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單子看著挺單薄的,沒有別人家那樣名目繁多,但對於他們家眼下的境況卻是如同雪中送炭。別看她家老爺是唐家嫡子,看著挺風光的,隻是唐家本是書香世家,從太祖起就嫌銀子是俗物不肯沾染。唐家能有今天的家底還的多虧了接連娶了幾代嫁妝豐厚又能幹的主婦。用魯氏的話說,要不是婆婆、太婆婆們給力,唐家這會還不定怎樣的窮困潦倒呢。
好在經曆了許多事情,唐家男人現在不再像之前那樣視金錢為糞土,隻是等他們想開了時運也不濟了。唐家至今還未分家,雖說這些年家裏也做了些小生意,置了不少的田地。但是這麽一大家子人,已經出生的男孫就有十來個,加上十多個孫女,每年光嫁娶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唐知府謀的這個外任還是魯氏掏了自己的嫁妝銀子幫著丈夫疏通的。
這迴他們一家來渝北,家裏隻給了一千兩的安家費。要不是一路上都有各地富商的孝敬,這點銀子都不夠這些人路上花費的。要說私房錢魯氏自然是還有的,隻是她每每想到唐知府在京城那幾個庶子庶女心裏就有氣,自然不肯全心全意的掏銀子幫襯相公。
今兒辦完這場筵席,公中的賬冊上就隻剩下五百兩銀子。看著是不少,可是光每日的吃食開支就要幾十兩,這馬上又要做春裝、接著是夏裝……哪哪都是銀子。家裏那個剛上任,就算是當官有點油水也不能這麽快啊。
所以說大田氏的這份禮是真的送到她的心坎裏了,金銀錁子用來采買東西或是打賞別人都行,綢緞則可以直接做衣裳用。魯氏不用看也知道親家送的定是今年時興的新料子,用來做衣裳定然不會丟麵子。
想到這裏魯氏看程心蘭這個兒媳婦自然是十分滿意,這個兒媳婦真是娶對了,跟她娘家都很大方對自己也孝敬。就是有一點,要是肚子再爭氣一些就更好了。好在她已經有了三個嫡孫兩個嫡孫女,因此倒也不是太著急。
魯氏繼續往下看禮單,等看到馮鶯的賀禮時,隻見她送了一座玉石擺件、一幅前朝古畫、一套汝窯茶具和四匹浣花錦。
這些東西放在禮單裏並不出眾,但是魯氏還是對三兒媳說:“你這個表妹啊真是客套,咱們又不是外人,她本就孤苦無依的,還送這麽厚的禮,日後怎麽過日子?”
程心蘭掃了一下禮單,笑著答道:“母親不用替她擔心,這小妮子雖然和離過一次,但是手頭寬裕著呢。她當初成親的時候嫁妝裏的現銀加起來能有五六千銀子。後來她婆家不慈和離的時候,我娘帶著人去把她的嫁妝都給拉了迴來,不過是少了幾百兩銀子和一些布料。我祖母走之前把梯己也分給了她一份,大致能有一萬兩銀子。加上手裏的頭麵什麽的,怎麽也能有個兩萬多兩的嫁妝。母親不知道,前些日子就為了她置了個莊子露了財,就有人想要硬闖她家想強行霸占她的家產呢!”
魯氏聞言皺眉問:“便是她在孤苦無依,也是你們家出來的,誰這麽大膽敢做這樣的事!”
