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形容一個家族富裕,在小說裏經常會用到的詞匯,就是“半城”,不過黃岩縣縣城雖然不是很大,但除了黃、張兩家之外,還是有那麽幾家能上得了台麵的小家族的,所以黃家占不上半城,頂多三分之一。
不過無論是四分之一,還是三分之一,在這個時候都沒有任何影響了,第二天一大早,黃家覆滅的事兒連同罪狀就被衙役們的吆喝聲、官府的告示傳遍了全縣,隨著驛卒的公文發往了台州府、杭州府,整個黃岩縣都是一片風聲鶴唳。
因為黃家的大門外,還站著衛所的士卒,因為黃家的姻親張家,全家的男丁都被拉下去下了大獄,因為今天的碼頭上,除了巡檢司的弓手之外,還多了衛所的士卒。
相比於巡檢司的那些弓手,這些頂盔摜甲的衛所士卒顯然更有震懾力,碼頭上原本有些蠢蠢欲動的漕幫,在見到這些衛所士卒之後,瞬間就安分了下來,巡檢司的那位正九品的巡檢,也哆哆嗦嗦地給領兵的總旗行禮之後,跑去給楊尚荊跪舔了——上麵有人的縣令不可怕,畢竟縣官不如現管,他這個巡檢也是在台州府有門路的,可是這能調動衛所士卒的縣令,就太可怕了一些。
強龍不壓地頭蛇是不假,但如果這條龍強過頭了,哪怕不壓他,地頭蛇也得老老實實盤著。
“近來碼頭上來往人員著實太多,巡檢司公務繁忙,下官著實脫不開身,還望縣尊恕罪。”
這巡檢姓馮,叫馮毅,字樂安,今年也有四十多了,雖然是彎著腰說話的,但實際上精神已經跪下了,說話的時候那叫一個小心謹慎,同時還把一本賬冊放在了楊尚荊身前的桌案上:“這是巡檢司最近兩個月的公文、賬簿,來往人員、船隻、所運貨物、所收稅款一筆筆都記載了上麵,還請縣尊過目。”
楊尚荊看著這個巡檢,整個人都驚了,他知道有種態度較前倨後恭,他知道有種人特不要臉,但能特不要臉到把前倨後恭表現到這個境界上,也算是人才了啊,要知道,他剛剛上任的時候,這個巡檢司的巡檢可是鳥都沒鳥,就是派人來搭個話的意思都欠奉,現在可好了,別說人來了,賬冊都帶來了。
不過伸手不打笑麵人,楊尚荊也不可能把這個跪的五體投地的巡檢直接打出去,畢竟人情是一方麵,上麵的評價也是一方麵,現在他已經幹掉了本地的一個大戶、搞掉了一個正九品的主簿,再弄下去一個巡檢,就太不要臉了,所以他拿起賬冊一邊兒翻看,一遍說道:“巡檢司的擔子,也的確重了些,來往的官民船隻、路過的黔首,多要注意一些,咱們浙江臨海,近來又是倭寇橫行,我等戍守一方,自然是要為聖上分憂,保本地一個太平。”
頓了頓,楊尚荊歎了口氣:“在縣衙裏,我也曾聽胥吏說過,馮巡檢戍守碼頭,盤查過往行人,也是極為辛苦的,本縣能夠如此安穩,不見流民作亂、奸商逃稅,也多虧了馮巡檢的恪盡職守,如今馮巡檢年不過四旬,便已是兩鬢斑白,本縣看在眼中,也是頗為欽佩。”
花花轎子人抬人嘛,他誇上兩句又不花錢,當然啦,現在楊尚荊的心裏還在盤算著一些事兒呢,比如怎麽讓整個巡檢司上下徹底給自己跪下,這可是一個正九品的官帽子還帶著上百的弓手,同時兼具收取商業稅、緝捕盜賊、平息流民作亂等等一係列重要職能的衙門,真的掌握在他的手裏,可以發揮出三班衙役所不具備的很多功效來。
馮毅一聽楊尚荊的話,就知道這個縣令還沒想著直接把他也整下去,整個人就鬆了一口氣:“下官也是受了皇命,保一方平安的,怎敢不兢兢業業?都是分內之事,卻是縣尊謬讚了。”
楊尚荊笑了笑,說道:“不過今時不比往日,這黃岩縣之中剛剛出了逆賊,證據確鑿,事實清楚,馮巡檢已經是知道了吧?”
