到他以後的財路,所以這孫真銘也隻能帶著一肚子的氣迴了自己的道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統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聿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聿天並收藏正統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