程心蘭把孫丁的事講了一遍,然後說道:“母親您自幼在書香門第長大,接觸的也多是講道理的人家,哪知道這些地痞流氓的厲害!這些人為了銀子地位什麽手段也使得出來,隻要能達到目的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比這還下做的多了去了。”
眼瞅著婆婆的臉色愈加難堪,程心蘭連忙轉了口風:“這些人也就能在平民百姓麵前抖抖威風,咱們這樣的人家,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打我表妹主意的那個無賴也是被身邊人給蒙騙了,人家想收拾了他好上位,就攛掇他對我表妹下手。”
魯氏歎道:“這些人真是黑心,虧了你那表妹福大命大。要不那樣溫柔的一個小娘子攤上這事便是不發生什麽這後半輩子也完了。”
程心蘭附和:“可不是嗎?我和我娘剛知道這事的時候都後怕的不行。”
魯氏又道:“那個鶯姐兒也還年輕,難不成你們家就讓她自己在這過一輩子?”
程心蘭輕笑道:“那倒不會,我娘這次過來就是要幫她相看一門合適的親事。我娘說了她一日不定親她一日不迴京城。”
魯氏心中一動,笑道:“這找婆家是大事可半點馬虎不得,尤其是那個鶯姐兒是和離過的,更要慎重才是。要是能找到那樣知根知底的就更好了。”
程心蘭聽見婆婆這樣說,半點沒往別處想,隻覺得婆婆說的話還很中肯。
魯氏心裏想的則是,今兒見那個馮鶯言談舉止都很不錯,嫁妝也很豐厚,比一些公侯家的庶女都要強些。又有伯府做後盾,這樣的身份樣貌足以堪配自己那個表侄了。
沒想到她興衝衝的找來表侄一提這事,人家還有些頗為不情願。雖然沒有隻說,但是話裏話外也嫌棄馮鶯一來曾經嫁過人,二來不是永昌伯府的嫡親女兒。
聽了他的話,魯氏隻覺得心裏一噎,揮揮手道:“我也不過是隨口那麽一問,你不樂意就算了。好了,我這裏沒事了,你先忙去吧。”
待他走後,魯氏氣的摔了個杯子:“真是個不知好歹的東西!”一直在旁邊侍奉的心腹婆子立馬上前寬慰她。
而此時的馮鶯正在家裏美美的補覺呢,絲毫不知道有人為了她鬧了一場不快。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點撥
魯氏對著身邊那個嬤嬤說:“劉嬤嬤你瞧,這孩子還有沒有點自知之明。嫌棄人家是和離過的,他自己不也死了老婆了嗎?人家還沒有拖累,他可是有倆小子要養的。還嫌人家不是伯府嫡女,哼,他這是跟誰攀比呢?伯府就算是還有嫡女能看得上他?要家底沒家底要才能沒有才能。要不是我記掛著她親娘當年的那點子恩情給他碗飯吃,這會子他還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裏呢!”
說這種機密事情的時候都能被留在身邊,可見這個劉嬤嬤有多麽受魯氏倚重。
劉嬤嬤輕聲安撫道:“論理呢,老奴是不該談論主子的不是。隻是我瞧著豐大爺這兩年行事愈發的不著調了,遠不如當初剛到太太身邊時小心謹慎了。”
魯氏冷笑一聲:“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就忘了自己姓什麽了!改日讓老三敲打敲打他,要是還這般不知收斂,我自己三個兒子也不這麽個表侄。”
接下來的幾日,馮鶯又隨著大田氏去了好幾戶人家拜訪。田氏的誥命在渝北覺得是稱王稱霸的存在,因此她們不管去誰家裏,人家都是好吃好喝的供著,生怕她們不滿意,再沒有遇到任何不快的事。
尤其眾人見大田氏不管去哪都把馮鶯帶在身邊,這才正視到馮鶯在程家的地位,心裏不免對她多看中幾分。
而得知田氏迴來的消息,陸飛比誰都急著上門拜訪,誰知偏偏上峰那裏又有一項十分緊急的差事讓他去北海關一趟。
等陸飛迴來,打聽到田氏還沒走心裏總算是鬆了口氣。
他當即也顧不得上午下午了,買了幾樣禮物就帶著去了馮鶯家。
聽了下人的迴報,大田氏皺皺眉頭:“這人也真是的,怎麽這麽長時間才來?”