馮毅連忙點頭,大街小巷上全是議論的不說,衛所士卒還進了城,這麽大的事兒,他肯定知道了,不知道也不能一大早就跑過來跪舔不是?所以他弓著身子迴話:“縣尊剛毅果決,一夜之間緝拿了反賊,還我黃岩縣一個太平,下官今早便有耳聞。”
楊尚荊點點頭,歎了口氣:“是啊,本縣也想不出,這一縣的鄉賢怎麽就成了通倭、謀反的賊人,不過這縣裏的治安,還是需要加強的,否則難免有宵小之輩乘機而入,馮巡檢麾下的弓手,這幾日也要勤快著些。”
說著話,楊尚荊站起身來,想著前衙走去:“馮巡檢還是早些迴巡檢司罷,多多安排人手,仔細巡查,現在本縣還要去提審張家的人犯,這黃、張兩家互為姻親,本縣又非嗜殺之人,總要厘清其中關係,不放過一個叛逆,也不能冤枉了一個好人啊。”
這話說的全是感慨,然而馮毅聽完了滿心全是佩服,這黃岩縣裏的關係,他可是很清楚的,黃家有沒有造反的動機和理由,他同樣清楚得很,而楊尚荊能抓著一點兒小事兒給黃家扣上造反的帽子,順帶著將張家一起下了獄,這操作就不一般,再加上現在這個表現,他也隻能感慨,這縣令做的是真合格,而且很有可能會前途無量。
所以他咬咬牙,向前一步,從懷裏摸出一張禮單來,雙手奉上:“得知縣尊不畏艱險,連夜緝拿了反賊,讓黃岩縣免遭兵災,故此碼頭上許多商戶深感縣尊高義,今日一早便定下禮單,托下官獻與縣尊,以表敬意。”
楊尚荊聽了這話,微微一愣,轉過身來,結果這份禮單,就看見上麵第一行字就是“紋銀千兩”,第二行就是“東珠五壺”,第三行是“蘇絲十丈”……林林總總,從日常用度到收藏把玩,無所不包,於是楊尚荊就露出了一個會心的微笑,將禮單慢慢放在桌案上,歎了口氣:“隻怕本縣……受之有愧啊。”
“縣尊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保一縣黎民免遭兵災,何愧之有?”馮毅上前一步,弓著身子說道,話語之中全是誠懇。
形容一個家族富裕,在小說裏經常會用到的詞匯,就是“半城”,不過黃岩縣縣城雖然不是很大,但除了黃、張兩家之外,還是有那麽幾家能上得了台麵的小家族的,所以黃家占不上半城,頂多三分之一。
不過無論是四分之一,還是三分之一,在這個時候都沒有任何影響了,第二天一大早,黃家覆滅的事兒連同罪狀就被衙役們的吆喝聲、官府的告示傳遍了全縣,隨著驛卒的公文發往了台州府、杭州府,整個黃岩縣都是一片風聲鶴唳。
因為黃家的大門外,還站著衛所的士卒,因為黃家的姻親張家,全家的男丁都被拉下去下了大獄,因為今天的碼頭上,除了巡檢司的弓手之外,還多了衛所的士卒。
相比於巡檢司的那些弓手,這些頂盔摜甲的衛所士卒顯然更有震懾力,碼頭上原本有些蠢蠢欲動的漕幫,在見到這些衛所士卒之後,瞬間就安分了下來,巡檢司的那位正九品的巡檢,也哆哆嗦嗦地給領兵的總旗行禮之後,跑去給楊尚荊跪舔了——上麵有人的縣令不可怕,畢竟縣官不如現管,他這個巡檢也是在台州府有門路的,可是這能調動衛所士卒的縣令,就太可怕了一些。
強龍不壓地頭蛇是不假,但如果這條龍強過頭了,哪怕不壓他,地頭蛇也得老老實實盤著。
“近來碼頭上來往人員著實太多,巡檢司公務繁忙,下官著實脫不開身,還望縣尊恕罪。”
這巡檢姓馮,叫馮毅,字樂安,今年也有四十多了,雖然是彎著腰說話的,但實際上精神已經跪下了,說話的時候那叫一個小心謹慎,同時還把一本賬冊放在了楊尚荊身前的桌案上:“這是巡檢司最近兩個月的公文、賬簿,來往人員、船隻、所運貨物、所收稅款一筆筆都記載了上麵,還請縣尊過目。”
