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同為七品,都分一個正、從,更何況地主階級這一整個階級了。


    可以說吧,大地主家下人都知道的一些常識,一般的小地主可能都不知道,這就是境界上的差距,所以楊尚荊,或者說之前那個楊戩知道的事情,福建參議竺淵就未必知道,畢竟他這個參議……江湖地位也就那樣了,根本接觸不到那些大地主的大新聞,而建安楊氏,蒙元的時候就在福建默默地裝逼,一不缺錢二不缺人,什麽大新聞都是第一時間知道的。


    話說迴來,保不齊就是因為檔次不夠,這個竺淵才被福建藩司給丟出去頂缸的,或許是哪個地方大戶玩脫了,不過更可能的是葉宗留腦子太好使了,直接弄死了竺淵,這樣地方大族害怕朝廷來個狠的,就不得不給葉宗留更大的支援了。


    別管怎麽說把,死了個朝廷命官,還是從四品的大員,這可是真真正正的大新聞,更別提這還是“流民”殺的了,大明朝的地方政治在這一刻似乎陷入了開國以來最灰暗的時刻,大抵……也就比永樂十八年的那次白蓮教起義差了一丁點吧?


    所以楊尚荊在和本縣四個佐官,縣丞黃成、主簿馮毅、巡檢李繼和典史劉啟道商議著如何抑製流民的時候,省衙門裏也在開會,藩司、鎳司五品往上的官兒擠在一堆兒開會,一個兩個倒不說是愁眉不展,但也是犯了難。


    浙江備倭的任務本來就重,現在都司的治所都是設在了沿海的昌國衛,想要調兵往那邊去,不說是不可能吧,到底也要困難些,而這些流民一旦成了流寇,首選的衝擊方向也有可能是浙江,畢竟……這裏地方守禦力量基本都放在了沿海,好搶啊。


    “老夫本想為那百姓謀些福祉,卻想不到鬧出如此大的風波。”軒輗坐在椅子上,聲音裏帶著一股子疲憊,他是極力反對重開銀礦的,現在銀礦那邊出事,隻要朝中有人說是“處置不當,姑息養奸”,他就難逃罪責,說不上貶官吧,一頓斥責是逃不脫的,這對於一個很重名聲的文人來說,簡直就是斯文掃地。


    他當年出來做禦史是豐城侯李賢推舉的,李賢他爹李彬是鳳陽人,朱元璋的老鄉,朱棣還追贈了茂國公,不止這些,能夠守備南京就證明他的江湖地位牢靠得很,所以軒輗和武將勳貴那邊的關係一直都不錯,要不然當初也不能推他過來整飭浙江衛所,一下擼下去四十多個武將還能穩如泰山地坐在提刑按察使的位置上。


    於是乎,文官兒們覺得他耿直,有雅量,清廉,算是文官之中的一杆小旗;武將覺得這人剛毅、果決、有擔當,和那幫每天隻會子曰詩雲的酸丁不一樣。總體來講,他在浙江過的,比王驥這個封了伯的兵部尚書還爽,他也算是摸到了大明朝最上層那個圈子的人了,這裏麵有什麽彎彎繞,他清楚得很。


    其實軒輗這樣的人物,孫原貞也羨慕得很,畢竟一般人在朝中的評價,不可能文臣勳貴兩邊都誇,有李賢在南京做後盾,整個浙江可能有人敢捋他孫原貞的胡子,卻沒人敢瞪軒輗一眼,所以他歎了口氣,勸道:“刁民不識大體,徒生事端,又怎能賴到惟行的身上?為今之計,還是要商討出些策略,嚴防那流寇北上浙江。”


    “若是他敢北上,倒也好些。”軒輗收起了略顯頹唐的表情,眼中殺氣迸現,顯然對於這個有禍害自己清名舉動的反賊,他是真的動了殺心,“閩地多山,藏於大山之中,朝廷便是調集重兵,也難得將其堵截,可若是他敢從山中出來,定叫他有來無迴!”


    大戶嘛,最多支援點兒錢糧之類的軍需,人手上也就幾個管賬的賬房,不讓這幫流民把軍需發錯了,更高層次的人才是不可能有的了,畢竟這年月已經不是隋唐往前,五門七望那種可以和朝廷掰掰腕子的大家族早就被弄死了,建安楊氏這種檔次的家族已經算是頂尖兒了,最多就能給朝廷私底下填填堵,正麵掰腕子瞬間齏粉。


    所以現在的大戶有什麽人才,那是拚了命地通過科舉往朝堂上塞,通過影響朝廷上層的決策給自己的家族爭取利益,哪裏會有智商在水準之上的,去給一個流匪做幕僚?


    “惟行說的也是,那逆賊既然敢公然殺害朝廷命官,定然不是什麽愚魯之輩,自投羅網的事情,定是不會做的。”方廷玉點點頭,他雖然是右布政使,然而論起朝堂上的搞大新聞的本事,他比起孫原貞還要強一些,畢竟他在貴州做過布政使,而貴州隻有一個布政使;他還上書要裁撤各地右布政使,恢複洪武朝前期各省隻有一個布政使的舊曆,總之,吊炸天。


    停頓了一下,方廷玉繼續說道:“為今之計,其一是加強與閩地交界之處的防禦,避免小股流匪過境,以安民心;其二,便是想方設法安撫各地流民,以免有福建舊事發生。”


    想要剿匪是沒轍了,先不說調兵需要兵部的調令,單單是那塊山地,就屬於三不管地帶,福建、浙江、江西對它都有管轄權,也隻有朝廷下旨明確了範圍,才能真正調兵進剿,所以也隻能被動防禦的同時,防備著本省的流民別學著來一發,補種秋糧的功夫,剿匪可是影響賦稅的。


    聽著本省文官三巨頭的討論,楊燁就眨了眨眼睛,心思電轉之下,瞬間抓住了要點,臉上帶笑,直接說道:“下官在黃岩縣時,縣令楊戩曾與下官言銀礦之事,提過些許建議,下官覺得頗有道理。”


    楊燁是正四品副使,而且分管刑獄,排名在提刑按察使司裏僅在軒輗一人之下,所以他的建議,還是要聽一聽的,更何況他提到了楊戩楊尚荊這個名字,大戶人家的孩子指不定就能多知道點兒什麽事情,所以孫原貞眉頭一挑,問道:“卻不知楊知縣有何建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統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聿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聿天並收藏正統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