下人迴道:“小的見這位陸軍爺風塵仆仆的,像是出了遠門剛迴來的樣子。”
大田氏這才點頭:“罷了,先讓他進來吧。”
陸飛這迴來是打著給大田氏請安的名義,馮鶯便起身迴了自己的屋子。大田氏這迴沒有攔著她,女孩子嘛,不管心裏怎麽願意該矜持的時候還是要矜持一點的。太主動了,還讓人以為自家女孩沒人要了呢!
原本對於陸飛遲遲不來登門的舉動,大田氏心裏是頗有些芥蒂的。要不是見馮鶯對他有意,她都不想搭理這個小子了。直待見到陸飛的樣子,大田氏才知道自己錯怪人家了。
看著眼前這人黑幹憔瘦的,隻一雙眼睛閃閃發亮,大田氏用了好大功夫才把他和記憶裏那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聯係起來。待聽他解釋說是因著緊急公務才耽擱到現在,大田氏隻覺得心裏那點氣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反過來說道:“軍情緊急,是該先緊著公事。你也是,剛從外頭迴來好歹先迴去休息一下。我這裏你早一天晚一天的有什麽打緊?瞧你這滿麵風霜的,這迴沒少吃苦吧?”
陸飛咧嘴一笑:“我是怕再耽擱下去夫人再迴京城了,那下官的終身大事就不知道該請誰做主了。”
大田氏並沒有急著接話,而是說道:“行了,既然是來給我請安的,這迴安也請了,我看你今兒實在疲倦,等改日養足精神了咱們再好生探討這件事情。”
陸飛知道這種大事也不是一張嘴就能成的,因此他也沒有多做糾纏,起身行禮道:“那下官改日再來給夫人請安。”
待陸飛走了,大田氏便去了馮鶯的屋子。到的時候見她正在翻妝奩找東西,不由笑道:“人都走了,還要找首飾打扮不成?”
馮鶯忙迴道:“姑媽說什麽呢?誰要為他打扮了?這不是剛才二妞送了帖子過來,說是後天就是她姐姐添妝的日子。那日孫丁那夥人想對我不利的時候正好被大妞瞧見告訴了我,這樣我才早做了準備。這件事我算是承了她的情,因此想著挑件寓意好的首飾給她添妝。”
大田氏自顧自的坐到窗前的美人榻上:“照這麽說,是該好生謝謝人家。你都預備送些什麽添妝?”
馮鶯歎道:“您是不知道,大妞她們家的爹娘頗有些重男輕女。大妞的婆家光聘銀就給了八十兩,結果全被她爹娘拿去娶兒媳婦了。更不用說她以前在咱們家繡坊做活掙下的銀子,都被爹娘要去貼補了家用。結果到她成親置辦嫁妝了,她家連二十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嫁妝裏的衣衫被褥都是她們姐妹用自己平時攢的私房銀子置辦的。我想著依著她爹娘的做派,到時候還不知道能不能拿出壓箱銀來,因此想著私下裏給她一對十兩的銀錠。麵上再給她一對金鐲子和一對金戒指一些布料,也能給她的嫁妝添些分量。姨……伯娘您覺得如何?”
大田氏搖頭:“我覺得不怎麽樣”
這話讓馮鶯十分驚訝:“太簡薄了嗎?”