楊尚荊看著這個巡檢,整個人都驚了,他知道有種態度較前倨後恭,他知道有種人特不要臉,但能特不要臉到把前倨後恭表現到這個境界上,也算是人才了啊,要知道,他剛剛上任的時候,這個巡檢司的巡檢可是鳥都沒鳥,就是派人來搭個話的意思都欠奉,現在可好了,別說人來了,賬冊都帶來了。
不過伸手不打笑麵人,楊尚荊也不可能把這個跪的五體投地的巡檢直接打出去,畢竟人情是一方麵,上麵的評價也是一方麵,現在他已經幹掉了本地的一個大戶、搞掉了一個正九品的主簿,再弄下去一個巡檢,就太不要臉了,所以他拿起賬冊一邊兒翻看,一遍說道:“巡檢司的擔子,也的確重了些,來往的官民船隻、路過的黔首,多要注意一些,咱們浙江臨海,近來又是倭寇橫行,我等戍守一方,自然是要為聖上分憂,保本地一個太平。”
頓了頓,楊尚荊歎了口氣:“在縣衙裏,我也曾聽胥吏說過,馮巡檢戍守碼頭,盤查過往行人,也是極為辛苦的,本縣能夠如此安穩,不見流民作亂、奸商逃稅,也多虧了馮巡檢的恪盡職守,如今馮巡檢年不過四旬,便已是兩鬢斑白,本縣看在眼中,也是頗為欽佩。”
花花轎子人抬人嘛,他誇上兩句又不花錢,當然啦,現在楊尚荊的心裏還在盤算著一些事兒呢,比如怎麽讓整個巡檢司上下徹底給自己跪下,這可是一個正九品的官帽子還帶著上百的弓手,同時兼具收取商業稅、緝捕盜賊、平息流民作亂等等一係列重要職能的衙門,真的掌握在他的手裏,可以發揮出三班衙役所不具備的很多功效來。
馮毅一聽楊尚荊的話,就知道這個縣令還沒想著直接把他也整下去,整個人就鬆了一口氣:“下官也是受了皇命,保一方平安的,怎敢不兢兢業業?都是分內之事,卻是縣尊謬讚了。”
楊尚荊笑了笑,說道:“不過今時不比往日,這黃岩縣之中剛剛出了逆賊,證據確鑿,事實清楚,馮巡檢已經是知道了吧?”
馮毅連忙點頭,大街小巷上全是議論的不說,衛所士卒還進了城,這麽大的事兒,他肯定知道了,不知道也不能一大早就跑過來跪舔不是?所以他弓著身子迴話:“縣尊剛毅果決,一夜之間緝拿了反賊,還我黃岩縣一個太平,下官今早便有耳聞。”
楊尚荊點點頭,歎了口氣:“是啊,本縣也想不出,這一縣的鄉賢怎麽就成了通倭、謀反的賊人,不過這縣裏的治安,還是需要加強的,否則難免有宵小之輩乘機而入,馮巡檢麾下的弓手,這幾日也要勤快著些。”
說著話,楊尚荊站起身來,想著前衙走去:“馮巡檢還是早些迴巡檢司罷,多多安排人手,仔細巡查,現在本縣還要去提審張家的人犯,這黃、張兩家互為姻親,本縣又非嗜殺之人,總要厘清其中關係,不放過一個叛逆,也不能冤枉了一個好人啊。”
這話說的全是感慨,然而馮毅聽完了滿心全是佩服,這黃岩縣裏的關係,他可是很清楚的,黃家有沒有造反的動機和理由,他同樣清楚得很,而楊尚荊能抓著一點兒小事兒給黃家扣上造反的帽子,順帶著將張家一起下了獄,這操作就不一般,再加上現在這個表現,他也隻能感慨,這縣令做的是真合格,而且很有可能會前途無量。
所以他咬咬牙,向前一步,從懷裏摸出一張禮單來,雙手奉上:“得知縣尊不畏艱險,連夜緝拿了反賊,讓黃岩縣免遭兵災,故此碼頭上許多商戶深感縣尊高義,今日一早便定下禮單,托下官獻與縣尊,以表敬意。”
楊尚荊聽了這話,微微一愣,轉過身來,結果這份禮單,就看見上麵第一行字就是“紋銀千兩”,第二行就是“東珠五壺”,第三行是“蘇絲十丈”……林林總總,從日常用度到收藏把玩,無所不包,於是楊尚荊就露出了一個會心的微笑,將禮單慢慢放在桌案上,歎了口氣:“隻怕本縣……受之有愧啊。”
“縣尊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保一縣黎民免遭兵災,何愧之有?”馮毅上前一步,弓著身子說道,話語之中全是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