大田氏沒好氣的看著她:“你覺得呢?雖說有陸飛在,她的消息看上去沒有起到大作用。可是你想想,萬一你不認識陸飛,要是沒有她通風報信,會有什麽後果?我知道你的想法,無非是不想出風頭惹人注目,可是要我說你既然要做好人就幹脆做到底。既然明知那個宋大姑娘嫁妝不豐,你何不多送她些東西讓她風風光光的出嫁?與她,心裏自然是感激不盡。與你自身,也是一種無聲的昭告。讓世人都知道與你交好的人會得到什麽樣的報償。日後他人再有什麽心思就要斟酌一二。”
馮鶯聽了之後半晌不語,是啊,自己以前隻想著一味的韜光養晦。卻忘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她不把自己的實力和態度明確地表示出來,又憑什麽讓別人高看自己?而大妞的婚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好在經曆了許多事情,唐家男人現在不再像之前那樣視金錢為糞土,隻是等他們想開了時運也不濟了。唐家至今還未分家,雖說這些年家裏也做了些小生意,置了不少的田地。但是這麽一大家子人,已經出生的男孫就有十來個,加上十多個孫女,每年光嫁娶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唐知府謀的這個外任還是魯氏掏了自己的嫁妝銀子幫著丈夫疏通的。
這迴他們一家來渝北,家裏隻給了一千兩的安家費。要不是一路上都有各地富商的孝敬,這點銀子都不夠這些人路上花費的。要說私房錢魯氏自然是還有的,隻是她每每想到唐知府在京城那幾個庶子庶女心裏就有氣,自然不肯全心全意的掏銀子幫襯相公。
今兒辦完這場筵席,公中的賬冊上就隻剩下五百兩銀子。看著是不少,可是光每日的吃食開支就要幾十兩,這馬上又要做春裝、接著是夏裝……哪哪都是銀子。家裏那個剛上任,就算是當官有點油水也不能這麽快啊。
所以說大田氏的這份禮是真的送到她的心坎裏了,金銀錁子用來采買東西或是打賞別人都行,綢緞則可以直接做衣裳用。魯氏不用看也知道親家送的定是今年時興的新料子,用來做衣裳定然不會丟麵子。
想到這裏魯氏看程心蘭這個兒媳婦自然是十分滿意,這個兒媳婦真是娶對了,跟她娘家都很大方對自己也孝敬。就是有一點,要是肚子再爭氣一些就更好了。好在她已經有了三個嫡孫兩個嫡孫女,因此倒也不是太著急。
魯氏繼續往下看禮單,等看到馮鶯的賀禮時,隻見她送了一座玉石擺件、一幅前朝古畫、一套汝窯茶具和四匹浣花錦。
這些東西放在禮單裏並不出眾,但是魯氏還是對三兒媳說:“你這個表妹啊真是客套,咱們又不是外人,她本就孤苦無依的,還送這麽厚的禮,日後怎麽過日子?”
程心蘭掃了一下禮單,笑著答道:“母親不用替她擔心,這小妮子雖然和離過一次,但是手頭寬裕著呢。她當初成親的時候嫁妝裏的現銀加起來能有五六千銀子。後來她婆家不慈和離的時候,我娘帶著人去把她的嫁妝都給拉了迴來,不過是少了幾百兩銀子和一些布料。我祖母走之前把梯己也分給了她一份,大致能有一萬兩銀子。加上手裏的頭麵什麽的,怎麽也能有個兩萬多兩的嫁妝。母親不知道,前些日子就為了她置了個莊子露了財,就有人想要硬闖她家想強行霸占她的家產呢!”
魯氏聞言皺眉問:“便是她在孤苦無依,也是你們家出來的,誰這麽大膽敢做這樣的事!”
程心蘭把孫丁的事講了一遍,然後說道:“母親您自幼在書香門第長大,接觸的也多是講道理的人家,哪知道這些地痞流氓的厲害!這些人為了銀子地位什麽手段也使得出來,隻要能達到目的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比這還下做的多了去了。”
眼瞅著婆婆的臉色愈加難堪,程心蘭連忙轉了口風:“這些人也就能在平民百姓麵前抖抖威風,咱們這樣的人家,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打我表妹主意的那個無賴也是被身邊人給蒙騙了,人家想收拾了他好上位,就攛掇他對我表妹下手。”
魯氏歎道:“這些人真是黑心,虧了你那表妹福大命大。要不那樣溫柔的一個小娘子攤上這事便是不發生什麽這後半輩子也完了。”
程心蘭附和:“可不是嗎?我和我娘剛知道這事的時候都後怕的不行。”
魯氏又道:“那個鶯姐兒也還年輕,難不成你們家就讓她自己在這過一輩子?”
程心蘭輕笑道:“那倒不會,我娘這次過來就是要幫她相看一門合適的親事。我娘說了她一日不定親她一日不迴京城。”
魯氏心中一動,笑道:“這找婆家是大事可半點馬虎不得,尤其是那個鶯姐兒是和離過的,更要慎重才是。要是能找到那樣知根知底的就更好了。”
程心蘭聽見婆婆這樣說,半點沒往別處想,隻覺得婆婆說的話還很中肯。
魯氏心裏想的則是,今兒見那個馮鶯言談舉止都很不錯,嫁妝也很豐厚,比一些公侯家的庶女都要強些。又有伯府做後盾,這樣的身份樣貌足以堪配自己那個表侄了。
沒想到她興衝衝的找來表侄一提這事,人家還有些頗為不情願。雖然沒有隻說,但是話裏話外也嫌棄馮鶯一來曾經嫁過人,二來不是永昌伯府的嫡親女兒。
聽了他的話,魯氏隻覺得心裏一噎,揮揮手道:“我也不過是隨口那麽一問,你不樂意就算了。好了,我這裏沒事了,你先忙去吧。”
待他走後,魯氏氣的摔了個杯子:“真是個不知好歹的東西!”一直在旁邊侍奉的心腹婆子立馬上前寬慰她。
而此時的馮鶯正在家裏美美的補覺呢,絲毫不知道有人為了她鬧了一場不快。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點撥
魯氏對著身邊那個嬤嬤說:“劉嬤嬤你瞧,這孩子還有沒有點自知之明。嫌棄人家是和離過的,他自己不也死了老婆了嗎?人家還沒有拖累,他可是有倆小子要養的。還嫌人家不是伯府嫡女,哼,他這是跟誰攀比呢?伯府就算是還有嫡女能看得上他?要家底沒家底要才能沒有才能。要不是我記掛著她親娘當年的那點子恩情給他碗飯吃,這會子他還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裏呢!”
說這種機密事情的時候都能被留在身邊,可見這個劉嬤嬤有多麽受魯氏倚重。
劉嬤嬤輕聲安撫道:“論理呢,老奴是不該談論主子的不是。隻是我瞧著豐大爺這兩年行事愈發的不著調了,遠不如當初剛到太太身邊時小心謹慎了。”
魯氏冷笑一聲:“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就忘了自己姓什麽了!改日讓老三敲打敲打他,要是還這般不知收斂,我自己三個兒子也不這麽個表侄。”
接下來的幾日,馮鶯又隨著大田氏去了好幾戶人家拜訪。田氏的誥命在渝北覺得是稱王稱霸的存在,因此她們不管去誰家裏,人家都是好吃好喝的供著,生怕她們不滿意,再沒有遇到任何不快的事。
尤其眾人見大田氏不管去哪都把馮鶯帶在身邊,這才正視到馮鶯在程家的地位,心裏不免對她多看中幾分。
而得知田氏迴來的消息,陸飛比誰都急著上門拜訪,誰知偏偏上峰那裏又有一項十分緊急的差事讓他去北海關一趟。
等陸飛迴來,打聽到田氏還沒走心裏總算是鬆了口氣。
他當即也顧不得上午下午了,買了幾樣禮物就帶著去了馮鶯家。
聽了下人的迴報,大田氏皺皺眉頭:“這人也真是的,怎麽這麽長時間才來?”
下人迴道:“小的見這位陸軍爺風塵仆仆的,像是出了遠門剛迴來的樣子。”
大田氏這才點頭:“罷了,先讓他進來吧。”
陸飛這迴來是打著給大田氏請安的名義,馮鶯便起身迴了自己的屋子。大田氏這迴沒有攔著她,女孩子嘛,不管心裏怎麽願意該矜持的時候還是要矜持一點的。太主動了,還讓人以為自家女孩沒人要了呢!
原本對於陸飛遲遲不來登門的舉動,大田氏心裏是頗有些芥蒂的。要不是見馮鶯對他有意,她都不想搭理這個小子了。直待見到陸飛的樣子,大田氏才知道自己錯怪人家了。
看著眼前這人黑幹憔瘦的,隻一雙眼睛閃閃發亮,大田氏用了好大功夫才把他和記憶裏那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聯係起來。待聽他解釋說是因著緊急公務才耽擱到現在,大田氏隻覺得心裏那點氣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反過來說道:“軍情緊急,是該先緊著公事。你也是,剛從外頭迴來好歹先迴去休息一下。我這裏你早一天晚一天的有什麽打緊?瞧你這滿麵風霜的,這迴沒少吃苦吧?”
陸飛咧嘴一笑:“我是怕再耽擱下去夫人再迴京城了,那下官的終身大事就不知道該請誰做主了。”
大田氏並沒有急著接話,而是說道:“行了,既然是來給我請安的,這迴安也請了,我看你今兒實在疲倦,等改日養足精神了咱們再好生探討這件事情。”
陸飛知道這種大事也不是一張嘴就能成的,因此他也沒有多做糾纏,起身行禮道:“那下官改日再來給夫人請安。”
待陸飛走了,大田氏便去了馮鶯的屋子。到的時候見她正在翻妝奩找東西,不由笑道:“人都走了,還要找首飾打扮不成?”
馮鶯忙迴道:“姑媽說什麽呢?誰要為他打扮了?這不是剛才二妞送了帖子過來,說是後天就是她姐姐添妝的日子。那日孫丁那夥人想對我不利的時候正好被大妞瞧見告訴了我,這樣我才早做了準備。這件事我算是承了她的情,因此想著挑件寓意好的首飾給她添妝。”
大田氏自顧自的坐到窗前的美人榻上:“照這麽說,是該好生謝謝人家。你都預備送些什麽添妝?”
馮鶯歎道:“您是不知道,大妞她們家的爹娘頗有些重男輕女。大妞的婆家光聘銀就給了八十兩,結果全被她爹娘拿去娶兒媳婦了。更不用說她以前在咱們家繡坊做活掙下的銀子,都被爹娘要去貼補了家用。結果到她成親置辦嫁妝了,她家連二十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嫁妝裏的衣衫被褥都是她們姐妹用自己平時攢的私房銀子置辦的。我想著依著她爹娘的做派,到時候還不知道能不能拿出壓箱銀來,因此想著私下裏給她一對十兩的銀錠。麵上再給她一對金鐲子和一對金戒指一些布料,也能給她的嫁妝添些分量。姨……伯娘您覺得如何?”
大田氏搖頭:“我覺得不怎麽樣”
這話讓馮鶯十分驚訝:“太簡薄了嗎?”
大田氏沒好氣的看著她:“你覺得呢?雖說有陸飛在,她的消息看上去沒有起到大作用。可是你想想,萬一你不認識陸飛,要是沒有她通風報信,會有什麽後果?我知道你的想法,無非是不想出風頭惹人注目,可是要我說你既然要做好人就幹脆做到底。既然明知那個宋大姑娘嫁妝不豐,你何不多送她些東西讓她風風光光的出嫁?與她,心裏自然是感激不盡。與你自身,也是一種無聲的昭告。讓世人都知道與你交好的人會得到什麽樣的報償。日後他人再有什麽心思就要斟酌一二。”
馮鶯聽了之後半晌不語,是啊,自己以前隻想著一味的韜光養晦。卻忘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她不把自己的實力和態度明確地表示出來,又憑什麽讓別人高看自己?而大妞的婚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